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
- 2023(150)
- 2022(185)
- 2021(164)
- 2020(181)
- 2019(466)
- 2018(526)
- 2017(1340)
- 2016(556)
- 2015(391)
- 2014(229)
- 2013(110)
- 2012(61)
- 2011(45)
- 2010(22)
- 2009(11)
- 2008(6)
- 2007(9)
- 2006(12)
- 2005(7)
- 学科
- 济(1203)
- 经济(1202)
- 贸(1108)
- 贸易(1108)
- 易(1107)
- 电子(1063)
- 网上(1049)
- 网上贸易(1049)
- 业经(1020)
- 产业(892)
- 信息(872)
- 信息产业(863)
- 总论(863)
- 业(765)
- 管理(634)
- 企(508)
- 企业(508)
- 银(507)
- 银行(507)
- 行(497)
- 中国(495)
- 农(494)
- 融(408)
- 金融(408)
- 中国金融(330)
- 农业(311)
- 制(234)
- 教学(161)
- 财(157)
- 供销(156)
- 机构
- 学院(3684)
- 大学(3019)
- 管理(1416)
- 济(1372)
- 经济(1349)
- 理学(1218)
- 理学院(1212)
- 管理学(1192)
- 管理学院(1187)
- 中国(714)
- 研究(710)
- 财(644)
- 京(619)
- 职业(616)
- 江(531)
- 财经(531)
- 技术(515)
- 经(474)
- 中心(467)
- 商学(440)
- 商学院(439)
- 技术学院(416)
- 州(415)
- 经济学(410)
- 经济管理(410)
- 财经大学(394)
- 职业技术(392)
- 经济学院(377)
- 北京(367)
- 科学(365)
共检索到4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孙娟 包玉泽 李艳军
电商交易是农资行业变革传统流通渠道的重要尝试,也是未来农资销售市场多元化、技术服务信息化的新趋势。由于农资产品和购买主体的特殊性,目前农资电商主要采取的是以线下服务带动线上交易的经营方式。本文从信任迁移视角实证探究和比较农户线下信任对线上信任的不同影响、线下与线上整体感知对线下信任与线上信任关系调节的不同作用。研究表明:线下信任对线上信任存在正向影响,其中线下品牌信任对线上能力信任的影响最大,对线上正直信任的影响次之,对线上友善信任的影响则最低,但线下零售商信任对线上友善信任的影响最大,对线上正直信任的影响次之,对线上能力信任的影响则不显著;在线下品牌信任对线上信任的影响关系中感知差异性的调节...
关键词:
农资网购 在线信任 形成机理 信任迁移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
互联网发展从IT到DT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本文研究了DT时代的统计思维,提出了互联网统计概念和互联网统计体系的基本内容,研究了面向未来发展的互联统计、互通统计、互动统计的互联网统计理论体系;考察了国际电信联盟、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互联网统计体系,以及国家统计局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统计,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与实际需要的巨大缺口;最后,研究了互联网统计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我国互联网统计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丽娟
"互联网+"战略的实施使传统农业与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形成众多新型业态。农资行业电商化发展不仅可以解决农业产业链的发展痛点,也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要求。但我国农资行业电商化发展还面临产品整合难度较高、人才匮乏等不利因素,因此,在我国农业发展缓慢以及产业互联网化发展的背景下,探究农资产业的电商化转型对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互联网+” 农资行业 互联网电商化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玮 陈蕊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情境下的信任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所关注的重要话题。本文从互联网情境下信任的特点与概念、影响因素、影响作用三个方面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回顾,并在分析现有研究所存在的不足后有针对性地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供我国互联网情境下的管理研究与实践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北京市"互联网+"统计研究课题组 郑新 孙宝文 鞠雪楠 荆文君 陈海云
本文首先阐述"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及作用原理。其次,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与现有统计体系,分析开展"互联网+"统计的难点,包括"互联网+"核心含义难以测度、与现行行业统计不匹配。再次,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和"互联网+"特点,研究确定了"互联网+"统计思路,也就是以《指导意见》为出发点、以现行行业统计为主导、以"互联网+"5个维度为主要内容、体现"互联网+"各行动领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最后,初步建立了"互联网+"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 统计方法 统计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志龙
随着网络消费迅猛发展,线上平台通过顶层设计整合传统产业,新营销模式逐渐形成,使"互联网+"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推动政府统计工作发展,提高数据质量,优化政府服务居民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对统计领域CPI的影响值得研究。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北京市"互联网+"统计研究课题组 郑新 孙宝文 鞠雪楠 荆文君 陈海云
本文首先阐述"互联网+"的基本内涵及作用原理。其次,通过"互联网+"行动计划与现有统计体系,分析开展"互联网+"统计的难点,包括"互联网+"核心含义难以测度、与现行行业统计不匹配。再次,结合统计工作实际和"互联网+"特点,研究确定了"互联网+"统计思路,也就是以《指导意见》为出发点、以现行行业统计为主导、以"互联网+"5个维度为主要内容、体现"互联网+"各行动领域的共性和个性特征。最后,初步建立了"互联网+"统计指标体系。
关键词:
互联网+ 统计方法 统计体系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赵志龙
随着网络消费迅猛发展,线上平台通过顶层设计整合传统产业,新营销模式逐渐形成,使"互联网+"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推动政府统计工作发展,提高数据质量,优化政府服务居民具有重要意义,"互联网+"对统计领域CPI的影响值得研究。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刘丁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同时也暴露了诸多伦理失范的问题。本文探讨了互联网金融伦理的概念和相关原则,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伦理缺失的原因,并提出了构建互联网金融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伦理规范 公平 道德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燕君
消费升级和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平台互联网发展趋于稳定,产业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新方向。一方面,线上市场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逐渐趋于稳定与饱和,传统平台互联网线上发展空间有限,急需寻求新的市场,于是向线下拓展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经济新常态下,传统商业模式面临诸多发展瓶颈与问题,难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需求,寻找新的发展契机进行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在此背景下,互联网企业与传统企业的融合成为必然,互联网是传统企业的升级路径,而传统企业则是互联网企业的新市场。基于此,本文主要就消费大爆炸背景下的互联网产业融合进行相关探讨,通过分析平台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发展现状,找出现阶段互联网产业融合的难点所在,并对此提出相关建议,以期更好促进互联网产业的融合。
关键词:
平台互联网 产业互联网 融合难点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田丽 王洪波
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互联网对网民心理产生的影响及其相关因素。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相关性分析发现,互联网对网民的心理影响可以归结为"正面情绪"、"负面情绪"和"现实活动"三个因子;网民对网络的使用有助于其提高正面情绪,改善负面情绪,但也抑制他们对现实活动的参与。此外,互联网对网民的影响还受到性别、年龄、学历、婚姻、职业、收入和居住地等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
互联网 心理 影响 网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干春晖 周习
互联网“俱乐部”产品、外部性的两面性等特征导致了网络拥塞出现的可能性。在互联网基础设施巨额固定投资的压力下,利用价格手段来实现有限网络资源的有效配置,成为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文章通过提出基于差别产品的两部定价机制为解决网络拥塞问题构建一种简单和有效的价格体系。在垄断竞争市场下,这种定价体系不但可以实现网络外部效用的内部化,同时也能够增进社会福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钱丽萍 杨翩翩 任星耀
文章在回顾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以Appcom公司为典型企业,探讨了互联网渠道的类型、特征及如何有效管理互联网渠道。案例分析表明:互联网渠道包括了直接和间接两种类型,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企业在管理互联网渠道时,一方面可以借鉴原有实体渠道中的管理方式,另一方面需要协调好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与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以及经销商等相关利益者间的关系,并解决互联网渠道与实体渠道间的冲突。文章的研究结论对于试图或者正在尝试互联网渠道的传统企业具有显著的指导意义,同时也拓展了现有的渠道理论研究。
关键词:
互联网渠道 直接渠道 间接渠道 管理机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殷俊 刘一伟
农村贫困问题关乎中国精准扶贫与全面脱贫战略的有效实施。本文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检验互联网使用对农户贫困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无论采用家庭人均每日消费1美元作为贫困标准,还是采用家庭人均每日消费2美元作为贫困标准,互联网使用均显著降低了农户陷入贫困的可能性。同时采用稳健性估计与工具变量克服内生性问题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制检验的结果显示,互联网使用通过增加农户的社会资本积累、提高农户的非农就业概率与非正规金融借贷水平进而改善农户的贫困状况。因此,在全面脱贫战略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