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
2023(129)
2022(128)
2021(138)
2020(145)
2019(357)
2018(429)
2017(974)
2016(437)
2015(363)
2014(208)
2013(132)
2012(70)
2011(41)
2010(25)
2009(12)
2008(6)
2007(6)
2006(7)
2005(6)
作者
(554)
(445)
(442)
(398)
(256)
(188)
(172)
(165)
(157)
(147)
(146)
(145)
(144)
(133)
(129)
(123)
(118)
(114)
(113)
(110)
(105)
(104)
(99)
(99)
(98)
(96)
(95)
(89)
(88)
(87)
学科
(1094)
经济(1093)
业经(900)
(864)
贸易(864)
(862)
产业(837)
电子(831)
网上(815)
网上贸易(815)
信息(812)
信息产业(805)
总论(805)
(536)
管理(496)
(453)
银行(453)
(447)
中国(421)
(384)
企业(384)
(358)
金融(358)
中国金融(287)
(271)
(203)
农业(161)
教学(146)
(129)
业务(121)
机构
学院(3030)
大学(2522)
管理(1212)
(1119)
经济(1097)
理学(1047)
理学院(1042)
管理学(1025)
管理学院(1022)
研究(595)
中国(586)
(541)
(462)
职业(455)
技术(445)
(414)
财经(383)
商学(379)
商学院(377)
中心(356)
(356)
北京(351)
(350)
科学(342)
经济学(339)
技术学院(336)
经济管理(323)
经济学院(317)
职业技术(312)
业大(307)
基金
项目(2133)
研究(1706)
科学(1663)
基金(1458)
(1212)
国家(1195)
社会(1133)
科学基金(1120)
社会科(1058)
社会科学(1058)
(938)
编号(796)
基金项目(794)
(701)
教育(676)
自然(631)
自然科(620)
(619)
自然科学(619)
自然科学基金(610)
创新(568)
项目编号(542)
(534)
资助(528)
课题(493)
国家社会(481)
(465)
(455)
发展(454)
(452)
期刊
(1351)
经济(1351)
研究(862)
业经(537)
管理(489)
经济研究(455)
商业(420)
中国(412)
技术(382)
(373)
(368)
金融(368)
商业经济(362)
科学(240)
(231)
教育(207)
学报(187)
物流(181)
现代(177)
科技(177)
大学(172)
学学(168)
农业(167)
财会(162)
财经(155)
(140)
理论(124)
技术经济(119)
实践(114)
(114)
共检索到38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昊  范德成  
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反馈结构和联立方程,对"互联网+"驱动产业结构升级进行区域异质性研究。首先,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反馈环结构,构建"互联网+"驱动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之后,针对互联网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的反馈回路,建立联立方程;最后,根据联立方程进行区域异质性分析。结论表明: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能否对互联网技术进步率起到正向的推动作用,关键在于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东部区域,上海市的"互联网+农业"效果理想,福建和山东省的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良好,北京市的"互联网+教育"效果佳;中部区域,山西省"互联网+农业"较有成效,江西省的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良好;东北区域,辽宁省的"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结合发展状况较理想;西部区域,内蒙古、重庆、西藏"互联网+农业"较有成效,贵州省工业互联网发展状况良好,"互联网+服务业"发展动力尚未形成。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东荣  
在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入推进"互联网+"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各行业创新能力,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能的重要举措。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的情况下,加快推进"互联网+"发展,有助于突出创新驱动,打造"双创"新格局,形成发展新动能,是我们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桂芳  
本文将中国互联网域名地区分布数据与图形数据结合,运用相关分析、Lorenz曲线和区位熵等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上探讨了中国互联网分布的区域差异。通过分析认为:(1)中国互联网发展水平从东到西呈阶梯状分布。(2)发展水平高的区域与发展水平低的区域差距较大(。3)东部地区和中部、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在拉大,但全国各地区差异基本保持不变。(4)东部地区互联网发展速度加快,中部地区发展缓慢,西部地区步履艰难(。5)互联网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志昌  
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出现已有十余年,直至2013年,呈现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引起了业界、学术界和政府的广泛重视。互联网金融业务如火如荼展开,同时也出现了业内企业破产倒闭的现象。如何认识互联网金融,其内涵究竟是什么,分析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文章论述互联网金融的概念与特征,从互联网精神的角度,明晰互联网金融的内涵,希望能为大家理解互联网金融提供新视角。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曹仰锋  
产业互联网将是第四次管理革命的新引擎,一个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化和生态化的管理新时代正在到来。2019年,产业互联网(又称"工业互联网")蓬勃发展,"根植消费互联网,拥抱产业互联网"已经成为企业界共识,这不仅点燃了产业互联网的市场热度,更加快了产业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重构,催生了新一轮产业革命。产业革命和管理革命遥相呼应,相辅相成,产业互联网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家云  
作为信息流通的媒介,互联网能否成为推动工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以1995年中国互联网商用作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倍差法系统分析互联网在地区工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互联网的应用显著促进了地区工业结构的升级,该效应在中国互联网商用之后逐步增强,并且在使用多种方法进行估计后,上述结论依然稳健。分组检验表明,互联网对地区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其显著促进了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工业结构升级,但是对西部地区的作用甚微;互联网的工业结构升级效应在国有化水平低的地区更为明显。进一步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机制分析发现,互联网普及率的提高通过"生产率提升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作用于地区的工业结构升级。最后,门限检验表明,互联网对地区工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受到地区研发投入规模、人力资本水平、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以及市场分割程度等因素的制约。本文可以为理解中国地区工业结构的升级提供来自网络政策变动的新解释,同时丰富了互联网经济绩效评估方面的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冯树辉  朱平芳  
产业结构升级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之一,消费结构升级是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中扩大需求的关键因素,互联网赋能的商业流通提升了商品的供需匹配效率。在此背景下,研究消费结构升级、互联网商业流通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具有现实意义。以2015—2020年中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以熵权法构造全国城乡消费平均水平、城镇和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指数,用DEA方法测算互联网商业流通效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面板数据模型从全国、不同区域和城乡层面实证探索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与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并研究互联网商业流通效率对上述影响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互联网商业流通效率在其中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从不同区域看,上述影响和调节作用的程度在东部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较为显著,在中部和西部地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显著性水平较低;从城乡视角看,上述影响和调节作用在城镇的大小和显著性均高于农村。机制检验表明,发展和享受型需求收入弹性在上述影响中起到中介作用。基于此,我国应注重需求侧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领作用,以需求结构升级为抓手,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发挥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促进流通业与“新基建”的有机结合,使数字经济赋能流通业,发挥互联网商业流通效率对消费结构升级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调节作用;引导不同区域、城市与农村消费结构升级的协调发展,建立合理的区域商贸体系和城乡商贸体系,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方面助力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强  
本文主要探讨了如何科学遴选政府统计大数据应用战略模式问题。研究认为,大数据在政府统计中的应用模式不宜只集中在"互联网+",而是应当同时推进"互联网+"与"+互联网",且在目前政府统计可用大数据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应该给予"+互联网"模式更大的重视力度。这两种模式存在的分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促进线上线下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的有效聚合,消除数据信息壁垒,从而发挥大数据本身的巨大价值,更好地打造政府统计数据源第二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立昌  史忠良  彭少华  
以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范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组织状况进行研究,认为中国互联网产业市场集中度逐步提高,已经形成中下集中寡占型市场结构,属于向稳定的市场结构过渡的中间阶段;市场行为方面,企业更多地采取模仿、不公平竞争的手段扩大规模和市场份额,规模经济水平并不明显,存在着业务同构化、产品和服务同质化现象;市场绩效相对低下,随着市场集中度的逐步提高,利润水平没有明显提升,反而呈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提出政府管制应该采取的一些产业组织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海燕  
本文旨在考察不断发展的互联网对流通业的复杂非线性驱动作用。文章基于2010-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结合SDM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和Hansen的多重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互联网对中国流通业发展的空间溢出和门槛效应。研究发现:互联网普及与流通业发展具有空间非对称格局特征,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并且互联网对流通业发展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门槛特征,依赖于地区创新、人力资本和产业结构等因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侯汉坡  何明珂  庞毅  郑国梁  
本文在对资源属性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上,首先将互联网看作一种新的资源形态,并对互联网资源的技术性、公共性、渗透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进而从产生新的经济形态、项目式虚拟组织、改变生产组织方式和减弱信息不对称等方面入手,对互联网资源对现实经济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可  李连燕  
研究目标:对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在家庭创业决策方面的效应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将地区层面和家庭层面的数据进行匹配,使用Probit模型进行计量回归分析。研究发现:地区政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能够通过管制减缓效应、去"关系"效应以及时空压缩效应推动当地家庭进行创业,且这一关系更显著地体现在户主年龄较低、规模较小、收入较低的家庭以及失业率较高的地区。研究创新:为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经济效应提供了微观证据;将制度与技术相结合,拓展了我国家庭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研究价值:对我国如何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以及如何更加有效地推动"大众创业"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马艳  刘泽黎  
互联网可被看作是一块虚拟的土地,从而可引入级差概念来区分不同等级的互联网收益,并将地租理论应用于互联网级差收益的理论分析之中。互联网收益级差性首先与互联网的定价直接相关,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但是,互联网是一个由互联网技术链接和支撑的虚拟空间,由此承载的价值运行与实体经济载体承担的价值不同,前者是劳动的产品,后者与劳动的联系不大。为此,依附互联网虚拟空间获得的收益,也与依附实体经济载体获得的收益不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烁  张文韬  
本文利用2010年、2014年、2016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分析了中国居民使用互联网对其主观福利水平的影响。研究显示,使用互联网显著提高了人们的整体幸福感,但对于幸福感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工作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互联网使用带来的影响并不一致:互联网的使用会显著提高人们的工作满意度,但同时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满意度。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影响主观福利水平的作用机制:一方面,使用互联网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灵活性,进而对其工作满意度产生正向影响;另一方面,使用互联网则可能导致家庭关系的弱化和主观相对收入的降低,进而对其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邹传伟  刘海二  
"互联网+"主要是基于互联网的交换经济,具有交换标的、交换媒介、交换参与者等三项基本要素。"互联网+"模式很多,但无论何种模式,其核心都离不开物流与支付、信息处理、资源配置这三大支柱。"互联网+"与互联网金融具有相互促进的关系。"互联网+"的发展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应当顺应这个趋势,引入负面清单监管模式,明确"互联网+"的法律地位,防止"互联网+"发展中形成行业垄断和市场壁垒,强化"互联网+"的基础设施支撑。还要发挥互联网金融与其他"互联网+"模式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促进实体经济与金融活动在互联网上实现高度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