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4)
- 2023(19)
- 2022(32)
- 2021(18)
- 2020(27)
- 2019(86)
- 2018(110)
- 2017(293)
- 2016(134)
- 2015(127)
- 2014(70)
- 2013(21)
- 2012(4)
- 2011(3)
- 2010(1)
- 2009(1)
- 2008(1)
- 2006(1)
- 2001(2)
- 2000(1)
- 学科
- 贸(410)
- 贸易(410)
- 易(408)
- 电子(397)
- 网上(396)
- 网上贸易(396)
- 银(300)
- 银行(300)
- 行(299)
- 融(251)
- 金融(251)
- 中国(237)
- 中国金融(218)
- 济(210)
- 经济(210)
- 业经(193)
- 产业(172)
- 信息(162)
- 信息产业(162)
- 总论(162)
- 业(111)
- 企(83)
- 企业(83)
- 制(82)
- 管理(73)
- 业务(60)
- 制度(58)
- 度(58)
- 农(57)
- 银行制(57)
- 机构
- 学院(678)
- 大学(564)
- 济(253)
- 经济(249)
- 中国(210)
- 管理(208)
- 理学(173)
- 理学院(173)
- 管理学(168)
- 管理学院(168)
- 研究(167)
- 财(142)
- 融(141)
- 金融(139)
- 银(139)
- 京(137)
- 银行(136)
- 行(134)
- 职业(119)
- 财经(119)
- 中心(110)
- 经(110)
- 经济学(100)
- 经济学院(95)
- 财经大学(94)
- 技术(92)
- 江(81)
- 科学(81)
- 人民(79)
- 中国人(78)
共检索到9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亓乐秋 王东红 徐元春
"十三五"期间,国家把继续教育摆在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互联网与继续教育融合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互联网+继续教育"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创新要素,实现技术和继续教育的深度融合。"互联网+继续教育"具有更加完善的教育模式,可进行人性化管理;丰富的教学资源、多样的教学方式和科学的成果认定是其优势所在。互联网与继续教育的融合须进行顶层设计,从教学方法和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
关键词:
“互联网+继续教育” 教育发展 教育模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宏伟 王春明 王立
在全球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形势下,互联网给教育改革和学习支持服务带来了新的思路。在"十三五"即将开年的关键时刻,国家把继续教育摆在教育发展的重要位置,互联网与继续教育融合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文章分析了"互联网+"带来教与学的变革,从国家政策、社会需求和行业需要多个角度阐述了"互联网+"给继续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出通过建立超融合的继续教育支持服务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继续教育 支持服务 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罗新东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教育的时代变革,特别是继续教育的发展,要立足于实际,在继承的基础上,改革继续教育的管理创新体制。文章分析了继续教育发展的互联网时代背景,指出目前我国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继续教育管理体制的建议,即加快法制建设,明确继续教育的重要地位,建立激励机制,建立开放式运行体制,健全约束机制,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打造特色品牌,构建教育网络平台。
关键词:
互联网 继续教育发展 管理体制 创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天虎 郭凯旋
"互联网+"在继续教育领域的应用,给高校继续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带来优化继续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模式创新等利处。同时,也给部分高校继续教育基础设施、教师综合技能素质等带来挑战。因此,探究"互联网+"时代高校继续教育的转型发展路径,对继续教育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 继续教育 转型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红梅
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为表征的信息技术对传统继续教育模式的影响状况,提出了面向"互联网+"的继续教育的革新策略,进而构建基于数据科学的继续教育模型和结合虚拟仿真技术的继续教育数字资源中心及教学平台,并从提升继续教育师资素质、合力打造数字资源平台、促进教学模式改革、推行继续教育学院网络化多元管理四个维度阐述了"互联网+"对继续教育创新发展的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振良 尚伟
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后,就被应用到继续教育的具体实践中,但现有的互联网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还存在诸多问题,而"互联网+"的发展,给现有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启示,也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指明了道路。
关键词:
“互联网+” 继续教育 教育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尹增德 朱笑荣
"互联网+"的未来发展具有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性和连结一切六大特征,继续教育工作者要适应"互联网+"背景下继续教育生态化发展的"新常态",更加注重内涵发展,更加注重特色发展,更加注重社会需求,更加注重生态教育创新。
关键词:
互联网+ 继续教育 生态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左红武
随着大数据、MOOC等在教育行业的应用,"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新常态初见端倪,也给云南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对云南高校继续教育现状的分析,分析教育信息化建设对于云南高校继续教育构建具有自身办学特色、品牌优势和服务质量标准的发展模式的促进作用,提出相应的教育网络信息化建设策略:明确的目标、合理的规划、业务流程的优化、客户信息的大数据应用、外部学习型组织的构建。
关键词:
互联网+ 云南 高校继续教育 信息化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马书琴 梁欣
【目的/意义】“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与突破提供了全新的发展动能。公共图书馆充分借鉴“互联网+”的思维与特性,就有可能克服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发展所遭遇的“痛点”。【方法/过程】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梳理了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研究现状,从建设模式等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公共图书馆体系的创新实践,剖析了其发展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结果/结论】认为:我们应从创新建设体制;创新管理体制;重塑思维;跨界融合等四个方面努力实现我国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公共图书馆 公共服务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茹霞 扈文秀
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发展过快以及监管缺失等原因致使该行业产生了一系列问题,因此确立行业发展战略刻不容缓。文章以西安市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SWOT-AHP分析法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会与外部威胁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建立SWOT矩阵和战略四边形确定了战略选择方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陈磊 杨建新 黄思翰 范鑫 李雅静
首先,阐述"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概念,简要说明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起源、内涵、关键技术等。然后,对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情况进行综述,对比分析国内外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水平。进一步,分别总结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体系框架,指出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核心索引分别是工业大数据和能源大数据,基于此对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核心技术进行对比分析,二者共同关注通信、控制、数据分析等技术,工业互联网发展需要工业软件的支持,而能源互联网发展则需要攻克先进储能、智能输电等技术。最后,从工业互联网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新技术驱动能源互联网高质量发展和工业互联网与能源互联网深度融合发展三方面讨论工业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的融合发展趋势。
关键词:
工业互联网 能源互联网 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4年我国"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2015年要"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这意味着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迎来了非常难得的大好时机,进一步激发了互联网公司以及社会资本利用互联网发展金融业务,以及传统金融机构推动金融互联网化的热情。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刘燕云
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重要任务。近年来,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不仅丰富了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而且让更多的参与者有机会分享社会金融资源。普惠金融则是联合国2005年正式提出旨在建立有效的、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从狭义角度讲,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彭璟玮 晏正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金融工作的四项原则,即回归本源、结构优化、强化监管和市场导向,为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相比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在很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是新科技、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创新性融合应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生事物。互联网金融成长历程充满艰辛,但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务必要坚守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心,满腔热情地支持推动互联网金融发展,为其成长开辟道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创新产品 互联网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宋敏
2000~2013年,全球经济GDP平均增速为3.68%,同期中国经济年均增速10.6%,几乎是全球平均增速的3倍。2014年,中国GDP总量已达到10万亿美元左右,为日本的两倍。中国每18个月就会创造出一个与意大利规模相当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