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
2023(119)
2022(126)
2021(137)
2020(133)
2019(313)
2018(390)
2017(973)
2016(382)
2015(281)
2014(138)
2013(72)
2012(46)
2011(24)
2010(17)
2009(6)
2008(5)
2007(4)
2006(4)
2005(5)
作者
(455)
(394)
(349)
(323)
(217)
(179)
(159)
(157)
(135)
(128)
(124)
(111)
(110)
(110)
(109)
(100)
(99)
(97)
(96)
(94)
(90)
(86)
(85)
(81)
(81)
(80)
(78)
(76)
(71)
(71)
学科
(1034)
经济(1034)
业经(906)
产业(798)
(794)
信息(767)
信息产业(765)
总论(765)
(723)
贸易(723)
(721)
电子(674)
网上(663)
网上贸易(663)
(564)
企业(564)
管理(554)
(473)
中国(314)
(299)
银行(299)
农业(297)
(289)
(246)
金融(246)
中国金融(217)
(153)
(144)
技术(141)
(139)
机构
学院(2644)
大学(2053)
管理(1022)
(1009)
经济(994)
理学(899)
理学院(893)
管理学(880)
管理学院(874)
中国(527)
研究(512)
职业(481)
(445)
技术(408)
(407)
(379)
财经(368)
商学(350)
商学院(348)
技术学院(326)
(326)
(315)
经济管理(315)
职业技术(307)
(303)
经济学(293)
经济学院(279)
中心(278)
业大(275)
财经大学(274)
基金
项目(1811)
研究(1507)
科学(1420)
基金(1234)
社会(1009)
(1004)
国家(992)
社会科(950)
社会科学(950)
科学基金(927)
(833)
编号(752)
基金项目(693)
(608)
教育(600)
(590)
(546)
创新(533)
(526)
自然(507)
自然科(500)
自然科学(499)
自然科学基金(492)
项目编号(469)
发展(466)
(457)
课题(447)
(442)
(429)
国家社会(415)
期刊
(1362)
经济(1362)
研究(797)
业经(673)
管理(458)
经济研究(454)
商业(433)
(410)
商业经济(384)
中国(349)
农业(306)
(294)
(277)
金融(277)
技术(264)
科学(200)
农业经济(187)
科技(183)
教育(172)
学报(155)
大学(152)
学学(151)
(147)
现代(145)
(143)
企业(143)
财会(128)
(115)
改革(113)
财经(113)
共检索到33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寇光涛  卢凤君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现代农业的有效结合推动了农业产业链的转型升级。综合资料梳理和实际调研,归纳总结出当前我国"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模式,主要包括合作社主导模式、龙头企业主导模式、产业联盟主导模式和电商平台主导模式。从上述相关经营主体的彼此需求与未来发展趋势入手,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未来农业产业链转型升级的创新路径,即"核心企业+全产业链增值"的创新路径,及"平台生态圈+中小企业集群"的创新路径。最后从加强顶层设计、增加现代服务业投入力度、培育新型农业人才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玉超  
构建培育“互联网+”农业产业链模式有助于打造销售服务平台,促进产销有效衔接,拓展农业增值增效空间,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也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内容。目前“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创新模式主要有电子商务平台模式、信息化服务创新模式、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等。本文基于“互联网+”农业产业链实践堵点,提出针对性的消解策略,以激发农业全产业链活力,促进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杨继瑞  薛晓  汪锐  
在互联网已全面渗透社会生活的背景下,探索如何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充分融合,使农业发展走上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道路,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现实问题。利用"互联网+"可有效破解传统农业经营的投融资困境,扩宽农业流通渠道,突破传统农业经营服务模式的局限。因此,必须创新农业经营思路,加快探索"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实现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游  
近年来,产业互联网兴起并逐渐向农业领域渗透。农业产业互联网以互联网为基础,以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为主要目标,通过将农业产业互联网化,实现网上农产品交易、网上资金结算、订单农业等信息化交易,从而增强农业生产经营能力,推动农业供应链向纵深化和专业化发展。当前商业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虽然有核心企业的参与,并且明显降低了商业银行与农户、小微型农企间的信息不对称,但却难以满足农业产业互联网背景下需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要求,农业供应链金融的创新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农业产业互联网对农业供应链金融创新的影响,提出了农业产业互联网背景下商业银行农业供应链金融面临的障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华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对于实体经济从业者来说,应该是如何"+"?如何计划?如何行动呢?怎样让一个个互联网概念落地生根,变得可执行、可操作,实现自己的"互联网+"呢?A什么是企业互联网"互联网+"最核心的载体就是企业,而企业是一个高级的智能体,拥有着群体智慧,运行着科技创新。既然企业是一个智能体,那么是否存在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宋华  
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相比,在用户主体、发展动因及目标方面均有不同。产业互联网的最终目的是形成现代供应链,其中物流、金融的互联网化和全产业链活动的互联网化是其发展阶段。现代供应链将供应链的管理结构不仅强调企业之间的协同管理与合作,而且扩展到了产业集群,强调专业分工基础上的资源融合,通过跨界融合实现供应链运营的同步化、交互化协同价值创造,最终实现集成要素的创新管理,特别强调的是供应链的全要素创新和要素集合创新。现代供应链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产业供应链整体的智能化、生态化、服务化及可视化,并通过定义价值、承诺价值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吴玉宇  杨姗  张蔚怡  
内生金融不足是中国农村金融供需不匹配的重要原因。目前新兴的农村"互联网+产业链"金融模式,是一种各市场参与主体通过竞争博弈自下而上形成的、弱政府干预的、金融效率较高的、市场竞争充分的"内生性"农村金融模式。结合农村内生金融理论,对四个典型案例的分析表明,"互联网+产业链"金融模式通过核心企业主导创新、产业链金融支撑、移动互联网覆盖、大数据征信、整合各类金融机构等机制,有效推动了中国农村外生金融内生化发展,促进了农村金融的供需匹配和深化。但由于核心企业存在机会主义倾向以及发展战略不当等问题,加上我国金融管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成德宁  汪浩  黄杨  
农业产业链是农业生产分工与协作的载体。改造和提升农业产业链,是创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低,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相互分割,产业链中也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衡、信息不对称、监管能力弱等问题。信息技术为改造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提供了新的手段。我国应通过"互联网+农业",创建新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成德宁  汪浩  黄杨  
农业产业链是农业生产分工与协作的载体。改造和提升农业产业链,是创新我国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农业产业链一体化程度低,产业链各环节之间相互分割,产业链中也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均衡、信息不对称、监管能力弱等问题。信息技术为改造和提升我国农业产业链提供了新的手段。我国应通过"互联网+农业",创建新的农业生产和销售模式,从而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探索出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新路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山  王丹玉  奉公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推动着产业集群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产生了一种新型的产业集群模式:虚拟产业集群。在农业产业领域,随着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不断融合,农业虚拟产业集群也正在形成。农业虚拟产业集群在促进农业现代化、农村信息化、农民市民化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在具体运行过程中仍存在着养殖户技术能力薄弱、学习能力不足以及管理制度匮乏等问题。为此,本文认为应加强虚拟产业集群的知识渗透,建设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启龙  
"互联网+现代农业"通过产业链融合,改变了现代农业的技术供给和资源配置,形成了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融合的机理,接着探讨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和全产业链融合中的实践模式,最后指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融合创新的深远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潘启龙  
"互联网+现代农业"通过产业链融合,改变了现代农业的技术供给和资源配置,形成了创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本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融合的机理,接着探讨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在产前、产中、产后和全产业链融合中的实践模式,最后指出了"互联网+现代农业"产业链融合创新的深远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月书  笪钰婕  于莹  
本文以大北农生猪产业链为例,在分析"互联网+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探究农业产业链金融创新模式缓解农户融资难、融资贵的机理。通过分析发现,"互联网+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手段建立数字信用体系,并利用大数据有效控制农业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为农户提供低成本、无抵押、快速便捷的信贷资金,有效解决农户融资难问题。同时,该模式为产业链上各经营主体提供贷款、结算、理财、保险等金融服务,提高了整个产业链的资金使用效率。此外,在"互联网+农业产业链"金融模式下,小农户能与产业链上的其他主体处于同等市场地位,契合"去中心化"的思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卜苏华  
本文将"互联网+"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供应链作为研究主线,结合我国农村流通供应链的运作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析以"互联网+"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供应链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供应链面临的问题。进而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从推进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培育现代流通中介组织和完善城乡流通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创新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卜苏华  
本文将"互联网+"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供应链作为研究主线,结合我国农村流通供应链的运作机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析以"互联网+"构建农村现代流通供应链的必要性,以及我国农村现代流通供应链面临的问题。进而针对上述现实问题,从推进供应链信息化管理、培育现代流通中介组织和完善城乡流通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创新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