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07)
2023(11649)
2022(9908)
2021(8966)
2020(7531)
2019(17322)
2018(17032)
2017(32422)
2016(17750)
2015(19989)
2014(19954)
2013(19928)
2012(19146)
2011(17561)
2010(17932)
2009(16654)
2008(16783)
2007(15558)
2006(13692)
2005(12609)
作者
(52920)
(44307)
(44247)
(41882)
(28053)
(21229)
(20180)
(17228)
(16671)
(15832)
(15125)
(14789)
(14263)
(14166)
(13777)
(13709)
(13489)
(13187)
(12805)
(12781)
(11134)
(11075)
(10747)
(10124)
(10099)
(10023)
(9945)
(9919)
(9027)
(8996)
学科
(81526)
经济(81456)
(51243)
管理(50636)
(40173)
企业(40173)
方法(30797)
数学(26580)
数学方法(26344)
中国(25507)
(23713)
地方(23267)
业经(18680)
(17927)
技术(17501)
农业(16063)
(15845)
(15170)
(15137)
贸易(15124)
(14604)
银行(14570)
(14566)
(14080)
(13991)
金融(13989)
地方经济(12862)
(12503)
环境(12318)
(12197)
机构
学院(257965)
大学(256605)
(109233)
经济(106889)
管理(95714)
研究(93478)
理学(80651)
理学院(79651)
管理学(78361)
管理学院(77847)
中国(71620)
科学(56938)
(55965)
(50031)
(48562)
(46301)
研究所(43738)
中心(42827)
(41704)
财经(38405)
业大(37825)
农业(36101)
北京(36060)
(35814)
师范(35471)
(34612)
(33501)
经济学(33474)
(33289)
经济学院(30160)
基金
项目(163174)
科学(127674)
研究(121665)
基金(114953)
(99955)
国家(99030)
科学基金(83713)
社会(76481)
社会科(72425)
社会科学(72404)
(66194)
基金项目(60715)
教育(55313)
(55139)
自然(51875)
自然科(50674)
自然科学(50657)
编号(50121)
自然科学基金(49733)
资助(46391)
成果(41609)
(41411)
重点(37225)
(36329)
课题(35684)
(35593)
创新(34185)
发展(33471)
(32902)
国家社会(31136)
期刊
(129152)
经济(129152)
研究(80205)
中国(58957)
(43719)
学报(39681)
(38897)
科学(36898)
管理(36693)
教育(31929)
大学(29851)
农业(29359)
学学(27759)
(27578)
金融(27578)
技术(24268)
业经(22626)
经济研究(20631)
财经(19054)
问题(17122)
(16477)
(16375)
技术经济(14521)
(13677)
图书(13604)
科技(13236)
商业(13133)
(12108)
理论(12072)
(12010)
共检索到4077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扈中平  
把握“人的全面发展”内涵的实质,应确立两个理论前提:第一,“人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理想、一种追求、一种社会和人生的信念;第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不具有绝对的意义。同时,“人的全面发展”还应包含四个层面的内涵,即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多方面发展、自由发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尹庆双   肖磊   杨锦英  
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长远目标。中国道路是在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基础上,融入中国特色的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新时代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以“人民为中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共同富裕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推进各国人民共同发展。中国实践表明,人的全面发展是合规律合目的性的实践过程,具有全体性、全面性、历史性和阶段性特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要遵从生产方式发展规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在共同体与个人协同互动的过程中实现物质发展与精神发展的高度统一。新发展阶段意味着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新境界,对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本质思想、社会主义生产目的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政策范式导向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欣广  
人的全面发展依靠社会变革与社会自我调节两条实现途径。前一条途径是打破社会生产关系对人的束缚,带来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前提。后一条途径是改进人的社会行为,其集中表现就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社会变革的宏伟理想是共产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上一个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则是社会调节的宏伟理想。马克思主义应当且只有她才能科学地将生态文明概念纳入其理论体系,生态文明可与共产主义成为相对称的两个概念,成为两面指引人类走向未来的旗帜。生态文明从五个方面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直接促进作用:(1)为人类提供良好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官锡强  
生态人是指顺应生态发展规律,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和谐共存并协同进化的人,是对自然人、经济人、社会人等假定的扬弃。生态人是人从"片面独立的人"向"全面自由的人"发展过程中的"量中的部分质变",人的全面发展应把经济的视角与生态伦理的视角辩证地统一起来,坚持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的统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化价值目标的统一,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的统一。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梁小红  陆通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理念提来由来已久,它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从促进人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使之更有益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文章将之与全面发展教育思想相结合,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概况如下:首先,从"以人为本"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按人的需求展开"两方面,梳理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内涵。接着,从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这三个视角,探析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的内涵精神中对学生全面发展提出的有关要求。最后,探寻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一步实现的有效途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背景 1994年开罗人发大会明确提出,一切人口与发展活动都应以人(human beings)而不是人的数量(human numbers)为中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1995年的社发大会和世界妇女大会也都体现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的精神。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国际社会在经过几十年的对人口、经济、资源与环境的关系的认识、争论中形成的人口与发展的新视野和新观念。它是基于如下几方面的认识而提出的: 第一,以往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和解决、人口政策的目标都定位于生育率与人口的增长方面,同时对发展的追求也只着眼于经济总量的增长,其结果,在计划生育项目的制定和实施中的缺陷阻碍了人类福利的改善和人口目标的实现,而广泛存在的贫困与不公平现象更成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于文湖  牟文谦  
人的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价值和最高命题,又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其逻辑起点和现实起点是人的需要,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需要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根据和原初动力。新时期新阶段要不断丰富人们的正当合理需要,不断规范人们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加充分的条件。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铁苗  曹琤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人的发展的理想状态和终极目标,是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休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本文通过分析目前我国休闲中不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表现,提出了发展休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丕琢  牟文谦  
全面、正确地揭示人的本质是科学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的逻辑起点。人的本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自然本质、人的社会本质和人的思维本质,相应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实现路径也应从这三个维度来理解。在建设全面和谐的小康社会、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只有深刻揭示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才能找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唐踔  
"世界交往"思想是马克思交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认为,每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而且只有世界性普遍交往才能创造形成这一条件。"世界交往"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的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乔虎  
作为人的需要的多样性与个人劳动能力局限性之间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分工造就了人的"类的全面性",又导致了"个人的片面性"。从分工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分工的"自然—自发—自觉"的不同历史阶段凸显了人的发展的不同形态。马克思站在人类解放的高度上对分工进行历史、辩证地考察,在人类社会历史结构的嬗变中探索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可能性。在当代新科技革命的条件下,分工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而生产力和科技的发展反过来否定和革新旧的分工形态,分工自我扬弃的过程勘定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解放之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文霞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价值取向。文章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问题、主体认定、发展内涵、实现条件、路径选择等方面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归类与梳理,展现了已有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期为今后更全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文霞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开始关注与研究的热点与焦点问题。学术界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与价值取向。文章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基本问题、主体认定、发展内涵、实现条件、路径选择等方面对已有的文献进行归类与梳理,展现了已有研究的深度与广度,以期为今后更全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