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32)
- 2023(17891)
- 2022(15137)
- 2021(14363)
- 2020(11901)
- 2019(27442)
- 2018(27165)
- 2017(51286)
- 2016(28275)
- 2015(32219)
- 2014(31766)
- 2013(30568)
- 2012(27827)
- 2011(25063)
- 2010(25625)
- 2009(23393)
- 2008(21789)
- 2007(19258)
- 2006(17037)
- 2005(14729)
- 学科
- 济(103258)
- 经济(103155)
- 管理(79414)
- 业(76609)
- 企(64971)
- 企业(64971)
- 方法(46886)
- 数学(40748)
- 数学方法(39965)
- 中国(34990)
- 农(30560)
- 融(27837)
- 金融(27833)
- 财(27013)
- 银(26562)
- 银行(26515)
- 业经(25800)
- 行(25556)
- 地方(24536)
- 学(22239)
- 理论(22158)
- 制(21713)
- 技术(21523)
- 农业(20779)
- 教育(17392)
- 务(17274)
- 财务(17194)
- 财务管理(17166)
- 贸(16802)
- 贸易(16784)
- 机构
- 大学(378701)
- 学院(377732)
- 管理(148501)
- 济(142008)
- 经济(138402)
- 理学(128169)
- 理学院(126701)
- 管理学(124020)
- 研究(123819)
- 管理学院(123339)
- 中国(96439)
- 京(81705)
- 科学(77360)
- 财(65387)
- 所(60625)
- 农(59219)
- 中心(58099)
- 江(56796)
- 业大(56629)
- 研究所(55323)
- 范(53225)
- 师范(52777)
- 北京(52073)
- 财经(52061)
- 经(47239)
- 州(46681)
- 院(46321)
- 农业(45496)
- 技术(42997)
- 师范大学(42235)
- 基金
- 项目(259996)
- 科学(203943)
- 研究(193336)
- 基金(184609)
- 家(160060)
- 国家(158625)
- 科学基金(136947)
- 社会(118737)
- 社会科(112360)
- 社会科学(112328)
- 省(104840)
- 基金项目(98017)
- 教育(91561)
- 自然(88964)
- 划(87451)
- 自然科(86934)
- 自然科学(86915)
- 自然科学基金(85303)
- 编号(80642)
- 资助(76337)
- 成果(65519)
- 重点(58356)
- 课题(57116)
- 创(56704)
- 部(55918)
- 发(55600)
- 创新(52274)
- 大学(49750)
- 项目编号(49298)
- 科研(49225)
- 期刊
- 济(156176)
- 经济(156176)
- 研究(113400)
- 中国(82318)
- 教育(59078)
- 学报(58898)
- 管理(55292)
- 农(54582)
- 科学(54202)
- 财(49903)
- 大学(46406)
- 学学(42331)
- 融(41684)
- 金融(41684)
- 农业(37263)
- 技术(36830)
- 业经(27243)
- 财经(24334)
- 经济研究(24055)
- 图书(22128)
- 经(20824)
- 科技(20376)
- 问题(19800)
- 业(19645)
- 技术经济(18212)
- 版(17786)
- 理论(17502)
- 职业(16539)
- 现代(16538)
- 统计(16518)
共检索到5667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杨柯 吕静 郑秋玲
面对社会职业技能需求,以吉林建筑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探讨适合当下专业能力培养的教育新模式。提出两大支撑团队重组新理念,工程实践和研究创新的双能力培养新目标,层级教育体系与教学模块导入的新模型,思维导图引入与专题引导渗透式交叉教学方法,三段式创新教学内容,形成新理念、新目标、新模型、新方法与新内容“五新”融合的教育模式。
关键词:
“五新”模式 双能力 多维模型 混合教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高辉 王哲 刘立峰 李英姬
职业师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有自己的特点,依照行业人才需求和师范认证毕业要求,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启动了"双融合、双导师"人才培养模式建构,即校企协同育人,企业导师、幼儿园导师参与指导,共同制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课程体系。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毛敏 王坤 牟能冶 罗洁 龚迪
面向新时代物流人才需求,首先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然后,提出了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的实施模型和创新机制,该平台具有交流平台、资源共享平台、人才培养平台、课程创新平台、教师职业发展平台、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和就业创业平台的集成功能。最后,介绍了西南交通大学依托两个国家实验室正在打造的物流专业产教融合平台,及通过平台实施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刘敏 沈禹颖 阎石 梁天刚 唐增 侯正豪
面对我国草地农业发展中日益综合化和复杂化的实际问题,以及信息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本文以草学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科学相融合为切入点,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旨在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要的草地农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首先基于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科技学院187名在校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结合2014-2019年该学院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和近年中国500强企业中的农牧业企业招聘信息,分析得出目前草学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还存在培养方案较为陈旧、行业发展需求未被充分考虑等问题,据此讨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草学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必要性,进而构建草地农业人才培养专业框架,提出“草学+”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并从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创新实践平台和考核评价标准等方面具体探讨草学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胡凌霞 肖圣飞
在中国会展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会展教育行业异军突起,成为职业教育中的一匹黑马。但是,目前的现实问题是:我国会展相关的高等教育体系尚未完善;与会展企业的人才需求尚未达到无缝对接的理想状态;专业教师实践教学经验匮乏、应届毕业生不能进入行业或无法适应行业的发展,等等。文章着重分析笔者所在的江西青年职业学院高职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针对会展人才培养中的关键问题,尝试建立起一种更加适应地方经济会展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会展专业 创新型 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坚 钟海平
"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旨在探索建立与人才需求紧密结合的学位授权机制,以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它促进了学位授权审核制度的改革,也推动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在实施这一项目的过程中,吉首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开辟新的学科领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为其他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借鉴和经验。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斌成
由于国内物流管理专业起步较晚,毕业生不能与物流企业无缝对接的现象较为突出。为有效解决该问题,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深入分析本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与北京络捷斯特斯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深度合作,制定了基于长风模式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关键词:
物流管理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章安平 张海燕 肖旭 张亮 戴小红 刘一展 王琼 王婧 范越龙 唐春宇 朱慧芬 蔡桂英
该研究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探索基于POCIB的"三融合"高职外贸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阐述了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剖析了实施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及已经取得的实践成效,较好地破解了高职外贸人才培养规格模糊、高技能外贸人才培养工学结合难以深入、高职外贸学生学习动力不足和教学效果不佳的难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伟 李雪洁 田春艳 王英哲 刘宪杰 姜洋 刘俊鹏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时期高校发展转型的重要路径,涉海类高校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研究分析了我国涉海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中的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的目标定位不明确;专业设置与时代发展不协同;课程体系与结构缺乏系统设计;教师队伍建设不匹配等。研究提出要以向应用型转型为契机,修订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应用型特色专业群;以协同育人为重要机制,构建育人工作新格局;以实践教学资源建设为重要支撑,加强"三个平台"建设;以教师队伍为核心要素,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等具体改革策略。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仁盛
文章介绍了江苏五年制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理论教学与技能实训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能力考核与技能鉴定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而且能够为地方社会经济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梁德东 于爱国 陈雪梅 高振海 田文晶
以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介绍了吉林大学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对工程硕士培养的科学定位和工程硕士培养各环节的创新性改革,积极探索符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规律且体现工程硕士培养特色的车辆工程领域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秋琴
围绕福建技师学院与新加坡集美学院合作开展国际远程教育建筑专业人才培养任务,提出专业教育与行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施工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5个紧密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了职业教育"走出去""引进来"的构想,拓宽了人才培养模式与合作办学途径,有效提升了学生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曹小玉
科教融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但我国目前的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及其保障实施政策还很不完善,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基于此,在分析科教融合内涵及总结我国科教融合培养创新型人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科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关键:科学定位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牢固树立科教融合的观念和拓宽科教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并从政府、高校、教师、学生及大学精神五个层面提出创新型人才科教融合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 科教融合 培养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后生
根据区域物业管理行业发展状况、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筹)五年制高职物业管理专业构建了"四阶递进,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施,通过建立校企"双主体"共育人才机制、构建相应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实践,着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就业能力,实现学生、学院和企业的三方"共赢",但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等问题。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宏
探究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旨在进一步提高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在充分肯定高校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运用问题分析方法客观地看待并揭示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诸多现实问题——人才培养目标方面的窄口径及职业化倾向、课程内容设置呈现的失衡状态、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评估方式及手段的不尽合理。进而从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高校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举措——优化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并改进设计学专业课程内容、建立并完善设计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管理机制与制度。
关键词:
高校 设计学 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高校转型背景下旅游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吉林省为例
吉林省高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探索——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课程改革——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为例
“双创型”技工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以吉林省中工技师学院为例
“双师型”职教师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职教师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以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财务管理专业为例
产教融合视角下审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以南京审计大学瑞华精英班为例
应用型本科土木类专业职业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
“两化融合”背景下的信息管理类ERP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西科技大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