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65)
2023(16738)
2022(14577)
2021(13604)
2020(11179)
2019(25861)
2018(25736)
2017(48111)
2016(26428)
2015(29985)
2014(29915)
2013(29265)
2012(27116)
2011(24495)
2010(24882)
2009(22466)
2008(21788)
2007(19365)
2006(17429)
2005(15441)
作者
(76534)
(63371)
(62967)
(59779)
(40496)
(30465)
(28839)
(25009)
(24279)
(22887)
(21775)
(21495)
(20413)
(20068)
(19508)
(19469)
(19065)
(18761)
(18292)
(18008)
(15914)
(15675)
(15326)
(14516)
(14298)
(14281)
(14149)
(14135)
(12866)
(12592)
学科
(105664)
经济(105471)
管理(71404)
(69008)
(55173)
企业(55173)
方法(43742)
数学(36140)
数学方法(35675)
中国(33936)
(29707)
地方(27090)
业经(26298)
(23750)
(23685)
农业(20030)
理论(19509)
(19262)
(18647)
(18487)
贸易(18468)
(17794)
教育(17229)
(17193)
银行(17143)
技术(16913)
环境(16638)
(16481)
(16231)
金融(16228)
机构
大学(371262)
学院(364749)
管理(142440)
(140108)
经济(136614)
研究(128925)
理学(121857)
理学院(120359)
管理学(118096)
管理学院(117425)
中国(95134)
(81965)
科学(81441)
(65338)
(64129)
(61013)
研究所(59404)
中心(58745)
(55520)
业大(55071)
(53347)
师范(52840)
北京(52735)
财经(50311)
农业(47223)
(46874)
(45689)
(45593)
师范大学(42769)
经济学(40471)
基金
项目(249041)
科学(194529)
研究(184417)
基金(176629)
(154193)
国家(152597)
科学基金(129969)
社会(114696)
社会科(107857)
社会科学(107823)
(98275)
基金项目(93396)
教育(85296)
自然(83360)
(83143)
自然科(81396)
自然科学(81375)
自然科学基金(79860)
编号(76894)
资助(72259)
成果(64173)
重点(55965)
(55861)
(53922)
课题(53621)
(51535)
创新(47844)
项目编号(47563)
大学(47278)
科研(47091)
期刊
(160710)
经济(160710)
研究(112745)
中国(81639)
学报(60168)
(56031)
教育(54479)
科学(54368)
管理(53535)
(47630)
大学(46124)
学学(41562)
农业(39367)
技术(33612)
(31891)
金融(31891)
图书(28216)
业经(27002)
经济研究(24708)
财经(23947)
(20856)
(20509)
问题(20278)
书馆(19825)
图书馆(19825)
科技(19161)
理论(17619)
技术经济(17466)
(17165)
(16833)
共检索到5626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任全娥  
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目标的细化与操作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是科学性、操作性与关联性,评价指标构成要素包括创新程度、完备程度、价值含量(包括学术价值含量与社会价值含量)与研究投入四个方面,其中前三项是成果质量评价指标,只有结合研究投入进行综合分值合成,才是对研究成果的最终价值评价。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殷沈琴  张计龙  张莹  郭耀东  
介绍国内外社会科学数据管理服务平台的现状,以构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平台为例,重点分析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的特点,分析平台的定位和功能需求,对四款平台软件DSpace、Fedora Commons、Dataverse、Nesstar和一款在线分析软件SDA进行部署测试,对系统的进阶功能、元数据标准、在线分析功能进行评估和系统选型,提出构建高校科学数据管理平台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赵蓉英  杨瑞仙  邱均平  
本文结合哲学社会科学创新能力及评价研究的项目背景,论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建设的意义和目标,然后从系统的部署、功能设计和技术体系三个关键方面,研究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与评价信息系统的建设,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季庆庆  
以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研究领域文献题录为研究对象,通过高频词共词分析,采用聚类分析、类团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等方法,将研究结果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大学是其研究主体,且该领域论文形成较高集中度的期刊群,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科研指标评价、绩效评价、考核评价、成果评价、学术期刊评价以及对高等教育质量的影响,其中绩效评价和成果评价已成为成熟主题,"以刊评文"现象和学术共同体评价逐渐引起各方关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珑  
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重点论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两大软性基础设施——科研信息和成果的共享应用平台、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需求、现存问题及其宏观战略规划,旨在为开展人文社科学科服务和学科资源建设的文献信息机构及相关学者、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建议与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日春  王玉明  
第一至五届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①共评出人文社科优秀成果2390项,成果申报范围从1979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涉及人文社会科学所有学科领域,基本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人学社会科学的变化与发展。本文试图以历届奖项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透视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轨迹并对进一步推进繁荣发展提出一些思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计龙  殷沈琴  张用  郭耀东  张莹  
介绍国内外社会科学数据共享与服务的现状,分析比较四款主流平台软件Dspace、Fedora Commons、Dataverse、Nesstar和一款在线分析软件SDA的特点。然后,以复旦大学社会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建设为例,介绍其数据管理、数据服务、数据交换和数据监护等主要功能以及共享与服务情况。最后对未来进一步的工作提出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荆林波  逯万辉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进行,学术期刊出版模式与传播规律正在发生着重大变革,学科交叉融合的加速演进也使得传统学科边界逐渐模糊,对学术期刊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技术驱动与学科融合双重影响下,学术期刊的转型发展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和期刊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研究梳理,本文总结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发展历程和趋势,包括数字化、免费化、平台化、规模化、特色化、国际化、内卷化等显著特征。由于我国人文社科期刊数量繁多,期刊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也各不相同,期刊的转型发展需要期刊自身建设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在外部环境营造上,需要进一步规范评价活动,发挥期刊评价的正向引导,坚持评建结合,扎实推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营造良好学术生态、引领学术研究健康发展中实现自身高质量转型发展。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珍  王孙禺  
改革开放后清华大学确定了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逐步恢复和增设了若干人文社科院系,使人文社会科学获得了全面发展。本文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为代表,对这一时期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历史沿革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深入分析其发展动因、成就及局限。该研究对于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经验,正确认识其历史地位以及制定今后的发展方向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星星  
评述台湾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的遴选标准、方法、程序及特点与局限性,指出来源期刊的遴选首先要考虑建库的目的,同时还应注意制定合理规范的遴选程序,以及引文分析的定量评价和同行专家评议的定性评价之间的结合程度。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大椿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简称文科评价)问题在当前引发了许多争议和非议。文科评价本应是一种学术评价,它应由学术共同体主持,是以推动学术的继承和创新为目标、与资源配置相联系、与物质—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学术体制。但是,现行文科评价系统、评估标准,有很多是从理科评价和工程评价中简单搬过来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许海云  方曙  
在对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主要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当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对数量和质量(质和量)的评价失衡的问题,探讨评价过程的复杂性特征,定性与定量的方法属性,着重分析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质与量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框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人文社会科学专家谈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张冬梅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面向21世纪,高等学校如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如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并以此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已成为迫在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