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004)
- 2022(850)
- 2021(796)
- 2019(1541)
- 2018(1607)
- 2017(3137)
- 2016(1863)
- 2015(2142)
- 2014(2083)
- 2013(2219)
- 2012(2245)
- 2011(1920)
- 2010(1987)
- 2009(1799)
- 2008(1773)
- 2007(1758)
- 2006(1694)
- 2005(1772)
- 2004(1575)
- 2003(1549)
- 学科
- 济(8953)
- 经济(8938)
- 业(5777)
- 劳(4863)
- 劳动(4845)
- 管理(4607)
- 方法(4342)
- 农(4095)
- 中国(4053)
- 数学(3946)
- 数学方法(3922)
- 企(3116)
- 企业(3116)
- 农业(3024)
- 动(3006)
- 法(2427)
- 动力(2309)
- 人口(2294)
- 劳动力(2291)
- 农业劳动(2164)
- 农业人口(2064)
- 财(1883)
- 制(1744)
- 贸(1676)
- 贸易(1675)
- 易(1640)
- 理论(1428)
- 银(1403)
- 银行(1398)
- 行(1367)
- 机构
- 大学(27868)
- 学院(26752)
- 济(13428)
- 经济(13174)
- 管理(9834)
- 研究(9346)
- 中国(8106)
- 理学(8003)
- 理学院(7931)
- 管理学(7775)
- 管理学院(7727)
- 财(6749)
- 京(6231)
- 财经(5059)
- 所(4967)
- 科学(4792)
- 经济学(4651)
- 江(4650)
- 经(4590)
- 农(4245)
- 中心(4241)
- 北京(4200)
- 研究所(4190)
- 经济学院(4100)
- 财经大学(3780)
- 省(3659)
- 范(3595)
- 师范(3561)
- 州(3297)
- 业大(3190)
共检索到49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瑛
《劳动合同法》存在诸多需要完善和改进之处,本文仅对劳动缔约过失责任制度、人事保证制度、双倍工资等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能进一步完善我国劳动合同订立方面的法律制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孙静
劳动争议案件中有关劳动合同的争议很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合同订立不够规范而在履行过程中所产生的纠纷。为了减少劳动合同争议的发生,维护劳动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合法权益,本文以劳动法律、法规为依据,从订立劳动合同实际操作出发,阐述订立劳动合同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
劳动合同 主体资格 合同条款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欧阳爱辉
隐婚作为一类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引发了诸多问题。本文主要针对隐婚订立劳动合同是否具备法律效力、是否会损害到劳动者诚信度、以及是否阻碍到劳动者就业公平竞争三大问题进行探讨,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
关键词:
隐婚 劳动合同效力 诚信度 就业公平竞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苏高文
问:张某与公司订立的劳动合同于2012年11月30日到期,公司未通知张某终止劳动合同,但也没有与张某续订劳动合同,张某在原工作岗位继续工作,一年后的2013年12月,张某提出与公司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公司不同意。请问,张某主张权利会得到支持吗?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李文涛
判断劳动合同订立时女职工隐瞒怀孕事实是否构成欺诈,需要从欺诈的构成要件出发,展开层层推进的由客观到主观的逻辑推演式的论证分析。女职工一般没有主动告知怀孕事实的义务,其消极隐瞒怀孕事实的沉默,不构成欺诈。怀孕一般不属于女职工的重要性质,用人单位对女职工怀孕状况的错误认识,不构成重要的性质错误。女职工对怀孕事实的虚假陈述一般不具有违法性,不构成欺诈。欺诈和错误的认定,首先需要针对其涉及的特殊法律关系进行分析,在劳动合同领域的适用尤其如此。民法理论只有结合具体的部门法、结合案件的特殊事实,才能获得回应社会生活发展的生命力和想象力。与此同时,劳动法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为民法理论变革与演进提供了鲜活的社会素...
关键词:
欺诈 错误 劳动合同 怀孕事实的隐瞒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栾居沪
案情简介申请人丁某与被申请人某证券公司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分别是2008年9月19日至2011年9月18日、2011年9月19日至2014年9月18日。2014年9月18日,被申请人向申请人出示《不予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申请人拒绝签收。申请人对被申请人不予续签劳动合同的决定不予认可,于2015年9月17日申请仲裁,请求确认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栾居沪
案情简介申请人丁某与被申请人某证券公司签订了两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限分别是2008年9月19日至2011年9月18日、2011年9月19日至2014年9月18日。2014年9月18日,被申请人向申请人出示《不予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申请人拒绝签收。申请人对被申请人不予续签劳动合同的决定不予认可,于2015年9月17日申请仲裁,请求确认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关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军胜
一、如何界定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的关系《劳动法》第十六条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也就是说,劳动关系与劳动合同同时发生,没有劳动合同就没有劳动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徐梦梅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第二十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据调查,国内目前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主要是有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大多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青青
案情简介巩某2010年9月入职某置业公司,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书》,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自2010年9月10日起至2011年9月9日止,2010年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又续签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书》。2012年8月1日,该公司以直接送达的方式告知巩某劳动合同于2012年9月9日到期终止,公司将不再与其续订劳动合同。2012年8月2日,公司收到巩某邮寄的《续签劳动合同申请》,称由于其与公司已经签订二次固定期限劳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吴青青
案情简介巩某2010年9月入职某置业公司,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书》,约定:劳动合同期限自2010年9月10日起至2011年9月9日止,2010年劳动合同到期后,双方又续签了为期1年的《劳动合同书》。2012年8月1日,该公司以直接送达的方式告知巩某劳动合同于2012年9月9日到期终止,公司将不再与其续订劳动合同。2012年8月2日,公司收到巩某邮寄的《续签劳动合同申请》,称由于其与公司已经签订二次固定期限劳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郭文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