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
- 2023(131)
- 2022(130)
- 2021(118)
- 2020(106)
- 2019(301)
- 2018(329)
- 2017(834)
- 2016(321)
- 2015(261)
- 2014(121)
- 2013(50)
- 2012(34)
- 2011(18)
- 2010(11)
- 2009(4)
- 2008(3)
- 2007(8)
- 2006(8)
- 2005(7)
- 学科
- 济(980)
- 经济(980)
- 业经(857)
- 产业(731)
- 贸(724)
- 贸易(724)
- 易(722)
- 信息(720)
- 信息产业(716)
- 总论(716)
- 业(704)
- 电子(663)
- 网上(652)
- 网上贸易(652)
- 管理(489)
- 企(485)
- 企业(485)
- 农(457)
- 中国(298)
- 银(289)
- 银行(289)
- 农业(287)
- 行(282)
- 融(265)
- 金融(265)
- 中国金融(215)
- 财(155)
- 务(140)
- 财务(140)
- 财务管理(140)
- 机构
- 学院(2360)
- 大学(1926)
- 济(978)
- 经济(964)
- 管理(899)
- 理学(775)
- 理学院(773)
- 管理学(764)
- 管理学院(762)
- 中国(513)
- 研究(499)
- 财(431)
- 京(391)
- 财经(368)
- 职业(344)
- 商学(331)
- 商学院(329)
- 江(329)
- 经(328)
- 经济学(317)
- 经济学院(306)
- 技术(288)
- 中心(282)
- 农(282)
- 财经大学(278)
- 经济管理(274)
- 州(262)
- 北京(242)
- 科学(241)
- 业大(233)
共检索到29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在一 毛学峰
“互联网+”重塑农业的具体表征涉及农业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各个方面。在农业各环节形形色色的变化表现之下,“互联网+”为农业带来的实质性改变主要是通过信息可得性的提高、信息流动性的增强和信息前瞻性决策能力的提升来实现的。因此,农业产业环节产生改变的关键在于信息。这一改变过程包括两方面:一是按照工业化思维提高生产效率,不断扩大生产规模;二是依循互联网的创新思维方式,改变传统农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点,同时降低因为生产规模扩大而带来的营销风险。“互联网+”重塑农业的本质是让农业不断向着服务化的发展模式转变,农业发展已进入知识服务农业阶段。在今后的农业发展中,应充分把握信息化历史发展机遇,注重生产端的技术变革,及时推动中国农业的全面转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华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对于实体经济从业者来说,应该是如何"+"?如何计划?如何行动呢?怎样让一个个互联网概念落地生根,变得可执行、可操作,实现自己的"互联网+"呢?A什么是企业互联网"互联网+"最核心的载体就是企业,而企业是一个高级的智能体,拥有着群体智慧,运行着科技创新。既然企业是一个智能体,那么是否存在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互联网 企业语言 大数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曹仰锋
产业互联网将是第四次管理革命的新引擎,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管理新时代正在到来。2019年,产业互联网(又称"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根植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界共识,这不仅点燃了产业互联网的市场热度,更加快了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重构,催生了新一轮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和管理革命遥相呼应,相辅相成,产业互联网
关键词:
产业互联网 生态战略 重塑管理 生态化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亚 朱南阳 夏倩 燕浩明 徐誉 蒋永年
本文综述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和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中国"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组成和现状以及近期制定的相关政策。通过对比总结获得以下结论:中国目前在农业物联网的系统集成方面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一些用于农业物联网的原创性传感器方面存在很大的不足;目前农业物联网获取的农业数据应用不足,农业物联网往往处于示范阶段,没有发挥农业物联网应有的作用。由于中国从事农业的劳动人口在减少,耕地也逐渐减少,加上环境问题突出,农业物联网的研究和实施是必然的,因此需要政府继续大力引导和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爱华
网络经济是速度经济,加快互联网建设,迅速融入网络经济已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和倾力发展的事业。我国要善借“入世”之东风,搭乘互联网快车,尽快驶入信息时代。为此,政府要“扶上马,送一程”,实现网络业的产销衔接和供需互动,强化网络业的专业化经营,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
网络经济 互联网 电子商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一丹
腾讯研究院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出品69.00元公益事业的发展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中国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公益事业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起全球瞩目。该书由"中国互联网教父"陈一丹等创作,以腾讯研究院和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长期的研究和实践为基础撰写而成。该书回顾了中国互联网公益过去20年的发展历程,从互联网公益的本质、国内及国际典型国家的创
关键词:
中国互联网 公益慈善 腾讯研究院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华
人工智能很火,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企业也能进化出类似人工智能的"企业智能"呢?马化腾仅用30字就定义出传统企业未来的样子:"未来是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处理大数据。"如果站在企业角度,把小马哥这30个字精简一下,即是"企业智能"。人工智能很火,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企业也能进化出类似人工智能的"企业智能"呢?A第一阶段:企业数字化企业智能的第一步首先是企业数字化,大多数企业已经完成了很大一部分工作;企业数
关键词:
企业智能 企业互联网 供销蛛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赵亮 张睿
在互联网金融时代,如何在新的金融服务价值链中重塑自我价值、实现持续发展,是金融服务业面临的最大挑战当金融行业遭遇互联网,两种行业理念相互碰撞、融合:传统银行业植根于国家信用、信息不对称下的中介地位,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严格的风控能力;互联网产业则恰恰相反,其核心价值是开放、平等、分享、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将互联网基因注入传统金融领域,以"去中心化"打破了传统领域和行业的垄断,带动了金融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聚民
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需要企业家展示出全新的价值观,互联网让一切变得透明,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企业家的赤子之心。一些制造业的企业家们对"互联网+"这个提法颇不认同。他们认为,制造业的核心在制造,因此,不是"互联网+制造业",而应该是"制造业+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加在前面还是后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互联网对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企业家们大多数都认为互联网作为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聚民
新的商业模式和管理模式,需要企业家展示出全新的价值观,互联网让一切变得透明,这个时代需要的是企业家的赤子之心。一些制造业的企业家们对"互联网+"这个提法颇不认同。他们认为,制造业的核心在制造,因此,不是"互联网+制造业",而应该是"制造业+互联网"。其实,"互联网"加在前面还是后面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解互联网对企业到底意味着什么。企业家们大多数都认为互联网作为一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严复海 薛婷婷
互联网时代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与挑战,为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企业面临两种战略选择:"互联网+"与"+互联网"。2015年以来,"互联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很多企业在宣布进行"互联网+"行动时,仅是进行了"+互联网"。鉴于多数人对于"互联网+"与"+互联网"尚无法做出准确区分,本文从企业战略转型的视角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并就二者发展过程中均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改进方面进行了论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向明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3月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互联网+"概念。"互联网+"行动计划是把互联网应用于传统行业,生成各式各样的新业态。其中,"互联网+农业"是实践的重要领域,它将改变传统农业结构,形成现代农业新局面。本文以"互联网+农业"对中国农业的影响、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对应的解决方案三大部分为脉络,实现互联网与农业的进一步融合。
关键词:
“互联网+” 现代农业 应对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小兵 康春鹏 董春岩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将为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本文运用实地调研和资料分析法,系统梳理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取得的成效、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深入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的实施路径:一是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全产业链中的融合应用,二是培育壮大农业农村数字经济,三是加快提升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四是加快推进"三农"综合信息服务。"互联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力,必将引领驱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关键词:
互联网+ 现代农业 电子商务 信息服务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曹建海 郭文
企业边界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明确的企业边界是企业制定发展战略的前提。互联网的应用带来了企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企业的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处于不断变化中,企业边界趋于模糊化。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生产成本理论,构建理论分析框架探究互联网对企业边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不同企业由于资产专用性程度、比较优势大小和信息依赖程度等特征的差异,在互联网的作用下,企业边界呈现不同的变动趋势。这一结论较好地解释当前企业并购和企业虚拟化并存的社会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