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50)
- 2023(17551)
- 2022(14535)
- 2021(13275)
- 2020(11136)
- 2019(25425)
- 2018(25217)
- 2017(47753)
- 2016(25850)
- 2015(28435)
- 2014(28219)
- 2013(27637)
- 2012(25368)
- 2011(22668)
- 2010(22884)
- 2009(21131)
- 2008(20840)
- 2007(18450)
- 2006(16588)
- 2005(15074)
- 学科
- 济(114198)
- 经济(114070)
- 业(96898)
- 管理(86969)
- 企(85483)
- 企业(85483)
- 方法(46322)
- 数学(36875)
- 数学方法(36424)
- 农(34743)
- 财(34533)
- 业经(34213)
- 中国(32174)
- 地方(25303)
- 农业(24839)
- 制(24402)
- 务(23657)
- 财务(23607)
- 财务管理(23564)
- 企业财务(22384)
- 技术(21536)
- 理论(20336)
- 和(19357)
- 学(18772)
- 贸(18668)
- 贸易(18652)
- 体(18499)
- 策(18077)
- 易(18063)
- 银(17750)
- 机构
- 学院(364963)
- 大学(360773)
- 济(154140)
- 经济(151279)
- 管理(143530)
- 理学(122491)
- 研究(121831)
- 理学院(121249)
- 管理学(119405)
- 管理学院(118713)
- 中国(94411)
- 京(76278)
- 财(74038)
- 科学(71580)
- 农(60654)
- 所(60551)
- 财经(57577)
- 江(57296)
- 中心(55828)
- 研究所(54274)
- 经(52272)
- 业大(51350)
- 北京(47920)
- 范(47567)
- 农业(47200)
- 师范(47066)
- 经济学(46769)
- 州(45190)
- 院(44307)
- 财经大学(42368)
- 基金
- 项目(237784)
- 科学(189899)
- 研究(177124)
- 基金(173201)
- 家(150134)
- 国家(148758)
- 科学基金(129697)
- 社会(114602)
- 社会科(108767)
- 社会科学(108738)
- 省(94564)
- 基金项目(90985)
- 自然(82394)
- 教育(81964)
- 自然科(80563)
- 自然科学(80540)
- 自然科学基金(79152)
- 划(78552)
- 编号(70964)
- 资助(69954)
- 成果(57161)
- 发(55450)
- 重点(53956)
- 部(52913)
- 创(52421)
- 课题(49757)
- 创新(48326)
- 国家社会(47743)
- 业(46593)
- 教育部(45994)
- 期刊
- 济(178871)
- 经济(178871)
- 研究(112720)
- 中国(76738)
- 财(61409)
- 管理(59418)
- 农(56477)
- 学报(52360)
- 科学(50834)
- 教育(43458)
- 大学(41483)
- 学学(38950)
- 农业(38608)
- 融(35639)
- 金融(35639)
- 技术(35440)
- 业经(31416)
- 财经(30181)
- 经济研究(27889)
- 经(26199)
- 问题(23299)
- 业(22395)
- 技术经济(19854)
- 贸(17618)
- 现代(17479)
- 世界(17152)
- 商业(17107)
- 版(16557)
- 财会(16270)
- 科技(16160)
共检索到562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正新 严祥武
作为地方政府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亩均论英雄”改革正从浙江实践探索走向全国推广。本文基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从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视角探究了“亩均论英雄”改革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并检验了该项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结果显示,“亩均论英雄”改革使样本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提高了0.059个单位,相对于标准差平均提高了6.563%。主要机制在于:改革一方面通过加快低效企业退出市场等反向倒逼措施推动效率变革,另一方面通过降低企业融资约束等正向激励措施促进动力变革,进而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异质性分析表明,“亩均论英雄”改革对低竞争行业、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对高竞争行业和技术密集型企业的影响不显著。拓展分析发现,“亩均论英雄”改革在提高企业经济增加值和海外收入占比的同时,也缩小了企业内部薪酬差距。本研究不仅为“亩均论英雄”改革推动企业质量变革提供了实证支持,还为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因地制宜的改革政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海舰 李真真
数字化转型既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也是促进企业高速度增长的关键。本文以2010-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经济效益(全要素生产率)、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个维度衡量企业高质量发展,从营业增长、财务增长两个维度衡量企业高速度增长,实证检验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效率变革和质量变革,不仅能够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而且能够促进企业高速度增长。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动力变革,通过数字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协同。异质性检验发现,在国有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大规模企业中,数字化转型对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企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高速度增长之间并不矛盾,数字化转型能够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的协同。上述研究结果指出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高速度增长协同的可能性,为此需持续深入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雄飞 李香菊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迫切需要新的增长动力支撑,摆脱旧有增长模式的束缚。准确把握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重塑发展动力体系,是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有效需求不足与有效供给不良并存的关键。现阶段的财政体制应围绕高质量发展动力变革,重点从创新驱动、消费拉动、均衡发展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健全财税立法体系、优化转移支付制度、全方位深化税制改革,为其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动力变革 财税体制改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惠芬 张佳婷 邓启东
基于调研多家中小企业数字化实践,通过结合布迪厄实践理论和批判实在论,构建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中小企业数字化变革的概念框架。在真实域,小企业通过积累和占有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本和符号资本,以改变在数字化变革场域位置;在实际域,中小企业利用四大资本重新击穿其传统习性,实现数字化习性变迁;在经验域,实现中小企业与高质量发展相关的价值。研究发现为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变革升级从而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和见解参考。
[期刊] 求索
[作者]
何瑛
数字化驱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境由传统技术范式向数字化新技术范式跃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小企业相关的技术范式和经济范式将协同发生转变。基于我国数字经济赋能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情境,对数字化变革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理论逻辑、现实问题与实践路径进行系统探究,对于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回答数字化变革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问题、得出创新性理论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邵剑兵 姜道平
以2013—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程度越高,民营企业ESG的表现越好。机制检验表明,国有资本参股通过提高环保补助、强化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质量和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提高民营企业的ESG表现。此外,国家股参股和国有股权参与度高的企业中,国有资本参股对民营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分项检验发现,国有资本参股主要通过提高社会和治理维度来提高民营企业的ESG表现,而国有资本参股对环境表现的提高作用存在环境治理和压力的差异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付奎 张杰
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全面创新改革释放的制度红利对新时期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设立为准自然试验,从政策驱动和制度激励双重视角,探究了全面创新改革对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全面创新改革政策试验显著促进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且政策效果呈现动态增强趋势。机制分析表明,政策驱动下试验政策通过加大政府财政补贴,有效缓解了企业融资约束,制度激励下创新改革显著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了企业创新,两者协同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上述改革带来的制度红利在行业竞争和要素市场化程度较高城市企业以及高研发密集度和民营企业中更为显著。上述发现为新时期深入推进国家全面创新改革,助推实体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微观层面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必良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重大的理论命题。本文梳理了新质生产力的概念体系,并将创新特别是颠覆性技术创新置于核心位置。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大分流”与长期经济增长的历史考察和对经济长波与增长根源的经验分析,揭示技术创新的革命性意义。经济的长期增长,不仅取决于颠覆性技术的创新,也取决于与之关联的技术采纳和技术渗透。文章从“凡勃伦命题”出发,将人类的“三项本能”及其对应的“三类主体”与新质生产力的“三大催生”连接起来,构建“三项本能×三类主体×三大催生”的分析框架,以期揭示新质生产力的生成逻辑。其中,由“求知本能”驱动的颠覆性技术创新,其创新主体主要是思想家与战略科学家,其有效性来源于思想市场及其竞争;由“功利本能”驱动的技术采纳与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其创新主体主要是企业家群体,其有效性来源于企业家市场及其竞争;由“亲善本能”驱动的技术渗透与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其创新主体主要是政府,其有效性来源于国家之间的战略竞争。进而,文章基于“熊彼特-张培刚”生产函数及其基要性变革,阐明了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决定机理。最后,文章进一步关注新质生产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与努力方向,提出了农业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方案性策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欢 庄尚文 殷晶晶
文章将企业家精神和市场化程度同时引入增长核算方程,利用我国1997—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并采用樊纲市场化指数及其排序分别衡量各省份市场化程度,考察了市场化程度对企业家精神的影响、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以及市场化程度与企业家精神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协同影响。研究发现:市场化程度提高有利于企业家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的形成;企业家精神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市场化程度提高会促进这一作用。企业家精神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主体和要素,应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为企业家精神的培育和有效发挥提供制度环境。
关键词:
市场化改革 企业家精神 经济发展质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竹君 任保平
面对当前中国经济增速不断下降,发展阶段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情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效率变革作为变革的主线,是提高中国经济竞争力的关键,更是当前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撑。本文将效率划分为三个层面——宏观效率、中观效率、微观效率,分析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三大效率的改进与不足,并找出制约高质量高效率发展的根源,最后为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效率变革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叶建亮 朱希伟 黄先海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加快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如何强化理论创新,积极探索中国特色产业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亟需产业经济理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由经济研究杂志社、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与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南京大学商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文澜学院、宁波大学商学院、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东北财经大学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向爱兵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催生了新的交通运输变革,不仅给交通运输系统自身发展带来巨大变化,而且会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产生深远影响。新时代,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交通运输领域顺势而为、主动变革。应以加强先进技术示范应用为切入点,以全面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为着力点,围绕当前交通运输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在体制机制改革、技术制度创新、产业跨界融合、政策保障配套等方面下功夫。深入推进交通运输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加快构建绿色安全、高效智能、普惠公平、及时响应个性化多层次高品质运输需求、有效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关键词:
交通运输 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丹 赵剑波 邓洲
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体现了发展方式、经济结构、增长动力的根本转变,质量理念将渗透至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各环节和全过程中。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不能继续依赖传统要素投入数量和成本优势,必须转变新的发展动能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贯彻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就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质量变革,是要全面提升企业、产业和宏观经济等多层面、各领域的质量素质。推动效率变革,是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以更少的要素投入产生更多的产出收益。推动动力变革,是要从旧的以劳动力与资本密集投入为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向新的以创新为驱动的发展模式,实现制度、理论、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全面创新,塑造新的国际竞争优势。此外,高质量发展还受到社会文化环境、政策法律环境以及质量技术基础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需要夯实高质量发展的环境基础。笔者认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变革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推动"三个转变",持续深化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以应对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的新矛盾、新问题。最后,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尹浩宇 赵丹
乡村小规模学校作为推进县域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乡村人力资本提升的重要载体,其高质量发展不仅是补齐乡村教育短板的关键,也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这一过程中,组织变革是适应乡村小规模学校班级规模较小、管理方式灵活等特殊性的关键动力,有助于提升办学质量。但当前乡村小规模学校存在组织目标不清晰,组织结构呈跨校科层制,扁平化优势体现不足,组织变革能力及实践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基于学习型组织、科层组织和非正式组织等相关理论及其主要特征,围绕愿景、价值、战略等核心要素,通过构建乡村小规模学校“愿景—促进”组织变革模式,可以增强组织变革的内驱力和创造力。推进乡村小规模学校高质量发展亟待转变学校组织发展理念,强化育人为本教育观念;重塑学校组织发展目标,挖掘学校发展内生动力;优化学校组织制度,促进组织高效运行;创生学校“在地化”组织文化,推进校地共生发展;再造学校组织环境,拓展高质量学习空间;优化学校组织技术,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各级政府应通过构建多元治理共同体、完善小规模学校治理政策、优化小规模学校治理机制、应用数字教育教学资源,为乡村小规模学校组织变革提供保障。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君伟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这个主题主线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文章从三级公立医院角度,引用“供给侧=供给政策+供给制度(体制机制)+供给结构+供给量”理论,从供给政策、供给制度(体制机制)、供给结构、供给量和需求量五个方面,分析现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公立医院 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