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
2023(53)
2022(42)
2021(50)
2020(49)
2019(117)
2018(129)
2017(309)
2016(189)
2015(117)
2014(49)
2013(33)
2012(7)
2011(13)
2010(3)
2008(4)
2007(3)
2006(2)
2005(1)
2004(4)
作者
(130)
(116)
(105)
(100)
(71)
(60)
(54)
(52)
(49)
(46)
(45)
(44)
(41)
(38)
(38)
(38)
(37)
(37)
(34)
(33)
(32)
(32)
(32)
(31)
(31)
(30)
(30)
(30)
(29)
(29)
学科
(236)
经济(236)
业经(204)
管理(193)
产业(191)
信息(177)
信息产业(170)
总论(170)
(161)
(161)
(161)
贸易(161)
电子(156)
网上(149)
网上贸易(149)
(123)
企业(123)
教学(79)
中国(78)
(72)
(72)
银行(72)
(71)
机化(61)
算机(61)
计算(61)
计算机(61)
计算机化(61)
(54)
(47)
机构
学院(855)
大学(721)
管理(274)
(248)
经济(246)
理学(231)
理学院(226)
管理学(225)
管理学院(221)
(189)
中国(186)
研究(185)
职业(173)
技术(149)
(135)
北京(125)
师范(116)
技术学院(116)
(116)
中心(113)
(113)
商学(110)
职业技术(110)
商学院(108)
(108)
财经(104)
科学(94)
(91)
经济学(87)
(86)
基金
项目(522)
研究(450)
科学(412)
基金(337)
社会(282)
社会科(267)
社会科学(267)
(265)
国家(261)
编号(250)
科学基金(245)
(226)
教育(191)
(176)
项目编号(172)
基金项目(170)
(156)
成果(147)
课题(144)
(135)
自然(133)
自然科(131)
自然科学(131)
自然科学基金(130)
(129)
创新(117)
资助(117)
发展(114)
科学研究(114)
(112)
期刊
(417)
经济(417)
研究(270)
中国(194)
业经(188)
教育(145)
管理(145)
经济研究(136)
商业(115)
商业经济(107)
(103)
(90)
金融(90)
(86)
技术(75)
农业(71)
科学(65)
大学(64)
学报(63)
(62)
科技(60)
经济师(58)
学学(56)
(53)
企业(53)
农业经济(52)
会计(45)
现代(43)
(42)
图书(41)
共检索到12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王龙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活态的文化遗产,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念。然而,当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非遗活态性难以展现、可利用性差、资源共享困难等问题。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平台,推动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的有机融合,将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优化保护方式,拓展传播领域,扩大社会影响,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裴根  孙波  
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高校理应率先响应。在高校物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互联网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解决高校物质文化建设旧问题的同时,也能全面提升学校综合能力,建设信息化、数字化校园。为此我们在建设高校物质文化过程中,应实现"互联网+学校特色""互联网+制度建设""互联网+校园活动""互联网+校园文化"的新探索。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世界,它的变化可以说是难以预测的。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恐怕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就像十年以前我们谁能够想到,带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天下?因而这个世界以后会是什么样,我们更加难以预测。有的学者认为,过去在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出现以后,社会还有若干年时间可以适应技术带来的变化。可是现在呢?已经不行了,今天的变化是随时随地的、瞬息万变的,瞬息之间就会以数字化的形式普及天下,已经没有时间再来让我们去思考和适应。互联网到底给教育带来什么变化呢?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福玉  刘古权  
新中国流通业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国营商业、合作社模式后,完成了两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百货商店的崛起,第二次是大型超市与连锁店的崛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继存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愿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育公平的推进创造了条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教育公平,不断从观念层面走向实践领域,已上升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聂林海  
2015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令人期待的一年。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电子商务再次处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备受关注的"风口"。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成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作用凸显,在农村大面积推广,移动端购物呈现爆发性增长,O2O模式引导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国际影响力增强。2015年我国将重点开展"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着力完善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中小城市,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加强电子商务创新应用,完善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组织变革本质上是回应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围绕的核心问题是——提升组织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在这个意义上,正如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组织就像一个有机体,总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内外部资源的交换。传统科层制组织的边界是相对刚性、明确、静态的。而互联网时代,商业环境快速变迁、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为了对快速变化做出快速回应,需要更加高效的整合和利用内外部资源,组织正在不断"放松",从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胡琨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档案文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带来新的发展难题。本文选取"立"与"困"的视角,结合实践中的案例和数据分析,力图找准新时代档案文化传播定位:主体社会合作性、内容轻量性与多元性、平台开放性与丰富性、主客体交互及时性。同时指出,"互联网+"时代档案文化面临两大传播难点:一是档案文化传播开放性与安全性的矛盾;二是"主客一体"式传播冲击档案文化的真实性与可信性。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丽娟  
"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使传统农业与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众多新型业态。农资行业电商化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痛点,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但我国农资行业电商化发展还面临产品整合难度较高、人才匮乏等不利因素,因此,在我国农业发展缓慢以及产业互联网化发展的背景下,探究农资产业的电商化转型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郭娟  
科学研究是高校重要的职责使命,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提高科研能力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科研经费管理流程的诸多问题一直困扰着高校,对科研经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十分必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文章以科研经费"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对科研经费的入款、报销、审计及信息公开等流程进行梳理和分析,对科研经费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实现科研经费管理信息系统的交互和整合,以期推动科研经费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和信息化。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蒋黔贵  
海尔是目前我国为数不多将创新聚焦到互联网的企业。2005年以来,海尔为应对互联网的挑战进行了一系列颠覆性系统性的变革,从战略到机制到运营到考核,涉及到了所有业务、所有环节和所有员工。可以说,海尔正在进行一次具有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赵克辉  
社会环境的变化引起了会计理论和实践的变化,进而导致会计职业要素的改变,也必将给相应的会计职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为给社会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会计职业人才,高职会计专业应根据社会环境变化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和策略,实现会计专业的转型与提升。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袁国辉  
一段时间里,出现在大众生活每个角落的众多互联网金融广告让我们有喜有悲。喜的是闲置资金终于不甘心银行的低收益,有机会另寻出路了。一端是投资人——资金收益可以高一些;另一端是以前从银行拿不到钱的小微企业——有了融资的渠道。悲的是互联网金融来得太突然,一切都没有准备停当,资金已然千军万马挤在互联网金融的独木桥上了。一、网络高利贷不是金融创新金融看似高深,但其实金融是商业模式最简单的生意,其逻辑很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兆瑞  
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子商务公司在中国开辟市场,到如今随处可见的支付宝、闪付等移动支付平台,互联网金融悄然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15年,点对点借贷(P2P)作为互联网金融领域最具活力的模式之一,成交量高达9823.04亿元,同比上涨288.57%;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络借贷交易平台数多达2595家,比2014年底增加了1020家,同比上涨近65%。网络金融交易平台的出现,给人们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建华  
本文对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时代可能涉及的新市场进行研究。商业银行拓展互联网金融新市场能够带来大量客户和商业机会。互联网金融形成三种单一功能性新市场,即网络支付市场、网络存款理财市场和网络融资市场,以及综合类新市场,即银行自建电商平台。商业银行拓展互联网金融新市场的措施包括:通过打造业务"生态圈"来拓展网络支付市场;运用综合理财服务、建立直销银行等手段来拓展网络存款理财市场;通过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创新产品和管理来拓展网络融资市场;加快客户积累,提升客户体验,推行商业银行"电商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