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44)
- 2023(12667)
- 2022(10830)
- 2021(10075)
- 2020(8388)
- 2019(19603)
- 2018(19120)
- 2017(36095)
- 2016(19521)
- 2015(22564)
- 2014(22705)
- 2013(22862)
- 2012(22164)
- 2011(20396)
- 2010(20624)
- 2009(19069)
- 2008(19153)
- 2007(17280)
- 2006(15291)
- 2005(14204)
- 学科
- 济(95627)
- 经济(95542)
- 业(51472)
- 管理(50113)
- 企(38108)
- 企业(38108)
- 方法(37265)
- 数学(32870)
- 数学方法(32621)
- 中国(31242)
- 农(27419)
- 地方(25421)
- 贸(19836)
- 贸易(19822)
- 业经(19675)
- 财(19350)
- 易(19214)
- 农业(18730)
- 学(17445)
- 制(16753)
- 银(16045)
- 银行(16009)
- 融(15743)
- 金融(15740)
- 行(15541)
- 技术(14652)
- 地方经济(14166)
- 发(14038)
- 环境(13989)
- 和(13850)
- 机构
- 大学(291781)
- 学院(291578)
- 济(130774)
- 经济(128239)
- 研究(111968)
- 管理(106189)
- 理学(89838)
- 理学院(88665)
- 管理学(87305)
- 管理学院(86740)
- 中国(85762)
- 科学(66666)
- 京(64397)
- 所(58555)
- 财(57225)
- 研究所(52933)
- 农(52245)
- 中心(50056)
- 财经(44847)
- 江(44462)
- 北京(42129)
- 业大(41566)
- 经济学(41194)
- 农业(40894)
- 经(40686)
- 范(40606)
- 师范(40222)
- 院(39647)
- 经济学院(37182)
- 州(35750)
- 基金
- 项目(186264)
- 科学(146142)
- 研究(138579)
- 基金(133629)
- 家(116842)
- 国家(115880)
- 科学基金(97137)
- 社会(88143)
- 社会科(83550)
- 社会科学(83529)
- 省(71711)
- 基金项目(69956)
- 教育(62747)
- 划(61411)
- 自然(59679)
- 自然科(58263)
- 自然科学(58241)
- 自然科学基金(57212)
- 编号(55797)
- 资助(55167)
- 成果(46625)
- 发(46473)
- 重点(42898)
- 部(42339)
- 课题(39893)
- 创(39137)
- 发展(37771)
- 展(37160)
- 国家社会(37113)
- 创新(36753)
- 期刊
- 济(150383)
- 经济(150383)
- 研究(93353)
- 中国(65805)
- 农(49025)
- 学报(44774)
- 科学(42857)
- 财(42573)
- 管理(39583)
- 教育(34212)
- 农业(33542)
- 大学(33496)
- 学学(31229)
- 融(30577)
- 金融(30577)
- 技术(25932)
- 经济研究(24975)
- 业经(23961)
- 财经(22654)
- 问题(20358)
- 经(19685)
- 业(19089)
- 贸(18361)
- 国际(16669)
- 世界(16627)
- 技术经济(15788)
- 科技(14424)
- 坛(14165)
- 论坛(14165)
- 图书(13878)
共检索到4603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田野 陈劭锋
本文基于科技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九五"期间中国区域尤其是西部地区科技能力的发展态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九五"期间中国的科技能力平均增长7.8%;东部地区为9.4%;中部地区为7.1%;西部地区为5.7%。西部地区科技能力之所以增长缓慢主要是由于科技条件支撑能力和科技转化能力增长缓慢所致。最后,本文就"十五"期间西部地区科技能力建设提出了两点建议。
关键词:
科技能力 西部地区 “九五”期间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朱乃肖
以调整发展为特点的中国外贸,在“九五”期间将发生一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可归纳为九大趋势。 一、从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型经营转化 这个转变与整个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同步进行的。外贸企业集团将以各种不同模式、不同特点出现,他们可以是以一个或多个大企业为龙头,跨行业、跨地区、跨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关义
文章认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既面临着历史悠久、地域广阔、地产资源丰富、具备一定的综合开发基础以及国家政策的调整等突出优势,也存在着自然条件差.资源型产业结构造成的企业和地区的经济效益低,工业品价格不合理,劳动者素质差.经济发展落后以及贫困面大等不利因素。权衡利弊,文章提出的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是:划小经济发展单元,构造若干个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从培养经济增长的极核入手,由小到大.以点带面,以经济增长极核的发展和释放的能量带动整个经济带的经济腾飞。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梁克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严红
中国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有着特殊的发展背景、特殊的发展路径和特殊的发展困境,推进西部地区城市化发展必须从制度安排和经济基础层面进行战略转型,总体思路是城市化发展由资源导向向市场导向转型、由纵向投资向横向拓展转型、由行政主导向产业支撑转型、单一城市向网络城市转型、由人口转移向结构转换转型,转型路径是农村地区在发展现代农业和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发展小城镇、中小城市在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基础上拓展为大中城市、中心城市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基础上优化升级,实现西部地区在产业联系和产业链条基础上的城市网络化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城市化 战略转型 产业支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吴明瑜 李泊溪
本研究报告从全国总体战略的角度,并以世界经济环境为背景,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生产力布局学和部门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综合分析、客观评价了西部地区开发的优势和潜力,主要限制因素及其在全国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总结了建国40年来西部开发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经验,深入探讨了今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李文陆 张正河 王英辉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在获得高速发展的同时,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域的差距问题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实证研究,运用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结合起来,通过计算GDP、人均GDP、人均GDP加权变异系数,探讨了1978-2004年间东中西部的经济差距问题形成的原因。发现,我国三大经济区域的差距并非西蒙.库兹涅茨的“倒U形”而是“S形”发展的态势。
关键词:
区域差异 人均GDP 三大地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吴德烈
中国目前正在制订“九五”发展计划,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开发。广阔的中西部地区是环黄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巨大的后劲所在,而“21世纪中国的希望在中西部地区”。因此,中国宏观经济决策部门已拟订加快开发中西部的“时间表”。目前,中国东部与中西部的经济发展差距问题已引起各方面人士的高度重视。现在东部8省市的工业总产值已达26000亿元,而西部11个省仅5000亿元左右;其增长速度,东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赵国锋 高征 段禄峰
科技进步对农业发展有强大的推动作用,当前中国农业发展正遭遇技术瓶颈,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西部地区的农业科技水平更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本文通过介绍国外农业科技体系的实践和经验,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快中国西部地区农业科技体系建设的措施,包括明确分工和责任、提高科研投资强度、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促进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专业化等。
关键词:
农业科技体系 西部地区 农业发展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濮德林 吴凤丽
作者讨论了发展研究生教育对中国实施西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通过剖析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现状,提出发展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建议。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付伟
论中国西部地区的优区位一产业协调发展付伟西方古典区位理论着重研究的是如何为工农业部门的发展确定优区位,它是为部门布局优化拓荒的,一般来说最优区位都在发达地区,并拥有先进的产业部门.显然,古典区位论涉及面是狭窄的,但它却道出先进产业的重要性。由古典区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曦
1997年9月20—23日,首届中国西部地区乡财政发展研讨会在四川乐山举行,60余人出席了会议。 (一)西部地区发展与乡镇财政建设 1.西部地区的发展基础与战略地位。本次研讨的西部地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西藏、内蒙古、广西11省区和重庆市,总面积683.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71.2%,1996年的人口总数为3.31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6.5%。代表们一致认为,西部地区是我国具有独特自然环境条件的广阔区域,这种独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侯军歧
农户经济的发展将是我国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主题。文章通过对西部地区农户经济增长的特征和源泉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发展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的五个条件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周石生
生态农业的大力发展,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生态农业是以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平衡发展为立足点,是日本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通过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提高政府补贴、加强技术研发等措施,已经具有很大的规模。中国西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条件适宜走生态农业的道路,而日本生态农业发展的经验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关义
加快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选择王关义(兰州730000,兰州大学西北综合开发研究所)我们认为,面对中国西部这样广阔而复杂的经济带,要加速其经济发展的步伐,必须划小发展单元,构造若干个经济发展的支持系统,从培养经济增长的极核入手,由小到大,以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