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7)
- 2023(54)
- 2022(53)
- 2021(42)
- 2020(66)
- 2019(163)
- 2018(167)
- 2017(431)
- 2016(206)
- 2015(135)
- 2014(82)
- 2013(45)
- 2012(24)
- 2011(19)
- 2010(9)
- 2009(4)
- 2008(5)
- 2007(3)
- 2006(3)
- 2005(2)
- 学科
- 济(405)
- 经济(405)
- 贸(352)
- 贸易(352)
- 易(351)
- 业经(340)
- 电子(336)
- 网上(334)
- 网上贸易(334)
- 产业(316)
- 信息(313)
- 信息产业(308)
- 总论(308)
- 业(222)
- 管理(208)
- 银(207)
- 银行(207)
- 行(204)
- 中国(171)
- 企(163)
- 企业(163)
- 融(161)
- 金融(161)
- 中国金融(123)
- 制(115)
- 财(108)
- 税(106)
- 收(102)
- 税收(102)
- 农(97)
- 机构
- 学院(1179)
- 大学(977)
- 管理(464)
- 济(423)
- 经济(411)
- 理学(395)
- 理学院(394)
- 管理学(384)
- 管理学院(383)
- 中国(264)
- 京(238)
- 研究(237)
- 财(204)
- 职业(189)
- 江(176)
- 技术(159)
- 中心(152)
- 北京(152)
- 州(147)
- 商学(145)
- 商学院(145)
- 财经(142)
- 科学(137)
- 经(129)
- 技术学院(127)
- 职业技术(123)
- 经济学(122)
- 融(121)
- 金融(119)
- 财经大学(113)
共检索到15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波峰
本文梳理了"互联网+税务"战略的提出过程,从税务部门学习行业最佳实践、信息化宏观微观发展需要、现代税务管理发展规律等三方面分析了该战略的内在逻辑,认为目前的税务管理已具备面向遵从纳税人的自动化征管信息化基础,提出"互联网+税务"建设目标应是支持税务管理现代化核心能力形成,因此需要构建以电子发票、纳税人信息平台、第三方信息平台为建设重点的税务管理完整闭合内外环,最后提出了提升战略定位、更新建设理念,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各级分工,明确基本技术路线、规范建设标准等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谢波峰
本文梳理了"互联网+税务"战略的提出过程,从税务部门学习行业最佳实践、信息化宏观微观发展需要、现代税务管理发展规律等三方面分析了该战略的内在逻辑,认为目前的税务管理已具备面向遵从纳税人的自动化征管信息化基础,提出"互联网+税务"建设目标应是支持税务管理现代化核心能力形成,因此需要构建以电子发票、纳税人信息平台、第三方信息平台为建设重点的税务管理完整闭合内外环,最后提出了提升战略定位、更新建设理念,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各级分工,明确基本技术路线、规范建设标准等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上官鸣 郭清韵 曾微
本文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对"互联网+"在税务领域中的应用进行研究。通过比较传统税务与"互联网+税务"两种模式下基本办税流程的差异,分析了现存"互联网+税务"模式产生的效应和存在的问题,对未来"互联网+税务"的发展提出建议,为"互联网+税务"的应用与发展提供新思维。
关键词:
“互联网+” 税收征管 应用与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蔡登明 许建国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标志着创新驱动发展将成为税务系统的新常态。税务机关如何面对推进"互联网+税务"进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落实推进"互联网+税务"的对策措施、加快推进税收治理现代化,已成为当前税务机关需要着力研究的重点课题和紧迫任务。本文基于目前税务机关在税收信息化应用中的现状,分析了税务机关在推进"互联网+税务"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税务机关推进"互联网+税务"的建设重点和路径选择。
关键词:
税务机关 互联网+ 税收信息化 路径选择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吴晓求
互联网金融是一种新的金融业态。本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基本内容、运行结构、理论基础、风险特点、监管标准以及替代边界等角度出发,探究其生存逻辑、理论结构及监管准则。本文认为,广阔的市场空间是互联网金融生存的必要条件,而金融功能与互联网技术特性在基因层面上的匹配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充分条件,是其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基础。在理论层面上,金融功能理论、"二次脱媒"理论、新信用理论、普惠金融理论、连续金融理论构成了互联网金融独特的理论结构。互联网金融的内核性风险更多地表现于透明度风险,外置风险则更多地表现于技术和系统安全性,风险的叠加性相对明显。因此,互联网金融监管准则的基石标准应是透明度,外置标准是平台技术安全等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吴晓求
基于互联网金融的渗透、竞争和撞击,现行金融模式和运行结构一定会发生巨大的变革,金融功能的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风险则会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异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的逻辑广阔的市场空间为互联网金融生存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从商业的角度看,互联网所要重构的产业一定是"产业帝国":规模大、服务面广、利润厚、具有统一的标准,对经济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金融业具备所有这些要素。从世界范围看,截至2011年底,全球金融资产规模达到218万亿美元,其中全球银行业资产规模约占全球金融资产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谭维智
互联网时代,时间越来越成为各类教育主体争夺的"第一资源"。教育时间是个人性存在,教育是由一个个的现在、当下、时机、契机在流通中组成的情境连续体,每一个教育活动都与时间消耗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教育的发生是时间性的。教育的发生在于内在时间意识的转化,个体的生命时间是教育的唯一尺度,教育活动要依循生命的节奏进行,人类的教育活动存在共时性现象。互联网时代教育时间运行方式的变化,改变了教育时间的利用方式,改变了教育的共时性特征,改变了教育的即时性特点,改变了学生对自由时间的支配权。教育要遵循生命的时间打开方式,不夺时
关键词:
互联网时代 时间逻辑 教育时间 教育资源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显朋 赵联果 王玉 殷雪松
税务系统以纳税人及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专业的"互联网+税务",让纳税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赢得了纳税人的"点赞"。研究"互联网+税务"的机遇与挑战对"互联网+税务"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来展现"互联网+税务"的发展现状,理性分析"互联网+税务"时代税务工作迎来的机遇及面临的挑战,针对挑战提出完善信息安全和营造创新环境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税务” 涉税信息 纳税服务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袁显朋 赵联果 王玉 殷雪松
税务系统以纳税人及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专业的"互联网+税务",让纳税人多跑网路、少跑马路,赢得了纳税人的"点赞"。研究"互联网+税务"的机遇与挑战对"互联网+税务"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大量的数据资料来展现"互联网+税务"的发展现状,理性分析"互联网+税务"时代税务工作迎来的机遇及面临的挑战,针对挑战提出完善信息安全和营造创新环境等应对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税务” 涉税信息 纳税服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波峰
第一,提升战略定位,更新建设理念。"互联网+税务"应该定位于税务管理现代化,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这一战略定位应该基于中国税务管理国情,联系多方开放互动、合作实现遵从、信息公开透明等主要税务管理发展的国内外趋势和特征,充分发挥好"互联网+"具有多方良性博弈互动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致力于解决中国税务管理的提升信任度、增加透明度、提高遵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波峰
第一,提升战略定位,更新建设理念。"互联网+税务"应该定位于税务管理现代化,服务国家治理现代化体系。这一战略定位应该基于中国税务管理国情,联系多方开放互动、合作实现遵从、信息公开透明等主要税务管理发展的国内外趋势和特征,充分发挥好"互联网+"具有多方良性博弈互动等方面的技术优势,致力于解决中国税务管理的提升信任度、增加透明度、提高遵
关键词:
税务管理 纳税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传玉
在"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背景下,"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正在并将持续深刻改变税收工作的方方面面。当前,贯彻落实"互联网+税务"行动计划,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发现、分析和解决行动计划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落实行动计划的质量和效率。本文从探究"互联网+税务"的特征入手,分析行动计划落实中应关注的重点问题,以期找到可行且有效的实践指向与行动路线。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培培
当今这个时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出现了工匠精神的回归浪潮。工匠精神的强势回归,单纯辨析其精神内涵远远不够,需要从生产方式变革及社会时代要求角度考察其内在逻辑。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合力——各国对实体制造业的再重视、消费社会后期的转型需求以及互联网时代匠人个体生存方式的回归——共同促成了工匠精神的回归。当代工匠精神直接连接当下社会新的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它精准地表达了这个时代的现实需求,因而具有与传统不同的新的时代内涵:重视创造创新、突显个体自主性和人的价值、强调现实统一。工匠精神背后折射的是这个时代实践精神
关键词:
工匠精神 互联网时代 唯物史观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志昌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出现已有十余年,直至2013年,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引起了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重视。互联网金融业务如火如荼展开,同时也出现了业内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分析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征,从互联网精神的角度,明晰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希望能为大家理解互联网金融提供新视角。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军 王念
互联网金融是金融活动借助互联网等现代技术工具进行创新实践,进而实现金融服务的普及和延伸。分析发现,交易回报的泛货币化、需求推动金融创新以及共生性的金融生态系统是互联网金融的重要特征。从本质上讲,互联网金融通过"渠道"或"平台"的创新优化,实现了多元化、深层次的资金供求匹配。金融抑制、金融生态群落沉淀、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互联网技术为供给提供的保障以及普惠金融政策的实施是中国互联网金融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可从传统金融中介理论比较分析角度入手,构建互联金融动因理论、模式理论及风险理论为一体的完整理论逻辑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