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41)
- 2023(9870)
- 2022(8576)
- 2021(7667)
- 2020(6083)
- 2019(13906)
- 2018(13657)
- 2017(24696)
- 2016(13242)
- 2015(14905)
- 2014(15099)
- 2013(15228)
- 2012(14868)
- 2011(13860)
- 2010(14167)
- 2009(13197)
- 2008(13059)
- 2007(11459)
- 2006(10714)
- 2005(10252)
- 学科
- 济(81622)
- 经济(81566)
- 管理(36268)
- 业(33869)
- 地方(26360)
- 企(25217)
- 企业(25217)
- 中国(23988)
- 方法(21505)
- 数学(18677)
- 农(18636)
- 数学方法(18532)
- 业经(16473)
- 地方经济(16365)
- 财(16263)
- 学(13814)
- 农业(13240)
- 制(13131)
- 融(12917)
- 金融(12916)
- 银(12330)
- 银行(12319)
- 发(12241)
- 行(12008)
- 贸(11540)
- 贸易(11526)
- 环境(11086)
- 易(10978)
- 和(9417)
- 体(9323)
- 机构
- 学院(196044)
- 大学(194652)
- 济(93680)
- 经济(91853)
- 研究(80138)
- 管理(68463)
- 中国(62430)
- 理学(56517)
- 理学院(55730)
- 管理学(54930)
- 管理学院(54544)
- 科学(44977)
- 京(43334)
- 财(42598)
- 所(41566)
- 研究所(36866)
- 中心(35316)
- 财经(32010)
- 江(31323)
- 农(31221)
- 经济学(29845)
- 经(28839)
- 北京(28676)
- 院(28432)
- 范(27951)
- 师范(27710)
- 经济学院(26350)
- 州(25609)
- 科学院(24441)
- 业大(24369)
- 基金
- 项目(119168)
- 科学(93544)
- 研究(90114)
- 基金(84901)
- 家(73639)
- 国家(73006)
- 科学基金(61361)
- 社会(59438)
- 社会科(56334)
- 社会科学(56321)
- 省(46616)
- 基金项目(43984)
- 教育(39789)
- 划(39006)
- 自然(35877)
- 编号(35627)
- 自然科(34974)
- 自然科学(34968)
- 资助(34502)
- 自然科学基金(34318)
- 发(33093)
- 成果(30440)
- 重点(27961)
- 发展(27333)
- 展(26889)
- 课题(26429)
- 部(26198)
- 国家社会(25087)
- 创(24233)
- 性(23069)
- 期刊
- 济(121534)
- 经济(121534)
- 研究(71569)
- 中国(49859)
- 财(33228)
- 农(30509)
- 管理(28906)
- 学报(27388)
- 科学(26970)
- 融(23806)
- 金融(23806)
- 教育(22311)
- 大学(21234)
- 农业(20873)
- 经济研究(20572)
- 学学(19780)
- 技术(18282)
- 业经(18007)
- 财经(17039)
- 问题(15200)
- 经(14929)
- 贸(12755)
- 国际(12301)
- 世界(12176)
- 业(11338)
- 技术经济(11222)
- 经济问题(9721)
- 商业(9599)
- 经济管理(9588)
- 统计(9510)
共检索到3396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王一鸣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正英 陶凌云
地区经济的差异与差距是有显著区别的。地区差异的经济学涵义即地区经济的比较优势 ,差距与地区经济的分工格局有关 ,而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又是以地区经济的合理分工为前提 ,故可以得出扩大差异是可以缩小差距 ,实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结论。
关键词:
差异 差距 比较优势 协调发展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新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江海
关于地区协调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地区发展不平衡,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但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中国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差异悬殊、源远流长、影响深广、布局错位、举步维艰。应当正视差异悬殊的事实,深刻分析其形成的综合因素,高度重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武兆瑞 张钢彦
缩小差距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研讨会采撷武兆瑞,张钢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经济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但是,由于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社会历史和政策导向等诸多原因,出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陆大道
作者就地区差距的形成、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全面扩大情况下的地区间矛盾、地方保护主义以及“八五”期我国区域政策的调整作了精辟分析;最后阐述了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和基本内容;强调重视内地发展,逐步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促使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地区经济 发展差距 协调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谷国锋 王建康 刘多 姚丽 宋庆伟
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生态环境势必造成一定的破坏,如何使二者关系从相互对立走向协调发展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DEA方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东北地区2002-2013年34个地级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东北地区城市经济发展与环境耦合协调度在时间维度上整体呈上升趋势,协调发展类型已经由最初处于轻度失调、勉强协调、中级协调等逐渐演变为中级协调、良好协调与优质协调类型,且表现出阶段性特征;在空间维度上协调区域呈现由南向北扩散的趋势,且协调区域的比例在不断增大,各城市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经过对城市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万光碧
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失衡、环境破坏、尤其是地区间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优势之间的差距更加突出,生态环境破坏突出,投资结构不尽合理,这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我们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尽快有效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
关键词:
区域差距 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馨之 何江
近年来,空间思维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1990~2004年中国341个区域单位人均GDP增长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发展差距的演变过程。分析结果表明,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必须强调空间因素的重要性,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深化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而且可以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丰富的政策启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华 李明珊 王昀
构建决定地区经济发展的半对数模型,以2001~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夏普利值方法分解市场化对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贡献,进而讨论了市场化改革拉大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机制。结果显示,市场化对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平均贡献度为13.18%,表明市场化进程的不同步是地区经济发展失衡的重要原因之一;市场化改革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能够促进发达地区经济以更快速度发展,而对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较弱,这种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是助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内在机制。
关键词:
市场化 经济发展 夏普利值 门限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洋 罗建敏 王健康
中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目前,中部地区经济"塌陷",通过分析发现,这与中部地区缺乏合适区域政策、产业结构不合理及趋同、城市群的发展滞后等因素有关。因此,中部地区应确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意识,积极引导产业集群和城市群的形成,进而促使该地区经济崛起。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朱敏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东部地区在出口下滑、经济转型的双重压力下,经济增长明显放缓,而中西部经济在政策支持、产业转移和内需拉动下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地区经济平衡性有所增强。而今年一季度,地区经济发展再次进入平衡状态,表现在东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孙尚志,李利锋
长江干流上中下游地区经济差距正在逐步扩大、欠发达地区、发展中地区与发达地区并存。区位和政策、经济基础、资金和市场、教育科技水平是形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因素。今后需分工合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共同发展。具体说来,即贯彻和落实国家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和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战略;抓住浦东开发和三峡工程上马两个契机,推动干流地区经济合作与发展;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重视上游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在上游地区积极培育区域经济的生长点和发展轴;在微观上实行反梯度推进战略;发挥区域协作组织的作用,实施"一帮一"工程;加上上游防护林带建设和上中游的水土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有毒物质的排放.加强环境整治工作和灾害防御能力建设。
关键词:
长江 地区经济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灿 胡小平 施再麟
文章认为,改革以来地区经济的生成与发展,即使我国的经济管理层次由过去的中央一级变为中央和地方两级,有力地调动了地方政府组织与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同时也造成了对地区优势的多层次分割。地区经济的生成与发展。客观上促进了银行体系的改革和银行融资机制的变化,但也给银行资金的营运和调控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在目前基层专业银行表现为双重主体,经营目标多重化的条件下,由于基层银行与地方利益呈一体化格局,其资金的营运呈现出明显的地区化倾向,从而使中央与地方在资金使用中引起剧烈的矛盾和摩擦,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果。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对策,一是实现基层专业银行双重职能的分离;二是实现专业银行资金的自给自足。文章还就这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