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
2023(103)
2022(141)
2021(140)
2020(138)
2019(323)
2018(393)
2017(960)
2016(393)
2015(312)
2014(195)
2013(105)
2012(64)
2011(42)
2010(24)
2009(9)
2008(8)
2007(13)
2006(12)
2005(8)
作者
(481)
(401)
(396)
(371)
(262)
(188)
(172)
(163)
(150)
(147)
(145)
(143)
(131)
(127)
(112)
(108)
(106)
(105)
(102)
(99)
(92)
(92)
(91)
(90)
(88)
(85)
(83)
(82)
(79)
(78)
学科
(905)
经济(904)
(812)
贸易(812)
(811)
电子(777)
网上(767)
网上贸易(767)
业经(754)
产业(671)
信息(665)
信息产业(649)
总论(649)
(550)
管理(541)
中国(404)
(393)
企业(393)
(389)
银行(389)
(380)
(304)
金融(304)
(286)
中国金融(248)
农业(176)
(174)
供销(140)
(140)
通信(118)
机构
学院(2774)
大学(2311)
管理(1124)
(978)
经济(963)
理学(958)
理学院(951)
管理学(940)
管理学院(934)
研究(532)
中国(524)
(514)
职业(472)
(455)
技术(423)
(392)
财经(369)
中心(353)
技术学院(341)
(336)
(335)
商学(316)
商学院(315)
北京(313)
职业技术(313)
经济管理(312)
科学(284)
财经大学(281)
科技(270)
经济学(267)
基金
项目(1952)
研究(1585)
科学(1479)
基金(1321)
(1078)
国家(1061)
社会(1033)
科学基金(989)
社会科(963)
社会科学(963)
(873)
编号(762)
基金项目(730)
教育(630)
(627)
自然(557)
自然科(546)
自然科学(546)
(540)
自然科学基金(534)
项目编号(500)
创新(492)
课题(487)
(481)
资助(470)
(469)
成果(461)
联网(436)
国家社会(416)
(415)
期刊
(1192)
经济(1192)
研究(772)
管理(475)
业经(467)
技术(383)
(365)
金融(365)
中国(352)
经济研究(343)
商业(315)
(280)
(268)
商业经济(263)
科学(230)
学报(206)
物流(205)
农业(200)
教育(184)
大学(183)
学学(174)
科技(173)
现代(169)
理论(148)
实践(145)
(145)
图书(133)
农业经济(128)
财经(120)
情报(118)
共检索到3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顺林  陈一芳  
对"互联网+"物流信息安全管理的用户行为路径进行优化研究,希望通过显性化的特征值来揭示物流信息安全管理的风险程度。通过构建供应链模型,采用TSP算法求解供应链上的物流业务最短路径,认为无论节点的用户行为如何表现,其物流业务运作必然依托原有的供应链最短路径结构开展。以物流信息安全管理背后的用户行为为载体对象,构建变异的用户行为熵TSP模型。将网络的信息安全问题抽象为求不重复连接所有节点用户熵值的最短路径,在此基础上,对用户行为路径进行仿真优化,并得出相关的结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吴宇飞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勃兴以及电子商务的崛起,用户信息逐渐成为了重要的商业资源。然而,用户信息被泄露、盗取、滥用的问题亦愈发凸显,尤其在互联网经济活动中作为重要连接点的快递行业,更是信息侵权事件频发的重灾区。互联网用户信息保护不能仅靠一方之力,唯有各方市场参与戮力同心,并辅之以良善应对之策,方能有效实现信息安全、网络法治之愿景。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互联网发展从IT到DT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研究了DT时代的统计思维,提出了互联网统计概念和互联网统计体系的基本内容,研究了面向未来发展的互联统计、互通统计、互动统计的互联网统计理论体系;考察了国际电信联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互联网统计体系,以及国家统计局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统计,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与实际需要的巨大缺口;最后,研究了互联网统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我国互联网统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曹仰锋  
产业互联网将是第四次管理革命的新引擎,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管理新时代正在到来。2019年,产业互联网(又称"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根植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界共识,这不仅点燃了产业互联网的市场热度,更加快了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重构,催生了新一轮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和管理革命遥相呼应,相辅相成,产业互联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北京市"互联网+"统计研究课题组  郑新  孙宝文  鞠雪楠  荆文君  陈海云  
本文首先阐述"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及作用原理。其次,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与现有统计体系,分析开展"互联网+"统计的难点,包括"互联网+"核心含义难以测度、与现行行业统计不匹配。再次,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和"互联网+"特点,研究确定了"互联网+"统计思路,也就是以《指导意见》为出发点、以现行行业统计为主导、以"互联网+"5个维度为主要内容、体现"互联网+"各行动领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最后,初步建立了"互联网+"统计指标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志龙  
随着网络消费迅猛发展,线上平台通过顶层设计整合传统产业,新营销模式逐渐形成,使"互联网+"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推动政府统计工作发展,提高数据质量,优化政府服务居民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对统计领域CPI的影响值得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北京市"互联网+"统计研究课题组  郑新  孙宝文  鞠雪楠  荆文君  陈海云  
本文首先阐述"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及作用原理。其次,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与现有统计体系,分析开展"互联网+"统计的难点,包括"互联网+"核心含义难以测度、与现行行业统计不匹配。再次,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和"互联网+"特点,研究确定了"互联网+"统计思路,也就是以《指导意见》为出发点、以现行行业统计为主导、以"互联网+"5个维度为主要内容、体现"互联网+"各行动领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最后,初步建立了"互联网+"统计指标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志龙  
随着网络消费迅猛发展,线上平台通过顶层设计整合传统产业,新营销模式逐渐形成,使"互联网+"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推动政府统计工作发展,提高数据质量,优化政府服务居民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对统计领域CPI的影响值得研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晶  
12月16日-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来自全世界五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政府官员、国际机构负责人以及专家、企业家等各方嘉宾围绕。"互联互通·共享共治——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主题进行了探讨交流。在"互联互通·共享共治"的时代背景下,此次大会传递出的物流科技创新趋势为未来"互联网+物流"的发展勾画出了更为清晰的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陆岷峰  王婷婷  
用户思维是指财富管理公司在管理的过程中,要强调用户环境的制造,从客户需求的角度来设计产品随着我国高净值人群的持续增加,财富管理也成为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在转型升级中竞相争夺市场份额的新赛场。从最初的银行理财到如今的私人银行、家族信托以及家族办公室等专业的财富管理公司,我国财富管理的市场规模正在经历着新的一轮扩张。截至2015年底,我国财富管理总规模已增至110亿元,高净值家庭数也跃升到201万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应倩倩  刘海二  
创新与风险问题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法律规制、互联网金融属性及其业态特征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规制的现状,结合美、英两国的互联网金融规制经验,构建以协调创新与规范为出发点、信息技术为手段、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规制体系,并提出完善法律体系、创新监管制度、防范安全风险三大规制路径。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应倩倩  刘海二  
创新与风险问题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规范化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本文从法律规制、互联网金融属性及其业态特征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规制的现状,结合美、英两国的互联网金融规制经验,构建以协调创新与规范为出发点、信息技术为手段、消费者权益保护为核心的互联网金融规制体系,并提出完善法律体系、创新监管制度、防范安全风险三大规制路径。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茆意宏  侯雪  胡振宁  
从阅读寻求行为角度对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阅读行为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移动阅读用户主要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浏览器和客户端软件、移动通信网络和Wi-Fi等无线网络获取读物,通过随意浏览、导航、检索、社会化推荐和广告寻找移动阅读内容;用户选择的主要移动阅读服务机构是电信运营商和知名传统互联网服务商,出版社、报社、杂志社等传统出版机构和图书馆提供的移动阅读服务也较受欢迎。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加大推广力度,基于用户的移动阅读寻求行为特征,开发与优化移动阅读服务系统,加强移动阅读服务推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何琳  魏雅雯  茆意宏  
在阅读认知理论与阅读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移动阅读利用行为的框架。实证分析发现,当前的主要移动阅读方法是快速浏览,主要移动阅读内容是新闻、娱乐等轻阅读内容,移动阅读内容的主要加工形式是摘要、目录和综述,主要载体形式是文本+图和纯文本,主要出版形式是网页和图书;大部分用户阅读短篇内容更多;一半用户明确反对移动阅读内容中的广告;用户每次进行移动阅读的平均时长主要在30分钟以内,每天的平均时长主要在1小时以内;用户移动阅读的时间(地点)主要分布在交通途中、等候时、家中无聊时、睡觉前。基于调查分析结论,提出有针对性改进移动阅读服务内容和方式的策略。
[期刊]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志芳  
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研究了"互联网+"驱动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图书馆应向深度融合、资源泛在关联转变。依托"互联网+"驱动下的图书馆,分析了图书馆用户小数据的概念和特点,指出用户小数据的本质特征在于以人为本,并建立了用户小数据行为的关联数据库,在该库的基础上,设计了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模式。该模式致力于满足用户的共性需求和个性需求,以可视化的形式向用户提供数据服务,进一步提供知识服务。并在该模式中引入反馈机制和信任机制,平衡数据共享和用户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