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56)
- 2023(14581)
- 2022(12113)
- 2021(11068)
- 2020(9078)
- 2019(20433)
- 2018(19385)
- 2017(37142)
- 2016(19502)
- 2015(20763)
- 2014(19634)
- 2013(19277)
- 2012(17053)
- 2011(15494)
- 2010(15260)
- 2009(14412)
- 2008(13312)
- 2007(11375)
- 2006(10060)
- 2005(9066)
- 学科
- 济(72483)
- 经济(72402)
- 业(54285)
- 管理(54221)
- 企(45566)
- 企业(45566)
- 方法(29743)
- 融(28041)
- 金融(28039)
- 中国(27328)
- 数学(25484)
- 银(25397)
- 银行(25352)
- 数学方法(25177)
- 行(24524)
- 财(22989)
- 农(20426)
- 业经(17838)
- 制(17618)
- 贸(16059)
- 贸易(16046)
- 易(15677)
- 务(15596)
- 财务(15548)
- 财务管理(15529)
- 学(15065)
- 地方(14971)
- 企业财务(14899)
- 农业(14269)
- 理论(12973)
- 机构
- 大学(258868)
- 学院(257673)
- 济(108849)
- 经济(106814)
- 管理(97476)
- 研究(87429)
- 理学(84874)
- 理学院(83967)
- 管理学(82406)
- 管理学院(81948)
- 中国(72521)
- 京(52410)
- 科学(51627)
- 财(51549)
- 农(45170)
- 所(43060)
- 中心(41996)
- 财经(41328)
- 研究所(39272)
- 业大(38632)
- 经(37849)
- 江(36919)
- 农业(35608)
- 经济学(35143)
- 范(32463)
- 北京(32375)
- 师范(32022)
- 经济学院(31934)
- 院(31378)
- 财经大学(31213)
- 基金
- 项目(178062)
- 科学(140672)
- 基金(131424)
- 研究(128052)
- 家(116121)
- 国家(115126)
- 科学基金(98735)
- 社会(84640)
- 社会科(80437)
- 社会科学(80419)
- 基金项目(69144)
- 省(68753)
- 自然(63194)
- 自然科(61863)
- 自然科学(61843)
- 自然科学基金(60775)
- 教育(58508)
- 划(58163)
- 资助(52245)
- 编号(50461)
- 重点(40397)
- 成果(40353)
- 部(38889)
- 创(38730)
- 发(38333)
- 国家社会(36210)
- 创新(36036)
- 科研(34749)
- 课题(34064)
- 教育部(33955)
- 期刊
- 济(114986)
- 经济(114986)
- 研究(75851)
- 中国(50432)
- 学报(44092)
- 农(40944)
- 财(39797)
- 融(38928)
- 金融(38928)
- 科学(38328)
- 管理(35814)
- 大学(33312)
- 学学(31147)
- 农业(26655)
- 教育(25423)
- 经济研究(20681)
- 财经(20275)
- 业经(19091)
- 技术(19013)
- 经(17501)
- 问题(14558)
- 业(14076)
- 贸(13692)
- 国际(12974)
- 版(12809)
- 图书(12611)
- 商业(12206)
- 理论(11533)
- 科技(11425)
- 技术经济(11256)
共检索到3859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绍宸 杨诗琦
在“二元悖论”理论框架中,全球金融周期作为重要的冲击因素,对跨境资本流动有着重要影响。中心国家货币政策通过信贷渠道、风险承担渠道和基金渠道传导,导致全球跨境资本流动、资产价格和信贷增长共振,从而产生全球金融周期的现象。全球金融周期冲击导致投资组合流动和信贷流动产生强烈的顺周期性,这在新兴市场国家中更加明显。同时,危机引发的“涡轮增压效应”放大了全球金融周期的冲击作用。为有效防范外部冲击,需在宏观经济基本面、金融发展和浮动汇率制度等方面不断着力,并运用资本管制政策、宏观审慎政策和杠杆率限制等政策工具,提升资本流动管理能力。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继梅 李典毓
基于49个经济体2005年第三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并探讨经济制度与政策对跨境资本异常流动顺周期性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全球金融周期扩张阶段,跨境资本显著外逃;全球金融周期衰退阶段,资本中断和撤回的发生概率增加;发达经济体和发展中经济体资本异常流动均具有顺周期特征;与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相比,直接投资受全球金融周期衰退的影响程度最小;宏观审慎政策能够有效调节输入型资本异常流动,资本账户开放、金融发展和汇率制度在不同类型经济体中的调节效应具有异质性特征。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庄子罐 裴沛 傅志明
实证和理论研究均表明,金融要素会放大随机冲击对经济的影响,即金融对经济波动的加速器作用。在此背景下,本文首先梳理金融加速器理论产生的原因及其传导机制;其次,引入金融机构(银行),从企业资产负债表效应和银行资产负债表效应两个角度阐述金融要素对经济波动的放大作用;再次,从多元投资组合和国际借贷两个方面揭示金融加速器对国际经济周期的传播和扩大作用,并指出金融加速器在我国的存在性;最后,总结了金融要素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影响,并提出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永中
20世纪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出现了逆转,由先前的从富国向穷国的顺流,转变为由穷国向富国的逆流。国际资本逆流与标准经济理论的预测完全相悖。本文对关于国际资本流动悖论的理论假说和经验研究作了一个系统的文献综述。首先,建立一个简明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分析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悖论的潜在因素。其次,从发展中国家在人力资本、制度完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和外资利用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等角度,对国际资本流动悖论的理论假说进行深入阐述和系统分析。最后,作评论性总结。
关键词:
国际资本流动悖论 理论 经验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小芬 虞梦微
本文从全球42个主要的股票市场指数提取全球股票市场因子,作为全球金融周期的代理变量,考察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总流入的影响。结果发现:(1)当全球股票市场因子(全球风险规避和不确定性)上升时,跨境资本流入显著下降;(2)一国处于经济繁荣时期,经济增速和利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全球金融周期对资本流入的影响会减弱;(3)一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或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全球金融周期对资本流入的影响会越强;(4)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尽管不能完全隔绝全球金融周期的影响,但相比固定汇率制度,可提高一国抵御全球金融周期冲击的能力;(5)美国货币政策冲击是全球金融周期的重要驱动因素,并通过全球金融周期影响跨境资本流动。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一国应夯实经济基本面、采取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和适当的资本管制措施,以缓解全球金融周期给资本流动带来的冲击。
关键词:
全球金融周期 跨境资本流动 三元悖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勇兵 陈宇媚
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是对贸易流量的结构性分解,深入剖析二元边际的结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对理解贸易增长的性质、福利含义以及贸易政策的制定等贸易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和评述已有的研究成果:(1)在对二元边际的概念界定进行整理;(2)总结关于测度二元边际结构的经验研究;(3)二元边际对贸易福利的作用机制;(4)影响二元边际的因素分析。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总结和评述,指出发现国内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
扩展边际 集约边际 贸易福利 贸易成本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郭峰
近20年中国地区金融扩张速度很快,城市商业银行、村镇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纷纷成立,政府干预是金融扩张和金融机构运行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评述了影响政府干预金融的主要动机和后果。在中国式的分权权威制之下,地方政府对地区金融扩张和地方性金融机构的干预是我们理解中国金融发展的重要视角。地方政府和官员围绕经济增长开展的政治锦标赛,财政分权改革导致的地方财政资源不足,以及地方政府的金融干预之手与中央政府的金融监管之手的互动,是理解地方政府对辖区金融干预的重要逻辑。
关键词:
金融扩张 地方金融 政治干预 金融监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斌 于春海 刘翠花
随着金融开放的不断深化,资本流动稳定性也在发生深度调整。然而,由于全球金融周期的动态变化,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市场化等不同金融开放形式与资本流动稳定性之间可能并非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本文以52个国家1987—2018年跨国数据为样本,使用面板平滑转换模型(PSTR)详细考察金融开放、全球金融周期与资本流动稳定性之间的深层关联。主要结论如下:(1)将全球金融周期作为转换变量情况下,资本账户开放、汇率市场化对证券类和信贷类资本流动波动的影响均存在非线性转换特征,但对FDI类资本流动的非线性影响不明显;(2)资本账户开放会加速资本流动波动,而随着全球金融风险提高,这种加速刺激会逐渐强化。当全球风险达到特定门槛,资本账户开放的边际影响会发生结构突变,加速器效果将更加明显;(3)汇率市场化虽然能一定程度抑制资本流动波动,但随着全球风险上升,其自动稳定器效果会弱化。当全球风险达到特定门槛,汇率市场化的边际影响也会发生结构突变。特别地,其对证券类资本流动波动的影响将由缓冲器转化为加速器。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强国令 王伟涛 董雅洁
基于1998—2020年跨国面板数据,从结构视角探讨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因素的调节效应和异质性等问题。基准检验发现,总量跨境资本流动以及证券投资、其他投资跨境资本流动具有显著的顺周期特征,直接投资顺周期特征不显著;国内金融风险改善、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汇率稳定性增加会强化全球金融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异质性检验表明,证券投资顺周期特征主要由企业驱动,其他投资主要由商业银行驱动;全球金融周期上行时总量跨境资本、证券投资、其他投资流入顺周期特征更为明显;金融危机后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对全球金融周期更敏感。进一步分析表明,全球贸易不确定性以及美联储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全球金融周期渠道影响各国跨境资本流动。拓展模型检验表明,不同类型经济体储备政策变动特征存在显著差异,新兴市场经济体倾向于使用外汇储备对冲风险和稳定汇率。研究结论为新形势下做好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监管、防范化解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等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启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孙志红 苗蕊
本文利用2001年第一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43个经济体数据,基于“三元悖论”有效性视角,采用带有交乘项的probit模型,研究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球金融周期是引起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原因,全球金融周期“繁荣”时期,可能会引起国际资本的激增;全球金融周期“萧条”时期,可能会引发资本流动中断和撤回;汇率制度弹性提高能够削弱全球金融周期对国际资本异常流动的影响;通过提高汇率制度弹性防范外部冲击的举措对新兴经济体来说更为有效。进一步研究表明,全球金融周期对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影响不同,这与不同类型账户的特点以及投资者的投资目的有关。
关键词:
全球金融周期 国际资本异常流动 三元悖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绍宸 巩冰 时梁 杨诗琦
各国金融状况相关性和联动性的逐步增强导致全球金融周期现象的出现,“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相互取代对政策选择提出诸多挑战。危机期间美国货币政策紧缩、风险因素上行对资产价格、信贷增长、跨境资本流动的冲击作用明显增强,仅靠浮动汇率制度已无法隔绝外部冲击,需要利用资本流动管理降低金融连接强度,“二元悖论”成立;非危机期间金融市场波动性下降,浮动汇率制度的“自动稳定器”作用明显提升,“三元悖论”成立。为防范外部冲击、提升本国货币政策独立性,需有效运用宏观审慎政策和杠杆率限制降低金融市场的顺周期性,危机期间使用资本管制政策限制资本流动,通过建立风险水平的监测体系,选择适宜的时间窗口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实现汇率的自由浮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郗静 卞志村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跨境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新兴经济体国家的货币政策自主性面临挑战。本文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全球金融周期进行区制划分,研究跨境资本流动在不同区制中对新兴经济体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全球金融周期的低波动区制中,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负向影响更大,不同类型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存在差异化影响;第二,全球金融周期处于不同波动区制时,汇率制度弹性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第三,在全球金融周期的低波动区制内,跨境资本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政策在跨境资本流动对货币政策自主性的负向影响中起调节作用,在高波动区制内其作用受限,故应进一步完善宏观审慎政策工具箱,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雷 张哲 陈平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金融周期取代全球失衡成为国际金融研究中新的焦点,"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的争论成为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热议的话题。本文重点研究了汇率制度在全球风险冲击影响跨境资本流入波动中发挥的作用,基于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的视角探讨"三元悖论"和"二元悖论"。首先,本文使用因子模型对新兴市场国家跨境资本流入波动数据的共同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兴市场国家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率呈现出高度一致性特征,共同因子的解释程度达到80%左右,且全球风险变量VIX与共同因子具有较高的正相关性。其次,本文使用面板模型回归的方法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数据的个体特征进行分析,特别是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的作用,研究发现,在全球风险水平较低时,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率具有削弱作用,而随着全球风险水平的提高,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入波动率的削弱作用减弱。最后,本文分别从测量误差和模型设定等方面进行了稳健性检验,发现结论依然稳健。本文的研究结论指出,浮动汇率制度对跨境资本流动波动率的缓冲作用依赖于全球风险水平,是介于"三元悖论"与"二元悖论"的中间状态,在全球风险水平较高的情况下,我国不宜过快推进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超 范志国
文章从全球中心经济体提取全球信贷周期因子,根据量价变化组合,将全球信贷周期划分为需求扩张、供给扩张、供给收缩、需求收缩四个阶段,研究了全球信贷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及其动态特征。从周期特征看,需求扩张提高了跨境资本流动,供给扩张降低了跨境资本流动,供给收缩影响不显著,需求收缩降低了跨境资本流动。从动态影响看,需求扩张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先促进后抑制再促进的动态影响,供给扩张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先抑制后促进再抑制的动态影响,供给收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长期影响不显著,需求收缩对跨境资本流动具有长期负向的动态影响。进一步检验发现,更具弹性的汇率制度未发挥“稳定器”作用,并不能隔绝全球信贷周期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影响。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信贷周期扩张阶段(需求扩张、供给扩张)对跨境资本流动的反应更敏感。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宏 陆建明 杨珍增 施炳展
全球失衡是当前理论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发生失衡的主要经济体之间存在着金融市场发展的巨大差异,加之现代金融发展理论近年来取得了较大进展,因此越来越多的文献开始从金融市场差异的视角解释全球失衡产生原因。从不同视角深入探究全球失衡的根源有助于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缓解持续、大规模贸易失衡,并解决由贸易失衡所引发的各种问题。本文对从金融市场差异视角解释全球失衡根源的近期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从基于储蓄—投资缺口的宏观路径和基于国际分工模式的微观路径两个层面,对关于金融市场差异和全球失衡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介绍和评述。
关键词:
金融深化 金融发展 金融市场 全球失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