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5)
- 2023(1236)
- 2022(998)
- 2021(926)
- 2019(1572)
- 2018(1638)
- 2017(2741)
- 2016(1686)
- 2015(1846)
- 2014(1932)
- 2013(1842)
- 2012(1736)
- 2011(1787)
- 2010(1969)
- 2009(1938)
- 2008(2012)
- 2007(2048)
- 2006(1887)
- 2005(1834)
- 2004(1856)
- 学科
- 济(6883)
- 经济(6874)
- 管理(4988)
- 业(4667)
- 企(4503)
- 企业(4503)
- 理论(3411)
- 中国(3107)
- 教育(3095)
- 教学(3025)
- 学(2717)
- 业经(2516)
- 融(2464)
- 金融(2463)
- 银(2322)
- 银行(2322)
- 行(2275)
- 财(2012)
- 制(1903)
- 方法(1845)
- 和(1700)
- 农(1683)
- 税(1566)
- 计算(1559)
- 算机(1535)
- 计算机(1535)
- 机化(1520)
- 计算机化(1520)
- 税收(1426)
- 收(1418)
- 机构
- 大学(32281)
- 学院(29532)
- 济(9936)
- 研究(9794)
- 经济(9653)
- 管理(8223)
- 范(7437)
- 师范(7421)
- 京(7055)
- 中国(7000)
- 财(6615)
- 理学(6421)
- 理学院(6276)
- 教育(6177)
- 师范大学(6122)
- 管理学(6103)
- 管理学院(6041)
- 科学(5767)
- 江(5415)
- 所(5147)
- 财经(4958)
- 北京(4725)
- 州(4633)
- 研究所(4480)
- 经(4337)
- 中心(4145)
- 系(4107)
- 财经大学(3484)
- 经济学(3359)
- 南(3054)
共检索到525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朱志平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第八次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如何从更加深层的意义上研究和分析学习方式背后的课程价值观,将提高师生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本文从简述"互惠学习"的含义、特征和作用入手,分析比较了"互惠学习"与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的关系,提出了在实践层面上实现"互惠学习"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互惠学习 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共同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良灿 张同健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一种重要理论假设,互惠性行为已逐渐融入现代企业的管理机制之中。作为一种前沿性的管理文化,组织学习已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一种关键性的动力机制。互惠性行为对包括组织学习在内的前沿性管理思想存在着天然的激励功能,从而显著地改进了企业的运作绩效。经验性的研究揭示了基于组织学习中介的互惠性行为的微观经济效应,为我国企业在互惠性环境下进一步强化组织学习、进而超越式地改进企业的运作绩效提供了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结果表明:在互惠性环境下,组织学习的发现能力、发明能力、选择能力、执行能力、知识获取能力与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卜玉华 齐姗 钟程 朱园园
探索一条适合普通中小学校能够参与的、成本较低且能深度互惠的跨文化交流路径,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的一个可取方向。2013年,我们参与了一项中国-加拿大合作开展的跨文化互惠学习项目,探讨的正是这一问题。本文便以此为个案研究对象,以叙事探究为基本方法,以互惠学习理论和共生理论为思考框架,探索了"闵竹—森瑞"姊妹校跨文化交流的方式、内容以及基本经验。研究发现这对姊妹校经过6年的跨文化互惠交流,逐步实现了"在地化"互惠学习的愿景,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时空和语言等因素并不构成跨文化互惠学习的根本障碍,而交流主体的真诚态度、友谊以及恰当的交流策略等,才是促成跨文化互惠学习的关键因素。互惠学习的真正达成体现在参与主体跨文化身份的建构与跨文化素养的提升。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赵欣 刘倩 于玲玲
传统研究仅关注工作压力的负面结果,Karasek动态模型则首次强调其学习效应,引领了该领域近二十年的研究。本文围绕Karasek动态模型回顾相关研究文献,指出了工作压力理论由消极到积极、由静态到动态、由被动到主动的发展趋势,梳理了有关工作压力与员工学习互惠关系的实证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压力学习效应三元互惠模型,阐述了工作压力、员工学习、工作特征间的循环互惠关系,最后给出了后续实证研究建议。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付光槐 陶丽
在全球化背景下,教师的跨文化学习对其在知识、伦理、审美等方面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选取中加互惠学习项目中8名职前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科瑟根的洋葱模型对这些教师在跨文化学习中的反思水平进行探讨。研究发现,职前教师反思水平总体呈非线性样态,具体在不同学科、不同阶段、不同场域的反思水平均呈现出差异状态。研究建议,在跨文化学习中应为职前教师提供更为宽广、持续的平台,避免其局限于零碎现象的学习,提升职前教师跨文化学习的文化自觉。
关键词:
跨文化学习 职前教师 洋葱模型 反思水平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洪恩 王覃刚
社会何以可能?这是Georg Simmel提出的一个社会科学的基本问题。本文认为,作为具有社会交往本能的人类演化的必然结果,高交往频率的人群相互间的亲和性和共同利益使合作在群体内成为可能,于是社会成为可能。美国Santa Fe研究所的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群体中自发的强互惠的出现,保证了合作在群体内的延续,从而使得群体成功演化。在此基础上,强互惠者的职业化以及政府型强互惠能更有效地对不合作者实施制裁,合作在强制下使得社会成为可能。这为我们展开了对制度演化研究的新视角。
关键词:
强互惠 职业化 政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甲睿 黄甫全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大学教师教育改革的合流,在院校协作运动的不断发展中,人们通过努力,相继超越了独立机构的分离对立矛盾和卖家模式的单向服务局限,逐渐生成与建构起了院校双方共存协变的互惠原理,以彰显院校协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提升学生学习结果的价值诉求。许多研究文献探讨了这一互惠原理的丰富内涵,明确主张院校协作的互惠目标是相互革新,互惠主体是双重主体,互惠内容是主题活动,互惠机制是相互服务。院校双方只有通过创用多种有效的互惠策略,诸如培养互惠意识、建立互惠信任、组织互惠交流、加强互惠投入和彰显互惠效果等,才能滋养和推动互惠性院校协作文化的不断成长与发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毕必胜
赣港经贸合作互惠互利互补。香港回归后,赣港合作赋予了新的内涵。江西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劳动力优势和区位优势和充分利用香港“四大中心”作用,抓住机遇,突出重点,促进两地共同繁荣
关键词:
赣港合作,互惠互利互补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许自强
互惠是利益和特权的相互让与,是两国之间确立起商务关系的一个基础。互惠原则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重要原则之一。在总协定文本的前言中,对总协定的宗旨和目的,就明确规定缔约各国政府“切望达成互惠互利协议,导致大幅度地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障碍,取消国际贸易中的岐视待遇,以对上述目的作出贡献”。总协定的互惠原则的规定,还可见诸于第二十八条附加的《关税谈判》第一款。该款规定:“缔约各国应在互惠互利基础上进行谈判,以大幅度降低关税和进出口其他费用的一般水平,特别是降低那些使少量进口都受到阻碍的高关税,并在谈判中适当注意本协定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高鸿桢
实验博弈论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仅考虑局中人物质利益的博弈模型不足以说明局中人的行为。本文介绍了公平互惠模型以及以心理博弈为框架的互惠博弈模型,认为将公平和互惠纳入博弈模型是经济建模的巨大进步。
关键词:
公平 互惠 公平均衡 序贯互惠均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覃刚
美国Santa Fe研究所的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群体中自发的强互惠的出现,保证了合作在群体内的延续,从而使得群体成功演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认为,强互惠者的职业化以及政府型强互惠能更有效地对不合作者实施制裁,于是合作在强制下使得社会成为可能。
关键词:
合作 强互惠 交往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唐朱昌 陈勇
中俄的转型和发展需要中俄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实现”龙熊”共舞。深化经贸合作是两国实现崛起过程中的双赢选择。一个迅速工业化的中国需要稳定可靠的俄罗斯市场,一个日益强大的俄罗斯同样也需要参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潜在市场。在中俄两国几乎具备所有条件的情况下,经贸合作进展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转型不彻底。然而,为实现共舞,当前两国应利用良好的政治关系,扩大深化经贸合作,完善经济转型。推动经济转型,完善市场建设,这不仅能消除影响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性障碍,也是两国成功实现共同发展的必要步骤。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良灿 张同健
互惠性偏好是行为经济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对传统的理性"经济人"假设提出了现实性的挑战。借助于激励理论中的委托--代理模型,通过互惠性假设下与"经济人"假设下的博弈均衡解的对比分析可知,新古典体系中的最优契约均衡存在着帕累托改进的可能。互惠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可以大于自利性行为下的经济收益,经济个体可以通过经济行为的调整与分配机制的变更来获取更大的利益,并促进组织利益、群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扩张。研究表明,长期在经济理论中居于主导地位"经济人"假设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的实践性日渐衰退,包括"互惠性"假设在内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志勇 黄必红
一、社会偏好的模型理论 在经济学里,均与寡,牵涉到人类社会两种最基本和重要的活动,那就是生活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人们对于公平的认识和体会,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公平问题,并将其分析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伦理学的交叉领域,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亦虹 任晓晨 尹贻林 邓斌超
为降低缔约成本,巨型项目大标段发包模式要求发承包彼此建立信任互惠机制,缔约前发包人甄别具有高信任度的承包人,缔约后双方维持信任并彼此互惠诱发完美履约行为。为此,构建了巨型项目发包人-承包人信任互惠行为机理研究框架。首先以跨案例与深度个案研究设定发包人初始信任-阈值映射,再由分布式原理设计发包人初始信任算法;其次基于序贯博弈分析发承包双方行为策略,预设"信任-互惠-履约状态补偿"理论,并以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命题进行预检验;最后采用多案例迭代的田野实验实现纠偏→再实验→再检验的过程,以达到理论稳定。试图揭示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