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5)
2023(5244)
2022(4476)
2021(4157)
2020(3381)
2019(7963)
2018(7682)
2017(14881)
2016(7800)
2015(8449)
2014(7931)
2013(7846)
2012(7302)
2011(6568)
2010(6557)
2009(5825)
2008(5628)
2007(4719)
2006(4360)
2005(3854)
作者
(20139)
(17078)
(16372)
(15921)
(10858)
(8086)
(7684)
(6536)
(6392)
(6013)
(5749)
(5508)
(5503)
(5237)
(5140)
(5041)
(4941)
(4833)
(4780)
(4766)
(4058)
(4024)
(4017)
(3956)
(3702)
(3676)
(3649)
(3584)
(3418)
(3258)
学科
(32180)
经济(32142)
管理(19730)
(15499)
(12064)
企业(12064)
中国(11551)
地方(10871)
方法(9304)
(9224)
数学(7749)
数学方法(7616)
城市(6720)
业经(6700)
(6247)
(6178)
农业(5942)
(5773)
环境(5539)
理论(5262)
城市经济(4857)
(4793)
地方经济(4427)
工作(4404)
(4342)
(4185)
(4100)
关系(3954)
(3950)
贸易(3944)
机构
大学(100893)
学院(99706)
(37973)
管理(37390)
经济(36799)
研究(36528)
理学(31855)
理学院(31366)
管理学(30797)
管理学院(30568)
中国(26794)
(22972)
科学(21785)
(17957)
(16981)
中心(16962)
(16177)
师范(16104)
(15815)
研究所(15258)
(14904)
北京(14265)
(14042)
财经(13908)
业大(13603)
师范大学(13390)
(12902)
(12548)
农业(11342)
经济学(11211)
基金
项目(69740)
科学(55683)
研究(52937)
基金(50606)
(43934)
国家(43534)
科学基金(37827)
社会(34564)
社会科(32564)
社会科学(32551)
基金项目(27681)
(26893)
教育(23613)
自然(23611)
(23091)
自然科(23024)
自然科学(23020)
自然科学基金(22543)
编号(21870)
资助(18671)
成果(17738)
(15682)
重点(15651)
课题(15267)
(14963)
国家社会(14451)
(14030)
(13122)
创新(13098)
教育部(13009)
期刊
(45761)
经济(45761)
研究(32744)
中国(22926)
科学(14337)
(14263)
(13691)
学报(13556)
教育(13004)
管理(12858)
大学(10766)
学学(9684)
农业(8913)
技术(8160)
城市(8125)
问题(7898)
(7662)
金融(7662)
(7529)
业经(7084)
经济研究(6603)
财经(6401)
资源(6295)
图书(6110)
(5669)
现代(5380)
(5179)
(4964)
书馆(4424)
图书馆(4424)
共检索到1554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钱志远  孙其昂  李向健  
面对城市社区生活中出现的复杂矛盾,寻找治理机制成为基层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从"互构型"社区治理视角来检视城市社区的治理机制。从业主组织治理到业主的冲突再到多元协商社区治理,在社区互构域中制度主体与生活主体互构共变,形成了一个新的相互适应的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治理并不是单向度的线性链条,而是多主体多层次反复协调与整合,不断建塑与型构的过程。"互构型"社区治理视角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钱志远  孙其昂  李向健  
面对城市社区生活中出现的复杂矛盾,寻找治理机制成为基层政府亟待解决的难题。从"互构型"社区治理视角来检视城市社区的治理机制。从业主组织治理到业主的冲突再到多元协商社区治理,在社区互构域中制度主体与生活主体互构共变,形成了一个新的相互适应的社区治理模式。社区治理并不是单向度的线性链条,而是多主体多层次反复协调与整合,不断建塑与型构的过程。"互构型"社区治理视角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李笑鲜  苏义坤  周晓冬  
通过借鉴国内外特征价格模型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成果,构建反映居住区地下停车位市场现状的特征价格模型,对2015年哈尔滨市在售的35个居住区项目地下停车位价格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影响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因素。研究发现10个特征变量对哈尔滨市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其中住宅价格影响最大。根据特征价格对10个影响居住区地下停车位价格的因素进行了排序,并分为4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姜冠炜  
本文首先就城市公共道路停车位的使用属性和城市公共道路停车位的施划原则进行分析,然后从经济学和行政法角度对城市公共道路停车位收费的依据进行论述,最后探讨了城市公共道路停车位使用收益归属问题。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罗家德  李智超  
面对"公地悲剧"的问题,奥斯特罗姆提出自主治理模式作为解决之道,但自定规章要如何相互监督?奥斯特罗姆指出需要信任机制、互惠机制及声誉机制才能形成有效监督,而更进一步的研究指向这些机制的形成有赖于社会资本。本文即在理论上提出,在关系层面,相互为利、人情交换、可信赖行为、情感关系及第三方信任是建立信任机制的基础,在社会网络结构上,封闭性,强规范,口碑网络以及网络动员可以带来结构性信任,另外在认知层面,社区认同感也是重要一环。本文以TM村的访谈资料分析了从传统乡村社区的宗族关系、长老权威以及乡规民俗到今天现代合作社的发展过程中,虽然这些传统的社会资本仍扮演一定信任机制的角色,但NGO成为动员者,并以...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冯佳  
在当前大力推动阅读推广活动和图书馆基层服务的良好背景下,对美国"一本书,一个社区"的阅读推广案例进行详细剖析,从活动举办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影响着手,对寻找合作伙伴、图书选择、读者宣传、阅读讨论、项目测评等活动各环节进行介绍。借鉴"一本书,一个社区"活动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的阅读推广应是在立足于强化图书馆及其行业素质的基础上,将图书馆作为阅读推广活动的重要推手,在社会参与各方、行业协会、组织领导者、规范流程、优秀读本、充足经费、网站支撑等各要素的紧密衔接下,选取村、社区等合适的活动覆盖单元,充分发挥图书馆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阳  
住宅小区停车位所有权可能归属开发商、中介公司、全体业主以及个别业主等。倘若以住宅小区停车位权属关系为依据,住宅小区停车位的收费可以划分为市场主导的服务型收费、所有业主主导的协商型收费以及个别业主主导的情感型收费。市场收费制度构建以价值规律为准则,但政府应留意住宅小区停车位收费垄断问题;协商收费制度构建应突出住宅小区业主大会或者委员会的主导作用,但制定收费标准应区别对待;情感收费制度构建属于个人行为,可以上升到法律层面约束,但更应强调伦理道德之制约。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高克跃  
针对我国城市停车供需矛盾突出这一问题,从深层次分析原因,认为应该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结合机动化发展战略,在立法、公共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以及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系统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在倡导"公交优先"的同时,应提出限制私人轿车拥有和使用的政策;对城市公共停车设施应进行统筹规划,统一建设,并将城市公共停车设施作为公共物品纳入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停车设施应以公共停车设施为主,严格限制专用停车设施和商品化停车泊位,以提高城市停车设施的利用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赵立志  洪再生  周庆  张翼  蔡猛  
本文针对目前北京市无障碍停车位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美国、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城市无障碍停车位的设置及使用情况,总结了其在城市无障碍停车位的设计与管理方面可借鉴的内容,包括配建比例、标志和停车许可等,提出了改善北京市无障碍停车位的相关建议,以期通过北京的先行工作向我国其他大城市进行推广。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阳  
住宅小区停车位所有权可能归属开发商、中介公司、全体业主以及个别业主等。倘若以住宅小区停车位权属关系为依据,住宅小区停车位的收费可以划分为市场主导的服务型收费、所有业主主导的协商型收费以及个别业主主导的情感型收费。市场收费制度构建以价值规律为准则,但政府应留意住宅小区停车位收费垄断问题;协商收费制度构建应突出住宅小区业主大会或者委员会的主导作用,但制定收费标准应区别对待;情感收费制度构建属于个人行为,可以上升到法律层面约束,但更应强调伦理道德之制约。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锁利铭  马捷  经戈  
社区旅游(CBT)是以社区的全面参与为基础,集合多部门共同协作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发展模式。论文以CBT的利益相关者与社区关系的分析为基础,提出网络治理的行政型网络治理(NAO)模式是改善CBT绩效的一种制度创新。文章构建了CBT的网络治理框架,并以江苏常熟的CBT发展为案例,提出了网络治理的重点领域和关键要素。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宇琳  洪千惠  
冬奥社区建设是冬奥会大事件背景下城市更新的一次探索,也是观察老旧小区更新效果的天然实验场。以我国首个冬奥社区——北京市石景山区广宁街道高井路社区为研究对象,从国家意志与地方需求互动的视角,对冬奥会大事件背景下城市更新的规划治理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了冬奥元素植入城市更新的主要方式,并对其融合效果进行评价;其次对全方位的冬奥社区更新策略进行分析,并结合典型案例剖析实施进展差异化的原因;最后基于冬奥服务社区的理念,提出冬奥社区建设的规划治理对策建议。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停  王琳瑛  旷宗仁  
随着传统贫困治理方案成效的减弱和脱贫攻坚中负面激励现象的多发,贫困治理体系亟待创新完善。基于"工作换福利"思想的公益性岗位扶贫,通过对农民主体性的激发,对其参与权、决策权和发展权的保护与实践,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治理中的福利依赖和负向激励问题,而且促进了贫困个体收入增长、社区融入和能力提升,有效助推脱贫攻坚的同时也使得乡村治理获得显著改善。公益性岗位扶贫方式紧扣乡村治理的核心主体,通过调动贫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公共服务意识,使其在工作报酬之外还获得了超越个体与单个家庭的集体的认同感、存在感、幸福感等多重福祉,有效增强了村庄内源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锁  
文章基于陕西省白水县的农村反贫困实践探索,从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探讨经济赋能与社区融合干预对于残疾人脱贫发展的意义。这一反贫困实践案例显示,贫困者的生计发展嵌入在其家庭及社区的关系性脉络中,依托于残疾人互助合作社的社区融合介入,有助于残疾人的经济与社会的双重赋能,提升残疾人生计发展的内生动力。同时,本地社会组织在残疾人反贫困中发挥关键作用,社会组织的能动性发展促进了多主体合作参与的贫困治理,也带动了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和方法在反贫困实践中的运用。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翔华  王慧  徐培  
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停车位资源进一步短缺,与停车位有关的纠纷也日益增多。由于停车位的类型有很多,所以相应纠纷的类型也不尽相同。从《物权法》的相关条例及对其司法解释出发,结合国内的相关案例,分析了停车位权属纠纷产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解决对策,并提出了四点基本原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