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
- 2023(28)
- 2022(25)
- 2021(43)
- 2020(42)
- 2019(92)
- 2018(108)
- 2017(322)
- 2016(114)
- 2015(138)
- 2014(88)
- 2013(57)
- 2012(38)
- 2011(17)
- 2010(7)
- 2009(1)
- 2008(5)
- 2007(1)
- 2006(3)
- 2005(3)
- 学科
- 济(383)
- 经济(383)
- 业经(315)
- 产业(300)
- 信息(272)
- 信息产业(271)
- 总论(271)
- 易(191)
- 贸(191)
- 贸易(191)
- 管理(187)
- 业(183)
- 电子(177)
- 网上(174)
- 网上贸易(174)
- 中国(173)
- 企(136)
- 企业(136)
- 农(101)
- 行(98)
- 银(98)
- 银行(98)
- 融(90)
- 金融(90)
- 中国金融(78)
- 供销(71)
- 销(71)
- 动(67)
- 物资(66)
- 通信(66)
- 机构
- 学院(922)
- 大学(663)
- 管理(365)
- 济(317)
- 经济(315)
- 理学(309)
- 理学院(305)
- 管理学(300)
- 管理学院(297)
- 职业(200)
- 中国(178)
- 技术(177)
- 研究(169)
- 京(149)
- 技术学院(135)
- 职业技术(128)
- 财(128)
- 江(127)
- 州(121)
- 科学(114)
- 财经(103)
- 商学(102)
- 商学院(102)
- 中心(101)
- 北京(100)
- 经济管理(99)
- 工程(95)
- 科技(93)
- 经(93)
- 经济学(92)
共检索到11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福成
随着我国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我国商贸流通和物流产业都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从而有效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不但能使商贸流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能使物流产业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然而,商贸流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美丽中国的建设,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基于虚拟物流角度对其内涵与产业链的整合进行详细介绍,提出基于虚拟物流的产业链整合策略,构建相应的产业链整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可行性仿真分析,为我国物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与借鉴,为我国加快推动"中国制造2025"提质增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谭福成
随着我国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的融合发展,我国商贸流通和物流产业都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从而有效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和倍增效应,不但能使商贸流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而且能使物流产业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生活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然而,商贸流通和物流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能源匮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随着美丽中国的建设,这些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本文基于虚拟物流角度对其内涵与产业链的整合进行详细介绍,提出基于虚拟物流的产业链整合策略,构建相应的产业链整合动力学模型,通过模型可行性仿真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陶辅文
关于互联网的“冷”思考●陶辅文(北方科技信息研究所北京100081AbstractWhenthenumberofInternetusersgrowsatanannaulrateofabout200%,thisnetworkissobusythatso...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骏阳
"互联网+"概念一经提出,便得到了各行各业的热烈响应,流通领域亦加快行动步伐,继续大力开展与互联网的对接并发展电子商务,互联网企业不断进入流通领域。随着"互联网+流通"概念的广泛使用,出现了一系列对"互联网+流通"的不同理解,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流通"是互联网与流通企业的结合;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流通"就等于电子商务;一种观点认为,"互联网+流通"是互联网重塑或创新流通。以上观点各有各的道理,但"互联网+流通"作为一种新的理念,既应该实现模式的创新,又应该实现效率的提升,还应该实现技术的进步。与电子商务相比,"互联网+流通"的创新意义更加深远,必将推动流通业的成本革命,促进流通业资源的...
关键词:
互联网 流通 电子商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亮 张睿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如何在新的金融服务价值链中重塑自我价值、实现持续发展,是金融服务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当金融行业遭遇互联网,两种行业理念相互碰撞、融合:传统银行业植根于国家信用、信息不对称下的中介地位,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严格的风控能力;互联网产业则恰恰相反,其核心价值是开放、平等、分享、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将互联网基因注入传统金融领域,以"去中心化"打破了传统领域和行业的垄断,带动了金融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曹仰锋
产业互联网将是第四次管理革命的新引擎,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管理新时代正在到来。2019年,产业互联网(又称"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根植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界共识,这不仅点燃了产业互联网的市场热度,更加快了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重构,催生了新一轮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和管理革命遥相呼应,相辅相成,产业互联网
关键词:
产业互联网 生态战略 重塑管理 生态化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晶
12月16日-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来自全世界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政府官员、国际机构负责人以及专家、企业家等各方嘉宾围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在"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时代背景下,此次大会传递出的物流科技创新趋势为未来"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勾画出了更为清晰的思路。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雷旭 李海珍 汪贵平 黄鹤
为提升交通控制系统实践教学效果,提出隧道运行环境管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方案。该方案是基于"互联网+"思想、结合虚拟仿真技术和隧道交通控制理论的研究成果。实验项目应用网络化教学手段和线上互动教学方法,通过隧道现场环境检测和隧道控制子系统仿真,使学生直观了解隧道环境检测系统的工作过程,掌握环境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综合设计隧道管控方案和策略,提高综合设计能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董春桥 王秀萍 梁莎
结合智慧环境实验教学平台建设,以环境工程原理实验教学项目为例,从建设目标、建设方案、开发技术、教学实践等方面,探讨了"互联网+"和虚拟仿真技术在实验教学项目中的应用方式和开发技术。教学实践表明,基于"互联网+"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不仅是疫情期间实验教学的有效方式,也是后疫情时期实验教学的重要方式和发展趋势。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高晓新 金耀 马江权 陈群
以常州大学国家级化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基础,进行了互联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网络虚拟仿真系统的开发、网络虚拟仿真系统功能、网络虚拟仿真系统对教学作用。建设成果表明:互联网虚拟仿真实现了时间和空间的优质资源共享,具有良好的示范性和辐射作用。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 互联网应用 资源共享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山 奉公
在风险规避机制、政策推动机制、优势整合机制、技术创新机制、企业家精神机制的带动下,相关组织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组建了以界面管理为主要管理模式的开放性联盟组织: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农业虚拟产业集群有助于提升农业产业链的运行效率,促进农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优化农业产业农业产业链结构,提高农业产业链的组织水平,为农业产业链融合提供了新的平台。该文通过分析,建议:从组织文化建设、目标选择、模式定位、技术保障以及运作基础等方面推动农业虚拟产业集群的构建。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继尊
本文针对正在兴起的互联网金融热潮,从多维视角探究成因,研判走向,揭示了互联网金融的生命力之所在。总的看,互联网金融具有"草根"和普惠特征,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便捷,核心竞争力在于缓解信息不对称的功能和作用越来越强大。同时,火爆的背后也有风险和隐忧。建议互联网金融监管措施宜粗不宜细,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促进这一新生事物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玉阁 于艳东
"互联网+教育"是当下学人所关注的重要话题,在教育学界也早已为人们所接受。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互联网+教育"理念、实施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在地方性院校中应用与规避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 地方院校 学校管理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邱冬阳 肖瑶
本文运用金融学理论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的实质是金融,互联网只是手段,并深入剖析了当前互联网金融呈现的支付、融资、理财三大类业务的运行与盈利模式,通过对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中存在问题的理性辨析,认为互联网金融时代来临后,其与传统金融将互利共生,相互融合。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 余额宝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杨秀云 赵勐 平新乔
文章以互联网改变传统经济活动的实践进展脉络为逻辑主线,研究互联网创造经济价值的内在机理,指出随着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使用,互联网主要通过产业融合的方式,从自身价值创造、创新市场组织、改变市场主体行为、重塑生产方式和价值网络四个方面,融入实体经济,形成经济网络,最终创造出经济价值。文章认为,为推动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还需深入研究"互联网+"产业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及其内在关系,引导互联网更全面地从虚拟走向现实,创造出更多的经济价值并解决中国面临的经济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 价值创造 新产业革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