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81)
- 2023(11225)
- 2022(8795)
- 2021(7761)
- 2020(6210)
- 2019(13697)
- 2018(13872)
- 2017(25343)
- 2016(14221)
- 2015(15942)
- 2014(16397)
- 2013(15627)
- 2012(14730)
- 2011(13545)
- 2010(13711)
- 2009(12575)
- 2008(12429)
- 2007(11477)
- 2006(10562)
- 2005(9968)
- 学科
- 济(61121)
- 经济(61052)
- 管理(36551)
- 业(34297)
- 企(25235)
- 企业(25235)
- 中国(24155)
- 地方(21206)
- 农(20034)
- 业经(16752)
- 方法(14724)
- 农业(13586)
- 学(13459)
- 制(13452)
- 银(12904)
- 银行(12875)
- 发(12846)
- 融(12654)
- 金融(12647)
- 行(12602)
- 数学(11656)
- 财(11622)
- 数学方法(11508)
- 地方经济(11245)
- 体(10550)
- 环境(9976)
- 发展(9975)
- 理论(9972)
- 展(9944)
- 贸(9925)
- 机构
- 学院(199670)
- 大学(195782)
- 济(78130)
- 研究(78078)
- 经济(76229)
- 管理(68519)
- 中国(59701)
- 理学(56379)
- 理学院(55645)
- 管理学(54558)
- 管理学院(54190)
- 科学(48425)
- 京(44366)
- 所(41063)
- 农(39126)
- 财(37162)
- 研究所(36940)
- 中心(34874)
- 江(34219)
- 农业(30355)
- 业大(29994)
- 范(29691)
- 师范(29315)
- 院(28735)
- 北京(28516)
- 州(27701)
- 财经(27623)
- 省(26696)
- 技术(25546)
- 经(24769)
- 基金
- 项目(127315)
- 科学(98466)
- 研究(96232)
- 基金(86785)
- 家(76585)
- 国家(75847)
- 科学基金(63035)
- 社会(59030)
- 社会科(55752)
- 社会科学(55739)
- 省(53425)
- 基金项目(44734)
- 划(44065)
- 教育(43569)
- 编号(40858)
- 自然(37877)
- 自然科(36973)
- 自然科学(36959)
- 自然科学基金(36231)
- 成果(34786)
- 资助(34492)
- 发(34190)
- 课题(30604)
- 重点(29511)
- 发展(27470)
- 展(26992)
- 创(26594)
- 部(25959)
- 创新(24924)
- 年(24871)
共检索到334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政
文章构建"五化"协同发展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数法、耦合协调模型,测度湖南省2007—2016年"五化"协同发展水平,探析其发展规律及内部耦合机制。结果表明:(1)湖南省"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呈上升态势,各子系统增长趋势存在差异,信息化发展指数增长最为明显,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最低。(2)"五化"耦合度较差。信息化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绿色化间的耦合度增长较快,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四化"耦合度增长较慢。(3)"两化""四化"及"五化"间的协调度持续增长,其变化趋势较为一致。"两化"间协调度差异较"四化"和"五化"较为显著;"四化"间的协同度增长步调较为一致,但仍处于濒临失调状态;"五化"间的协调度水平虽逐年增强,但仍处于轻度失调水平。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戚晓旭 何皛彦 冯军宁
京津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协同发展所面对的问题具有复杂多样性和相互联系性。构建以支撑力、驱动力、创造力、凝聚力和辐射力等构成的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分别通过规模指标与人均指标对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及发展特征进行综合测度,可对京津冀的发展现状作出基本的判断。下一步,应着力建立协同发展的制度框架体系和区域协调机制,尽快完善功能及产生疏解的跨区域配套政策,尽快完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发展指数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戚晓旭 何皛彦 冯军宁
京津冀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协同发展所面对的问题具有复杂多样性和相互联系性。构建以支撑力、驱动力、创造力、凝聚力和辐射力等构成的综合发展指标体系,分别通过规模指标与人均指标对京津冀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水平及发展特征进行综合测度,可对京津冀的发展现状作出基本的判断。下一步,应着力建立协同发展的制度框架体系和区域协调机制,尽快完善功能及产生疏解的跨区域配套政策,尽快完善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关键词:
京津冀 协同发展 发展指数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邹红 杨晗硕 喻曦
推进以绿色为底色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以下简称“三生”)的协同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之道。本文立足于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五大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理论,阐述了三生协同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关系,构建三生协同发展指标体系测度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水平及结构调整趋势,研究发现:三生协同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要义,与五大文明和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在不同层面相互呼应;2011—2019年,我国三生协同的现代化发展水平和结构得分分别从0.24、0.28增长至0.35、0.33,呈稳定上升和优化趋势,在区域间现代化协调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仍面临生产发展内部协调受限、共同富裕发展不充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结构尚未形成等挑战,各级政府须深化高质量发展并扩大内需,推动生活质量提升和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同,加速绿色发展,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彬
建立包含三个层次54个指标的长沙市"十二五"时期发展指标体系,通过运用长沙市2006~2009年的数据对各指标的得分值进行分析发现,"十二五"时期的发展不能过多注重经济增长方面的指标,而应更多考虑社会民生和区域创新方面的指标,在具体运用时应尽量避免主观赋权。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燕 魏建漳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提出"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动深莞惠联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鼓励"9+2"城市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加强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广深港澳科创走廊提出,推进"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建设,探索有利于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和区域融通的政策举措,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大数据中心和国际化创新平台。广东省提出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发展格局,以广深为主推动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将粤东粤西与珠三角串联成沿海经济带、将粤北地区建设成北部生态发展区,正确把握差异化发展与协同共进的关系,寓差异化于协同之中,以精准的差异化落实高水平的协同发展,以上规划均将"区域协同"作为重点发展思路。作为典型城市边缘区的观澜街道抢抓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资源配置,科技赋能,人文赋魂,积极协同周边资源,成功扭转局面,构建了一个以区域协同创新为主线,面向未来,具有观澜特色的产业体系。
关键词:
产业体系 粤港澳大湾区 区域协同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杜志平 穆东
在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如果忽略或者轻视了协同问题,则从根本上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个内部互相独立的、条块分割的孤岛式运行的系统也是无法长期生存和演进的。本文打破原有的矿区和城市的界限,创建矿城耦合系统,为今后矿区和矿业城市建立具有协同发展作用的运行机制和研究给出一个科学有效的平台。
关键词:
矿城耦合系统 协同 发展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艳华 尤月
以系统理论为指导,探讨提出由学生、教师、培养方案和教学条件四个子系统组成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及其所处的内外环境,搭建了体系运行的基本逻辑框架。研究以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各子系统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体系内外、体系内部各要素协同发展两个角度,阐述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运行效果的途径。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锦奇 何平 李连梅
如何通过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是高等教育社会发展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以此为出发点,从高等教育社会治理功能的可实现性研究角度,论述我国高等教育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协同发展问题。首先,提出并论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高等教育决定论,得出高等教育的社会治理功能与它的科技功能一样是影响和决定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关键要素。其次,提出并论述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高等教育发展论,通过我国高等教育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社会治理的影响,得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最后,对如何通过改革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促进高等教育改革与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协同发展给出初步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华脉 刘满凤 张承
文章论述了环境协同治理的必要性,梳理了当前我国环境协同治理的内在逻辑,厘清了环境协同治理的实施机理;通过计算原始数据的灰色关联系数,定量筛选指标,构建了环境协同治理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我国30个省份划分成八大区域作为实证研究的对象,运用复杂系统协同程度模型对各子系统环境协同治理的协同度进行了度量。结果显示:我国环境协同治理的协同度总体呈现快速上升趋势;京津冀所在的北部沿海、长三角所在的东部沿海经济区的协同度最高且增长速度最快;东北、西南经济区协同度波动的幅度相对较大;南部沿海经济区的协同度较差。中央政府应做好顶层制度设计,鼓励地方政府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建立区域协同治理的资源共享机制,构建区域污染防治政策体系,创造区域性绿色发展的新格局。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任英华 王传引 张晨瑜 高婷婷
本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指数,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及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省份间空间关联较弱,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块模型分析表明,净溢出板块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协同性最好;总体而言,内部驱动因素中的产业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及外部驱动因素中的政府创新支持度、人口流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作用较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任英华 王传引 张晨瑜 高婷婷
本文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使用熵权法测算中国30个省(区、市)2012—2021年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指数,借助修正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测算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水平,采用二次指派程序(QAP)考察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的驱动因素。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内,东部及中部地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水平较高,西部及东北地区发展水平较低;省份间空间关联较弱,区域协同发展程度较低;块模型分析表明,净溢出板块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协同性最好;总体而言,内部驱动因素中的产业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产业基础高级化以及外部驱动因素中的政府创新支持度、人口流动对现代化产业体系区域协同发展促进作用较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许媚 彭莹 郎璐米
以德、智、体、美、劳“五育”协同为目标,探索构建发展型资助体系是新时期高职院校资助工作改革的主要方向,也是资助育人的必然要求。当前高职院校发展型资助体系建设面临着标准差异、关怀缺失和监管不力等问题。对此,高职院校需进一步明确发展型资助体系建设的关键点,紧抓经济帮扶、资助育人、能力提升、精准施策、教育公平等方面,以“五育”协同理念为指导,推动发展型资助体系的改革创新;以项目式资助为载体,促进发展型资助体系与“五育”目标有机融合;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实现对贫困生的精准识别和动态管理;以长效监管机制为保障,实现资助工作的“五育”育人目标;以学生资助范式的三重转换为基础,开展资助育人系列教育活动,构建“五育”协同的发展型资助体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卢方元 范云菲
文章根据风险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风险通常是不同的这一特征,从非系统风险的技术风险、市场风险、经营管理风险、财务风险和道德风险等5个方面,建立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适应性,有助于风险投资公司根据风险企业的特点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风险评价 风险企业 指标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海龙 胡青江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转型的重要抓手,是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必然要求和全面深刻的社会变革。当前,新疆面临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两大历史重任,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实现后发赶超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在自治区整体发展战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全疆15个地州市为研究对象,对城镇化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重点分析了新疆整体和三大区域城镇化发展水平。文章最后从全疆和各区域两个视角针对新疆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指标体系 评价分析 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