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
- 2023(26)
- 2022(37)
- 2021(34)
- 2020(37)
- 2019(91)
- 2018(146)
- 2017(291)
- 2016(154)
- 2015(78)
- 2014(46)
- 2013(26)
- 2012(10)
- 2011(13)
- 2010(5)
- 2009(3)
- 2008(1)
- 2007(3)
- 2006(3)
- 2005(2)
- 学科
- 易(214)
- 贸(214)
- 贸易(214)
- 电子(209)
- 网上(205)
- 网上贸易(205)
- 济(185)
- 经济(185)
- 业经(156)
- 产业(147)
- 信息(145)
- 信息产业(144)
- 总论(144)
- 教学(122)
- 业(114)
- 管理(113)
- 行(106)
- 银(106)
- 银行(106)
- 算机(101)
- 计算(101)
- 计算机(101)
- 机化(100)
- 计算机化(100)
- 中国(92)
- 企(84)
- 企业(84)
- 教育(72)
- 融(68)
- 金融(68)
- 机构
- 学院(772)
- 大学(596)
- 济(213)
- 管理(209)
- 经济(207)
- 职业(189)
- 理学(175)
- 理学院(173)
- 管理学(167)
- 管理学院(166)
- 研究(157)
- 技术(150)
- 中国(146)
- 京(143)
- 范(122)
- 师范(121)
- 技术学院(119)
- 职业技术(115)
- 江(110)
- 教育(109)
- 财(102)
- 北京(96)
- 中心(92)
- 州(85)
- 财经(82)
- 经(79)
- 南(77)
- 科学(75)
- 经济学(75)
- 师范大学(74)
共检索到10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银付
1946年,当世界上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的时候,没有人会想到这个重30吨、占地10间房的巨物最后能够走进寻常百姓家。1969年,美国"阿帕网计划"启动的时候,没有人想到今天Internet已经走进全世界的大小城市和乡村。就影响的广泛性、深刻性而言,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莫过于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世界,它的变化可以说是难以预测的。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恐怕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就像十年以前我们谁能够想到,带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天下?因而这个世界以后会是什么样,我们更加难以预测。有的学者认为,过去在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出现以后,社会还有若干年时间可以适应技术带来的变化。可是现在呢?已经不行了,今天的变化是随时随地的、瞬息万变的,瞬息之间就会以数字化的形式普及天下,已经没有时间再来让我们去思考和适应。互联网到底给教育带来什么变化呢?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继存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愿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育公平的推进创造了条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教育公平,不断从观念层面走向实践领域,已上升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志军 陈丽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信息化2.0阶段涌现出来的新实践,正在变革着教育的组织体系和服务体系。人类对教育本体论的认识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在"互联网+"时代,教育正达到前所未有的开放和复杂,我们需要重新追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的本源问题。本研究回顾了人类教育的变革与教育本体论发展,指出教育是一个复杂系统,我们必须正视教育的复杂性问题。进一步结合对"互联网+教育"创新特征与本质的分析,提出"联通主义"是"互联网+教育"的本体论。基于对该本体论的认识,"互联网+教育"的创新实践包括三条核心思路。其一为学习视角层面的联通,即认知、概念、社会三类网络的联通与创新;其二为教学层面的联通,即以资源共享、开放大学与混合式学习为代表的创新;其三为组织生态层面的联通,即以自组织、社区化教育等新业态发展为代表的教育新生态。研究最后分析了联通主义本体论的价值以及教育理论创新的方向。本研究是对"联通主义"从数字时代的学习理论到"互联网+教育"本体论的发展。这一发展可以使得人类对教育的认识从科学世界走向真实的生活世界,关注生活世界中教育的复杂性问题,让整个教育体系有效联通真实生活与实践。同时,基于此不仅有助于构建适应未来高度互联和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对应人才培养体系与教育教学体系,以及面向学习者发展的开放、灵活的终身学习体系,更重要的是为建构系统的"互联网+教育"的哲学基础和教育理论体系奠定基础。当然,这期间还有大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需要深入探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谈力群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快,数量庞大、类型多样的老年教育需求与稀缺的老年教育资源供给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基于互联网的老年教育,因其能充分利用网络的功能与优势、扩大教育覆盖面、提高教与学的交互程度、满足老年人个性化的教育需求,而越来越被大众所关注。
关键词:
互联网 老年教育 信息素养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周晓红
在互联网上开展消费教育是一种新形式,它具有受众更多、互动灵活、直观形象、资料丰富等特点。各地消费者协会已经开展网上消费教育的实践探索,但在系统性、针对性、互动性等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关键词:
消费教育 互联网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郑庆华
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试点过程中开创的第三方运营服务模式。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以及慕课(MOOC)的服务模式与运营模式的对比,辨析了教育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的内涵。本文提出公共服务体系应具备的三个核心价值,分析了其当前及未来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面临的挑战,提出公共服务体系要定位互联网教育服务并坚持模式创新与技术创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刘云生
"互联网+"广泛深入推进的最终结果必将实现"万物互联",即所有人、事、物都被互联网连接起来。同时,教育迎来人类历史上第三次教育大变革,全面满足每个人的学习需求成为这次教育变革的核心要义。为此,需要改写教育认知,从"实有范式"走向"互联范式",教育不再把让人实际拥有知识、能力作为唯一重要的育人指向,而是把致力于提升人自由互联的智慧作为其核心追求;需要再造教育业态,从主要以班级授课制为基本形式的学校教育走向普遍以个性化菜单制为基本形式的社会化教育,使教育渗进世界的每一个毛孔之中;需要重构教育治理,从"计划—管控模式"走向"市场—法治模式",给予教育主体充分的自由,建立教育市场的互联规则,切实保障教...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赵国栋 刘强
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发展和日益普及,有关远程互联网络教育的问题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其中,尤其是如何正确地评价这种新型教育形式的教学质量是摆在各国研究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以美国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所(IHEP)最近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为基础,全面介绍美国大学远程互联网络教育的发展状况及其教学质量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
关键词:
美国大学 远程互联网络教育 质量评估指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姚玉阁 于艳东
"互联网+教育"是当下学人所关注的重要话题,在教育学界也早已为人们所接受。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互联网+教育"理念、实施进行深入剖析,并提出在地方性院校中应用与规避问题。
关键词:
互联网+ 地方院校 学校管理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余胜泉 汪晓凤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民众对于教育质量、教育公平及教育综合改革的需求在不断提升,但公共教育的实际供给无法满足民众日益增长需要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随着"互联网+教育"跨界融合的深入发展,互联网能够破除教育规模与个性化、公平与质量等教育经典难题,为社会供给高质量的教育公共服务,包括变革供给内容,实现虚实融合的新型教育服务业态;变革供给方式,实现基于全学习过程数据的精准、个性化教育服务;变革供给形态,实现社会化协同的新型分工形态;变革供给结构,实现共性需求与个性需求包容的平衡结构;变革供给决策,实现多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洪建
互联网是一种技术与平台,更是一种场域与精神。"互联网+教育管理"将互联网作为集聚教育资源的重要平台,可最大限度地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变革教育行政管理与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实现教育管理的国际化、信息化、智能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