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42)
2023(3332)
2022(2447)
2021(2280)
2020(1509)
2019(3329)
2018(2995)
2017(5242)
2016(2655)
2015(2799)
2014(2863)
2013(3020)
2012(2898)
2011(2941)
2010(3144)
2009(3116)
2008(2833)
2007(2757)
2006(2607)
2005(1881)
作者
(8656)
(7592)
(7374)
(7047)
(4470)
(3529)
(3255)
(2873)
(2810)
(2607)
(2528)
(2441)
(2419)
(2248)
(2193)
(2173)
(2139)
(2048)
(1953)
(1941)
(1881)
(1802)
(1765)
(1763)
(1701)
(1652)
(1646)
(1606)
(1579)
(1566)
学科
(20444)
(14617)
经济(14601)
农业(13830)
(9581)
业经(7528)
农业经济(6558)
中国(5296)
(5066)
地方(4994)
发展(4813)
(4809)
收入(4775)
(4516)
农村(4498)
(4157)
建设(4012)
土地(3469)
经济建设(3439)
管理(3336)
分配(3311)
工作(3309)
(3226)
(3104)
方针(3086)
及其(3080)
人口(3078)
方法(3010)
农民(2902)
政策(2893)
机构
学院(45563)
大学(42570)
(18072)
经济(17542)
研究(16106)
管理(15706)
(14931)
理学(13560)
理学院(13417)
管理学(13107)
管理学院(13023)
中国(12375)
农业(10231)
科学(9524)
业大(8443)
中心(8078)
(8016)
(7836)
(7624)
(7557)
(7270)
师范(7230)
(6887)
研究所(6857)
农业大学(6636)
(5873)
财经(5834)
(5821)
社会(5667)
经济学(5662)
基金
项目(31025)
研究(24943)
科学(24512)
基金(22285)
(18841)
国家(18562)
社会(17431)
社会科(16082)
社会科学(16081)
科学基金(15748)
(13128)
基金项目(11581)
编号(10914)
(10632)
教育(10419)
(9999)
(9349)
成果(9176)
自然(7956)
(7816)
资助(7767)
自然科(7741)
自然科学(7741)
自然科学基金(7594)
国家社会(7405)
课题(7382)
重点(6730)
(6705)
(6671)
发展(6645)
期刊
(28428)
经济(28428)
(22034)
农业(13829)
研究(12491)
中国(11658)
业经(8811)
学报(8290)
科学(8268)
农业经济(7194)
大学(7056)
学学(6876)
农村(6815)
(6815)
(6063)
金融(6063)
(4814)
(4791)
农村经济(4651)
社会(4524)
社会科(4179)
社会科学(4179)
教育(4036)
问题(3824)
(3603)
管理(3542)
业大(3335)
经济问题(3255)
农业大学(3171)
经济研究(2802)
共检索到70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文琦  陈秧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基层组织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龙花楼  
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全球城市化、逆城市化进程中,诸多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地区经历了显著的社会经济结构形态和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变化和重构(龙花楼等,2017)。国际乡村地理研究的代表性人物英国阿伯里斯特威斯大学Michael Woods教授将乡村重构定义为: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因农业经济地位的下降和农村经济的调整、农村服务部门的兴起和地方服务的合理化、城乡人口流动和社会发展要素重组等不同因素的交互影响导致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唐承财   李燕琴   刘丽梅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要“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指出农文旅新业态是乡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乡村文旅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动力。截至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遴选和推出了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1399个、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198个。随着疫后文旅产业快速提振和恢复,
关键词: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曲衍波  姜广辉  张凤荣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建设用地中规模最大的一类土地利用类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其成员无偿提供宅基地,保障农民住房基本权利,其性质是一种"集体福利"。在中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下,农村宅基地实行"一户一宅"的供给制度。但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大量外流,加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制度改革滞后,农村宅基地以及农房闲置、低效利用呈加剧态势。数据显示,2000—2016年中国农村常住人口减少2.19亿,但宅基地规模反而增加了400万hm~2;同时,全国约有10%的村庄内部"一户多宅"和宅基地闲置现象较为普遍。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刘炜  
以2006年范并思、胡小菁发表《图书馆2.0:构建新的图书馆服务》为标志,国内图书馆2.0运动已过去近二十年。二十年来互联网经历了迅猛发展,目前已进入3.0时代。Web3.0概念也从早期单指“语义万维网”,进一步被赋予新的含义,即以区块链为底层架构,以实现数据确权、溯源询证、智能合约、零知识证明和去中心化治理等功能为特色的新一代互联网,它的突破之处在于,能够为建设平行于物理世界的元宇宙虚拟世界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Web2.0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被称为图书馆2.0,而Web3.0影响更为巨大,当下提出建设图书馆3.0,正当其时!
关键词: 图书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小鹏  
"减贫与发展"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和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都将消除贫困作为首要任务,反映了贫困治理对于全球发展的重大意义。联合国开发署2019年度《全球多维贫困指数》报告指出,全球仍有13亿人处于"多维贫困状态",且国家间和各国内部存在明显差异,贫困治理任重道远。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云刚  
2016年8月首届"国际政治地理学前沿论坛"在广州中山大学召开,共有来自中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荷兰、芬兰、日本、新加坡、巴西等13个国家和地区、4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30多位代表出席,本专辑即是这次会议的会后成果之一。国内政治地理学研究过去与西方的交流不多,讨论的话题和热点也不尽相同。这次论坛经过多次讨论主题定为"东西对话:政治地理学研究新进展",下设"地缘政治"、"边界研究"、"领域与管治"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周成虎  
2014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谋划区域发展新棋局,由东向西、由沿海向内地,沿大江大河和陆路交通干线推进梯度发展。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同年9月,国务院先后发布《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和《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规划(2014-2020)》。同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长江经济带与"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一起上升为三大国家战略。在最近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卫东  
"一带一路"是新时期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将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这个战略的产生是国内外局势变化、特别是世界格局变化的结果。目前,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一大货物进出口国,需要在引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上发挥更大的作用,需要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做出更大的努力,需要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更大的贡献。借助"丝绸之路"这个文化符号,中国向世界传递出"和平、合作、发展、共赢"的理念,以及包容性全球化的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吴康  
<正>国土空间规划与治理中对于人口收缩地区的关注源自于近年来我国城镇化过程中不断浮现且增多的“收缩城市”现象。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ies)最初由德国学者H?u?ermann和Siebel在1980年代末研究鲁尔老工业区转型时提出,最初用来隐喻那些因去工业化或社会转型引起的人口减少并面临结构性危机的城市,并逐步扩展到全球化下日益显著的城市区域的增长与收缩分化。
关键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贺灿飞  
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信与交通技术的发展、贸易与投资政策的自由化以及制造业的模块化推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并重新塑造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中国充分利用制度、资源、市场和规模优势,以投资和贸易等方式积极参与区域一体化,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并扮演了重要角色。经济全球化深刻影响了中国发展,推动中国从封闭经济走向开放经济,促使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和贸易大国。经济全球化也为中国未来的区域发展带来机遇和风险。从机遇来看,经济全球化在增强全球联系的同时促进地方力量的崛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Mark W.ROSENBERG  高晓路  刘春凤  
进入21世纪以来,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全球范围内基于地理学视角的老龄化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老龄化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影响深远,未来一二十年间快速老龄化将对城镇化和经济发展带来很大不确定性。为了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有序过渡到一个更加健康、成熟的社会,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必须深化对相关概念、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我们特邀请国内外专家撰稿,组织刊发了本期专辑,以期引起国内地理学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雷明  
<正>主持人语: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2021年,中国再出发,将脱贫攻坚工作全面转向巩固拓展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2023年7月29~30日,北京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和重庆酉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首届乡村振兴发展大会(酉阳)”。本届大会既是学术大会也是乡村振兴实践大会。大会邀请研究机构学者专家、企业家、社会组织、乡村干部以及中央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决策者参加,共聚一堂,共话乡村振兴,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和政策研究工作。
关键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王鸿宾   向南   孙孝恩  
东北教育通史在中国教育史和东北地方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和研究东北教育发展的历史,对于填补中国教育史的空白,总结过去经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必要手段。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是一个由多种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我国东北地区的各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建设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1年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在这一年里,各级政府相继挂牌成立乡村振兴主管机构,众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立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教学、科研机构,各类企业、社会团体推出乡村振兴技术和解决方案。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现实环境,数字化赋能农村农业农民全面发展的数字乡村建设,取代"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农村电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