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
2023(164)
2022(184)
2021(180)
2020(186)
2019(481)
2018(564)
2017(1369)
2016(576)
2015(423)
2014(242)
2013(118)
2012(59)
2011(46)
2010(21)
2009(12)
2008(7)
2007(15)
2006(16)
2005(9)
作者
(686)
(574)
(549)
(458)
(345)
(244)
(233)
(215)
(200)
(189)
(188)
(183)
(171)
(164)
(160)
(148)
(146)
(145)
(140)
(134)
(124)
(118)
(117)
(117)
(117)
(117)
(114)
(110)
(108)
(108)
学科
(1338)
经济(1337)
业经(1133)
(1100)
贸易(1100)
(1097)
电子(1024)
产业(1017)
网上(1008)
网上贸易(1008)
信息(991)
信息产业(982)
总论(982)
(810)
管理(736)
(628)
企业(628)
(524)
银行(524)
中国(515)
(512)
(427)
金融(427)
(360)
中国金融(342)
(244)
农业(230)
(195)
(168)
财务(168)
机构
学院(3837)
大学(3173)
管理(1469)
(1426)
经济(1397)
理学(1260)
理学院(1256)
管理学(1231)
管理学院(1228)
研究(778)
中国(741)
(668)
(667)
职业(605)
财经(555)
(542)
技术(520)
(494)
商学(472)
中心(470)
商学院(470)
(438)
经济学(430)
财经大学(415)
北京(413)
技术学院(413)
科学(413)
经济管理(403)
经济学院(400)
职业技术(387)
基金
项目(2658)
研究(2187)
科学(2064)
基金(1821)
(1503)
国家(1488)
社会(1464)
科学基金(1393)
社会科(1361)
社会科学(1361)
(1180)
编号(1056)
基金项目(1009)
(872)
教育(869)
自然(769)
(761)
自然科(757)
自然科学(756)
自然科学基金(744)
项目编号(706)
创新(696)
资助(653)
(640)
课题(633)
(626)
成果(615)
国家社会(613)
(608)
(586)
期刊
(1765)
经济(1765)
研究(1072)
业经(721)
管理(597)
经济研究(545)
中国(521)
(484)
金融(484)
商业(473)
(439)
商业经济(415)
技术(391)
(350)
教育(319)
科学(289)
农业(264)
学报(252)
大学(233)
学学(225)
科技(218)
现代(209)
财会(190)
财经(188)
(168)
(165)
企业(165)
农业经济(165)
理论(163)
(157)
共检索到4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斌  赖新峰  
随着新一代互联网技术与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制造业"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时代趋势。本文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分析了目前中国制造业的现状及所面临的困境,详细阐述了"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制造业的柔性化生产特征及新发展,指出中国制造应该利用"互联网+"这一变革时代的产物,扎实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和品牌战略实施。建议国家尽快出台制造业的具体实施细则、积极应对国外的竞争战略、借助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15"、尽快出台"互联网+"的创新政策和加强互联网法制建设。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任广新  
伴随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制造业突破创新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出台"中国制造2025"规划,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概念,德国则全面布局"工业4.0",毫无疑问,制造业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已日渐成为全球共识。对我国的制造业而言,应顺应世界"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推动制造企业积极主动拥抱互联网,加快推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纪玉俊  张彦彦  
在对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相关机理阐释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效果则没有体现出来。基于此,在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区可实施差异性政策,从而更好地实现制造业升级。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纪玉俊  张彦彦  
在对互联网+背景下制造业升级相关机理阐释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互联网+对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由于区域发展的差异性,分区域的实证结果表明互联网+对东部地区制造业升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作用效果则没有体现出来。基于此,在推进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的基础上,在不同地区可实施差异性政策,从而更好地实现制造业升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蔡银寅  
互联网的最大特点是信息获取的平等性。互联网作为一种技术环境,被简称为"互联网+"。在这种背景下,互联网作为制造业的一个技术要素具有很强的内生性,互联网营销催生产业链重构,研发生产设计网络化将线性竞争转化为弧形竞争,比较优势被赋予新的内涵,从而给中国制造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华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对于实体经济从业者来说,应该是如何"+"?如何计划?如何行动呢?怎样让一个个互联网概念落地生根,变得可执行、可操作,实现自己的"互联网+"呢?A什么是企业互联网"互联网+"最核心的载体就是企业,而企业是一个高级的智能体,拥有着群体智慧,运行着科技创新。既然企业是一个智能体,那么是否存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互联网发展从IT到DT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研究了DT时代的统计思维,提出了互联网统计概念和互联网统计体系的基本内容,研究了面向未来发展的互联统计、互通统计、互动统计的互联网统计理论体系;考察了国际电信联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互联网统计体系,以及国家统计局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统计,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与实际需要的巨大缺口;最后,研究了互联网统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我国互联网统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崔向林  罗芳  
在"互联网+"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保证,对上海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2006-2015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显示,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整体协调度不高,基本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的阶段,两者之间的发展仍未形成良性互动。对此,该文提出了促进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崔向林  罗芳  
在“互联网+”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协调发展是我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基本保证,对上海市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通过建立相应的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2006-2015年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度。测算结果显示,上海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整体协调度不高,基本处于勉强协调和初级协调的阶段,两者之间的发展仍未形成良性互动。对此,该文提出了促进两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高寿华  
文章根据浙江省1994-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变量的自回归模型(VAR),并利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浙江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还是自我增强作用,二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但是相互融合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作用;浙江省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程度都比较低。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魏艳秋  高寿华  
文章根据浙江省1994-201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两变量的自回归模型(VAR),并利用VAR模型的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显示,目前浙江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源动力还是自我增强作用,二者之间虽存在一定的互动关系,但是相互融合促进作用还不够明显;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明显弱于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拉动作用;浙江省制造业服务化和服务业产业化程度都比较低。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童有好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其逐步涉及到制造业的各个环节和产品全生命周期,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新方式,驱动了制造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变革,促进了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引发了制造业资源配置的新方式,驱动了制造业生产和经营模式的变革。这给我国建设制造强国提供了新机遇。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霞  朱启航  
本文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互联网情境下零售业和制造业跨界融合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宏观层面的早期研究源于对产业融合现象的讨论,多集中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关系,零售业和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和产业互动。微观层面的研究经历了从关注渠道成员间的"零供关系"到对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新形态分析。未来研究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突破传统的"零供关系"研究视角的局限,探讨互联网驱动下的零售商和制造商关系及跨界交互的基本模式;二是探讨互联网情境下零售商与制造商关系结构特征及由此引致的市场行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赵霞  朱启航  
本文从宏观、微观两个层面对互联网情境下零售业和制造业跨界融合的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宏观层面的早期研究源于对产业融合现象的讨论,多集中于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融合关系,零售业和制造业的产业融合和产业互动。微观层面的研究经历了从关注渠道成员间的"零供关系"到对电子商务蓬勃发展下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新形态分析。未来研究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突破传统的"零供关系"研究视角的局限,探讨互联网驱动下的零售商和制造商关系及跨界交互的基本模式;二是探讨互联网情境下零售商与制造商关系结构特征及由此引致的市场行为和绩效;三是对互联网情境下零售业和制造业跨界融合的多维度实证研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彭华东  
为了应对个性化的互联网时代对制造业形成了挑战,本文以海尔战略损益表为研究对象进行制造业转型研究。本文首先分析战略损益表的设计理念是基于价值创造的服务逻辑,然后分析战略损益表的宙斯模型及其具体内容,最后分析战略损益表变革的两个内在约束条件和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