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77)
- 2023(14638)
- 2022(11999)
- 2021(10964)
- 2020(8946)
- 2019(20600)
- 2018(19867)
- 2017(37920)
- 2016(20046)
- 2015(22216)
- 2014(21776)
- 2013(21371)
- 2012(19792)
- 2011(17717)
- 2010(17609)
- 2009(16104)
- 2008(14526)
- 2007(12348)
- 2006(10804)
- 2005(9733)
- 学科
- 济(87757)
- 经济(87686)
- 业(54001)
- 管理(53056)
- 企(42417)
- 企业(42417)
- 方法(33502)
- 中国(30854)
- 数学(29946)
- 数学方法(29545)
- 地方(28155)
- 融(26918)
- 金融(26916)
- 银(25271)
- 银行(25257)
- 农(24553)
- 行(24487)
- 业经(21100)
- 财(20771)
- 制(17523)
- 农业(17313)
- 贸(15625)
- 贸易(15608)
- 易(15092)
- 学(14741)
- 环境(14333)
- 地方经济(14192)
- 务(13378)
- 财务(13326)
- 财务管理(13300)
- 机构
- 学院(268611)
- 大学(263391)
- 济(114170)
- 经济(111947)
- 管理(103470)
- 研究(92890)
- 理学(88600)
- 理学院(87627)
- 管理学(86084)
- 管理学院(85587)
- 中国(76093)
- 京(55757)
- 科学(55433)
- 财(51967)
- 所(45156)
- 中心(45124)
- 江(44341)
- 农(43651)
- 研究所(41060)
- 财经(40994)
- 业大(38330)
- 经(37269)
- 范(35585)
- 经济学(35470)
- 师范(35174)
- 院(34630)
- 北京(34249)
- 农业(33537)
- 州(33257)
- 经济学院(32063)
- 基金
- 项目(186575)
- 科学(148303)
- 研究(137944)
- 基金(134942)
- 家(117247)
- 国家(116259)
- 科学基金(101014)
- 社会(89141)
- 社会科(84767)
- 社会科学(84749)
- 省(75189)
- 基金项目(71621)
- 自然(64178)
- 自然科(62629)
- 自然科学(62615)
- 教育(62257)
- 划(62091)
- 自然科学基金(61443)
- 编号(55364)
- 资助(54307)
- 发(46164)
- 重点(42740)
- 成果(42636)
- 部(40561)
- 创(39887)
- 课题(38772)
- 创新(37350)
- 国家社会(37259)
- 发展(36870)
- 展(36278)
- 期刊
- 济(125903)
- 经济(125903)
- 研究(79509)
- 中国(55792)
- 农(39826)
- 融(39743)
- 金融(39743)
- 财(39310)
- 管理(39107)
- 学报(38119)
- 科学(36722)
- 大学(29865)
- 学学(28417)
- 教育(27277)
- 农业(26862)
- 技术(25237)
- 业经(22396)
- 经济研究(20244)
- 财经(19860)
- 经(17097)
- 问题(16392)
- 业(14399)
- 资源(13780)
- 技术经济(12734)
- 理论(12489)
- 商业(12487)
- 贸(12196)
- 现代(12175)
- 科技(12115)
- 发(11707)
共检索到4101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翔 杨帆
"产城融合"体现了区域产业空间与社会空间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主要拟基于"产城融合"、社会资本创造与产业区优化发展之间的互促关系,并结合对昆山的实地调研,初步探索通过"产城融合"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内在机理。研究认为,我国的开发区建设主要刺激了普通劳动力的聚集,但难以促进城市功能和社会网络的优化,很有必要通过产业区与城区的协调发展,改善区域人口结构和社会资本状况,从而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条件。对昆山的调研也显示,协调推进产业空间和社会空间的演变、构建多元文化融合的社会网络以及促进人口结构优化等已经成为开发区升级发展的重要保障。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旭平 张国平
实地走访及调研江苏省花桥经济开发区经济发展局、重点创新载体及其主要负责人,全面深入了解和分析花桥企业科技创新载体、科技产业园、创业孵化平台、公共创新服务平台等创新驱动发展的四大核心载体建设情况,发现花桥经济开发区创新载体建设存在数量少、规模小、层次低、协同弱等一系列不足,根源在于产业结构定位、周边城市同质化竞争、人才支撑不足、发展环境不理想等方面的制约。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同步、三大产业、四类环境"的核心载体建设思路、重点方向及保障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周渔村
14年前,这里曾是芦苇、水稻、烂泥塘;14年前,这里还是小桥、流水、田埂道。可今天,14年已过去,弹指一挥间。这里高楼丛立,绿树掩映,喷泉广场,倩影摇曳,人车穿行其间,宛为一幅动人的现代化城市水粉画!一位前来投资的老华桥惊喜地说:“这里简直是海市蜃楼...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饶宝红 徐维祥 陆央央 沈阳松
我国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市场创造模式,即传统的产业集群;另一种是政府引导模式。本文以义乌和昆山为例,对产业集群与城市化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论是城市化的发展主要是产业集群的发展。市场创造模式而形成产业集群的义乌,其小商品市场的发展推动了义乌城市化的快速提升;而昆山以大量吸引FDI,形成了基于FDI的产业集群,同样推动了昆山城市化的快速提升。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城市化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二震 戴翔
江苏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在这一发展新阶段,推动作为江苏省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主要载体的"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就是抓住了转型发展的"牛鼻子"。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实质和目标,就是要实现从以往依托产业集聚实现的高速增长,转向依创新集聚实现的高质量发展。为此,必须破除目前开发区发展存在的发展理念和认识未能与时俱进、各类园区功能定位不清、体制机制不够完善、创新氛围不够浓厚等制约因素,依托推进结构性改革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江苏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开发区 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黄桦 张文霞 崔亚妮
对开发区来说,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产城融合是新时代促进开发区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以资源型地区山西省为典型案例,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构建产城融合度评价指标体系,对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进行测算和比较分析,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实施路径,为开发区转型升级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转型升级 评价 实施路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安礼伟
外资推动型经济发展地区能否利用外资大量进入的机遇形成和提升本土企业竞争力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竞争力的培育,本文以昆山经验为案例对此进行了分析。外向配套是外资企业进入促进本土企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回顾了昆山外向配套的发展情况和特征并对外向配套快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外向配套促进本土企业技术水平提升的途径和三个阶段。最后是结论和启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本土企业 昆山经验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虞沈冠
本文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着重分析了搞土地批租给经济建设、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带来的利弊,指出土地批租具有经济发展上的进取性,资源利用上的合理性,环境治理上的主动性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关键是要因势利导,加强管理,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2009年8月3日至7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组织专家组,对申报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江苏省昆山市和太仓市两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进行考察。专家组由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编辑部、福建省科技开发中心的专家组成.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专家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于涟教授任组长。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副主任、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么厉副主任,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办公室成员、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田保国处长参加本次考察。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梅 曲福田
研究目的:构建模型,对工业内部不同行业企业用地进行土地集约利用定量化评价。根据定量化评价结果并结合 昆山市实际情况提出产业调整和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的途径与措施。研究方法:统计分析法和特尔菲法。研究结果:昆山 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产业导向是大力发展电子及相关高技术密集型产业,适当促进食品、服装、皮革、金属发展;适当抑 止纸制品、化工、交通、塑胶行业扩张;适当引进机械生产。研究结论:必须根据各行业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指数值的大小 和资源消耗情况,进行产业调整和制定鼓励和抑制有关产业发展的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石恂如
乡镇工业企业布局过于分散已经引起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正在寻求改变分散布局的出路。昆山市自1985年以来陆续开发了16个农村工业小区,卓有成效地改变着企业分散结构。他们通过强化基础设施功能、扩大企业规模、深化横向联合、大举推进技术进步,取得了明显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一成功的尝试,找到了乡镇工业相对集中的现实途径,对于乡镇工业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尤其是发达地区具有普遍借鉴作用,并将成为九十年代乡镇工业发展的大趋势。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高中贵 彭补拙 喻建华 濮励杰 张露
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江苏省昆山市选择6种典型农用土地利用方式,78个土壤样点剖面,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土壤重金属污染有明显的影响,除速效钾外,2002年的土壤养分含量比1981年有所提高。同时发现2002年有机质含量在不同用地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规律,即水稻田>园地>抛荒地>菜地;全氮、速效氮含量规律为水稻田>园地>菜地>抛荒地;速效钾的含量规律是园地>水稻田>抛荒地>菜地;速效磷的含量规律是抛荒地>菜地>园地>水稻田。2002年土壤pH值、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变异系数明显高于其他土壤养分,其中全氮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中的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鞠立新
近30年来,昆山、江阴等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产业结构显著优化升级,企业组织结构的革新和企业规模的日益壮大,人民生活水平持续大幅度提高,对外开放全面拓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本文指出,江阴、昆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和宝贵经验,突出地表现在不失时机抓住了三大历史机遇,实现三大跨越,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做足"上海"这篇大文章,与时俱进地坚持解放思想和创新体制,做强做大企业,实现政府管理的革新和转型,全力做好民生工程。上海应当对郊区的发展有全新的认识和崭新的角色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放手让郊区敢闯敢试,大胆向郊区下放管理权限,给郊区更多更大的自主权,大力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
关键词:
昆山江阴 上海郊区 经济发展 比较分析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存芳
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既是一个新兴现实问题,又是一个理论前沿问题。本文基于区域经济理论、产业组织理论,以及对宿迁经济开发区的深入调研,运用综合分析与逻辑归纳相结合的方法,探究了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和应该正确处理好的四个方面的关系。研究为欠发达地区经济开发区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存芳 张晓旭 王青
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开发区如何克服现行发展方式的不足,寻求新的发展动力,创造新的竞争优势,是一个重要的科学课题。文章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及方法,基于江苏省经济开发区的实地调查和系统分析,探究了江苏省经济开发区向创新型经济转型升级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企业、高校与科研机构、孵化器、中介机构、开发区管委会等组织是开发区科技创新网络系统的主体(节点);各个主体(节点)在长期正式或非正式交流、协作创新关系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完整、稳定的科技创新网络系统,成为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动力源泉;动力机制的运作需要一定保障措施,可从加强规划和考核导向等四个方面着手设计。本研究为我国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益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