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348)
- 2023(10622)
- 2022(8825)
- 2021(8108)
- 2020(6743)
- 2019(15152)
- 2018(15414)
- 2017(28161)
- 2016(15573)
- 2015(17345)
- 2014(17755)
- 2013(16624)
- 2012(15172)
- 2011(13645)
- 2010(14321)
- 2009(13880)
- 2008(13032)
- 2007(11967)
- 2006(10821)
- 2005(10221)
- 学科
- 济(50876)
- 经济(50777)
- 管理(48594)
- 业(43448)
- 企(38525)
- 企业(38525)
- 融(27313)
- 金融(27306)
- 银(25605)
- 银行(25585)
- 行(24749)
- 中国(23715)
- 制(22149)
- 财(21724)
- 方法(15739)
- 农(15645)
- 体(15495)
- 业经(15222)
- 务(13919)
- 财务(13873)
- 财务管理(13829)
- 企业财务(13143)
- 理论(12567)
- 数学(12543)
- 地方(12445)
- 数学方法(12366)
- 体制(12245)
- 中国金融(11161)
- 学(10738)
- 度(10196)
- 机构
- 学院(207356)
- 大学(204505)
- 济(81816)
- 经济(79642)
- 管理(72083)
- 研究(70102)
- 中国(61777)
- 理学(59400)
- 理学院(58755)
- 管理学(57735)
- 管理学院(57340)
- 财(47474)
- 京(43661)
- 科学(39160)
- 江(35374)
- 所(35119)
- 财经(34987)
- 中心(34457)
- 农(31628)
- 经(31392)
- 研究所(30720)
- 州(28405)
- 北京(27889)
- 范(27278)
- 师范(26948)
- 业大(26322)
- 经济学(26003)
- 财经大学(25716)
- 院(25698)
- 农业(24181)
- 基金
- 项目(125859)
- 研究(99410)
- 科学(97804)
- 基金(87642)
- 家(74690)
- 国家(73950)
- 科学基金(63058)
- 社会(61362)
- 社会科(57982)
- 社会科学(57973)
- 省(51367)
- 教育(47128)
- 基金项目(45137)
- 编号(42701)
- 划(41830)
- 成果(37626)
- 自然(37268)
- 自然科(36358)
- 自然科学(36348)
- 自然科学基金(35698)
- 资助(35536)
- 课题(31434)
- 制(29864)
- 重点(28974)
- 部(27660)
- 性(27560)
- 发(27531)
- 创(27221)
- 项目编号(26409)
- 年(26201)
共检索到3470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谭瑞玉
“九五”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思路的探讨谭瑞玉“九五”是本世纪的最后五年,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要再上一个新台阶。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两个根本转变又与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运行进入良性轨道密不可分。现就“九...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廖鲁海 谢霞
我国金融体制现存的主要问题是:中央银行体制改革滞后、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运营现状堪忧、非银行金融机构问题较多等。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宏观经济体制深层次矛盾的综合反映。在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大金融体制改革力度,这主要包括:(1)强化金融监管机制;(2)强化金融机构体系改革,一是要深化商业银行改革,二是完善政策性银行,三是规范发展信托投资公司及农村信用社,四是设立专门处理银行不良贷款的中介机构和存款保险机构;(3)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一是建立货币市场,实现利率市场化,二是发展资本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三是渐进开放金融市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海丰
建立新的经济体制,主要在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完善市场体系;实现社会经济的间接控制三个方面配套地进行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组成部分,必须以此为出发点。金融体制改革要为企业自主经营开通道路;在完善市场体系中,要率先开放资金市场;在从对经济的直接控制为主转为间接控制为主的转轨过程中,金融体制要先立后破,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澎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急需解决三大问题 ,即投资主体多元化、利率市场化、分业和混业经营。需采取的对策是 ,加强中央银行的宏观调控与金融监管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大力发展非国有商业银行 ,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 ,实行利率市场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小川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金融宏观调控和金融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资源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源,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立足"十三五"时期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基本特征,围绕创新发展、协调发
[期刊] 改革
[作者]
谢莉 王月平
金融改革目标模式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体制。实现现存金融体制向目标模式的过渡,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商业化经营;二是金融市场的发育与完善;三是金融宏观间接调控机制的生成。从三者的关系上看,银行商业化经营处于基础层次,因为金融市场和金融调控机制构形成都是以金融机构受企业行为准则约束为前提的;金融市场是沟通金融机构与宏观金融调控的媒介体,金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居中间层次;宏观金融调控机制的生成以前两者为基础,居于最上层。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冷弘飞 胡春艳 陈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彦平 朱从玖
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正处于相持阶段。基于多方面的原因,改革的步伐还必须加快,至少应与整个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的改革同步。改什么?怎么改?这都需要在理论上做深入的探讨。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珑
一、强化中央银行宏观调控能力的对策思路 第一种观点认为,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必须要讲综合平衡。要搞好三方面的平衡:第一,认真研究并积极参与搞好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第二,切实搞好财政、信贷的综合平衡,应着重解决好以下两个问题:一是财政赤字如何处理;二是国债发行的安排。第三,搞好间接信用与直接信用规划、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信用规模的综合平衡。 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央银行要以稳定货币为目标,超越于“经营”性活动之外。(1)必须把中央银行的职能规范到稳定货币、促进经济稳定发展上来,坚决纠正目前中央银行利益目标的利润化趋向。(2)推进中央银行调控手段市场化进程,通过利率、准备金率以及公开市场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沈柏年 丛明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金融体制,在很大程度上仍受计划经济体制因素的束缚,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邓小平提出。“要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的要求相比,仍然不相适应,金融体制改革滞后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矛盾愈益突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融通货币资金的金融,既是促使经济运转的“第一推动力”,又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推进和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将国家专业银行改革为国有商业银行,在现有银行体系基础上分设出“政策性银行”。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世振
经过十年改革,我国已初步建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以专业银行为主体和其它金融机构为补充的、完整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伴随着社会经济货币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和金融体制的变革,金融的固有功能和作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金融部门已由过去的简单中介人成为能够影响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和结构优化的新兴产业。正因如此,面对改革的大潮,商品经济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慎之
国有企业重组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吴慎之(一)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要“把国有企业改革同改组、改造、加强管理结合起来。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我们认为,判断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成败得失的标准不在于是否按改革预期建立、分设了几个金融机构,而在于这些机构是否按改革预期赋于它的功能正常远转,并在运转中发挥它们应该发挥的作用。如此判断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则不能得出过高评价。进一步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尚军
根据金融体制改革总体目标要求和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形势发展的客观需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步伐,使新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尽快到位这是形势所迫、大势所趋。现提出我的一点构想。 1.改组我国金融体系的组织结构,形成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国家政策性银行、综合性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种金融机构同时并存的金融新体系。(1)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要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和较强的超脱性。中央银行的综合信贷计划和社会信用规模,以及货币投放总额应由全国人民代表犬会审议通过,使之具有较强的法律性和刚性。在制定金融方针政策上,在进行金融宏观调控的操作上,则接受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经济方针和政策的指导和管理。(3)成立国家政策性银...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闫冰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加快全面深化改革的脚步,明确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并高度重视和持续深化经济金融体制改革。今天,在中国经济步入下一个经济大周期的重大历史关口,深化改革、促进竞争、扩大开放成为金融业的必然选择,这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最关键的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