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25)
- 2023(4428)
- 2022(3658)
- 2021(3495)
- 2020(2676)
- 2019(6330)
- 2018(6528)
- 2017(11244)
- 2016(6450)
- 2015(7240)
- 2014(7436)
- 2013(7064)
- 2012(6612)
- 2011(5849)
- 2010(6125)
- 2009(5195)
- 2008(5174)
- 2007(4868)
- 2006(4419)
- 2005(4099)
- 学科
- 管理(18290)
- 济(16242)
- 经济(16208)
- 业(15241)
- 企(13350)
- 企业(13350)
- 制(8332)
- 财(7465)
- 银(6814)
- 银行(6803)
- 中国(6777)
- 行(6491)
- 理论(6200)
- 教学(5809)
- 农(5770)
- 融(5599)
- 金融(5598)
- 体(5382)
- 业经(5179)
- 教育(5068)
- 务(4847)
- 财务(4838)
- 财务管理(4806)
- 方法(4782)
- 体制(4576)
- 企业财务(4537)
- 地方(4377)
- 度(4029)
- 制度(4024)
- 学(4017)
- 机构
- 学院(78308)
- 大学(76312)
- 管理(25959)
- 研究(25263)
- 济(24280)
- 中国(23340)
- 经济(23270)
- 理学(20242)
- 理学院(19925)
- 管理学(19478)
- 管理学院(19310)
- 京(17027)
- 财(16073)
- 江(15627)
- 科学(15021)
- 中心(13539)
- 州(12810)
- 所(12782)
- 范(12184)
- 师范(12049)
- 技术(11973)
- 财经(11279)
- 北京(11218)
- 职业(11167)
- 农(10894)
- 研究所(10892)
- 省(10580)
- 经(10109)
- 院(9760)
- 业大(9421)
- 基金
- 项目(44449)
- 研究(37448)
- 科学(32996)
- 基金(27945)
- 家(23817)
- 国家(23520)
- 社会(19984)
- 科学基金(19523)
- 教育(19289)
- 省(18754)
- 社会科(18596)
- 社会科学(18589)
- 编号(18121)
- 成果(16193)
- 划(15288)
- 基金项目(14254)
- 课题(13443)
- 年(11909)
- 自然(11574)
- 资助(11325)
- 自然科(11268)
- 自然科学(11265)
- 项目编号(11099)
- 自然科学基金(11067)
- 性(10470)
- 重点(10347)
- 部(9385)
- 创(9310)
- 规划(9280)
- 大学(9273)
共检索到1413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刚
<正>“五大监管”(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持续监管)的提出,为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指明了方向。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河北监管局深入学习领会“五大监管”的内涵要义,结合基层监管实践,对如何做强“五大监管”进行了探索。认识“五大监管”的内在逻辑“五大监管”是一个有机整体,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其中,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是着力点,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是方法论,总体上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一是机构监管、行为监管、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任建国
科学监管,是保险监管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监管实践中,要切实做到坚持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与维护行业利益相结合,更加注重保护被保险人利益;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更加注重本源治理;坚持规范保险市场与治理中介市场相结合,更加注重治理中介市场;坚持政府监管与社会监督相结合,更加注重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坚持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更加注重寓监管于服务之中。
关键词:
保险业 科学监管 实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晓晖
阐述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对合作书商建立服务质量评价制度的重要性,以北方工业大学图书馆实践为例,探讨对提高书商服务质量监管力度的有效途径,提出今后工作需要完善的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郭春慧
巡察、内审是基层央行监督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监督方式,两者既有区别又密切联系。本文结合基层央行巡察和内审工作实践,探索实施"巡审联动"监督机制,增强巡察监督精准度和审计监督威慑力,助推监督成果深化运用。
关键词:
央行 巡察 内审 监督 联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段小玲
随着央行会计核算系统的不断更新、发展,会计核算手段、方式和业务风险点相应发生了变化。为了提升基层央行核算监督工作水平、提高风险防控能力,笔者以人民银行九江市中心支行为例,尝试探索与实践央行基础会计核算监督的有效模式。
关键词:
基层央行 立体三维监督模式 探索实践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孟慧民 杨胜利 林朝阳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万向华 黄曦 陈亮 袁冬梅 杨利平 袁肖华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28号文)明确提出"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和反垄断执法,逐步确立竞争政策的基础性地位"。而大数据所具有的海量数据规模、快速数据流转、多样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为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价格监管规则,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从阐述"大数据"相关理论出发,结合常州市物价局运用"大数据"监管的具体案例,分析其中的不足和借鉴意义,提出了如何用好"大数据"强化价格监管的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分析 价格监管 数据共享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云青
基层央行的金融监管,如何适应新时期新阶段的新要求,做到“不囿成规求突破”,跳出“就监管抓监管”的思维局限,本文基于多年的监管运作实践,从维护金融安全着眼、推动金融创新着手、促进经济发展着想,切入了拓宽金融监管视野、提升金融监管品位、整合金融监管资源的时代课题,可资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
人民银行 基层实践 金融监管 经验总结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南军 高子涵
本文就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的评定思路、评定方法以及监管框架建设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建立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体系的现实环境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建立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和对国内情况的具体分析,就监管框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 评定方法 监管框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朱南军 高子涵
本文就全球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的评定思路、评定方法以及监管框架建设的最新动态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我国建立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体系的现实环境和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论证了建立国内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监管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和对国内情况的具体分析,就监管框架的进一步完善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系统重要性保险机构 评定方法 监管框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梁晓静 周山清
关于金融监管职能承担主体的问题,目前在国内外金融界成为争论的焦点,持不同观点的学者都能在实践中找到支撑自己观点的范例。撇开评价各种观点本身的优劣,而是定位于从中国实践出发来探讨金融监管职能承担主体的模式,笔者认为,应该将金融监管职能从中央银行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
关键词:
金融监管 中央银行 金融全球化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珍惠 佘明勇
我国现行征地制度脱胎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时代,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转换,征地制度也在不断地完善,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早期承担具体征地拆迁工作的征地实施机构也逐步转变为征地批后监管机构,其职能调整与转变,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征地制度改革探索的历程。以转变职能强化征地批后监管2003年起,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大背景下,成都市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探索。2005年,为落实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宇焰
伴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演进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生金融业态,跨界业务和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在金融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科技进步不但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2017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金融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强调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加强监管、确保稳定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业的重要任务。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如何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通过科技手段改造、创新、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和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有效防范金融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宇焰
伴随着金融科技的不断演进发展,催生了大量新生金融业态,跨界业务和交叉性金融产品不断涌现,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等最新科技在金融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科技进步不但对金融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2017年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将金融安全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强调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加强监管、确保稳定发展已成为当前金融业的重要任务。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金融环境,如何顺应金融科技发展趋势,通过科技手段改造、创新、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和效率、降低监管成本,有效防范金融风险具有迫切性和深远意义。本文对国内外监管科技最新发展情况进行了评述,对监管科技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并认为中国金融监管部门应加快监管科技的研究与运用,以降低监管成本,提升监管效率。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王刚 任浩聪 雷薇
金融监管政策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构成政府管理经济的三大工具。离开有效的金融监管,无法成功管理我国经济转型中产生的各类风险和挑战。当前,影响我国金融监管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一是金融体系存在广泛的隐性担保,准入壁垒与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严重抑制金融业竞争,金融监管外部环境亟待改善。二是监管机构背负的多重目标间存在冲突,在监管实践中难以同时兼顾。三是监管机构运作独立性不强、资源严重不足、问责机制薄弱,治理框架需完善。四是行政控制导向的分业监管结构难以适应金融混业经营迅速发展的现实,重复监管与监管空白并存,缺乏正式的宏观审慎框架,监管合作不规范,信息共享安排不完善。五是类金融组织发展迅速,与正规金融体系的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