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62)
- 2023(8256)
- 2022(6972)
- 2021(6509)
- 2020(5874)
- 2019(14079)
- 2018(14178)
- 2017(28154)
- 2016(15409)
- 2015(17856)
- 2014(18118)
- 2013(17973)
- 2012(16478)
- 2011(14903)
- 2010(15431)
- 2009(14379)
- 2008(14537)
- 2007(13134)
- 2006(11166)
- 2005(9983)
- 学科
- 济(67236)
- 经济(67175)
- 管理(46752)
- 业(46410)
- 企(39491)
- 企业(39491)
- 方法(37869)
- 数学(34458)
- 数学方法(33863)
- 财(19851)
- 农(16623)
- 中国(14926)
- 务(14376)
- 财务(14331)
- 财务管理(14296)
- 企业财务(13599)
- 学(12854)
- 业经(12443)
- 制(12073)
- 贸(11647)
- 贸易(11642)
- 易(11208)
- 地方(11151)
- 理论(10987)
- 农业(10832)
- 和(9929)
- 银(9625)
- 银行(9604)
- 技术(9143)
- 融(9005)
- 机构
- 大学(225973)
- 学院(225691)
- 济(90833)
- 管理(89684)
- 经济(88845)
- 理学(77720)
- 理学院(76922)
- 管理学(75273)
- 管理学院(74867)
- 研究(70062)
- 中国(54803)
- 京(47018)
- 科学(43915)
- 财(42843)
- 农(37932)
- 所(36324)
- 业大(34518)
- 财经(34303)
- 江(33808)
- 中心(33469)
- 研究所(32683)
- 经(31009)
- 农业(30107)
- 北京(29581)
- 范(27925)
- 师范(27612)
- 经济学(27578)
- 州(26894)
- 财经大学(25477)
- 经济学院(25068)
- 基金
- 项目(147634)
- 科学(115412)
- 基金(106837)
- 研究(105234)
- 家(92853)
- 国家(92133)
- 科学基金(79289)
- 社会(65075)
- 社会科(61724)
- 社会科学(61700)
- 省(58514)
- 基金项目(56146)
- 自然(53111)
- 自然科(51855)
- 自然科学(51842)
- 自然科学基金(50911)
- 教育(50564)
- 划(49107)
- 资助(45921)
- 编号(43673)
- 成果(35431)
- 重点(33312)
- 部(33094)
- 创(30357)
- 发(30297)
- 课题(29643)
- 科研(29017)
- 教育部(28382)
- 创新(28364)
- 大学(27914)
共检索到323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祝祖强 门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曹葵 金桩
本文对2000年度进行重大资产置换的21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我国上市公司资产置换类重组只在短期内提高了上市公司经营业绩,而长期内并没有提高上市公司业绩的结论。在文章的最后对分析的结论作了简单评价。
关键词:
因子分析 上市公司 资产置换 财务分析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荣梅
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和盘活不良资产时,需区别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以“协议权力转让”为代表的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自上而下”模式和以“绿色退出通道”为代表的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自下而上”模式,是比较成功的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采取的相应对策,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
关键词:
资产管理公司 不良资产 处置模式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惠京颖 任莹 龙奋杰
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资产置换融资模式已逐步取代银行贷款模式成为高校建设的主要融资模式之一。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对高校新校区建设中的各类资产置换形式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归纳各种形式的优点与缺点。并进一步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障碍,提出初步解决建议,以求促进资产置换融资模式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邓路 黄欣然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顺利完成,定向增发式资产注入已经成为很多上市公司迅速做强做大的重要途径。在这场波澜壮阔的资产注入浪潮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中国船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年初该公司的股价只有30元左右,在半年之后的2007年10月11日,其盘中价已突破300元,成为中国A股市场第一高价股,从而成为上市公司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陈玉清 董立强
买壳上市是企业实现间接上市,从而利用证券市场达到直接融资的一条捷径。本文以2002年的典型买壳案例为样本对该年资本市场上的买壳上市交易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案例实证分析。
关键词:
买壳上市 壳公司 买壳交易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孙超 宿晓 新夫
通过对1998-2010年我国上市公司以定向增发形式进行资产注入所产生的短期累计超额回报和购买并持有的长期超额收益的研究,区分股权全流通前后不同时期进行对比发现:股权全流通后上市公司资产注入产生的短期累计超额回报比股权全流通前有显著增加;进一步研究发现,考虑上市公司的达标需求因素和保壳因素后,股权全流通后的资产注入前后业绩有下降趋势,这从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的机会主义动机。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魏勇强
由于民企在国内上市融资极为艰难,海外借壳上市纷纷成为它们的首选。海外借壳上市主要有买壳和造壳两种方式,买壳和造壳各有优缺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武祥 潘玉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杜勇 谢志华
定向增发可分为三种类型:融资型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和并购型定向增发。市场上以资产注入型进行定向增发的方式最多,是我国多数上市公司大股东偏好的定向增发方式,而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所涉及的问题也更为复杂,更多的是质疑大股东资产注入增发是一种利益输送(Tunneling)行为。文章以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为研究切入点,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分析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各种相关变量与公司绩效的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发现近几年大股东资产注入增发行为越来越倾向为一种支持(Propping)行为。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资产注入 公司绩效 支持行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勇 李季刚
文章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定向增发项目融资后的成长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总体上看在定向增发两年后,定向增发项目融资的上市公司成长性要显著的高于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同时研究也表明,在定向增发后两年,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项目融资其成长性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注入资产从控股股东的动机来看,不仅存在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的可能性,也可能是政府出于国有资产重组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行政行为。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资产注入 控股股东动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卫东 李斯蕾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热潮。文章分析和检验了不同类型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对股东财富及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出于其私人利益,有强烈的动机向其控制的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从短期而言,控股股东的资产注入能够提高股东的财富,而股东的长期财富效应及公司的经营业绩却不佳。对比国家控股和私人控股的两类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导致股东的长期财富受损及长期经营业绩下降的幅度要比民营上市公司更大。
关键词:
关联股东 控股股东 资产注入 股东的财富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勇
近年来大股东纷纷将所属场外资产注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文章从产业链整合与利益侵占两个角度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及影响,并实证检验大股东资产注入的经济后果,发现: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的长期市场业绩出现下滑,投资者在资产注入后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并持有1年以上将会遭受损失,该结果支持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利益侵占动机。另外,发现注入资产类型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注入相关资产的长期业绩好于注入非相关资产,支持相关资产注入的产业链整合动机。
关键词:
资产注入 产业链整合 利益侵占 市场业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