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32)
2023(4465)
2022(3661)
2021(3074)
2020(2602)
2019(5641)
2018(5493)
2017(10637)
2016(5419)
2015(6141)
2014(6326)
2013(6365)
2012(6236)
2011(6137)
2010(6347)
2009(6119)
2008(5620)
2007(5099)
2006(4895)
2005(4647)
作者
(16632)
(14251)
(14200)
(13506)
(9209)
(6465)
(6367)
(5383)
(5369)
(5147)
(5068)
(4732)
(4584)
(4563)
(4489)
(4291)
(4162)
(4107)
(4084)
(3775)
(3611)
(3368)
(3307)
(3297)
(3237)
(3230)
(2964)
(2875)
(2807)
(2698)
学科
(51456)
经济(51429)
管理(14921)
地方(14852)
方法(12594)
地方经济(11639)
数学(11142)
数学方法(11111)
(11017)
(8836)
企业(8836)
中国(8834)
(8206)
业经(8025)
(6535)
经济学(6382)
环境(5898)
(5837)
金融(5837)
(5453)
贸易(5450)
关系(5315)
(5235)
(5185)
(5074)
(5033)
(4925)
产业(4918)
(4826)
农业(4650)
机构
大学(90638)
学院(89915)
(51533)
经济(50712)
研究(37196)
管理(31508)
中国(27272)
理学(26443)
理学院(26146)
管理学(25844)
管理学院(25673)
(20844)
科学(19012)
(18699)
(18476)
经济学(17477)
研究所(16667)
财经(16565)
中心(15652)
经济学院(15326)
(14889)
(14553)
(13029)
财经大学(12035)
北京(11977)
(11743)
师范(11679)
科学院(11389)
社会(10918)
(10894)
基金
项目(53107)
科学(42056)
研究(40213)
基金(39273)
(33646)
国家(33408)
社会(28289)
科学基金(28077)
社会科(26931)
社会科学(26925)
基金项目(19927)
(19666)
教育(17215)
(16112)
资助(16103)
自然(15595)
自然科(15184)
自然科学(15180)
编号(14988)
自然科学基金(14917)
(13219)
成果(12885)
(12792)
经济(12672)
国家社会(12460)
(12064)
重点(12049)
发展(11430)
(11294)
课题(10821)
期刊
(66833)
经济(66833)
研究(33155)
中国(16344)
(15380)
管理(13529)
经济研究(11875)
科学(10782)
学报(10352)
(10223)
(9640)
金融(9640)
财经(9466)
(8394)
大学(8323)
问题(8260)
技术(8124)
学学(8016)
业经(7812)
世界(7162)
(7006)
农业(6930)
国际(6858)
技术经济(6407)
教育(5601)
统计(5474)
经济问题(5285)
经济管理(4891)
经济学(4829)
改革(4800)
共检索到150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王卓  
“印太经济框架”(IPEF)于2022年5月23日启动,是美国“印太战略”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一环。而随着军事和安全、政治和外交的陆续展开,美国及其盟友在亚太建立包围中国的、类似欧盟的政治经济一体化组织“亚洲同盟(亚盟)”和类似北约的军事安全组织“西太平洋公约组织(西约)”的倾向越发明显。中国的应对至关重要,应阻止二者成立,把快速实现IPEF同等开放和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重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欧定余  侯思瑶  
2022年5月,美国总统拜登在日本东京宣布与印太地区的13个国家启动“印太经济框架”的谈判进程。“印太经济框架”作为美国开展印太区域经济合作新的制度体系,从本质上讲,是一份以美国利益优先的印太区域制度整合方案,是美国在印太地区开展对华竞争的行动纲领,其未来必将会对我国的海外市场、供应链稳定、区域数字经贸规则制定话语权以及区域各国制度整合等方面带来不确定性的影响。为应对“印太经济框架”的可能影响和挑战,我国应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整合“一带一路”倡议和RCEP,推出区域数字规则的“中国方案”,构建我国跨国企业主导的区域供应链,以RCEP为抓手,推动区域制度整合。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常丽娟  
“供应链协议”是印太经济框架(IPEF)下达成的首个协议,为印太地区各缔约方参与到由美国主导的供应链重塑进程,提供了基本合作框架。不同于RCEP、CPTPP等传统自由贸易协议,IPEF“供应链协议”具有非约束性、显著排他性、执行机制灵活性、劳工标准创新性等贸易制度新特征。IPEF“供应链协议”反映出拜登政府正推行与其产业政策协同的贸易新方法,其效用评估将重点取决于美国的单边举措。IPEF“供应链协议”的实施预计将加速推动全球供应链体系和生产布局的调整。同时,该协议也将在供应链转移、新兴竞争领域、劳工标准等贸易规则的话语权争夺方面,对中国提出挑战。为应对这一挑战,中国应予以高度重视,并通过强化多边合作、优化自身供应链、推动劳工改革以及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等方式来应对IPEF“供应链协议”所带来的挑战。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王勤  
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动荡的背景下,东盟七国参与IPEF的动因在于通过加入IPEF增进东盟-美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IPEF四大支柱迎合了东盟七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需求,IPEF其他成员国在东盟对外经济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IPEF四大支柱实施方案的相继出台,东盟七国立足《东盟印太展望》,调整其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以应对加入“印太经济框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东盟七国参与IPEF对中国与东盟经济关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价值链重构将削弱中间产品贸易的基础,加剧清洁能源的区域竞争,阻碍中资企业对美的“迂回出口”,提高中资企业大型投资的税负成本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鸿阶  
美国总统拜登上任后,为填补“印太战略”经济短板,重塑美国“同盟体系”,巩固制定国际规则的主导权,全面遏制中国发展,选择性继承特朗普时期的部分政治遗产。拜登在访日期间抛出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简称IPEF)。IPEF作为美国单方主导的规则议题,鼓操“共同的民主原则与普世价值”,具有很强的地缘政治属性、意识形态色彩与“圈子化”“模块化”“拼盘化”等鲜明特征,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和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与此同时,IPEF将受美国政党极化、利益集团博弈以及成员国接受与融入程度、国际社会反响、中国发展韧性等诸因素制约,要及时评估IPEF谈判议题、发展进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各种消极影响,做到有备无患。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邢瑞利  
拜登政府“印太经济框架”的提出既源于美国加入CPTPP的意愿下降且政策空间不断缩小的国内现实,也与美国目前游离于亚太地区经济合作机制之外的尴尬困境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其开展对华地缘经济竞争以重新掌控地区经济秩序主导权的产物。“印太经济框架”在议题设置上主要聚焦新兴经济领域,谋求美国在关键领域的竞争中掌控主导权;成员构成侧重选取所谓民主国家进行合作,意图打造俱乐部形态的“小多边集团”;实施规则倾向高标准与灵活性相结合,构建由美国主导的亚太经济网络矩阵。尽管“印太经济框架”究竟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发挥实际效用尚待观察,但其背后针对中国的战略意图非常明显,中国须密切关注并审慎应对。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孝松   李彤   陈燕  
“印太经济框架”(IPEF)将印太地区的政治内涵进行扩展,并在内容和形式上展现了与以往经济协议和贸易协定不同的新特点,以“菜单式”方法将数字贸易、供应链弹性等问题纳入谈判。IPEF出现给印太地区的经济与政治格局带来了冲击,研究美国主导IPEF的逻辑以及影响成为理解美国在印太地区布局的关键。本文从IPEF建立的各项特征事实入手,使用叙事分析方法对美国新旧影响力网络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美国希望在贸易规则、供应链安全方面提升影响力,进而形成“新影响力网络”,为研究IPEF的模式和目标提供了全新的视角。研究发现,美国希望通过主导IPEF来构建其“新影响力网络”,在新兴的贸易领域主导贸易规则,以全新的结盟方式建立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利用松散的协议框架和以共同价值观为名引导实现小多边主义,限制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关系发展。中国地处亚太地区,IPEF及美国的“新影响力网络”在贸易往来、供应链安全以及结构性权力竞争方面都会对中国贸易发展产生影响,中国应提早着手加以应对。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墨丝  
美国正在转向以“印太经济框架”为代表的非传统经贸安排,其合作议题更加广泛、合作方式更加松散、打压中国意图明确,是全球贸易格局中值得密切关注的重大变化。在“印太经济框架”这一新合作方式下,数字经济规则可能会以既有的美式模板为基础,吸收“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新范式,进一步推动有关数字贸易壁垒、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等规制与合作。面对美国持续升级被“规则化”的打压遏制,一方面,中国应当在相关国际谈判中积极为国内数据监管和数字贸易政策争取更大空间;另一方面,应当加大力度切实推进数字经济领域的开放,特别是跨境数据流动机制的便利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娜   王亚琪  
在内部治理危机加深、中美全球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强化战略自主能力、稳固和提升全球战略地位是欧盟决定介入印太事务、出台“印太战略”的关键动因。为此,欧盟依托其“规范性力量”的身份定位,将基于共同规范价值的多边合作视为发挥自身战略优势、增强地区战略存在,进而推进区域可持续和包容性繁荣、有效因应全球挑战的基本路径。欧盟“印太战略”具有经贸优先导向、价值规范追求和战略自主取向等特点。欧盟“印太战略”的实施将推进其与“印太伙伴”的自由贸易谈判作为重点和优先措施,以域内代表性多边行为体东盟及其成员国作为重点合作对象,将欧盟对“民主、人权、法治”的规范价值强调嵌入贸易谈判全程。然而,欧盟规范导向的自由贸易谈判策略并不符合区域内国家的务实经贸合作诉求。欧盟自由贸易协定复杂的法律架构和严格的人权标准、环境保护、投资争端解决规则进一步分化了域内国家的贸易谈判立场,其以双边带多边的“堆积木”谈判策略则阻碍了区域经济利益融合、经贸机制协调和区域价值链整合。在可预见的未来,欧盟在印太地区着力推动的自由贸易谈判恐难取得突破性进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寰琦  曾伟冯  
“印太经济框架”(IPEF)是美国对外扩展美式数字贸易规则的重要平台。本文结合IPEF核心国家签署协定的多个章节内容,综合分析美式数字贸易规则在IPEF核心国家的扩展广度和深度。从扩展广度来看,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亚已在代表性协定中广泛纳入“美式模板”议题;印度仅部分涉及“数据流通和获取”及“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未承诺“数字知识产权保护”。从扩展深度来看,日本、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等缔约方在原则性条款“数据流通和获取”“数字知识产权保护”及“数字产品非歧视性待遇”中的承诺可对标“美式模板”第2阶段或第3阶段的雄心水平,但受制于“一般例外”或“负面清单”,综合约束力与这些“美式模板”标准存在差距;印度则对“美式模板”核心议题的承诺水平较低,接近于“美式模板”第1阶段。IPEF国家将基于此扩展情况调整数字贸易规则发展策略。中国可着眼上述协定的多部分内容对接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推动“一带一路”数字贸易规则共建,以应对IPEF带来的挑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磊  徐琳  
2022年“印度太平洋经济框架”(IPEF)谈判正式启动,其中包含“透明度与良好监管实践”议题,反映出美国要引领印太区域规制融合核心议题,主导关键性公共产品供给的战略图谋。IPEF将重点构建对国内监管的国际规范机制,主要包括提升政策制定透明和利益相关方参与、完善内部协调及推进政策评审。IPEF还将构建对国内监管的国际合作机制,其中监管合作主要与产业联动,同时会推进机构设置并强化纪律约束。相关谈判也将对中国参与区域经贸治理产生影响,为此要顺应国际治理趋势积极参与规制融合进程,国内监管衔接国际推进制度型开放,依托监管合作拓展共商共建共享新领域,针对谈判特点更加关注对重点议题的应对。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宋坚  
战后以来国际经济关系最重要 的一个变化是集团经济和集团性质的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经济的区域化、集团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一样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不可分割和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重要趋势。在区域化经济进行最早的欧洲,各成员国经济的联系和融合已经达到相当高的程度,一体化成为开发本国人力、资金和资源的重要手段。在美洲,一体化也初具规模,象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不得不借助于集团或合作来加强本国的地位和力量。亚洲的区域性经济合作正在兴起,成为人们广泛注意的经济现象。它的发展势必对我国的对外政策和经济贸易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震  丁伊  
美国近年来的地缘战略已经从"亚太再平衡"转变为"印太战略"。作为一个新的地缘政治战略,"印太战略"延续了"亚太再平衡"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并在范围和方式上有所调整,更加注重盟国发挥的作用。具体而言,这是一个军事色彩浓厚、针对性强且地域广阔的地缘政治战略。在"印太战略"的框架下,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之间的四方安全合作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印太战略"的框架下,日本和澳大利亚近年来加强了海洋事务的合作,具体而言,日本和澳大利亚在海洋领域的合作涵盖各个领域,主要包括海军装备贸易、联合海上军事演习、相关人员交流等几个方面。由于这些合作带有针对中国的意图,且大多集中在军事领域,因此对于中国的周边海洋安全,尤其是南海地区的海洋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俊江  
美国亚太经济新战略与中美关系走向吉林大学国际经济系李俊江美国90年代的亚太经济新战略是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世界处于动荡不定的形势下逐步形成的。它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化浪潮中已经成为美国对外经济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美、中两国在亚...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金仁淑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日本的对外经济战略进入了以亚太经济战略为重点的新阶段。这种新战略以扩大对亚太地区的直接投资和贸易往来等为主要手段,通过加强与亚太各国间的经济合作,构筑以日本为核心的新经济体制。毫无疑问,日本90年代新的亚太经济战略的形成及实施,必然影响中、日两国间的经贸合作,其中存在有利的和不利的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