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50)
2023(14756)
2022(12571)
2021(11409)
2020(9516)
2019(21556)
2018(20969)
2017(40112)
2016(21562)
2015(24295)
2014(24329)
2013(24081)
2012(22749)
2011(20944)
2010(21337)
2009(20064)
2008(19597)
2007(17731)
2006(15829)
2005(14638)
作者
(64066)
(53734)
(53580)
(50951)
(34132)
(25732)
(24524)
(20819)
(20186)
(19087)
(18348)
(17982)
(17095)
(17035)
(16707)
(16584)
(16091)
(15900)
(15591)
(15321)
(13489)
(13293)
(12973)
(12386)
(12198)
(12032)
(11946)
(11817)
(10849)
(10667)
学科
(109816)
经济(109723)
管理(57242)
(54392)
(41935)
企业(41935)
方法(38027)
数学(32774)
数学方法(32486)
地方(30157)
中国(29934)
(28468)
业经(23058)
(21626)
(21480)
农业(19442)
(18142)
贸易(18131)
(18064)
地方经济(17551)
(17427)
(16699)
金融(16695)
(16352)
银行(16322)
环境(16052)
(15808)
(15107)
(14811)
理论(14013)
机构
学院(316911)
大学(313947)
(138563)
经济(135684)
研究(116158)
管理(115203)
理学(97591)
理学院(96357)
管理学(94730)
管理学院(94128)
中国(88129)
科学(70261)
(67149)
(61575)
(60293)
(54541)
研究所(54334)
中心(52525)
(49937)
财经(48033)
业大(44975)
(44250)
师范(43843)
经济学(43393)
(43347)
北京(42866)
农业(42655)
(41385)
(39623)
经济学院(38831)
基金
项目(202074)
科学(158427)
研究(150260)
基金(143937)
(125078)
国家(124007)
科学基金(104976)
社会(95822)
社会科(90715)
社会科学(90690)
(80535)
基金项目(75631)
教育(68309)
(67480)
自然(64921)
自然科(63343)
自然科学(63326)
自然科学基金(62161)
编号(61908)
资助(58050)
成果(50910)
(49905)
重点(46374)
(44158)
课题(43628)
(41986)
发展(40441)
(39806)
国家社会(39475)
创新(39316)
期刊
(167331)
经济(167331)
研究(98666)
中国(67262)
(51268)
学报(47504)
(47284)
科学(44630)
管理(42877)
教育(35685)
大学(35334)
农业(34739)
学学(33220)
(32328)
金融(32328)
技术(28332)
经济研究(27327)
业经(27297)
财经(24134)
问题(21445)
(20966)
(18549)
技术经济(17217)
(17146)
商业(15778)
世界(15713)
国际(15108)
统计(15047)
图书(14914)
资源(14759)
共检索到495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国斌  
"亚核心"是经济地位和功能介于核心区和边缘区之间的次级核心。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主要处于资源优势培育阶段、资源优势向区位优势转化阶段,还有些县(市)处于资源优势培育前期阶段。因此,依据县域经济"亚核心"发展规律,为实现县域经济在地区经济中的极化作用带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应找寻资源优势,坚持特色经营,走专业化道路,提升综合实力,发挥"亚核心"作用。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承喜  叶福生  傅春晖  
县域经济各微观主体是我国的基本经济单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县域经济充满活力,则国民经济一定会具有活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好契机下,县域经济的发展也正得其时,将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和谐小康社会做出巨大贡献。围绕县域经济发展这一主题,本期专题分别从湖北省县域经济发展态势、县域经济发展的理论研究、开发性金融支持县域经济、统筹县域经济和金融发展等角度进行探讨。本期重点关注:县域经济。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农业银行湖北省分行课题组  
县域经济是在县域范围内以县级建制镇为经济辐射中心,以周边乡镇和农村为其经济辐射圈,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经济。作为农业银行,在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中不仅肩负着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而且也不应错失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因而要重新审视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加强农行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地位。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聂会平  王培根  郭毅夫  
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存在着互动性关系,加强县域经济发展应结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湖北县域经济的发展明显落后于东部发达省份,大量的劳动力依附于有限的土地上,阻碍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如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是急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国斌  王彬  
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基石和支撑,是地方经济腾飞的基础和保证,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举足轻重。本文探讨了县域经济的基本理论,分析了东北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和东北振兴的关系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快振兴东北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孟宗民  古洋波  
从税收收入角度看,柳州市县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存在动能不足、区域不均衡和差距扩增等问题,在新时期改革背景下,如何把握好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重大政策和历史机遇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经济特征,通过分析县域税收特点,从税收角度提出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建议,为柳州市县域经济的结构化、多元化发展提供参考。一、柳州市县域国税税收收入发展情况(一)税收收入总体呈指数型增长。2007年以来,柳州市县域国税税收收入总体呈指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庆珍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既承担着促进区域发展的责任,也面临着融入区域发展的机遇。目前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联通不畅,产业尚未联动发展,城市中心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县域间协同发展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县域经济亟需融入区域分工体系,划分层次进行梯度开发,统一规划,科学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构建衔接顺畅的体制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庆珍  
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县域经济也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既承担着促进区域发展的责任,也面临着融入区域发展的机遇。目前云南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联通不畅,产业尚未联动发展,城市中心区的带动和辐射能力不强,县域间协同发展存在体制机制障碍。因此,县域经济亟需融入区域分工体系,划分层次进行梯度开发,统一规划,科学合理调整行政区划,构建衔接顺畅的体制机制。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胡述斌  何磊  
据统计,到2007年底,湖北省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超过1000万人,近3年回归创业投资额超过10万元的企业达1.7万个,累计投资总额达140多亿元,吸纳就业人数达49.1万人;根据典型调查,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中约有1.5%的人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回归创业能力。若通过政策引导和工作推动,吸引其中的10万人回归创业,按每人回归创业投资额100万元计算,预计未来5年,将可引回民间资金近1000亿元,吸纳就业人数350万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余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大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县域。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化解“三农”难题的一个重要举措。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着力打造特色、支柱产业,以产业带动经济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彭宝玉  覃成林  阎艳  
县域经济发展为其他大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分析表明河南县域经济存在农业增长乏力,且波动较大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大;空间差异显著;经济发展处于低级阶段等几个问题,基于现状问题的分析和区域发展的新区域主义提出了加快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石培新  
近年来,县域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相关的理论研究也随之日益走向深入。笔者从县域经济的概念界定、基本特征、功能作用及发展路径等方面入手,在综合借鉴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发展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并结合典型案例调查总结了建设经济强县的基本经验,并提出了发展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戚威  李海东  
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定义了环境友好度的概念,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我国生态县有关指标,构建了县域环境友好度的分析模型,以S县为例,计算出环境友好度的具体数值,为该县评估自身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依据。县域环境友好度分析模型为我国其他县评估自身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定量的分析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