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
- 2023(92)
- 2022(129)
- 2021(128)
- 2020(144)
- 2019(352)
- 2018(448)
- 2017(1077)
- 2016(428)
- 2015(318)
- 2014(184)
- 2013(94)
- 2012(47)
- 2011(39)
- 2010(21)
- 2009(11)
- 2008(3)
- 2007(9)
- 2006(11)
- 2005(7)
- 学科
- 济(892)
- 经济(891)
- 贸(881)
- 贸易(881)
- 易(879)
- 电子(840)
- 网上(830)
- 网上贸易(830)
- 业经(738)
- 产业(660)
- 信息(646)
- 信息产业(637)
- 总论(637)
- 业(554)
- 管理(501)
- 银(413)
- 银行(413)
- 企(404)
- 企业(404)
- 行(403)
- 中国(398)
- 融(315)
- 金融(315)
- 农(293)
- 中国金融(265)
- 制(182)
- 农业(163)
- 教学(157)
- 供销(141)
- 销(141)
- 机构
- 学院(2895)
- 大学(2355)
- 管理(1130)
- 济(1009)
- 经济(993)
- 理学(957)
- 理学院(953)
- 管理学(936)
- 管理学院(933)
- 研究(548)
- 中国(536)
- 京(508)
- 职业(479)
- 财(455)
- 技术(423)
- 江(411)
- 商学(376)
- 商学院(375)
- 财经(368)
- 州(353)
- 中心(350)
- 技术学院(338)
- 经(336)
- 科学(317)
- 北京(316)
- 职业技术(310)
- 经济管理(309)
- 经济学(281)
- 财经大学(280)
- 范(267)
共检索到36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欣 张冬梅
【目的/意义】本文针对传统知识集成模型无法识别用户个性化知识及共性知识等问题,应用情境感知理论构建"互联网+"背景下情境知识集成模型,为用户推送所需个性化及共性知识。【方法/过程】通过构建静态、动态情境知识模型,首先描绘用户个性化知识与共性知识;然后绘制用户知识需求曲线,识别个性化与共性知识;最后利用RSS为用户推送所需知识文档。【结果/结论】通过四项评价指标与用户知识需求曲线可以看出,利用情景知识集成模型可以获取用户各层次知识需求,并对其进行准确定位,智能化地预测与推送用户所需的个性化知识与共性知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互联网发展从IT到DT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研究了DT时代的统计思维,提出了互联网统计概念和互联网统计体系的基本内容,研究了面向未来发展的互联统计、互通统计、互动统计的互联网统计理论体系;考察了国际电信联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互联网统计体系,以及国家统计局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统计,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与实际需要的巨大缺口;最后,研究了互联网统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我国互联网统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燕君
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平台互联网发展趋于稳定,产业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新方向。一方面,线上市场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逐渐趋于稳定与饱和,传统平台互联网线上发展空间有限,急需寻求新的市场,于是向线下拓展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传统商业模式面临诸多发展瓶颈与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寻找新的发展契机进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融合成为必然,互联网是传统企业的升级路径,而传统企业则是互联网企业的新市场。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消费大爆炸背景下的互联网产业融合进行相关探讨,通过分析平台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发展现状,找出现阶段互联网产业融合的难点所在,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促进互联网产业的融合。
关键词:
平台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 融合难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新
"互联网+教育"给当前高校管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高校管理工作既要抓住机遇又要迎接挑战,更要依据当前的机遇与挑战制定行之有效的策略,从而使新的网络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高校管理。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高校管理 机遇 挑战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庄彩云 陈国宏
基于"互联网+"的背景,分析企业知识创造主体、知识客体和环境因素所呈现的新特征,并提出互联网对企业知识传播和知识创造的四大驱动力因素,网络开放性、虚拟网络、多主体参与和定制化解决方案。理解和把握这些特征以及驱动力因素,有利于企业挖掘互联网中价值创造的要素。最后,基于知识的视角提出企业从培养互联网思维、提升互联网能力和加强互联网技术3个方面,把握"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快速响应变革的环境,进行新知识的创造。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 知识创造 驱动力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北京市"互联网+"统计研究课题组 郑新 孙宝文 鞠雪楠 荆文君 陈海云
本文首先阐述"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及作用原理。其次,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与现有统计体系,分析开展"互联网+"统计的难点,包括"互联网+"核心含义难以测度、与现行行业统计不匹配。再次,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和"互联网+"特点,研究确定了"互联网+"统计思路,也就是以《指导意见》为出发点、以现行行业统计为主导、以"互联网+"5个维度为主要内容、体现"互联网+"各行动领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最后,初步建立了"互联网+"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 统计方法 统计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志龙
随着网络消费迅猛发展,线上平台通过顶层设计整合传统产业,新营销模式逐渐形成,使"互联网+"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推动政府统计工作发展,提高数据质量,优化政府服务居民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对统计领域CPI的影响值得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北京市"互联网+"统计研究课题组 郑新 孙宝文 鞠雪楠 荆文君 陈海云
本文首先阐述"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及作用原理。其次,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与现有统计体系,分析开展"互联网+"统计的难点,包括"互联网+"核心含义难以测度、与现行行业统计不匹配。再次,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和"互联网+"特点,研究确定了"互联网+"统计思路,也就是以《指导意见》为出发点、以现行行业统计为主导、以"互联网+"5个维度为主要内容、体现"互联网+"各行动领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最后,初步建立了"互联网+"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 统计方法 统计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志龙
随着网络消费迅猛发展,线上平台通过顶层设计整合传统产业,新营销模式逐渐形成,使"互联网+"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推动政府统计工作发展,提高数据质量,优化政府服务居民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对统计领域CPI的影响值得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强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科学遴选政府统计大数据应用战略模式问题。研究认为,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模式不宜只集中在"互联网+",而是应当同时推进"互联网+"与"+互联网",且在目前政府统计可用大数据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应该给予"+互联网"模式更大的重视力度。这两种模式存在的分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促进线上线下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有效聚合,消除数据信息壁垒,从而发挥大数据本身的巨大价值,更好地打造政府统计数据源第二轨。
关键词:
大数据 政府统计 互联网+ +互联网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玮 陈蕊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情境下的信任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从互联网情境下信任的特点与概念、影响因素、影响作用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在分析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后有针对性地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供我国互联网情境下的管理研究与实践参考。
[期刊] 征信
[作者]
牛润盛
在互联网征信业务发展初级阶段,我国应以政府主导模式为主,逐步引导市场主导型模式健康发展,加快建立互联网金融行业协会成员信用信息共享机制,最终形成政府征信机构为引导,市场征信机构为主体,行业协会征信机构共同发展的征信体系,促进互联网金融持续发展。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杨继瑞 薛晓 汪锐
互联网已经渗透进入经济社会生活和人们消费的方方面面。消费模式在"互联网+"背景下,逐渐形成消费需求互动性、消费结构合理性、消费范围无边界性、消费行为分享性和消费选择自主性等新常态,且还具备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中间阶层数量扩大、经济结构调整和个性化消费潮流等激发的机遇。为充分利用"互联网+"与消费模式的"嫁接效应",促进消费模式转型,我们应高度重视和宽容"互联网+"消费行业与业态的创新、着力扶持"互联网+"消费行业与业态的小微企业发展和推动国家层面云计算、大数据战略与消费模式转型的结合。
关键词:
互联网+ 消费模式 转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铮
知识挖掘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网络的迅速扩展 ,有力地带动了互联网信息资源的发展 ,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服务能力和自我完善能力。但是互联网上的信息浩瀚无序 ,给知识挖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本文介绍了互联网环境下知识挖掘的现状 ,提出了知识挖掘的关键问题 ,最后给出了一个知识挖掘的体系结构。
关键词:
信息网络 知识挖掘/互联网 知识服务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郭晓蕾 张凌浩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转变趋势包括:基于问题情境的用户需求挖掘、基于公众参与的协同创新、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及信息可视化、基于移动技术的多场景体验链4个方面。从设计思维视角出发,对知识服务的创新设计可以从3方面进行:开展以知识服务意义构建为导向的用户研究,塑造全流程、多层次的互动体验链,构建协作式关系以激发社群活力。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知识服务 服务设计 用户体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