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55)
- 2023(7762)
- 2022(6430)
- 2021(6289)
- 2020(4917)
- 2019(11106)
- 2018(10870)
- 2017(18179)
- 2016(10882)
- 2015(12081)
- 2014(12136)
- 2013(11007)
- 2012(10480)
- 2011(9607)
- 2010(10310)
- 2009(9570)
- 2008(8599)
- 2007(8155)
- 2006(7495)
- 2005(7140)
- 学科
- 济(29350)
- 经济(29314)
- 融(24996)
- 金融(24996)
- 中国(24378)
- 管理(23960)
- 业(23137)
- 银(22047)
- 银行(22037)
- 行(21486)
- 教育(21015)
- 企(20312)
- 企业(20312)
- 理论(12059)
- 财(11364)
- 中国金融(10940)
- 学(10576)
- 制(10460)
- 方法(10102)
- 农(8682)
- 业经(8102)
- 教学(8100)
- 地方(8044)
- 数学(7826)
- 务(7786)
- 财务(7764)
- 财务管理(7750)
- 数学方法(7608)
- 企业财务(7445)
- 体(7224)
- 机构
- 大学(140981)
- 学院(135813)
- 研究(50619)
- 济(45958)
- 经济(44503)
- 中国(40257)
- 管理(40143)
- 理学(33143)
- 理学院(32601)
- 管理学(31723)
- 管理学院(31444)
- 京(31443)
- 教育(30338)
- 范(29049)
- 师范(28841)
- 科学(28457)
- 财(25384)
- 所(25166)
- 中心(24463)
- 师范大学(23739)
- 江(22958)
- 研究所(22536)
- 北京(21138)
- 财经(19400)
- 州(19040)
- 技术(18803)
- 农(18652)
- 院(17985)
- 经(17565)
- 职业(17341)
- 基金
- 项目(79419)
- 研究(66946)
- 科学(62516)
- 基金(52769)
- 家(44432)
- 国家(43814)
- 社会(39500)
- 教育(39021)
- 社会科(37026)
- 社会科学(37017)
- 科学基金(36359)
- 省(32388)
- 编号(30427)
- 成果(29140)
- 划(28995)
- 基金项目(26058)
- 课题(24569)
- 资助(21848)
- 年(21751)
- 自然(20274)
- 自然科(19851)
- 自然科学(19846)
- 重点(19774)
- 自然科学基金(19488)
- 项目编号(19085)
- 性(19067)
- 部(18944)
- 发(18581)
- 规划(18366)
- 教育部(17209)
共检索到2364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奎儒
高校在实施立德树人教育发展过程中,应当将德育和智育进行协同发展,最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提升。我国高校在实施“五育并举”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既要将“五育并举”的内在逻辑思维应用到思政课程中,也应在专业课程基础上实现德育和专业教学的发展,从而推动五育并举理念和专业课程的融合。由邱仁富老师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一书,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背景下,高校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该书共十一章内容,分为上篇和下篇两大方面,分别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性、时代性、针对性、亲和力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此外,在书的下篇中,作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举措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有助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和“五育并举”工作的融合。整体阅读该书发现,知识点全面,观点明确,理论与案例衔接合理,有助于指导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工作。
关键词:
五育并举 《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艳
随着我国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战略,法治思维在我国公民心中逐渐形成,法治理念也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由舒婷婷编著,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的《法治视野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一书从法治运行的主要环节探讨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对于法治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丰富和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全书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内容、教育者、教育价值等多方面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法治理念的渗透与融入提供了重要参考与借鉴。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晓林
基于智慧校园建设背景,对学生群体与个体进行思想、学习以及生活等方面信息的精准把握已成为可能,尤其在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支撑下,精准把握学生状态并实施精准教育举措具有充分可行性。顺应上述背景,“精准思政”理念被学界提出和逐步应用,并在提升思政育人工作实效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结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引论》一书,立足于精准思政理念,就思政教育亲和力的提升路径展开了探索。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蒋浒 梅纪萍
劳模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价值、文化传承价值和道德实践价值,是新时代加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高职院校将劳模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提升职业素养,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劳模精神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路径有课堂教学、校园文化、网络思政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实践锻炼等。
关键词:
劳模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 高职院校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娇
<正>人工智能是颠覆性的技术存在,依托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诉求,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人工智能伴随着新理念、新业态以及新模式等出现,其发展、应用对于教育的开展机遇与挑战并存。审思基于技术向度的人工智能赋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和风险,深掘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优化创新人工智能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从而更好地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是时代使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费菲 孙立锐 王猛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大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新生力量。当前,大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综合科学素养和鲜明的个性化自我意识,但仍有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扭曲、社会责任感淡薄、道德信仰不健全。从历史经验来看,大力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非常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水平。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将成为历史必然。马敬编著的《高校思想政治教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春琳 薛勇
坚持把创业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充分发挥创业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深入探析两者的内在联系,积极探索两者相融合的保障机制,能够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创业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汪世婷 郑黎明
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作为中西方政治社会化手段,在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转型的大背景下,二者关系备受关注。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公民教育的关系研究已有一些成果,代表性观点为——"替代论"和"融合说"。学者们大多赞同"融合说",且主要归为两类:一是内容上的融合;二是方式方法上的融合。在认同"融合说"的基础上,分析二者概念来解读"融合"的理论依据,并探究公民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一路径,从而启发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世衡
文章指出,中国梦的实现和解读要求高校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把中国梦的内容融入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之中。本文结合了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提出了融入中国梦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四种路径:强调认知方式、强调情感教育、坚定理想信念、注重社会实践。
关键词:
中国梦 思想政治教育 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清
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无论是阐述对理想信念的追求、政治素养的完善还是人生价值的体现,最终都会归结于学生价值观的取向。民族精神带来的文化自觉、自信使思想教育抱朴守真,在精神上建立起健全的人性之美,真正做到"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文化的渗透和烙印,在价值观的形成中不可估量。
关键词:
中国精神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蔡振春
推动地方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将地方红色文化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内在要求和价值所在。要进一步完善机制、拓展途径、创新方式方法,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地方红色文化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融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娜
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现代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培养新时期符合社会主义时代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必然选择。高校教师因自身特殊的社会角色及具有的过硬专业素养,在当代高校教学育人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主导性作用,肩负着更加重要的教育使命。新时期加强高校教师的思政教育工作,是各高等教育学校加强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基本前提,更是新的时代发展背景下党建工作的迫切之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杨雨林
思政教育文艺载体是承载符合时代价值取向的思政教育理念,并能为教育者所用的文学艺术形式。新时代思政教育不仅可以通过课上教学的形式展开,还可以借助思政教育文艺载体,以润物细无声的形式影响人的思想价值观念,提升其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可度,提高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践行思政教育内容的行动力。由杨海军编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情感载体研究》一书,从思政教育文艺载体“是什么”“何以能”“有何用”“如何用”“朝哪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思政教育情感载体的内涵、价值、运用方式与方向。结合书中观点与具体思政教育文艺载体,文章就其特点与功能展开探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素芳
进入网络时代,多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持续性冲击,以爱国教育和完善人格发展为核心的中华经典文化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文化支撑。将中华经典文化与我国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由王爽所著的《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国纺织出版社,2018年8月版)一书,以新时期高校为场域,对中华经典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总览全书,呈现出三个方面特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蔚蔚
面对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开放德育"这一新理念逐步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开放德育"有利于大学生吸收优秀文化成果,增强鉴别、抵御落后思想的能力;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合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的能力;有利于大学生良好人格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可以从规范日常行为、开展感恩教育、规范计算机网络教育、完善高校远程教育环境几个方面提升"开放德育"理念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 开放德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评《传统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探究》
探析以文化人理念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
生态文明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讨——评《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生态文明观教育研究》
媒介化社会中高校思想政治时效性的探索——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文化融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入脑入心”策略
艺术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策略研究——评《艺术与思想政治教育》
论高校休闲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途径
感恩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