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15)
2023(12221)
2022(10599)
2021(10168)
2020(8428)
2019(19674)
2018(19389)
2017(38120)
2016(20628)
2015(22973)
2014(23330)
2013(22919)
2012(20898)
2011(18542)
2010(18509)
2009(16941)
2008(16623)
2007(14520)
2006(12593)
2005(11239)
作者
(59944)
(49489)
(49007)
(46977)
(31588)
(23816)
(22468)
(19322)
(18935)
(17888)
(17126)
(16723)
(15691)
(15664)
(15402)
(15374)
(14733)
(14661)
(14157)
(14139)
(12261)
(12154)
(12083)
(11250)
(11189)
(11095)
(11051)
(10900)
(9924)
(9722)
学科
(77389)
经济(77302)
管理(57202)
(55451)
(49148)
企业(49148)
方法(37401)
数学(32285)
数学方法(31878)
(21579)
(21450)
银行(21432)
(20115)
(20060)
中国(19524)
业经(19262)
(18698)
(17826)
(15504)
金融(15503)
地方(14447)
理论(14075)
(13725)
财务(13659)
财务管理(13637)
(13541)
贸易(13528)
(13022)
企业财务(12996)
农业(12641)
机构
大学(287288)
学院(284312)
管理(114439)
(108505)
经济(105946)
理学(98832)
理学院(97747)
管理学(95938)
管理学院(95435)
研究(93145)
中国(76435)
(61483)
科学(58823)
(51692)
(48365)
(46541)
中心(44115)
业大(44011)
研究所(42643)
财经(41720)
(41465)
北京(38873)
农业(38175)
(38043)
(36688)
师范(36292)
(34770)
(33862)
经济学(32373)
财经大学(31559)
基金
项目(197724)
科学(154480)
基金(143542)
研究(142497)
(125403)
国家(124375)
科学基金(106809)
社会(87880)
社会科(83282)
社会科学(83258)
(77020)
基金项目(76813)
自然(71344)
自然科(69705)
自然科学(69687)
自然科学基金(68441)
教育(65590)
(65128)
资助(59743)
编号(57647)
成果(46596)
重点(43742)
(43278)
(41021)
(40706)
课题(39419)
科研(38301)
创新(38219)
大学(37182)
教育部(37052)
期刊
(115190)
经济(115190)
研究(86727)
中国(52097)
学报(47721)
(43087)
科学(42814)
管理(42208)
(40773)
金融(40773)
(39102)
大学(35903)
学学(33845)
教育(30790)
农业(28120)
技术(24372)
财经(20509)
业经(18683)
经济研究(17954)
(17245)
理论(16073)
图书(15156)
实践(14965)
(14965)
问题(14767)
科技(14247)
(14044)
(13322)
技术经济(13060)
现代(12742)
共检索到419184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韩伟  
组建资产管理公司,对国有商业银行的部分不良贷款进行剥离,是国家为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竞争力,减轻企业债务负担,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通过对泰安市四家国有商业银行个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一是无论在政策制定上还是在具体操作上,第一次剥离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偏高的问题。二是单靠国有商业银行自身的力量消化数额庞大的不良贷款是非常困难的,也是不现实的。三是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实施“二次剥离”是现实形势下实现银企双赢的客观选择,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中国银监会江西监管局非银处课题组  
国家对三家银行的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通过财政委托、协议转让、商业化收购等方式剥离转让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由于受政策性和非市场化等因素影响,不良贷款剥离接收存在一些问题。完善资产管理公司经营机制,改进不良贷款收购方式;完善政策法规,规范不良资产剥离行为;充分发挥银监部的职能作用,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唐奕  
本文针对1999年以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两次剥离不良贷款的情况,分析了现行制度安排存在的问题及其对剥离之后资产的处置所产生的影响,并建议按市场原则转移不良贷款,以便发挥资产管理公司专业化处置的优势,真正化解银行风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祥发  
国有商业银行巨额不良资产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长期积累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处置解决也将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我们在处置已有不良资产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防止旧的不良资产在不断减少的同时,新的不良资产又源源不断出现的恶性循环状况,从根本上清除不良资产产生的源头,做到标本兼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白颖  郭成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浩  李春阳  
不良贷款是制约国有商业银行发展的关键,基层国有商业银行消化不良贷款能力有限,可以考虑实行公司化模式,走不良贷款专业清收道路。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田华  
形成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解决起来的难度也比较大 ,应该从建立银行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社会信用环境等方面入手真正化解不良贷款。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刘青  刘志远  张健  
本文分析了银行处理不良贷款背后的心理动因,并以不良贷款拨备与剥离作为银行放弃对不良贷款恶性增资概率的替代指标,实证检验了银行高层的更替与其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通过对2005年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股份制商业银行高层的更替与其对不良贷款的处理方式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对银行董事长、行长的更替带来不良贷款拨备与剥离的增加,并且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银行放弃不良贷款或对贷款质量有更稳健的认识,从而降低不良贷款恶性增资产生的概率。此外,退出董事的资历影响贷款呆账准备的计提,且为正向关系。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天新  
近年来,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一直高于规定水平,这不仅影响了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对经济的支持能力,还会诱发社会道德风险,而对不良资产的处置,又会增加财政风险,引发通货膨胀;而且一旦发生严重金融风险,还将有可能会引发地区性的金融危机。为了给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稳定的金融环境,大力降低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就变得非常重要。为此,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界定、分类的基础上,对其形成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化解和防范不良资产的多种方式,从而更好地化解金融风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林志忠  
采用好银行/坏银行模式,由政府主导集中处置国有银行不良资产符合中国实际,理论上可行,也行之有效,但政府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成本。本文通过比较三次剥离,从中可以看出政府逐步在按照市场方式解决国有银行不良资产问题。本文还对农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剥离提出了建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冷国邦  
我国金融风险潜在因素主要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上面。正确分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危害和成因,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于从整体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及危害不良贷款,一般指到期不能收回本息的贷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程蓉  
随着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银行体系中累计了巨额的不良贷款,严重阻碍了国内经济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快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步伐,化解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为重中之中。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姚桂成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过高,是由于国有企业、银行、政府三方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是体制上的原因。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应着眼于体制上的改革,加快资本市场建设,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同时,当前关键的问题是控制不良贷款增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天水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国有商业银行大量不良贷款的存在 ,严重影响其正常经营与发展和金融对经济的助推作用。去年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总体出现了“双降”的良好势头 ,但个别地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有增无减 ,居高不下 ,余额、比例“双升” ,化解难度加大 ,形势逾加严峻。本文以甘肃省天水市为个案对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进行了深入调查研究 ,通过对现状与特点、成因与难点和后期变化走势的分析与预测 ,揭示了形成原因和化解难度的全国普遍性与区域特殊性 ,提出以下主要观点 :一是不良贷款是社会金融运行深层次矛盾长期积累的产物 ,化解工作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 ,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二是要求不良贷款统一“降...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