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
2023(145)
2022(175)
2021(178)
2020(187)
2019(479)
2018(603)
2017(1462)
2016(617)
2015(449)
2014(256)
2013(126)
2012(59)
2011(48)
2010(24)
2009(15)
2008(7)
2007(11)
2006(14)
2005(10)
作者
(693)
(572)
(571)
(486)
(357)
(247)
(243)
(230)
(205)
(203)
(197)
(184)
(178)
(171)
(168)
(153)
(148)
(147)
(144)
(136)
(125)
(123)
(120)
(120)
(118)
(116)
(116)
(112)
(111)
(111)
学科
(1293)
经济(1292)
(1139)
贸易(1139)
(1137)
业经(1093)
电子(1072)
网上(1057)
网上贸易(1057)
产业(977)
信息(956)
信息产业(946)
总论(946)
(834)
管理(757)
(653)
企业(653)
(538)
银行(538)
(525)
中国(510)
(407)
金融(407)
(380)
中国金融(339)
(261)
农业(232)
教学(214)
(194)
供销(180)
机构
学院(3922)
大学(3192)
管理(1483)
(1369)
经济(1344)
理学(1262)
理学院(1257)
管理学(1230)
管理学院(1226)
研究(768)
中国(758)
(695)
职业(677)
(661)
技术(589)
(556)
财经(534)
商学(487)
商学院(485)
中心(477)
(474)
技术学院(464)
(460)
北京(442)
职业技术(435)
科学(433)
经济管理(404)
经济学(400)
财经大学(397)
(379)
基金
项目(2657)
研究(2207)
科学(2045)
基金(1782)
社会(1454)
(1451)
国家(1435)
社会科(1353)
社会科学(1353)
科学基金(1349)
(1194)
编号(1105)
基金项目(990)
教育(913)
(874)
(786)
自然(736)
项目编号(734)
自然科(724)
自然科学(723)
创新(718)
自然科学基金(712)
课题(672)
(659)
(643)
成果(636)
(628)
资助(627)
联网(603)
国家社会(599)
期刊
(1778)
经济(1778)
研究(1095)
业经(763)
管理(637)
中国(588)
经济研究(568)
商业(515)
(489)
金融(489)
商业经济(453)
(447)
技术(427)
教育(387)
(377)
农业(282)
科学(277)
学报(239)
科技(235)
大学(224)
学学(213)
现代(211)
财会(206)
(179)
企业(179)
农业经济(176)
财经(174)
(167)
理论(165)
实践(158)
共检索到51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郁萍  
互联网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交流,创新工作者可以在网络上更快、更广泛地获取信息和资源,互联网时代成长出的人才也可以更加敏锐地捕捉市场需求和消费趋势。同时,互联网也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元化的发展机会,例如互联网金融、电商等领域,为创新创业者提供了更加宽广的平台。高校创新创业培养课程应当着眼新技术、开拓新模式,为培养适合互联网时代的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结构性支持。由潘斌编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于2018年的《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从现代化人才培养新模式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我国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现状,并指明了将来的发展方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星  王赫莹  
近年,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问题,并且出台了相关策略,指引高校和教师充分带动大学生创业,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大学生实施就业过程中也存在诸多的问题。如何基于“互联网+”背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发展则是目前以及未来需要探索的主题。由杜永红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于互联网+视角》一书,详细全面地介绍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高校和教师如何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以及如何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在该部书中,一共分为十大章节,详细论述了创业的特点、创业应当注意的事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现存的模式,并且基于现在的教育发展背景,如何推动大学生正确创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赟  
“互联网+教育”的教育新形态,促使高校育人理念和工作模式发生转变。在“双创”教育领域,高校同样需应用各类新型教育模式,增强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翻转课堂作为一种依托互联网的新型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双创”能力培育具有积极作用。据此,文章结合《创新创业管理——慕课与翻转课堂》,就翻转课堂模式在“双创”教育中的应用展开探讨。由徐德力、钱军、刘勤华和李纪月联合编著《创新创业管理——慕课与翻转课堂》一书,立足于“互联网+”时代背景对“双创”教育管理工作展开探究,并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对象,具体探究其教学应用模式与规律。具体内容方面,作者先就“双创”教育的内涵、地位及管理需求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双创”教育的现实意义;随后基于“双创”教育各环节特征论述了翻转课堂的应用价值,并在介绍翻转课堂具体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给出了具体的课堂设计方法和教学管理方法。整体上看,该书以理论介绍、实践教学和创业管理三个环节相结合的方式具体论述了翻转课堂实践操作流程,为互联网时代下“双创”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谭璐  
"互联网+"的出现拓宽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范围,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掀起了大学创新创业的高潮。然而,由于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内容陈旧、教育形式单一、师资薄弱及创新创业教育相关的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导致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足。对此,为了加快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应切实发挥政府的引领作用,全面构建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主阵地,鼓励企业主动承担起创新创业人才培育的第二课堂,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勇当"互联网+"创新创业的实践者和开拓者。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欢耸  
应用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一个热门话题,作为浙江省首批创新创业学院建设的试点单位探索一条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互联网+"环境下,以"一库四平台"为基础走向"二库六平台"的培养模式可有效地实现校企政之间的无缝对接和创新创业成果的效转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吕金梅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互联网+"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词语。创新创业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大学生是创新创业队伍中的生力军,是国家发展、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来源。技术创新是国家经济增长的引擎,提高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而人才是一切创新的源泉,如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现代高校在发展转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高校要审时度势,把握机遇,以就业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培养手段,以全面提高毕业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培育出基于社会需求的、创新意识强、复合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李美会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与发展,为我国高职类人才的创业提供了更多的途径,进一步激发了高职人才的创新创业意识。但是高职院校在互联网背景下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时,还存在一些不足。基于此,文章针对“互联网+”培养高职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有关内容进行了简单阐述。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独孤昌慧  刘恒  
实施"互联网+"战略,是我国应对知识经济时代发展趋势和潮流的重要举措。随着高等教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推进,培养更多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是广大高校内涵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对应用创新型人才的本质和内涵予以解读,分析了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弊端,阐明了教育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适应"互联网+"时代需求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慷慨  曹照洁  
"互联网+"行动推动了各行业数据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迅猛发展,如同普通高校因应跨界人才的时代需求而广泛开展新工科建设一样。"互联网+"职业教育在产业重构升级、社会多元协同、资源配置优化、智慧校园建设等社会发展背景下,进行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再造成为必然选择。校企协同人才培养需要依托大数据进行决策,保证人才培养入口和出口决策的科学性;完善校企协同育人制度,提高职业院校的"产品"输出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吻合度;借助现代技术和工具整合教学资源、优化网络课程教学体系和建立开放式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为地方产教融合发展集聚智力资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李娜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新时代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新要求,尤其对高职院校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把创新放在了具体任务的第一位,明确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不言而喻,而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有效途径和突破口。基于“互联网+”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意义重大,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同时培育学生的独立学习与思考能力,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施星君  
"互联网+"与"众创"时代已经来临,企业生产经营与组织管理方式正进行深度变革,也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产生了四大影响:生产组织生态化、职业分工模糊化、创新创业普及化、人才需求复合化。目前高职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须调整,其基本思路为:主体上,五力聚合、协同育人;定位上,大类培养、方向多元;路径上,学创一体、体验实践;保障上,要素支撑、机制导向。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洪杰  郭小平  
【目的/意义】加强信息素养培育,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对信息的分辨能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坚守道德底线,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分析,以及当今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互联网+"时代创新创业导向的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结果/结论】应用现代技术把资源、馆员、服务协同嵌入师生的教学、科研、生活中,以师生为中心,强调资源、教学、科研,以及师生、馆员的密切交互,是一种迅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有效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昊俊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是经济新常态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重要辅助力量。"互联网+"思维所提出的互融、跨界,在迎合高校创新创业要求运作时,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当前模式将提出分层教育、重视学生已经习得专业知识和技能创造性应用、重视教育预计性等要求。考虑到目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诸如创业者和教育者创业能力、思维、综合素养不足,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学生创业引导需求不符等问题,文中尝试探讨"互联网+"对高校创新创业的基本要求、目前存在的教育问题,并阐述如何应对解决。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菱蓉  
互联网时代对创新型人才的渴求数量之大、范围之广,是较之以往各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只有准确地把握互联网时代用户至上、有效互动、集成服务的思维特点,充分把握学生发展需要、设计多元化教育体系、汇集社会各方资源,打造出符合互联网时代要求的全新创新型人才系统平台,才能很好地将这些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冲击转换为高效塑造创新型人才的源动力。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刘君  
在"互联网+"背景下,为了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对于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新需求,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本科高校要以行业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利用"互联网+"思维,构建一个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互联网与学校招生、专业建设、师资培养、课堂教学、就业创业的深度融合,这是培养适应"互联网+"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