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05)
- 2023(9147)
- 2022(7781)
- 2021(7038)
- 2020(5999)
- 2019(13129)
- 2018(12817)
- 2017(24307)
- 2016(13717)
- 2015(14946)
- 2014(14576)
- 2013(14240)
- 2012(13073)
- 2011(11884)
- 2010(11687)
- 2009(11149)
- 2008(11098)
- 2007(9844)
- 2006(8594)
- 2005(7952)
- 学科
- 济(47962)
- 经济(47869)
- 管理(43118)
- 业(39885)
- 企(32711)
- 企业(32711)
- 方法(20584)
- 数学(18050)
- 数学方法(17849)
- 财(17129)
- 制(15257)
- 农(14714)
- 中国(13158)
- 业经(12044)
- 学(11901)
- 贸(10901)
- 贸易(10899)
- 易(10554)
- 务(10434)
- 财务(10415)
- 财务管理(10390)
- 体(10326)
- 企业财务(9883)
- 农业(9464)
- 银(9295)
- 银行(9243)
- 环境(8745)
- 行(8744)
- 融(8588)
- 金融(8584)
- 机构
- 大学(195823)
- 学院(194039)
- 济(77766)
- 经济(76184)
- 管理(71554)
- 研究(69584)
- 理学(62168)
- 理学院(61426)
- 管理学(60294)
- 管理学院(59942)
- 中国(51195)
- 科学(44980)
- 农(43807)
- 京(40913)
- 财(38059)
- 所(37185)
- 业大(35601)
- 农业(34800)
- 研究所(34037)
- 中心(31421)
- 江(29875)
- 财经(29859)
- 经(27076)
- 北京(25246)
- 院(25142)
- 省(24173)
- 经济学(24110)
- 农业大学(23105)
- 范(22866)
- 州(22776)
- 基金
- 项目(136292)
- 科学(105691)
- 基金(99618)
- 研究(91904)
- 家(90847)
- 国家(90076)
- 科学基金(75176)
- 社会(59673)
- 社会科(56515)
- 社会科学(56502)
- 省(53727)
- 基金项目(52918)
- 自然(50566)
- 自然科(49413)
- 自然科学(49392)
- 自然科学基金(48586)
- 划(45893)
- 教育(41858)
- 资助(40185)
- 编号(34412)
- 重点(31301)
- 部(29990)
- 创(28995)
- 制(28518)
- 发(28459)
- 成果(27856)
- 计划(27661)
- 创新(27316)
- 科研(27033)
- 业(25926)
共检索到2858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仁祥 周继勇 肖层林 谢建华 汤建良
在株两优02制种母本株1S见穗15%、25%、35%、45%、60%5个时期均分别喷施"九二O"(GA3)8、12、16、20g/(667m2),研究了茎秆性状的变化及其与抗折压力、倒伏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对株1S喷施"九二O"后倒伏部位一般在倒四、倒三节间的下部50%以内区域;株高、地上部分鲜重和倒二、倒一节间长与倒伏指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倒四节和倒三节间长与抗折压力呈负相关,与倒伏指数呈一定的正相关;倒四、倒三节间茎壁厚度与抗折压力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与倒伏指数呈一定的负相关;倒四、倒三节间茎粗与抗折压力及倒伏指数均呈一定程度的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增加倒四、倒三节间茎粗及茎壁厚度对提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少华 涂振华 涂松林 马小华 高三明
通过母本抛秧与常规手插秧制种的比较试验,对母本抛秧的生育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本抛秧秧苗期生长量少,出叶速度慢,抛栽至分蘖期出叶速度快,播始历期较手插秧长2天,主茎叶片数为12.5叶,较手插秧少0.3叶,分蘖发生早,数量多,成穗率低;穗型偏小,但有效穗数增多。提出母本抛秧制种应较往年正常播期提前1~2天。肥水运筹上,基追肥比例以1∶1为宜,水浆管理改一次晒田为两次晒田,控制群体,提高成穗率。
关键词:
杂交水稻制种,抛秧,母本,生育特性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东阳 陈立云 肖层林 孙鹰 张桂莲
为了探明陆两优996制种“九二O”高产、高效施用技术,研究了该组合制种“九二O”不同用量和喷施时期对其母本陆18S异交态势的改良效果及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适时适量喷施“九二O”是改良陆18S抽穗特性和穗层态势,提高陆两优996制种产量的有效措施.在母本群体处于较高水平,且生长整齐的条件下,抽穗率达25%左右,按210 g/hm2的剂量喷施“九二O”较适宜.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岳高红 许立奎 潘彬荣 楼珏 梅喜雪 刘永安 周志辉 张宗宸
为了获得金玉甜1号高产制种的父母本最佳播期差以及母本最佳载培密度,研究了甜玉米金玉甜1号制种父母本的花期相遇以及栽培密度对其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玉甜1号春季制种父本比母本迟播18~20 d,父母本花期达到最佳相遇。在父母本花期正常相遇的前提下,金玉甜1号制种母本的最适栽培密度为4.76万株/hm2。
关键词:
金玉甜1号 花期相遇 栽培密度 制种产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丰光 景希强 李妍妍 王亮 黄长玲
选取3个代表性的玉米品种研究茎秆性状与倒伏的关系。结果表明:倒伏性与种植密度、茎秆拉力、茎秆穿刺力、茎粗、株高和穗位具有极显著相关性;与气生根层数具有显著相关性;密度、穿刺力、茎粗和穗位是影响茎秆倒伏的主要直接因素,可以作为衡量玉米倒伏的指标。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邓妍 王创云 赵丽 张丽光 郭虹霞 王陆军 牛学谦 王美霞
为探明黄土高原雨养区不同春玉米品种茎秆性状、田间土壤水分对种植密度的响应及其与产量和倒伏率的关系,于2015,2016年选用不同茎秆抗倒性的2个品种(郑单958和晋单86)作为材料,设置了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分析了玉米茎秆农艺性状、抗倒力学特性、土壤水分的变化及其与产量和倒伏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群体密度增加,郑单958株高和穗位高先升高后降低,但穗位高系数变化不大,晋单86株高、穗位高和穗位高系数逐渐增加;基部第3节间农艺性状和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许晨璐 孙晓梅 张守攻 董健
以辽宁大孤家杂种实生采穗园中的采穗母株为研究材料,对3个不同母本与同一多父本混合花粉杂交组合家系及3个同一母本与不同单一父本杂交组合家系进行了光响应曲线及CO2响应曲线的测定,以分析父母本对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杂种光合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母本与同一多父本混合花粉杂交组合间的表观量子效率、暗呼吸速率、羧化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光补偿点、CO2补偿点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表现出较强的母本效应;同一母本与不同父本杂交组合间只有暗呼吸速率差异极显著,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表现出较弱的父本效应。在高光效亲本选择时,应特别重视母本对杂种的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丽平 欧阳竹
为明确灌溉模式对不同群体小麦茎秆倒伏的调控机制,在大田条件下设置了不灌水(W0)、灌1水(W1j,拔节期灌水;W1b,孕穗期灌水)、灌2水(W2,拔节和孕穗期灌水)、灌3水(W3,拔节、孕穗和灌浆期灌水)5种灌溉模式和基本苗180株/m2(D1)、300株/m2(D2)和450株/m2(D3)3种密度,研究了灌溉对不同群体小麦茎秆特征和抗倒伏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显著影响了小麦的茎秆特征和倒伏指数。随着灌溉次数的增多,株高、重心高度和产量均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单位茎秆与基部节间干质量及干物质输出量、茎秆粗度及机械强度均随灌溉次数增多显著降低或变细。5种灌溉模式中,株高、茎粗、成熟期茎秆...
关键词:
灌溉模式 密度 茎秆特征 倒伏指数 小麦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经廷 陈青云 吕丽华 李谦 梁双波 贾秀领
为探索密植玉米群体茎秆质量改善,抗倒伏能力提高的技术途径和措施,大田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施对夏玉米生长发育及与茎秆质量、抗倒伏相关的农学性状和力学性状的影响。试验设置5个肥料配施处理:仅施氮肥(N)、氮配施磷肥(N+P)、氮配施钾肥(N+K)、氮配施4种微肥(N+4M)、氮配施磷钾和4种微肥(N+P+K+4M),并以传统施肥方式(全部肥料一次性底施)为对照(CK)。结果表明,与传统施肥相比,滴灌配施钾肥显著增加了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各器官干物质积累分配模式也得以优化,同时控制株高和重心高度、缩短基部节间、增加基部节间的直径、干质量从而使单位长度干质量显著增加。玉米茎秆的抗弯曲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曹文亮 肖层林 付爱斌 雷东阳
对杂交水稻陆两优996种子进行40℃、相对湿度100%高温老化处理,测定种子批活力及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在陆两优996制种母本群体终花期后第8~12天收获的种子,经高温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有不同程度提高;第13~17天收获的种子经高温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均变化不大;第18天及以后收获的种子老化处理后,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明显降低,失去了种用价值;高温老化处理后种子中淀粉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以第14天以后收获的种子淀粉含量降低较多;CAT活性以第13~17天收获的种子降低最快;第11~17天收获的种子经处理后MDA含量差异不大,第8~10天以及第18天...
关键词:
陆两优996 高温老化处理 种子活力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峰 闫秋艳 鲁晋秀 杨峰 董飞 王苗 贾亚琴
为探索晋南地区玉米适宜的栽培品种和种植密度,以‘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3个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7个密度处理,4.50、5.25、6.00、6.75、7.50、8.25和9.00万株/hm~2,分析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晋南夏玉米茎秆及产量等性状。结果表明:随着玉米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和穗位高均增加,茎粗减小,倒伏率呈现增加趋势。同密度条件下,‘郑单958’的倒伏率低于‘先玉335’和‘浚单20’。‘先玉335’、‘郑单958’和‘浚单20’在种植密度为7.50、8.25和9.00万株/hm~2获得最大产量分别为1 1034、8 668和8 456 kg/hm~2。随着种植密度增加,玉米单位面积穗数增加,而穗长、穗粗、行粒数和百粒重均降低,但对穗行数的影响不显著。综合茎秆性状和产量结果看,‘先玉335’种植密度为6.75~8.25万株/hm~2时,可取得较好生产效益。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郑仁华 苏顺德 肖晖 许鲁平 李林源 林文龙 张子文 孟庆银
为选择优良杂交母本,调查分析27年生杉木优树多父本杂交子代测定林的生长性状和木材基本性质,结果表明:树高、胸径、立木材积在参试组合间差异极显著;胸径受遗传控制相对较强,家系遗传力0.325;木材基本密度在组合间差异显著;红心率、偏心率、树皮率差异不显著;木材基本密度的家系遗传力为0.202。在遗传变异的基础上,利用胸径和木材基本密度构建选择指数方程筛选出‘F三明74-5’、‘F桃3’、‘F桃2’等11个速生优质杂交母本,家系的胸径、木材基本密度遗传增益分别为3.19%和1.21%。对比分析12年生时和27年生时对胸径的选择结果,表明中期生长性状选择的入选率为19%时具有最高的选择效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涂建 奎丽梅 黄平 陈忆昆 董阳均 刘晓利 李华慧 卢义宣 杨久 张云 辜琼瑶 郑相国
以两系杂交籼稻云两优144的亲本为研究对象,在云南水富不同海拔条件下分期播种,明确母本2301S的育性转换规律和父母本的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通过分析双亲在不同海拔条件下的播始历期、主茎叶片数、自交不实率(结实事)等主要性状和生育进程差异,建立了云两优144双亲主要性状回归方程,为云两优144在当地不同海拔条件下梯田制种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为两系杂交稻在低纬高原区域高纯高产制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制种 育性转换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国辉 钟旭华 田卡 黄农荣 潘俊峰 何庭蕙
【目的】研究施氮对水稻茎秆抗倒伏能力的影响及其与茎秆形态性状和力学性状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为水稻抗倒高产栽培调控提供依据。【方法】以常规籼稻银晶软占为材料,设置4个氮水平,进行大田试验,研究施氮对水稻茎秆基部节间形态和力学性状的影响及其与倒伏指数的关系。【结果】施氮影响水稻茎秆的形态和力学性状。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株高增加,重心上移,基部节间长度增加,节间充实度下降,抗折力和弹性模量减小,茎秆倒伏指数增加,抗倒伏能力下降。倒伏指数与株高、重心高度及基部节间长度呈正相关,而与基部节间充实度、抗折力及弹性模量呈负相关,且相关系数大多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倒伏指数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总粒数呈显著或...
关键词:
倒伏指数 施氮 形态性状 力学性状 水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