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1)
- 2023(1788)
- 2022(1495)
- 2021(1467)
- 2020(1252)
- 2019(2646)
- 2018(2471)
- 2017(4213)
- 2016(2203)
- 2015(2365)
- 2014(2294)
- 2013(2326)
- 2012(2103)
- 2011(1869)
- 2010(1925)
- 2009(1839)
- 2008(1845)
- 2007(1670)
- 2006(1399)
- 2005(1348)
- 学科
- 业(8773)
- 济(8622)
- 经济(8611)
- 管理(6855)
- 企(5619)
- 企业(5619)
- 农(4707)
- 农业(3945)
- 技术(3716)
- 中国(3673)
- 方法(2925)
- 数学(2607)
- 财(2602)
- 数学方法(2525)
- 地方(2275)
- 法(2243)
- 收入(2055)
- 业经(1993)
- 分配(1717)
- 融(1709)
- 金融(1709)
- 学(1673)
- 银(1654)
- 银行(1652)
- 行(1585)
- 务(1469)
- 财务(1466)
- 财务管理(1466)
- 技术管理(1359)
- 制(1335)
- 机构
- 大学(30874)
- 学院(30865)
- 管理(11433)
- 济(11363)
- 研究(11226)
- 经济(11072)
- 理学(9648)
- 理学院(9529)
- 管理学(9232)
- 管理学院(9180)
- 中国(8680)
- 科学(7700)
- 京(6680)
- 农(5975)
- 所(5767)
- 中心(5292)
- 研究所(5156)
- 财(5080)
- 业大(4935)
- 江(4781)
- 农业(4520)
- 范(4395)
- 北京(4393)
- 科技(4390)
- 师范(4356)
- 技术(4201)
- 院(4154)
- 州(4020)
- 省(3978)
- 财经(3854)
共检索到508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文武 刘鑫 于立彪 杨金成
<正>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进入战略机遇与风险挑战并存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落地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为迫切。面对复杂深刻时代变革,中央企业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承担着科技创新使命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责任,必须扎实推动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双方优势,走出融合困境,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袁伟民 赵泽阳
随着我国对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投入的不断加码,当前农业科技贡献率与成果转化率却陷入"双低"困局,并呈现出科技供给旨趣错位、体制机制陈旧固化、协同创新与集成转化水平不佳等"内卷化"特征。对此,在厘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卷的理论逻辑与发展脉络基础上,提出应在科研选题立项和科技人员考核评聘方面进行科研评价体制重构,在收益分配与风险共担及成果转化激励方面进行内在动力机制重构,在企业主体培育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方面进行成果转化主体重构,在农业科技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整合方面进行协同创新体系重构,为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内卷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姚乐
国际金融动荡,外贸环境恶化,劳动力成本逐步加大,产业政策调整,节能减排及环保压力日渐增大,企业资金短缺,人民币持续升值,企业的盈利空间急剧缩减……对许多中国企业来讲,目前犹如进入了寒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宗倩倩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现实早已引起社会各界警觉,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都将权属改革视为破解圭臬,并未实现预期目标。事实上,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真正障碍是专利技术水平和转化价值低、专业转化人才与机构缺失、中试环节薄弱且资金匮乏。因此,为了针对高校成果转化痛点精准施策,释放创新驱动效能,我国应改革专利管理体制和科研评价机制,提升专利质量并加大科学研究对企业需求的关照;可借鉴牛津大学的做法,由高校在不增加编制的前提下,独资建立自负盈亏的专业转化服务公司;优化科研经费投入结构,引导多元风险资金进入,健全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卫华
在对项目型团队成员个体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方面,传统以KPI、平衡计分卡、360度考核等为代表的绩效管理理论和工具,以及着重精测绩效数量(绝对数量)的测评式绩效考核方式,并不能解决个体绩效考核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对绩效贡献率(相对数量)评价的共评法绩效评价理论,以弥补传统测评工具的先天不足。
关键词:
共评法 项目型团队 激励 绩效考核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吴寿仁
本文以10年为一个阶段,对改革开放40年以来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历程及重要事件进行了系统梳理。在第一个10年里,国家实施若干科技计划加强科技成果推广应用,大力发展技术市场,支持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等,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呈现全面开花的态势。在第二个10年里,引入高新区、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三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载体,完善软环境,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等,科技成果转化在各个方面都得到深化。在第三个10年里,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和税收优惠政策等措施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转化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在第四个10年里,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破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体制机制制约。以40年的长跨度来观察并总结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做法与经验,对于今后如何更好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 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炜
本文通过国内外统计数据和相关资料,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高校科技企业、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科技成果的资本性等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误区进行了讨论,以深化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认识。
关键词:
科技成果 转化 认识误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林青宁 毛世平
本文基于2008—2016年高校微观面板数据,通过网络DEA模型对其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测度,并探索其空间收敛性,进而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的视角,构建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处于较低水平,其空间相关性显著;东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空间集聚效应有减弱趋势,导致中西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无追赶东部地区的趋势。②政府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提高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2012年以前更为显著;企业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影响在2008—2012年不显著,在2013—2016年有显著正向影响;其他资金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有不显著的负向影响。③高级职称人员显著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科技成果获奖情况难以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提高,2012年以来奖励评价机制有了一定改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许惠文
<正>对科研人员进实行分类激励管理,构建内部研发和外部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华为饱经挫折屹立不倒,开发出全球领先的5.5G移动通信、微波、无线通信技术及性能卓越的手机终端等,其自主研发与外部结合科研成果转化之路值得每个希望提升企业研发能力、利用外部科研成果的企业家、政策制定者、高校及科研院所管理人员深入学习。
关键词:
华为 自主研发 产学研融合 科技成果转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孙利虎 彭剑锋 邓衢
科技创新对发展生产的作用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并在市场中取得核心竞争力。随着科技创新对发展生产的作用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取得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本文以通用电气为例,从科技输入-转化-输出的路径出发,分析其创新成果转化的实践和面临的阻碍因素,为我国企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供可借鉴的标杆实践。
关键词:
通用电气 科技创新 成果转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庆有,姜照华,夏保华
中间试验与科技成果的转化※哈尔滨理工大学教授刘庆有哈尔滨理工大学副教授姜照华石油大学讲师夏保华※物宝天华国际基金资助项目图1市场需要量与中试次数的关系从我们已经调查的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看,大家的共识是:科研成果从实验室阶段进入大规模工业生产之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龙庚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思考周龙庚国家教委科技发展中心如何评价科技成果的转化状态,是用技术市场年交易额,还是用科技成果转化后产生的年经济效益呢?显然,这两个数字都不能直接反映科技成果转化的状态和“两个转变”的发展阶段。正确评价科技成果转化状态的指标是技术转...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小燕 黄承慧 潘章明 钟雪灵
小微企业遍布各行各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小微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普遍融资难、融资贵,极大压缩了它们的生存和发展空间。研究认为近年来兴起的金融科技将有助于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局。信用贷款是小微企业获取贷款的最可行方式。通过探讨金融科技在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中风险控制的新思路,以期破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局。
关键词:
小微企业 金融科技 融资 困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飞星 刘贻新 张光宇
剖析形成"死亡之谷"与"达尔文海"的科技经济困局现象及原因,探析新型研发机构运用外部跨组织管理和全链知识管理方法有效破解困局的数字化治理机制。新型研发机构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进行外部跨组织管理,突破组织边界约束,连接创新价值链三环节,防止"价值链条断裂",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知识挖掘、技术识别,集成创新,提供匹配需求的知识服务,进行全链知识管理解决"知识碎片化"问题而破解难题,"新型研发机构+数字化治理"成为破解科技经济困局之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秦洁 宋伟
科技部于2013年已经启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订的研究工作,这表明对该法修订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阐明了修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时应遵循的三大原则;总结《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遵循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及科技经济政策;借鉴国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做法。论证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名称不宜变动;章节设置上结合科技成果转化活动的现实需求可增设社会服务和人才培养两章;具体内容修订可从科技成果转化定义、科技成果转化实施主体、政府促进作用和科技中介机构地位及其从业人员资质四个方面展开。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实施主体 营造环境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