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
- 2023(122)
- 2022(125)
- 2021(129)
- 2020(129)
- 2019(319)
- 2018(383)
- 2017(922)
- 2016(385)
- 2015(283)
- 2014(118)
- 2013(61)
- 2012(26)
- 2011(20)
- 2010(12)
- 2009(6)
- 2008(4)
- 2007(6)
- 2006(5)
- 2005(4)
- 学科
- 济(912)
- 经济(912)
- 业经(801)
- 业(762)
- 贸(679)
- 贸易(679)
- 易(677)
- 产业(671)
- 信息(662)
- 信息产业(657)
- 总论(657)
- 电子(635)
- 网上(623)
- 网上贸易(623)
- 企(533)
- 企业(533)
- 管理(533)
- 农(479)
- 农业(308)
- 银(268)
- 银行(268)
- 行(258)
- 中国(257)
- 融(205)
- 金融(205)
- 中国金融(176)
- 制(154)
- 财(152)
- 务(142)
- 财务(142)
- 机构
- 学院(2499)
- 大学(1965)
- 管理(929)
- 济(920)
- 经济(909)
- 理学(804)
- 理学院(799)
- 管理学(786)
- 管理学院(782)
- 中国(502)
- 研究(490)
- 职业(473)
- 财(407)
- 京(406)
- 技术(388)
- 江(368)
- 财经(339)
- 商学(325)
- 商学院(323)
- 技术学院(314)
- 经(300)
- 职业技术(294)
- 州(291)
- 农(290)
- 经济管理(285)
- 中心(273)
- 北京(268)
- 经济学(268)
- 业大(255)
- 科学(255)
共检索到3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珺君
“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和模式转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农村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农村经济的过程中作用不容忽视。“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为广大农村妇女创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农村妇女创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地区妇女已经成为我国当前农村精准扶贫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关键词:
“互联网 +”时代 农村妇女 创业路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华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对于实体经济从业者来说,应该是如何"+"?如何计划?如何行动呢?怎样让一个个互联网概念落地生根,变得可执行、可操作,实现自己的"互联网+"呢?A什么是企业互联网"互联网+"最核心的载体就是企业,而企业是一个高级的智能体,拥有着群体智慧,运行着科技创新。既然企业是一个智能体,那么是否存在
关键词:
互联网+ 企业互联网 企业语言 大数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晓 朱锦淼 赵自伟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互联网支付业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制约因素。制约因素消费习惯需要培养。目前,农村地区仍习惯于以现金为主要结算方式,主要是现金结算看得见、摸得着,能够面对面的完成结算,没有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相当一部分农户对手机支付、网上支付的认知度不高,对电子银行业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晓 朱锦淼 赵自伟
近年来,人民银行在农村地区积极推广互联网支付业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也遇到了一些制约因素。制约因素消费习惯需要培养。目前,农村地区仍习惯于以现金为主要结算方式,主要是现金结算看得见、摸得着,能够面对面的完成结算,没有信用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相当一部分农户对手机支付、网上支付的认知度不高,对电子银行业务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董玉峰 刘婷婷 路振家
农村互联网金融能够弥补传统金融的缺陷,是解决农村金融问题的新途径。农村互联网金融与普惠金融具有高度耦合性,可以助推精准扶贫脱贫,缓解农村金融排斥,满足农户财富管理需求,但存在着对农村互联网金融认知度不足、借贷农户主体有限、网络交易数据积累不够、农村信用生态环境不完善等问题。应逐步汇集农户信息数据,构建农村金融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通过金融联结创新农村互联网金融合作模式,积极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农业产业跨界融合,深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完善农村互联网金融法律与风险监管,增强农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黄福玉 刘古权
新中国流通业在经历了计划经济时期的国营商业、合作社模式后,完成了两次商业革命:第一次是百货商店的崛起,第二次是大型超市与连锁店的崛起。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顾明远
当今世界已经进入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互联网正在改变着世界,它的变化可以说是难以预测的。未来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呢?恐怕我们谁也说不清楚。就像十年以前我们谁能够想到,带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天下?因而这个世界以后会是什么样,我们更加难以预测。有的学者认为,过去在蒸汽机、电力、计算机出现以后,社会还有若干年时间可以适应技术带来的变化。可是现在呢?已经不行了,今天的变化是随时随地的、瞬息万变的,瞬息之间就会以数字化的形式普及天下,已经没有时间再来让我们去思考和适应。互联网到底给教育带来什么变化呢?教育是未来的事业,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继存
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愿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育公平的推进创造了条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教育公平,不断从观念层面走向实践领域,已上升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聂林海
2015年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一年,也是令人期待的一年。随着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的实施,电子商务再次处在中国经济转型期备受关注的"风口"。其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如成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促进经济增长中作用凸显,在农村大面积推广,移动端购物呈现爆发性增长,O2O模式引导传统企业互联网化,国际影响力增强。2015年我国将重点开展"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着力完善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进中小城市,促进跨境电子商务,加强电子商务创新应用,完善电子商务支撑服务体系。
关键词:
电子商务 互联网+ 跨境 移动端购物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韩树杰
组织变革本质上是回应时代变迁和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挑战,围绕的核心问题是——提升组织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在这个意义上,正如张瑞敏所说,"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组织就像一个有机体,总要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内外部资源的交换。传统科层制组织的边界是相对刚性、明确、静态的。而互联网时代,商业环境快速变迁、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为了对快速变化做出快速回应,需要更加高效的整合和利用内外部资源,组织正在不断"放松",从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华
人工智能很火,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企业也能进化出类似人工智能的"企业智能"呢?马化腾仅用30字就定义出传统企业未来的样子:"未来是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在云端用人工智能的方式处理大数据。"如果站在企业角度,把小马哥这30个字精简一下,即是"企业智能"。人工智能很火,但是我们是否想过企业也能进化出类似人工智能的"企业智能"呢?A第一阶段:企业数字化企业智能的第一步首先是企业数字化,大多数企业已经完成了很大一部分工作;企业数
关键词:
企业智能 企业互联网 供销蛛网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爱华
网络经济是速度经济,加快互联网建设,迅速融入网络经济已成为各国的战略选择和倾力发展的事业。我国要善借“入世”之东风,搭乘互联网快车,尽快驶入信息时代。为此,政府要“扶上马,送一程”,实现网络业的产销衔接和供需互动,强化网络业的专业化经营,推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
网络经济 互联网 电子商务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贾晓丹 赵景辉
我国计划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到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据有关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有700多万的高校毕业生步入社会,他们充满活力和发展潜质,经过几年的磨练将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成为小康社会建设的主力军,成为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生力军,承载着国家发展的责任。要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系统化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终身学习的大学生,储备最关键的人力资源,为我国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未来的发展,积蓄最核心的力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严复海 薛婷婷
互联网时代给企业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与挑战,为实现与互联网的融合,企业面临两种战略选择:"互联网+"与"+互联网"。2015年以来,"互联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然而很多企业在宣布进行"互联网+"行动时,仅是进行了"+互联网"。鉴于多数人对于"互联网+"与"+互联网"尚无法做出准确区分,本文从企业战略转型的视角对二者进行了比较,并就二者发展过程中均存在的问题及相应改进方面进行了论述。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敏灵 薛静
科技人员可采取"基于专利专长的互联网+模式",大学生可采取"基于学习成长、应用创新的互联网+模式",城乡居民采取"基于行业、岗位路径依赖的互联网+模式"。在当前互联网飞速发展、创业创新的大背景下,涌现出一批"创客",他们以用户创新为核心理念,善于发现问题和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通过创意、设计、制造提供各种产品和服务。大众创业,"创"就是开始做,"业"就是"成就","大众"既包括精英又包括草根,"大众创业"的主体主要是科技科研人员(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大学生、城乡居民、海归人士(境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