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3)
- 2023(14480)
- 2022(12580)
- 2021(12050)
- 2020(9955)
- 2019(23152)
- 2018(23025)
- 2017(43499)
- 2016(24118)
- 2015(27098)
- 2014(27267)
- 2013(25812)
- 2012(23358)
- 2011(20848)
- 2010(20583)
- 2009(18153)
- 2008(17149)
- 2007(14609)
- 2006(12501)
- 2005(10272)
- 学科
- 济(85804)
- 经济(85714)
- 管理(63830)
- 业(59493)
- 企(49763)
- 企业(49763)
- 方法(44265)
- 数学(38303)
- 数学方法(37738)
- 中国(25936)
- 农(22875)
- 教育(22817)
- 财(21503)
- 学(19972)
- 业经(19256)
- 理论(18744)
- 地方(16898)
- 农业(15483)
- 技术(15146)
- 贸(14607)
- 贸易(14601)
- 易(14176)
- 务(14118)
- 财务(14049)
- 财务管理(14020)
- 环境(13683)
- 和(13669)
- 企业财务(13250)
- 制(12883)
- 划(11975)
- 机构
- 大学(325355)
- 学院(322079)
- 管理(128795)
- 济(117607)
- 经济(114859)
- 理学(113492)
- 理学院(112169)
- 管理学(109935)
- 管理学院(109330)
- 研究(102616)
- 中国(69072)
- 京(68883)
- 科学(64616)
- 范(52508)
- 财(52177)
- 师范(52122)
- 所(48678)
- 业大(46771)
- 中心(46705)
- 农(45372)
- 研究所(45085)
- 江(45060)
- 财经(43512)
- 北京(43454)
- 师范大学(42841)
- 经(39835)
- 教育(39637)
- 院(37957)
- 州(37012)
- 技术(36792)
- 基金
- 项目(231092)
- 科学(183903)
- 研究(174126)
- 基金(166174)
- 家(143367)
- 国家(142061)
- 科学基金(123337)
- 社会(108087)
- 社会科(102214)
- 社会科学(102189)
- 省(91371)
- 基金项目(88927)
- 教育(86661)
- 自然(80237)
- 自然科(78382)
- 自然科学(78364)
- 划(78226)
- 自然科学基金(76916)
- 编号(73078)
- 资助(67987)
- 成果(59163)
- 部(52253)
- 重点(52247)
- 课题(51496)
- 发(49609)
- 创(48304)
- 教育部(45805)
- 项目编号(45056)
- 创新(44748)
- 人文(44217)
- 期刊
- 济(118349)
- 经济(118349)
- 研究(94897)
- 教育(62907)
- 中国(59362)
- 学报(47721)
- 科学(44699)
- 管理(43745)
- 农(39851)
- 财(38204)
- 大学(37828)
- 学学(34309)
- 技术(31713)
- 农业(28585)
- 业经(21197)
- 财经(19801)
- 融(19264)
- 金融(19264)
- 经济研究(18562)
- 图书(16918)
- 经(16892)
- 职业(15566)
- 问题(15395)
- 科技(15021)
- 理论(14487)
- 版(14094)
- 发(13992)
- 技术经济(13917)
- 业(13896)
- 资源(13731)
共检索到445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竹贤 张骁鸣
文章以亲子旅游中围绕“乖小孩”展开的社会话语为切入点,以亲子互动过程为考察重心,探究亲子旅游体验与教育之间的实际关联。文章借鉴了教育现象学理论,采用了半结构式访谈和焦点访谈的调研方法,结合儿童绘画和作文、照片以及父母提供的朋友圈图文等材料,将亲子旅游中的基本行为互动结构梳理为:“好父母”的“轻学校”“见世面”“尊喜好”等行动以及“乖小孩”的“不乱跑”“敞开玩”“玩中学”“好状态”“给面子”等表现。由此进一步指出,亲子旅游中围绕儿童教育的核心互动形式——“双向性”情感互动,它既是实现儿童教育目标的手段,也理应成为教育目标之一。这种亲子旅游中“双向性”情感互动的意义首先在于,“乖小孩”与“好父母”在旅游语境中有机会更充分地表达差异化的诉求,突破日常生活互动中的惯例化与模糊性。其次,亲子间“双向性”情感互动的意义还在于,它揭示了以共同成长为要义的亲子教育的实质内涵。研究从“乖小孩”这一日常话语作为切入点的方法路径选择,有利于凸显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表象背后容易被忽视的教育意义;而对亲子旅游互动的“双向性”特征的强调,有利于将亲子旅游从一般性的“儿童教育”推进到富含情感意蕴的“亲子教育”,并为亲子旅游与教育的结合发展提供明确的实践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袁梦 郑筱婷
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村居民不能将子女带在身边,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是否有不利影响?本文利用CFPS2010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分析了父母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结果显示:与父母均在家的农村儿童相比,"仅父亲外出"显著改善了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而"仅母亲外出"和"父母均外出"对农村儿童教育获得的影响均不显著;"父亲因务工外出"通过改善家庭经济条件,可以改善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而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母亲因务工外出"会有利于农村儿童的教育获得。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外出务工 农村儿童 教育获得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贾广美 姚延波 范雪丰 刘欣
成年子女与父母旅游的消极体验逐渐受到关注,以往仅聚焦积极层面的研究已不足以解释双方互动的复杂性。基于此,文章从共创和共毁双重视角,以脚本理论和逆转理论为基础,探究成年子女与父母旅游互动能否导致价值共创和共毁双重结果。通过对成年子女与父母双方访谈以及网络资料分析,结果发现,成年子女与父母在旅游中通常经历4种互动类型,即协作和参与、依赖和确认、倾诉和分享,以及学习和关爱。每类互动因双方运行脚本一致性及动机逆转状态不同,存在价值共创和共毁双重潜力。具体而言,成年子女和父母互动脚本一致性是导致价值共创或共毁的前提,但脚本不一致不一定导致价值共毁,还取决于双方动机激活情况。当价值共毁发生后,成年子女和父母会积极进行价值恢复,恢复措施体现为共同恢复和自我恢复两种形式,并且与自我恢复相比,共同恢复更可能实现共毁向共创的转化。研究结论为家庭旅游研究及营销提供重要理论贡献和实践启示。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姚嘉 张海峰 姚先国
父母外出务工引发的照料缺失会如何影响留守儿童的教育发展已成为备受关注的问题。不同于以往文献只分析留守儿童在某一调查时点上的短期教育情况,本文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不仅考察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的照料缺失对留守儿童教育发展的短期影响;并且首次考察了少儿时期的留守经历对儿童教育发展的长期乃至终身教育程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父母外出务工引致的照料缺失导致留守儿童在家庭沟通、家庭关怀、学习监督检查方面处于弱势地位。少儿时期缺少父母照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产生了显著的长期负向影响,并且留守儿童群体内部因为照料缺失类型的不同其教育发展也存在差异性。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枫 李善同
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规模的不断增加,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利用2007年5城市农民工调研数据来考察父母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影响。研究发现,父母外出务工,尤其是远距离外出务工,会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绩的下降。而当留守家庭的子女数量较多时,留守女童所受到的负面影响更为明显。不过,与其他类似研究不同的是,我们还发现父母外出打工所寄回的汇款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这种负面影响,而且这种正面作用对于初中及以上学习阶段的留守儿童来说较为显著。另外,留守儿童监护人是否为其父亲或母亲对留守儿童教育并没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农民工汇款 留守儿童教育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孟祥丹
本文从外出务工父母这一独特视角出发认识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发现,外出务工父母往往只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而忽视其内心情感;外出务工父母与子女之间缺乏沟通,表示很了解子女心事的外出务工父母比例不高;从表面上看,打电话是处理亲子之间情感问题的"理想"办法,但这种沟通媒介实际上无法实现给留守儿童以关爱的作用;外出务工父母希望内部群体(例如自家人、亲戚)多给留守儿童提供生活照料,外部群体(尤指学校)多提供学习方面的支持;此外,外出务工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
关键词:
外出务工父母 留守儿童 社会支持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申素平
父母与国家都对儿童的教育享有权利,但又有所区分。父母教育权的内容既及于家庭教育,也及于学校教育,包括教育选择权和学校参与权。承认并扩大父母的教育权已得到各国、地区及国际法的重视,也亟需我国教育立法的正面回应。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李云森 王军辉 罗良
基于北京师范大学"全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数据库",本文全面研究了父母外出对留守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其机制,以此评估留守的福利成本。倾向得分匹配估计结果表明:一方面,父母仅一方外出对孩子的主观幸福感没有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父母都外出显著降低留守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尤其是初中女生。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具有以下特征的孩子的主观幸福感更容易受到父母外出的影响:来自落后地区、父母外出时间至少一年以上以及低学历抚养人。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则表明,父母都外出显著改变了女孩家庭环境并恶化了其亲子关系。
关键词:
父母外出 留守儿童 主观幸福感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莞娟 秦雨
本文通过对男孩偏好程度的直接衡量,研究父母的男孩偏好程度对儿童的学习状况的影响。利用2000年在中国甘肃省农村基础教育调查的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家长的男孩偏好越强,儿童的学习状况越差。在男孩偏好程度上一个标准差的增加会使孩子的语文和数学成绩分别减少1.05和1.01分(满分为100),而且使留级的概率增加9.99%(平均留级概率为22%)。本文进一步研究了男孩偏好对于儿童学习状况影响的作用渠道。研究发现,男孩偏好主要通过四种渠道影响儿童的学习状况,即家长的教育方式、母亲对儿童的教育期望、儿童对自己的教育期望、以及儿童的生活自信心。在控制了以上四种主要渠道之后,男孩偏好与儿童的教育状况不再有显著...
关键词:
男孩偏好 儿童 学习状况 作用渠道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密 孙晓瞳 康壮 黄利
基于2014年和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父母教育期望对农村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父母教育期望对农村儿童认知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高期望父母其子女的认知能力比低期望父母的子女认知能力得分高1.95分,相应的作用路径为父母的教育投入和子女的学习时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期望每增加1个单位,子女总学习时间增加0.7小时,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增加149.73元。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每增加1个单位,子女认知能力相应提高0.00011;子女总学习时间每增加1个小时,子女认知能力会提高0.23个单位。
关键词:
农村儿童 认知能力 教育期望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刘全礼 王琦 葛康美 周旭 讷蕾蕾 韩冰
用问卷法对全国32所培智学校的1510名智力障碍儿童父母进行调查发现,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与具体教育方法的认知是正确的,表现为父母觉得不要由着孩子、夫妻的教育意见应该一致,觉得应该多用表扬、鼓励,少用批评、骂人和打人的方法。但大多数父母对孩子未来独立生活和工作的期望过低,对智障儿童的行为、言语、动作和写字指导等方面的认知不正确,反映出智障儿童父母缺乏对孩子身心特点的正确认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梁文艳 叶晓梅 李涛
在社会资本理论的框架下,采用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基线数据考察父母参与对流动儿童认知能力的影响,识别对流动儿童认知能力具有持续影响的父母参与行为,评价当前家校合作活动对父母参与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父母向子女投入时间和精力构建闭合的代际关系,是提升流动儿童认知能力的一种重要社会资本,尽管这种积极效应更多体现在对文化素质要求不高的参与行为上。(2)和孩子交流学校发生的事情、陪孩子参观博物馆、积极参加家长会、主动联系老师这四项父母参与行为对认知能力的影响通过儿童自我教育期望来实现。根据自我决定理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崔嵩 周振 孔祥智
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农村内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许多学者都非常关注父母外出对儿童健康的影响问题,但是大量的实证分析都未考虑到样本的选择性偏差,因而得出了并不准确的结论。本文使用PSM方法,在控制样本选择性偏差的情况下得出了如下研究结论:在儿童生长迟缓发生率方面,相比于非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生长迟缓发生率在1%水平上低0.05%;在消瘦率方面,在5%水平上低出0.0317%;在患病率方面和腹泻率方面,分别在1%和5%水平上低为0.0347%和0.0473%。因此,长期来看,彻底解决留守儿童营养健康问题的方法和解决经济二元体制和城乡差异的方法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即积极推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让...
关键词:
留守儿童 营养健康 倾向匹配得分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丁继红 徐宁吟
伴随中国流动人口的日益增多,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导致的留守儿童规模不断扩大,城乡留守儿童的健康与教育水平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文章运用中国营养与健康调查(CHNS)19972011年六轮家庭数据,研究了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健康和受教育情况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该影响的城乡差异。为解决内生性问题,文章运用工具变量法构建了内生处理效应模型。主要结论为: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受教育情况造成显著负面影响,尤以农村儿童突出;对儿童身高产生显著负面影响,尤以城市儿童突出;对儿童体重产生显著改善作用,超重减少,尤以农村
关键词:
父母外出务工 留守儿童 健康 教育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庆华 杨航 刘方琛 李姗泽
为系统考察父母教育期望与留守儿童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在其中的双重中介作用,采用父母教育期望问卷、自我教育期望问卷、父母教育卷入问卷以及学习投入问卷,对我国河南、四川、贵州、山西等地1535名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1)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知觉到的父母教育期望、自我教育期望、父母教育卷入和学习投入得分均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单亲外出和双亲外出留守儿童之间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2)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呈显著正相关关系;(3)父母教育卷入与自我教育期望在父母教育期望和留守儿童学习投入之间起到双重中介作用。因此,父母教育期望既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又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自我教育期望的中介作用影响留守儿童的学习投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