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65)
2023(6288)
2022(5466)
2021(5102)
2020(4189)
2019(9616)
2018(9553)
2017(17743)
2016(10507)
2015(11745)
2014(11783)
2013(11336)
2012(10796)
2011(9973)
2010(10615)
2009(9732)
2008(9733)
2007(9085)
2006(8594)
2005(7912)
作者
(29188)
(24081)
(24057)
(23297)
(15955)
(11512)
(10960)
(9334)
(9269)
(9156)
(8205)
(8065)
(8040)
(7912)
(7899)
(7657)
(7351)
(7312)
(7129)
(7065)
(6358)
(6025)
(5979)
(5658)
(5569)
(5490)
(5475)
(5437)
(5018)
(4898)
学科
(37981)
经济(37929)
管理(29267)
(27049)
(21831)
企业(21831)
中国(16189)
(12470)
地方(11961)
(10488)
方法(10298)
(9967)
(9235)
理论(8776)
业经(8445)
数学(8425)
数学方法(8213)
教育(8052)
农业(7850)
(7305)
(7141)
银行(7129)
(7044)
贸易(7035)
(6880)
(6809)
城市(6724)
(6655)
及其(6641)
教学(6325)
机构
学院(143024)
大学(140007)
(56710)
经济(54969)
研究(52899)
管理(51617)
理学(42296)
理学院(41746)
管理学(41089)
管理学院(40778)
中国(40207)
(31214)
科学(30267)
(29158)
(26291)
(26117)
中心(24295)
研究所(23222)
(22065)
(21747)
师范(21576)
财经(21325)
(20503)
北京(20208)
(19856)
(19121)
业大(18040)
(17914)
技术(17258)
农业(16919)
基金
项目(85676)
科学(67127)
研究(67092)
基金(58938)
(50224)
国家(49719)
科学基金(42563)
社会(40453)
社会科(38275)
社会科学(38267)
(34542)
教育(32595)
基金项目(30164)
(29206)
编号(28966)
自然(26493)
自然科(25873)
自然科学(25865)
自然科学基金(25365)
成果(25294)
资助(24692)
课题(22361)
重点(19614)
(19584)
(18653)
(18538)
(17553)
(17454)
规划(16919)
项目编号(16531)
期刊
(73002)
经济(73002)
研究(51275)
中国(36036)
教育(26875)
(21767)
管理(21511)
(20668)
科学(17880)
(17801)
金融(17801)
学报(17721)
技术(13993)
大学(13921)
农业(13505)
学学(12591)
业经(11733)
问题(10998)
经济研究(10638)
财经(10410)
(9071)
(8840)
职业(8833)
(8251)
论坛(8251)
(8105)
图书(7909)
现代(7811)
城市(7157)
国际(7046)
共检索到241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辜胜阻  吴永斌  王建润  
文章从中国城市规模结构失衡的现实入手,分析了培育"五线"城市的现实基础及对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文章认为,解决中国城市规模结构失衡问题需要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平台,以大城市带动小城市发展,大力培育"五线"城市,改变城市群内中小城市发展严重不足的现状,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协调发展。目前,中国部分特大镇已初步具备了城市的规模与特征,将特大镇改为县辖市是发展"五线"城市的重要途径,政府要重视基层创新和顶层设计,以改革引领制度供给,有序推动特大镇改市。培育"五线城市"要坚持以人为本、产业兴城,并赋予特大镇相应的部分县级行政管理权限和城市管理职能,完善城市功能。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茂清  
培育大企业集团是我国企业改革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然而,我国大企业与世界500大相比,无论在经营规模上还是在经营质量上都存在着很大差距。中国企业成长缓慢的原因存在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方面。我国企业应该向世界500大学习,以采取相应对策培育大企业集团。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孙翔  
中央提出并实施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战略举措,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顶层设计方略,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的典型案例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曹冬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曹冬梅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对我国推进创新驱动、实现经济提质增效、有效缓解就业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需要多措并举,打造一个创业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业创新要素齐备、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具备良好宽松发展环境的“双创”生态系统。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辜胜阻  曹冬梅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利于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对我国推进创新驱动、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缓解就业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持续释放经济发展新动能,需要多措并举,打造一个创业创新主体充满活力、创业创新要素齐备、创业服务体系完善、具备良好宽松发展环境的"双创"生态系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春玲  刘遵峰  马玉曼  
首先介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内涵,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加快培育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建议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春林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是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文章借鉴主要发达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成功经验,认为中国必须从完善战略规划、市场需求、财税政策、市场进入退出机制以及市场法律监管等方面入手,寻求解决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培育对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高伟  
本文首先从品牌消费的角度对强势品牌进行了界定,提出了强势品牌在知名度、美誉度、忠诚度、人格化及链动力方面应该具备的特征,然后从品牌内涵、品牌主张、品牌创新与品牌延伸等层面提出了现代企业培育强势品牌的主要对策,希望以此对我国未来20年能够涌现更多强势品牌有所裨益。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刘晓丽  
以OEM形式参与国际分工是我国中小企业迅速进入国际市场的有效途径,全球1/3的OEM业务由中国大陆的企业提供。近年来,受到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人民币升值以及全球金融风暴的影响,我国OEM企业的利润持续下滑,大批企业陷入生存危机。OEM企业的转型刻不容缓,尤其是如何培育OEM企业的自主品牌,探讨其策略运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昂  赵行  
本研究报告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 ,认为培育壮大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及跨国经营的“航母”型企业 ,应是四川企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并由此提出若干政策建设。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素荣  李心丹  刘玉灿  
核心竞争力是中小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对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中小企业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走向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引述众多学者对我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快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的几种战略,以期能够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有所启示。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惠珍  
随着加入WTO后中国保险市场的全面开放,培育和提升我国保险业核心竞争力成为国内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对保险业核心竞争力内涵进行科学界定的基础上,客观分析了目前我国保险业竞争力的现状和差距,从而提出了培育和提升保险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加猛  张智光  
杨树在淮北的成功引种和大面积推广,有力地促进了江苏木材加工产业的兴起和繁荣。江苏杨树产业的发展空间极为广阔,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过程中要了解影响江苏杨树产业发展的战略环境因素,并通过价值链延伸战略、价值链拓展战略、差异化经营战略和品牌战略的结合,培育其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