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8)
2023(6853)
2022(5764)
2021(4931)
2020(4070)
2019(9125)
2018(8909)
2017(17503)
2016(8934)
2015(9960)
2014(9963)
2013(9899)
2012(9493)
2011(8846)
2010(9178)
2009(8677)
2008(8499)
2007(8033)
2006(7467)
2005(6753)
作者
(25705)
(21719)
(21512)
(20712)
(14042)
(10274)
(10049)
(8290)
(8259)
(7853)
(7708)
(7216)
(7011)
(6957)
(6904)
(6585)
(6435)
(6320)
(6196)
(5925)
(5608)
(5225)
(5159)
(5075)
(5038)
(4832)
(4698)
(4607)
(4327)
(4223)
学科
(65494)
经济(65354)
管理(27512)
(24068)
(21872)
企业(21872)
方法(20080)
地方(18028)
数学(15665)
数学方法(15542)
中国(13938)
业经(13585)
地方经济(13238)
(10932)
(9943)
(9465)
理论(8491)
(8242)
(8217)
(7682)
环境(7661)
农业(7288)
(7165)
贸易(7159)
(7035)
经济学(6934)
(6924)
(6847)
(6840)
金融(6839)
机构
学院(139541)
大学(139154)
(70227)
经济(68952)
管理(53070)
研究(50187)
理学(45305)
理学院(44780)
管理学(44098)
管理学院(43782)
中国(37029)
(29446)
(28203)
科学(26603)
(24336)
财经(23622)
经济学(22718)
研究所(21636)
中心(21527)
(21350)
(21185)
经济学院(19933)
(18357)
师范(18266)
北京(17902)
(17595)
财经大学(17174)
(16749)
(16235)
社会(15390)
基金
项目(85764)
科学(68879)
研究(64986)
基金(63366)
(53386)
国家(52949)
社会(46766)
科学基金(46341)
社会科(43316)
社会科学(43300)
(32935)
基金项目(32395)
教育(29326)
(26833)
自然(26611)
资助(26136)
自然科(26044)
自然科学(26041)
自然科学基金(25607)
编号(25359)
成果(21241)
(20027)
国家社会(19292)
(19158)
重点(19041)
课题(18149)
(17415)
教育部(17266)
人文(17203)
发展(17168)
期刊
(88049)
经济(88049)
研究(47150)
中国(28369)
管理(23218)
(21976)
科学(17454)
学报(17284)
(16100)
经济研究(15342)
大学(14154)
学学(13241)
财经(13210)
技术(12813)
教育(12726)
(12535)
金融(12535)
业经(12329)
(11589)
问题(10948)
农业(10718)
技术经济(8916)
(8829)
统计(8749)
世界(8175)
国际(7986)
(7758)
商业(7377)
经济管理(7163)
决策(7048)
共检索到2243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建林  
在当前"二元经济"城乡分割的情况下,城乡居民收入存在较大差异。和谐社会战略要求经济的均衡发展,对城乡居民收入差的时间序列考察,是检验三农政策是否符合和谐社会建设的有效方法之一。文章以甘肃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对象进行考查,利用单位根检验方法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二者时间序列的单整特征,并用协整理论检验了它们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收敛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云  刘慧  徐向峰  
国有单位二元用工体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缓解了就业市场的压力,但是其本身长期固有的弊端也给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一些不利因素,打破这一体制的束缚,对建立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社会以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健康发展都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陈惠雄  
中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呈现梯度约束型。理论而言,不同的约束状态应当选择不同的发展战略,才能够达到国家与区域发展共赢的最大化战略目标。本文力求说明我国区域发展存在的这种约束差异与成因,并在揭示经济发展的终极目的的基础上,力求说服处在不同发展约束条件区域的行为者尤其是决策行为者选择符合区域最大化社会福祉实际的发展战略而不是盲目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模式。这种基于梯度约束条件下的区域发展战略选择:一是为最广大人民谋幸福而非谋最大化的GDP偏好,二是实现国家的和谐社会发展战略构局。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沈红丽  齐晓丽  金浩  
本文构建了我国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的协整方程,并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我国金融结构与二元经济存在长期稳定的正相关关系;金融结构是二元经济的收入和消费因子的Granger原因;二元经济的收入和消费因子对金融结构的脉冲响应是正向响应,而产出因子是负向响应;金融结构受自身影响最大,二元经济在滞后3期受金融结构的影响比较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促进金融结构完善和二元经济转换的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伟光  肖晶  
随着2006年12月11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资银行的全面放开,中外资银行间的竞争会越发激烈。本文通过实证分析,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银行业的盈利能力、经营效率、抗风险能力、安全性与稳健性等方面的影响,进而提出应对外资银行进入的相关对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吕靖烨  
营造和谐社区消费环境,是构建和谐社区乃至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与基础,然而种种因素制约了和谐社区建设,在目前构建和谐社区消费环境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制约瓶颈,所以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加强社区消费环境的规划、加强市场监管与执法力度、规范厂商经营行为、加强消费教育、加强社区消费相关法制建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修华  黄明  
本文利用1978-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金融发展与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金融发展如何更好的促进二元经济结构转换提出了简要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迎春  张小平  刘春姣  
文章对我国1981~2004年期间居民收入差距和经济二元化程度进行了协整分析,对二者间关系进行了经典的以及借助误差修正模型的非经典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结果显示两变量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并存在从二元化程度到收入差距的长期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淼  
城乡二元结构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过程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要使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在良性状态下不断弱化直至最终破除。文章结合当前中国的实际,通过对国内外可行性模式的借鉴,从宏观经济政策,户籍制度变迁,城乡一体化战略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我国弱化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可行性方案。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罗汉武  李昉  
文章利用河南省年度的数据,采用JJ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实证分析了社会用电量与GDP总量、产业结构、人口量和电价水平之间的关系。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淮  
从1998年的形势看,“‘九五’与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最为始料不及的是新的供求失衡与过剩经济的出现。90年代中期有三个背景:一是当时认为“21世纪将是亚洲的世纪”,再加上美国经济正处于高涨过程中,人们对外部需求增长的基本估计普遍乐观;二是“增长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滕藤  
1马克思主义与和谐社会最近60年,技术创新的周期越来越短,人类创造社会财富的能力越来越强。同时,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冲击越来越大,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人们也因此逐渐认识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决定进一步指明了生态经济学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生态经济与和谐社会"研讨会将于2008年11月8日~9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现围绕以下议题进行征文。(1)改革三十年来生态经济学进展的回顾与反思(2)生态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论的探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楚金桥  李俊  
和谐社会要求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内部各要素分别协调以及各部分之间整体协调,达到力量上的相互平衡,这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均衡。和谐社会的这一均衡本质,要求其在经济上必须达到资源配置有效、市场制度完善和收入分配公平。有效的资源配置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完善的市场制度,尤其是产权制度和价格制度作为前提;在获取效率的基础上,还必须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让社会上的所有人共享经济成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胡伟清  
本文认为,和谐社会的经济标准必须从效率和公平两个方面来考虑,具体可分解为人均GDP、经济增长率、恩格尔系数、失业率、人均周工作时间、行业集中度、劳动力流动成本、负外部性、吉尼系数、歧视指数、贫困人口比例和通货膨胀率等12个指标。文章提出,我国建立和谐社会的重点,应该放在提高人均GDP、收入的合理分配、反贫困、环境治理和保护、减少生产要素在行业以及地区间的流动障碍等方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