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
2023(107)
2022(114)
2021(133)
2020(113)
2019(361)
2018(424)
2017(1127)
2016(505)
2015(391)
2014(187)
2013(93)
2012(52)
2011(31)
2010(24)
2009(9)
2008(7)
2007(7)
2006(9)
2005(9)
作者
(504)
(447)
(428)
(364)
(255)
(194)
(179)
(159)
(145)
(144)
(141)
(135)
(133)
(122)
(115)
(114)
(114)
(113)
(113)
(106)
(99)
(92)
(92)
(90)
(90)
(90)
(86)
(86)
(86)
(85)
学科
(1020)
经济(1019)
(995)
贸易(995)
(993)
电子(950)
网上(941)
网上贸易(941)
业经(888)
产业(819)
信息(786)
信息产业(784)
总论(784)
(539)
(528)
银行(528)
(521)
中国(471)
管理(459)
(408)
金融(408)
(398)
企业(398)
中国金融(342)
(281)
(209)
农业(155)
教学(148)
制度(141)
(141)
机构
学院(2902)
大学(2322)
管理(1070)
(1027)
经济(1010)
理学(904)
理学院(899)
管理学(881)
管理学院(877)
中国(656)
研究(607)
(539)
职业(505)
(467)
技术(449)
(407)
财经(380)
商学(378)
商学院(377)
中心(369)
北京(356)
(350)
(350)
技术学院(349)
科学(347)
职业技术(324)
经济学(318)
经济学院(298)
(289)
经济管理(288)
基金
项目(1912)
研究(1608)
科学(1497)
基金(1290)
社会(1061)
(1038)
国家(1027)
社会科(996)
社会科学(996)
科学基金(965)
(866)
编号(784)
基金项目(713)
教育(647)
(631)
(619)
创新(572)
(547)
自然(499)
课题(499)
项目编号(495)
自然科(493)
自然科学(493)
(483)
自然科学基金(482)
发展(481)
(477)
(475)
联网(449)
国家社会(444)
期刊
(1428)
经济(1428)
研究(880)
业经(617)
管理(500)
经济研究(497)
中国(489)
(455)
金融(455)
商业(435)
商业经济(380)
(304)
(291)
教育(285)
技术(268)
农业(221)
科学(207)
现代(180)
科技(179)
学报(155)
大学(151)
农业经济(145)
学学(145)
改革(141)
(141)
财经(133)
(129)
企业(129)
(125)
(119)
共检索到38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芙蓉  
文章从"互联网+"文化产业的概念、分类及特点入手,引用相关数据图表,对"十二五"期间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回顾梳理与分析。探讨了引领、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转型、快速发展的四大优势,以及观念、经营模式混同工业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与矛盾,最后结合"互联网+"、大数据等高科技时代特征,提出了重构文化产业生态链的发展对策与创新模式。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晗  
"互联网+"给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地域制约因素被打破,区域造成的经济、文化差距因为互联网而被消除,文化产业成为了次发达地区借助互联网技术"走出去"的重要突破口,而长江经济带联通了长江流域的发达地区与次发达地区。因此"互联网+文化产业"将在长江经济带中大有可为,其宗旨是,以"生态发展放在首位;东西呼应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走特色之路;中部地区发挥传统优势"为发展宗旨,将"创新"与"创业"作为对策,从而形成长江经济带的文化产业群,并有效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化建设。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韩晗  
"互联网+"给当代中国文化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地域制约因素被打破,区域造成的经济、文化差距因为互联网而被消除,文化产业成为了次发达地区借助互联网技术"走出去"的重要突破口,而长江经济带联通了长江流域的发达地区与次发达地区。因此"互联网+文化产业"将在长江经济带中大有可为,其宗旨是,以"生态发展放在首位;东西呼应共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走特色之路;中部地区发挥传统优势"为发展宗旨,将"创新"与"创业"作为对策,从而形成长江经济带的文化产业群,并有效推进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化建设。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优玄  
传统民族文化产品的生产、销售、消费、营销、管理和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与消费者的时空距离,"互联网+"的渗透与融合促使民族文化产业必须进行商业模式创新。"互联网+"商业模式跨界整合的融合性、突破时空的无边界和经营模式的多样性特征衍生了"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全新业态、改造业态和融合业态三种民族文化产业新业态。本文指出,要借助基于大数据、云存储与云计算的新技术与新平台,把握消费者新需求,进行在线化生产模式创新、数据化管理模式创新、平台化营销模式创新、移动化消费模式创新,从而实现民族文化产业与互联网产业的深入融合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锦  张苏秋  
"互联网+"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影响着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供给和产业链。文化创意经济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竞争态势,改变了大众媒体的作用,兴起了互动游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应该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互联网+"下借助大众力量,结合全球资本、智慧和业务优势,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众筹模式通过资金集成,解决了文化项目融资困境;众智模式基于智慧集成,实现了共同价值创造;众包在创意集成的基础上,创新组织生产方式。"互联网+众"模式,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锦  张苏秋  
"互联网+"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影响着文化创意产业的需求、供给和产业链。文化创意经济的竞争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竞争态势,改变了大众媒体的作用,兴起了互动游戏。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应该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互联网+"下借助大众力量,结合全球资本、智慧和业务优势,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创新,众筹模式通过资金集成,解决了文化项目融资困境;众智模式基于智慧集成,实现了共同价值创造;众包在创意集成的基础上,创新组织生产方式。"互联网+众"模式,实现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优玄  
传统文化产业发展存在市场化程度较低等诸多问题,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凸显,文化生产与制作技术低下、文化产品流通渠道单一、流通效率低下、交易成本也较高,大大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抑制了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增长。文章首先指出传统文化产品流通效率低下、渠道单一和成本较高的发展障碍,并分析了互联网环境对文化产品流通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发展连锁经营、发展文化物流、创新电子商务流通模式和创新文化传播模式等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楚明钦  
文化产业决定了一个国家软实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的创新,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激发文化产业新业态。互联网激发了人们文化消费意愿,消除了文化产业各领域的壁垒,释放了文化产业新动能,创造了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各细分行业的融合,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消除各产业之间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壁垒,放松各行业之间的政府规制,实现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楚明钦  
文化产业决定了一个国家软实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的创新,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激发文化产业新业态。互联网激发了人们文化消费意愿,消除了文化产业各领域的壁垒,释放了文化产业新动能,创造了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各细分行业的融合,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消除各产业之间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壁垒,放松各行业之间的政府规制,实现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楚明钦  
文化产业决定了一个国家软实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可以实现我国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互联网时代文化产业的创新,需要利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利用互联网技术激发文化产业新业态。互联网激发了人们文化消费意愿,消除了文化产业各领域的壁垒,释放了文化产业新动能,创造了文化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提升了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互联网与文化产业各细分行业的融合,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消除各产业之间的体制、机制和技术壁垒,放松各行业之间的政府规制,实现互联网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曹仰锋  
产业互联网将是第四次管理革命的新引擎,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管理新时代正在到来。2019年,产业互联网(又称"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根植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界共识,这不仅点燃了产业互联网的市场热度,更加快了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重构,催生了新一轮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和管理革命遥相呼应,相辅相成,产业互联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龙  
理解互联网金融,实际上是理解技术、金融和经济之间不可割裂的关系,有助于给互联网金融定位,对消费者、金融从业者、监管者和政府都意义深远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一个新常态。其名义GDP的增长率在过去的三年中已经下降了十个百分点。从2007年到2011年的五年间,除去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2009年,名义GDP的平均
[期刊] 求索  [作者] 范轶芳  侯景新  孙月阳  
"互联网+"与县域经济融合发展是县域经济跨越发展的重要契机,已成为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结合实践调研和城乡经济理论阐述"互联网+"和县域经济二者互动机理,认为规模经济、集聚经济、创新效应和企业家精神是二者良性互动发展的经济学本质,提出二者融合互动发展的三种关键创新机制——市场渠道放大机制、农村资产提升机制、专业能力提升机制,并对上述三种创新机制下的主要发展模式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凯  史燕平  李虹含  
为了提升融资租赁的竞争力,文章对互联网融资租赁进行研究。首先文章阐述了我国互联网融资租赁的发展现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文章探讨了互联网融资租赁在我国发展的机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两种体现资产运营和互联网特色的创新业务模式。最后,文章建议我国应加强对融资租赁的理论研究,进一步完善融资租赁行业环境,规范互联网行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经阳  谢超  
平台模式具有资源集聚和再分配能力,物流产业与平台经济的融合有利于集合社会物流资源,并利用各自优势,形成良性物流生态系统。本文基于协同共享理念,构造了以互联网物流平台中心为核心的物流3.0平台模式。该平台加强了传统物流企业之间的联系,打破了跨领域物流服务壁垒,为物流模式创新提供了更多空间,盘活了社会零散物流资源,解决了物流平台的垄断必然性问题。并由此提出推动物流3.0平台模式健康发展的对策:宏观上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力度,打造良好物流平台发展环境;微观上加速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平台转型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