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18)
- 2023(8488)
- 2022(7040)
- 2021(6289)
- 2020(4993)
- 2019(11255)
- 2018(10929)
- 2017(20816)
- 2016(10762)
- 2015(11731)
- 2014(11383)
- 2013(11264)
- 2012(10846)
- 2011(9871)
- 2010(10399)
- 2009(9859)
- 2008(8840)
- 2007(8037)
- 2006(7494)
- 2005(7264)
- 学科
- 济(48927)
- 经济(48883)
- 业(30755)
- 管理(28357)
- 融(26934)
- 金融(26934)
- 银(24992)
- 银行(24983)
- 行(24415)
- 中国(24070)
- 企(23594)
- 企业(23594)
- 地方(19744)
- 农(14408)
- 业经(14301)
- 制(14032)
- 财(12763)
- 方法(11660)
- 中国金融(11154)
- 农业(10519)
- 地方经济(9975)
- 数学(9832)
- 数学方法(9740)
- 发(9579)
- 贸(8993)
- 贸易(8977)
- 体(8865)
- 易(8652)
- 务(8441)
- 财务(8416)
- 机构
- 学院(145239)
- 大学(140385)
- 济(63628)
- 经济(62143)
- 研究(54229)
- 管理(51290)
- 中国(50526)
- 理学(41761)
- 理学院(41264)
- 管理学(40675)
- 管理学院(40405)
- 财(32380)
- 京(31049)
- 科学(30157)
- 所(27452)
- 中心(26990)
- 研究所(24268)
- 财经(24111)
- 江(23903)
- 农(23286)
- 银(21769)
- 经(21743)
- 银行(20811)
- 北京(20626)
- 州(20476)
- 经济学(19915)
- 范(19645)
- 院(19565)
- 行(19496)
- 师范(19443)
- 基金
- 项目(87836)
- 科学(69005)
- 研究(68649)
- 基金(61066)
- 家(51958)
- 国家(51414)
- 科学基金(44117)
- 社会(43830)
- 社会科(41702)
- 社会科学(41697)
- 省(36253)
- 基金项目(31632)
- 教育(30033)
- 划(29393)
- 编号(28657)
- 发(25928)
- 自然(25524)
- 自然科(24930)
- 自然科学(24927)
- 资助(24838)
- 自然科学基金(24472)
- 成果(23603)
- 发展(21463)
- 展(21083)
- 课题(20972)
- 重点(20185)
- 创(19141)
- 部(18472)
- 性(18033)
- 国家社会(17923)
共检索到252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各会员单位:近年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科技正在对我国的金融模式产生着根本影响。互联网金融作为新金融业态的表现形式,代表着金融业创新发展的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在我国经济的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黄文妍 段文奇
该文从互联网金融的内涵与模式、监管、风险三个维度归纳综述互联网金融技术创新带来业务模式进步与模式进步带来体制革新的最新研究成果。整理欧盟、英国、美国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与监管控制现状,归纳为国际监管与风险评估表,得到对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监管的八点启示。从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普惠金融、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和大数据应用实现金融服务创新四个方面打造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框架。未来研究应以消费者为发展定位,树立监管法律意识,抓住具体方式方法,依托网络存贷款业务释放强大生机。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风险 监管 金融发展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承惠
中国互联网金融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在互联网金融监管方面尚存在一些难点。因此,需要建立起符合互联网金融发展特点的监管架构,具体包括:坚持有区别的监管原则;推进功能监管;强化行业协会的作用,使行业协会更多地履行自律职责等。未来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包括:更加注重增值服务;综合化趋势与进一步细分市场;正规金融体系将面临更大的冲击;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并购活动将加剧;"互联网金融"将与"金融互联网"进一步融合等。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宁连举 刘茜
互联网金融是从技术到产品及金融制度和体系的全方位创新,不仅使交易、理财和融资更加便捷、高效,而且在关注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实现了需求多元化、支付电子化、存款理财化、融资多元化。为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必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流程监控,推进征信体系建设。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创新发展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余中东
随着互联网对我国社会的深度融合,互联网与金融的融合在我国也进行的如火如荼,但是国家层面对互联网金融产发展的监管并未形成制度。本文在观照互联网金融产业特点的基础上,对我国当前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发展的地方监管实践及其优化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完善互联网金融地方监管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产业发展 地方监管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许峰
互联网金融作为我国21世纪全新的金融模式,有着加速金融体制改革、优化金融结构和促进社会经济转型的有效特点。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势头迅速,但是由于诸多原因,我国互联网监管在很多方面仍处于"真空"状态,使行业存在一定混乱。为此,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现状及问题,提出加强应对互联网金融发展与监管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模式 经济转型 监管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涛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普及改变了传统金融的运作模式,催生了新的金融服务业态。在我国,以互联网支付、网络借贷、股权众筹融资以及网络金融产品销售为主的互联网金融发展非常迅速,在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对现有的金融监管体制带来了挑战。2015年7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正式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确立了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基本制度框架,对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对指导意见规定的鼓励支持政策、监管职责分工、各业态业务边界、具体制度要求以及行业自律管理等核心内容进行了阐述,并对传统金融...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发展现状 指导意见
[期刊] 征信
[作者]
杨素娟
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日益凸显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分析现代金融监管理论,从金融监管要素入手对互联网金融监管进行分析,认为互联网金融监管仍处于现代金融监管理论的范畴之内,但目前国内的金融监管不能够满足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对金融监管主体、客体以及目标的影响,强调金融监管应该注重的方面,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监管客体 混业监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林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形式及特点进行了概述,从金融消费方式、金融竞争模式、金融服务供给、货币政策、金融信息安全、反洗钱等六个方面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的影响,并对欧美等主要国家互联网金融监管实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完善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金融监管 国际经验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振锋 陈欣 王国成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多元化需求的加速提升,催生了移动互联网金融新业态。面对更加高效便捷与复杂多变的风险交织并存的局面,如何使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在内生驱动下超常和稳健发展,这一核心难题与挑战变得更为突出和迫切,引起了业界、学界和政府以及其他各界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以用户体验为本,通过对重点选择的390名使用过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人展开调研,运用具有大数据关联分析特点的AMOS等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重点对驱动源、作用机理、动力学传导过程和适应性条件等进行内生机理性分析。研究发现:满意度和信任度通过基于便利性、兼容性等的用户体验对使用频度产生正向影响;而感知性制度机制能在很大程度上阻滞、延缓和调节用户体验波动对使用频度可能产生的负向影响。如此,能从理论和方法上为移动互联网金融产业的稳健运行、制定引导和助推的适应性监管政策等提供更加有力的科学支持。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程振锋 陈欣 王国成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金融多元化需求的加速提升,催生了移动互联网金融新业态。面对更加高效便捷与复杂多变的风险交织并存的局面,如何使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在内生驱动下超常和稳健发展,这一核心难题与挑战变得更为突出和迫切,引起了业界、学界和政府以及其他各界相关人士的高度关注。以用户体验为本,通过对重点选择的390名使用过移动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人展开调研,运用具有大数据关联分析特点的AMOS等统计分析方法和工具,重点对驱动源、作用机理、动力学传导过程和适应性条件等进行内生机理性分析。研究发现:满意度和信任度通过基于便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宿佳佳 汪剑南
随着互联网战略在我国各领域的深入实施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新型业态模式的农村互联网金融逐渐成为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完善金融产品、推动农村金融市场升级的主要推动力量。但我国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农村互联网金融供应链尚不成熟,金融诈骗事件频发、农民组织化程度偏低以及农村互联网金融缺乏风险控制机制等问题对农村互联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障碍。因此需要不断弥补当前发展短板,从健全农村征信体系,完善农村金融监管政策、严格农村金融市场准入标准,加强农村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培养农民的信用价值观几个方面入手实现农村互联网金融繁荣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郭艳 李娟
随着信息技术和现代金融业的发展,我国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经历了从初生到急速跃进的过程,与此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缺乏有效跟进,使得部分业务处于监管的真空状态,形成突出风险。本文通过分析金融混业发展的现状和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国际经验,探讨了对我国互联网金融业实施政府监管与行业自律结合的双重监管模式的可能性与操作性,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袁金星
互联网金融发展依赖于互联网思维,其根源在于互联网所具备的网络特征。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创新模式包括第三方支付、智能理财、众筹、P2P借贷、电子资本交易市场、电子货币等。互联网金融监管的难点在于技术壁垒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与交易治理机制不完善蕴含的风险,未来监管需要完善平台的治理,并充分发挥互联网思维的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程雪军
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健发展,消费理念的快速升级以及金融科技的深化应用,我国消费金融行业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形成了传统消费金融模式(如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与互联网消费金融模式,其中互联网消费金融又可以细分为三类发展模式——电商平台类消费金融、垂直分期平台类消费金融、网络借贷平台类消费金融,并基于各自特点走出了相应的发展道路。但是,由于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的过快发展,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挑战。通过分析国外消费金融创新监管经验,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我国互联网消费金融发展提出相关创新监管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