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
- 2023(99)
- 2022(118)
- 2021(112)
- 2020(117)
- 2019(331)
- 2018(389)
- 2017(1031)
- 2016(471)
- 2015(377)
- 2014(221)
- 2013(111)
- 2012(58)
- 2011(32)
- 2010(20)
- 2009(8)
- 2008(9)
- 2007(9)
- 2006(10)
- 2005(7)
- 学科
- 济(938)
- 经济(937)
- 贸(903)
- 贸易(903)
- 易(900)
- 电子(855)
- 网上(851)
- 网上贸易(851)
- 业经(805)
- 产业(710)
- 信息(699)
- 信息产业(690)
- 总论(690)
- 中国(482)
- 银(481)
- 银行(481)
- 行(476)
- 业(455)
- 管理(435)
- 融(383)
- 金融(383)
- 企(320)
- 企业(320)
- 中国金融(313)
- 农(252)
- 制(222)
- 农业(155)
- 教学(152)
- 制度(131)
- 度(131)
- 机构
- 学院(2690)
- 大学(2145)
- 管理(920)
- 济(909)
- 经济(891)
- 理学(762)
- 理学院(757)
- 管理学(743)
- 管理学院(740)
- 中国(649)
- 研究(583)
- 京(519)
- 职业(517)
- 财(449)
- 技术(438)
- 江(367)
- 中心(356)
- 财经(352)
- 北京(348)
- 技术学院(346)
- 科学(338)
- 职业技术(326)
- 经(316)
- 州(311)
- 商学(303)
- 商学院(303)
- 经济学(288)
- 融(287)
- 银(287)
- 金融(277)
共检索到36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伟
随着"互联网+"发展战略的广泛实施和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七方物流通过融合互联网技术和物流产业实现了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信用流等社会资源的有机统一。第七方物流平台是综合前六种物流优势为一体的物流企业,是基于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背景的物流产业链的创新模式,为物流产业链各环节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第七方物流平台将互联网技术作为枢纽,不仅将传统物流企业纳入物流产业链,还将金融机构、咨询公司等其它行业纳入到物流产业链中,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促进行业信息化发展以及提升物流行业运作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通过加快物流行业O2O体系建设、增强物流产业链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构建信息化物流产业链促进第七方物流的发展势在必行。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钟玮 赵葆军
"互联网+"时代,银行卡网上交易和虚拟账户支付并存成为支付主流。银行卡在支付形态、安全性和体验性方面具有优势,有利于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银行卡产业的自组织、协同进化、适应性、网络化特征使其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银行卡+"时代银联应继续引领银行卡产业发展方向,降低交易成本,防控产业风险,提供全球化的安全、高效、便捷的支付清算服务,加快银行卡产业链价值流动,推动个人支付产业升级。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秦荣生
"互联网+"时代正对我国社会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并进一步影响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论述了"互联网+"的涵义与特征,对"互联网+"时代会计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互联网+"推进会计服务水平升级、促使会计服务效率提高、促进会计服务平台建设、改善会计服务资源配置、实现全流程会计服务、优化会计服务企业布局、改变会计服务监管模式和催生会计教育新形式等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互联网+” 会计行业 发展趋势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秦荣生
"互联网+"时代正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并进一步影响审计的发展趋势。本文论述了"互联网+"的涵义与特征,对"互联网+"时代审计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互联网+"提供个性化审计服务、推进审计服务水平的升级、促使审计服务效率提高、促进云审计平台建设、改变审计对象与内容、完善审计法规和更新审计人员的思维等发展趋势。
关键词:
“互联网+” 审计行业 发展趋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韩鹏 尤阳
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看似非常接近的两个概念,既有相近的内涵,也包含着诸多不同之处,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其开展的业务性质均属于金融业务,根基在于实体经济,经营动力相同,均依托于互联网信息技术这一新兴技术媒介,均须政府监管且监管模式具有一致性。但是两者的依托主体不同、在金融市场发挥的功能不同、创新的形式和内容不同,同时两者监管侧重有所不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金融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借助互联网平台具有实现业务融合化趋势、推动了利率市场化趋势、竞争全面化、金融业务链扁平化趋势以及导致金融市场风险系统化趋势。应加强相关监管制度的构建,形成系统有效的监...
关键词:
金融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 比较分析 趋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高一斌
"互联网+"需要会计行业突破传统思维、传统模式的禁锢,以更加积极、开放的心态,深入了解互联网对会计工作本身及其所处环境产生的影响,主动利用互联网平台,在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知识结构、服务模式等方面变革调整。互联网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并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介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引起了商业模式、交易方式、管理活动等方面的重大变革,同样也给会计行业带来重大而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郝立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和普及,财务会计所遇到的冲击和挑战也越来越强。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会计必将出现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即财务会计网络化。如何解决会计网络化带来的新问题,将成为财务会计主要讨论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就互联网时代财务会计的发展趋势作一初步探讨。
[期刊] 征信
[作者]
徐诺金
互联网金融方兴未艾,前景广阔,下一个战场将是移动互联。互联网金融不能低估金融的严肃性和复杂性,要牢记金融的本质、遵守金融规则、坚守金融底线。传统金融不能低估互联网金融可能带来的影响,要以紧迫开放的姿态迎接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利用互联网优势更好地发展自己。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传统金融 互联网时代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魏丽宏
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在2013年及后续两年中,将继续加速增长,并呈现网上支付行业集中度提升,网上支付用户覆盖走向普及等特征近两年来,中国互联网支付市场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易观国际的数据,2012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达38039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78.4%。中国银联的统计数据也显示,2012年仅银联体系网上支付交易额就达8059.6亿元,较2011年的2908.7亿元实现了更大幅度的增长。随着中国互联网用户规模的持续扩大,电子商务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世界,它的变化可以说是难以预测的。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恐怕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就像十年以前我们谁能够想到,带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天下?因而这个世界以后会是什么样,我们更加难以预测。有的学者认为,过去在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出现以后,社会还有若干年时间可以适应技术带来的变化。可是现在呢?已经不行了,今天的变化是随时随地的、瞬息万变的,瞬息之间就会以数字化的形式普及天下,已经没有时间再来让我们去思考和适应。互联网到底给教育带来什么变化呢?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福玉 刘古权
新中国流通业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国营商业、合作社模式后,完成了两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百货商店的崛起,第二次是大型超市与连锁店的崛起。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继存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愿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育公平的推进创造了条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教育公平,不断从观念层面走向实践领域,已上升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聂林海
2015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令人期待的一年。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电子商务再次处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备受关注的"风口"。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成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作用凸显,在农村大面积推广,移动端购物呈现爆发性增长,O2O模式引导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国际影响力增强。2015年我国将重点开展"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着力完善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中小城市,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加强电子商务创新应用,完善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互联网+ 跨境 移动端购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组织变革本质上是回应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围绕的核心问题是——提升组织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在这个意义上,正如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组织就像一个有机体,总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内外部资源的交换。传统科层制组织的边界是相对刚性、明确、静态的。而互联网时代,商业环境快速变迁、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为了对快速变化做出快速回应,需要更加高效的整合和利用内外部资源,组织正在不断"放松",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晓辉
中国大概是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到了全球第一,到了2014年的,我们是20.8%,这个应该说是一个很高的比例。在我们看来,大体上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时候,大概中国只有几个百分点。如果说我们过去的制造业是全球第一,是因为我们成本要素优势,接下来我们的成本要素优势实际上没有那么明显了,那该怎么维持我们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