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292)
2023(16595)
2022(14347)
2021(13411)
2020(11100)
2019(25689)
2018(25251)
2017(48754)
2016(26433)
2015(29636)
2014(29346)
2013(28624)
2012(25843)
2011(23259)
2010(23576)
2009(21906)
2008(20445)
2007(17555)
2006(15522)
2005(13610)
作者
(74801)
(61809)
(61334)
(58339)
(39160)
(29560)
(27900)
(24162)
(23457)
(21926)
(21034)
(20721)
(19389)
(19343)
(19279)
(18847)
(18229)
(18209)
(17574)
(17550)
(15322)
(15149)
(14907)
(14073)
(13932)
(13701)
(13641)
(13582)
(12458)
(12089)
学科
(102183)
经济(102073)
管理(73537)
(68483)
(57670)
企业(57670)
方法(46786)
数学(40891)
数学方法(40133)
中国(33849)
(27561)
金融(27558)
(26403)
(26028)
银行(25990)
(25458)
地方(25151)
(25040)
业经(23287)
(22079)
(20143)
理论(19601)
农业(17971)
(17419)
贸易(17400)
(16893)
(16858)
财务(16813)
财务管理(16785)
环境(16629)
机构
学院(360876)
大学(358866)
管理(140914)
(137732)
经济(134354)
理学(122006)
理学院(120615)
研究(119558)
管理学(117967)
管理学院(117354)
中国(93331)
(76647)
科学(76416)
(62832)
(59615)
(56836)
中心(55644)
研究所(54575)
业大(54129)
(51806)
财经(50635)
(48572)
北京(48559)
师范(48125)
(45880)
农业(44458)
(44109)
(43713)
经济学(41088)
技术(38964)
基金
项目(251204)
科学(196906)
研究(182336)
基金(180184)
(157384)
国家(156094)
科学基金(134335)
社会(112957)
社会科(107118)
社会科学(107088)
(99546)
基金项目(95552)
自然(88767)
自然科(86696)
自然科学(86676)
自然科学基金(85000)
教育(84277)
(83897)
编号(75254)
资助(75009)
成果(60023)
重点(56613)
(53965)
(53681)
课题(52366)
(52251)
创新(48710)
科研(47750)
大学(46594)
项目编号(45970)
期刊
(147685)
经济(147685)
研究(105069)
中国(69614)
学报(56499)
科学(52434)
管理(51338)
(51225)
(46760)
教育(43016)
大学(42488)
学学(40054)
(39993)
金融(39993)
农业(35173)
技术(32582)
业经(25004)
经济研究(23783)
财经(23442)
(20017)
问题(19868)
(18561)
图书(18405)
科技(17599)
理论(17096)
资源(16987)
技术经济(16848)
统计(16660)
(16412)
现代(16355)
共检索到526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唐永伟  彭宏业  陈怀录  
开发区的建设对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西北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产城融合"理念是推进实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战略。文章对"产城融合"的理念内涵做了深入解析,分析该理念下在西北河谷型城市郊区建设工业园需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进而以典型河谷型城市兰州郊区卧龙川园区规划研究为例,从产业、交通、配套体系、生态以及实施时序五个方面提出了"产城融合"理念下的规划应对策略,并初步总结了该类园区规划的模式,以期为同类园区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潘鑫  
产城融合体现了园区和城市发展的动态协调关系,它不仅仅是园区发展的目标愿景,更是一个围绕经济产业、功能空间、设施配套三大核心任务的渐进式更新过程。研究认为,传统工业园的产城融合发展基本遵循产业园区到专业化城市功能区或产业新城的发展逻辑,但具体转型目标需要结合城乡发展需求、园区发展阶段、园区用地规模等综合确定。规划实践中,经济产业融合应给予制造业足够重视,功能空间融合应强化园区的城市功能培育,设施配套应通过刚性和弹性相结合的方式补齐各类设施短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大伟  汪平西  戴军  杨金谭  
河谷型城镇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要城镇类型,近年在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人地矛盾突显、生态环境恶化、城镇风貌缺失等诸多问题,亟须进行生态环境修复和城市风貌修补。通过对城市双修理论及实践的研究分析,提出当前城市双修理论存在的问题,并基于系统性及多维目标对城市双修的理论内涵和范式进行梳理和提炼,构建城市双修的理论体系。基于该理论,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营镇风貌修复为例,对西北黄土高原河谷型城镇风貌修复进行指导,提出特色风貌修复的理论框架、目标、指标及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艳  曾毓隽  
产城融合是促进产业园健康发展的有效路径,它体现在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居住与就业融合、生产与生活融合、产值与环境融合等方面。作为武汉工业倍增园之一,常福工业园存在诸多产城发展不匹配的问题。文章以此为例,从优化产业体系、配套服务、市政设施、生态环保和文化共享等五个方面,提出产业园区的转型升级政策。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栾春凤  董凤君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城市郊区休闲生态农庄迅速发展,但由于部分生态农庄缺乏科学规划与布局,直接造成了郊区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的破坏。休闲生态农庄通常包括五大功能模块,其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有其特殊的生态问题。因此,其布局规划应在分析以及梳理模块之间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对以物质与水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生态链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使土地利用、功能区及路网水系的布局符合生态规律,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国内休闲生态农庄规划提供新视角。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栾春凤  董凤君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城市郊区休闲生态农庄迅速发展,但由于部分生态农庄缺乏科学规划与布局,直接造成了郊区自然生态环境和景观资源的破坏。休闲生态农庄通常包括五大功能模块,其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有其特殊的生态问题。因此,其布局规划应在分析以及梳理模块之间生态关系的基础上,对以物质与水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的生态链进行科学合理地设计,使土地利用、功能区及路网水系的布局符合生态规律,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国内休闲生态农庄规划提供新视角。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树琮  
一、城市郊区及其国土规划的意义城市郊区是指城区以外、市行政界限范围以内的地区。是城区周围在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与城区有密切联系的区域。根据国家1983年有关文件的规定,凡属于当前城市建设所必需的地区;紧靠城区的职工聚居地;设在城区附近的蔬菜等主要副食品生产基地;无法从城区划出的棉花性质的农业区;受地形限制划为城市比较有利的地区;群众经济生活与城市关系密切的地区。都应为城市郊区。广义的城市郊区包括城市近郊区、远郊区和郊县。狭义的城市郊区即亦指城市近郊区,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立元  
以"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南京市江宁区和"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宁波市鄞州区为例,研究不同工业化模式对"撤县设区"型大都市郊区发展的影响及内在机制。对比发现两者在经济社会发展、空间管理与利用方面均存在差异。探究其内在的逻辑机制,认为在经济全球化的共同背景下,"新苏南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在企业型政府主导下,通过开发区建设吸引大型外资企业入驻,实现了产业嫁接跨越式发展,表现出增长友好与财政友好特点,以区层面为主的空间管理集权和产业空间利用集中是自我强化的结果。"浙江模式"影响下的大都市郊区,政府干预较弱,表现为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孟祥林  
英美澳日四个发达国家分布在文化背景不同的四个大陆,其城市化进程的模式不完全相同,尤其是后城市化阶段表现出的特点更加鲜明。对比分析发现,四个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中在政府政策、城乡关系、不同规模的城市所起的作用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差别,英澳日等国的政府在投资、规划以及法律建设等方面的介入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美国则是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城市化模式。发达国家取得的这些经验对于我国的城市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镜权  温锋华  
文章在梳理国内外农村城市化理论背景的基础上,以城乡统筹的宏观背景为指导,以广州市番禺区为例,总结转型时期大都市郊区的农村城市化新的动力系统结构,提出包括自上而下的压力、自下而上支撑力、前向拉力和后向推力等四大动力,从而构成了大都市郊区农村城市化"四轮驱动"的动力系统,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基于城乡统筹的大都市郊区农村城市化的一般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符婷婷  张艳  柴彦威  
中国大城市的郊区化加剧了居民的职住分离与长距离通勤,进而影响其健康状况。本文以北京典型近郊巨型居住区天通苑为案例,研究城市郊区居民通勤模式对健康的影响。天通苑全职就业者通勤空间总体上呈现以天通苑为中心不均匀的放射状格局;根据通勤距离、时间与方式,将天通苑全职就业者的通勤模式划分为短距离-积极-公交通勤、中长距离-公交-小汽车通勤、超长距离-公交-小汽车通勤3种模式。本文借助二项Logistic回归模型,在控制其他社会经济属性的前提下验证不同通勤模式对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2个维度6个指标的影响。研究发现,整体上通勤模式对睡眠质量差、经常请病假、疲惫不堪、压力大等健康风险的影响均呈现出倒"U"形的趋势,表明适度通勤可能有利于健康,而过长通勤却不利于健康,尤其是超长距离-公交-小汽车通勤模式显著地增加了睡眠质量差、经常请病假、压力大等的健康风险。最后,本文指出改善大城市郊区职住关系不仅意味着城市运行效率的提升,更意味着居民健康状况及生活质量的提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婷婷  密亚州  张辉  任宝  
在北京市郊区旅游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作者综合考虑旅游业发展与郊区人民利益需求,进行了客观、合理的郊区旅游产品及其配套服务设施的归纳分析,并将其用地界定为郊区旅游用地。为确保郊区旅游业健康发展,以及郊区土地和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作者在梳理现状土地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郊区旅游用地管理模式,即"一表一书两个控制指标"的全新的管理模式,同时给出了该模式正常运作的前提和辅助性制度安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章政  
本文分析了未来上海市郊区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提出了主导产业的定位和小城镇功能定位的基本依据,明确了未来上海市郊区小城镇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程哲  蔡建明  杨振山  杨韵新  
在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中,随着城市的空间蔓延和功能外溢,城市郊区新城成为人口和产业转移、城市功能延伸、空间体系重构的重要载体,如何在实践的基础上构建科学的新城开发模式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在新城发展演变和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近郊产业驱动型市镇的概念内涵,进而构建了产业驱动型市镇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产业发展模式、空间组织模式和市镇运营模式等,最后利用某规划案例进行了验证,表明产业驱动型市镇契合城市近郊地域功能与空间特色,发展符合新型城镇化发展方向,能为类似新城的开发提供发展指导和路径参考。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文  魏海涛  
城市郊区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 ,对郊区化的研究有利于认识城市发展的过程。从已有的郊区化理论成果出发 ,以市场经济为背景提出了郊区化的定义和内涵 ,分析了郊区化的市场和制度改革驱动机制 ;郊区化的过程 ;城市郊区化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