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3)
- 2023(8837)
- 2022(7059)
- 2021(6768)
- 2020(5539)
- 2019(12588)
- 2018(12288)
- 2017(22788)
- 2016(11575)
- 2015(12934)
- 2014(12149)
- 2013(12014)
- 2012(11201)
- 2011(10428)
- 2010(10157)
- 2009(9629)
- 2008(9362)
- 2007(7997)
- 2006(7022)
- 2005(6300)
- 学科
- 济(52479)
- 经济(52436)
- 管理(34512)
- 业(33828)
- 企(28586)
- 企业(28586)
- 方法(22536)
- 贸(21568)
- 贸易(21554)
- 易(21012)
- 数学(19454)
- 数学方法(19351)
- 中国(18325)
- 技术(15502)
- 技术管理(12030)
- 农(11877)
- 业经(11688)
- 财(10147)
- 制(9606)
- 出(9539)
- 银(9282)
- 银行(9275)
- 行(9067)
- 关系(9009)
- 融(8921)
- 金融(8921)
- 产业(8541)
- 地方(8372)
- 口(7726)
- 出口(7723)
- 机构
- 大学(163728)
- 学院(162203)
- 济(84332)
- 经济(83313)
- 管理(62873)
- 研究(59828)
- 理学(54366)
- 理学院(53826)
- 管理学(53213)
- 管理学院(52890)
- 中国(47254)
- 财(34566)
- 京(34006)
- 科学(30258)
- 经济学(28394)
- 所(28077)
- 财经(27930)
- 中心(25792)
- 经(25791)
- 经济学院(25661)
- 研究所(25429)
- 江(22218)
- 北京(22076)
- 院(21796)
- 财经大学(21044)
- 范(19402)
- 商学(19313)
- 贸(19298)
- 师范(19282)
- 商学院(19100)
- 基金
- 项目(107895)
- 科学(88132)
- 研究(83104)
- 基金(81828)
- 家(70588)
- 国家(70077)
- 科学基金(60865)
- 社会(57839)
- 社会科(55246)
- 社会科学(55237)
- 基金项目(42245)
- 省(39067)
- 教育(37248)
- 自然(35424)
- 自然科(34744)
- 自然科学(34737)
- 自然科学基金(34228)
- 划(33281)
- 资助(32538)
- 编号(30573)
- 创(29293)
- 创新(26445)
- 国家社会(25986)
- 部(25869)
- 成果(24619)
- 重点(24412)
- 发(24365)
- 中国(24160)
- 教育部(23173)
- 人文(22186)
共检索到2513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邓新波
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进入衰退期,复苏过程艰难曲折,外需持续低迷,我国出口增速下滑,外贸中低速增长常态化。同时,2012年中国外贸总额近3.9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0.5%,仅次于美国居全球第二位,预计很快成为第一位;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上升到11.2%,外贸发展遇到"天花板"问题。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安菊
彻底改变传统欧式洗碗机无法适应中国家庭厨房的各种弊端,推出为中国厨房量身打造的一体化洗碗机,方太引领国内同行开始新一轮中国原创式技术创新热潮。仅用20年时间,在成功完成打造中国家电行业高端品牌的第一次转型之后,方太正在实现从高端品牌向"中国制造"标杆的二次转型,为继续实现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产业树立起新的国家样本和标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邵安菊
彻底改变传统欧式洗碗机无法适应中国家庭厨房的各种弊端,推出为中国厨房量身打造的一体化洗碗机,方太引领国内同行开始新一轮中国原创式技术创新热潮。仅用20年时间,在成功完成打造中国家电行业高端品牌的第一次转型之后,方太正在实现从高端品牌向"中国制造"标杆的二次转型,为继续实现转型升级的中国制造产业树立起新的国家样本和标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艳艳
伴随着经济增速进入"新常态",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的中国外贸也进入了新常态,从高速增长转至低速提质增效阶段。通过分析外贸新常态出现的国际和国内原因,然后分析传统外贸发展带来的问题,最后从技术、品牌、跨境电商、劳动者素质和服务贸易等方面提出了外贸转型升级的路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邱斌 刘修岩 吴飞飞 陈旭
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长达30多年的高速增长以后即将进入"新常态"的发展阶段,国际贸易作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将面临稳定增长、调整结构和提高质量等综合性挑战,如何在"新常态"背景下保持中国对外贸易的平稳增长和结构优化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在此背景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和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的"新常态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转型升级的理论创新与政策研究"学术论坛于2015年5月16日在东南大学召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经济研究》主编裴长洪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唐海燕
进入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发展呈现出全面创新的新景象,标志着国际贸易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本文简要地概括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的基本内容,初步分析了当代国际贸易创新对国际政治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创新的对策思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哲民
在全国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并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经济特区由依靠优惠政策,转向依靠“两个转变”来发展经济,这标志着经济特区进入了二次创业的新时期。经济特区要更好地发挥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关键在于不断创新,为全国的改革开放提供新思路、新经验和新成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袁莉 刘鞠林
以系统论为指导,从中观经济的层面,探讨了高新区二次创业的核心必须是融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于一体的集成创新,是实现系统整体功能最优的创新,探讨了高新区集成创新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群 集成创新 高新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周兵 梁松 高君希
目前,版权引进已经成为我国广电单位成熟的经营模式,"拿来主义"让国内电视节目开始依赖引进海外版权。综艺节目版权二次创新具有后发优势,对改善我国综艺节目版权贸易逆差的作用不言而喻,如何有效地进行二次创新具有研究的必要。本文通过分析综艺节目版权二次创新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旨在提出针对综艺节目版权二次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综艺节目 版权引进 二次创新 知识产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姚卫新
知识供应链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知识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本文在总结其概念、内涵和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知识供应链的局限性,提出了知识供应链中知识二次创新的概念和原则,分析了二次创新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二次创新的模型图及创新过程的运营机制。
关键词:
知识供应链 知识二次创新 模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光泗 徐翔
二次创新是实现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转变的重要环节,中国引进技术二次创新投入低下已经引起广泛关注。基于产品垂直创新内生增长理论,文章构建了二次创新的内生决定模型,讨论了技术引进选择、市场结构、企业研发效率等因素对二次创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1998~2004年我国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提出加大引进技术二次创新的建议。
关键词:
技术引进 市场结构 研发效率 二次创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蔡伟,于英川
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 ,探讨并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以技术引进为基础的二次创新的过程及作用 ,提出如何妥善处理二次创新涉及的知识产权问题。
关键词:
技术引进 技术创新 二次创新 知识产权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周浩
本文利用专利竞赛模型 ( patent race) ,探讨技术引进及其二次创新活动中技术引进费用与自身应用性研发投入的关系以及二次创新速度和市场均衡时参与该竞赛的厂商数目的决定。同时也分析了研发外溢效应对模型的冲击。文章的主要结论是 :技术引进与自身应用性研发投入是互补抑或替代关系需视两者相对大小而定。双方的关系呈现阶段性变化。此外 ,随外溢效应的增强 ,整个参与竞赛的厂商数目和厂商应用性研发投入水平均趋于下降 ,但是整个社会引进技术的二次创新速度却趋于加快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胡河宁 孟海华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来源于技术引进基础上的自主创新。如果企业不能把自身的创新能力、创新机制和引进时机、引进策略很好的结合起来的话,在二次创新的过程中势必会遭遇意想不到的困境。因此企业必须确认自身的创新主体地位,适时进行组织再造,规范创新激励机制和投资机制,积极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关键词:
企业创新 技术创新 机制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芮正云 马喜芳
本文通过对中电熊猫液晶技术发展历程的纵向案例分析,探讨后发企业如何借助外部创新网络实现技术赶超,以及企业跨越式技术成长的动力机制。本文探究了后发企业技术赶超过程中创新网络的构建与演化机理;分阶段重点阐释后发企业创新战略与创新能力的匹配与协同演进;分析了外部制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从而识别出后发企业实现二次创新的关键因素和实现路径。研究发现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成长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并形成“适应性技术吸收-维护性技术开发-发展性技术变革”的跨越式成长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