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51)
2023(10800)
2022(9597)
2021(9048)
2020(7550)
2019(17775)
2018(17670)
2017(33812)
2016(18794)
2015(21056)
2014(20947)
2013(20640)
2012(19090)
2011(17161)
2010(17054)
2009(15367)
2008(14911)
2007(12631)
2006(11106)
2005(9379)
作者
(55677)
(46320)
(46039)
(43815)
(29964)
(22237)
(20689)
(18199)
(17974)
(16542)
(16338)
(15784)
(14896)
(14651)
(14406)
(14312)
(13951)
(13779)
(13485)
(13391)
(11667)
(11438)
(11245)
(10800)
(10437)
(10351)
(10332)
(10191)
(9371)
(9205)
学科
(72115)
经济(72037)
管理(49888)
(46948)
(38920)
企业(38920)
方法(34038)
数学(29320)
数学方法(28937)
(19485)
(19131)
地方(17706)
中国(17518)
业经(15876)
(15859)
农业(13013)
理论(12395)
(12322)
环境(12255)
(12017)
贸易(12011)
(11545)
技术(11124)
(10813)
(10112)
(10096)
财务(10037)
财务管理(10020)
教育(9822)
企业财务(9488)
机构
大学(266230)
学院(263045)
管理(104826)
(95893)
经济(93665)
理学(91910)
理学院(90767)
研究(90622)
管理学(88992)
管理学院(88549)
中国(63312)
科学(61831)
(57841)
(46708)
(46660)
业大(43873)
研究所(43523)
(42674)
(41893)
中心(39966)
(37353)
农业(37009)
师范(36909)
北京(35257)
财经(34589)
(33625)
(31398)
(31149)
师范大学(30261)
技术(28326)
基金
项目(191870)
科学(149767)
基金(138418)
研究(135772)
(122909)
国家(121934)
科学基金(103474)
社会(82986)
社会科(78509)
社会科学(78486)
(76250)
基金项目(75343)
自然(70603)
自然科(68891)
自然科学(68872)
自然科学基金(67607)
(64692)
教育(61572)
资助(56460)
编号(54828)
成果(44116)
重点(43462)
(41336)
(40710)
(39612)
课题(38143)
科研(37242)
创新(36984)
计划(36673)
大学(34635)
期刊
(102703)
经济(102703)
研究(73141)
学报(48211)
中国(45092)
科学(43618)
(40922)
管理(36305)
大学(34749)
学学(32797)
(29035)
农业(28895)
教育(28606)
技术(21240)
(17718)
金融(17718)
业经(17002)
财经(15583)
图书(15394)
经济研究(15151)
(14477)
科技(14297)
资源(13860)
问题(13445)
(13101)
(13030)
理论(13021)
业大(12750)
林业(12230)
实践(12221)
共检索到3671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霖  顾媛媛  
本文通过对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古城"生长演化与历史沿革的解读与分析,指出"丽江古城"是由大研古城及其余历时态阶段共同组成的时空统一体;同时通过历时态阶段的空间形态对比研究指出"丽江古城"形成与发展的磁性中心是茶马古道影响下的商贸集市;同时"丽江古城"的真正价值在于其旺盛的生命力与生长性,应以区域整合的方法促进整个丽江地区的协调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吴其付  李小波  
文章在突破丽江古城城市格局二元论的传统观点上,提出丽江古城的城市格局由三大文化板块构成,即商贸文化板块、纳西文化板块、汉文化板块。三大文化板块的形成与古城的三大水系有着密切的关系。古城三大文化板块的形成与演变并没有发生激烈的文化冲突,相反却是彼此之间的和谐共生,共同维护着丽江古城在滇西北经济交流线上商贸重镇的功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其付  王汝辉  
丽江古城是中国古城镇旅游的热点。本文对丽江古城的旅游资源特色和价值、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丽江模式和丽江现象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本文认为,横向对比研究、旅游流、旅游承载力和游客消费行为规律研究、旅游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研究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宝英  何元庆  
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视旅游业为增加收入和多样化产业结构的捷径。本文中,丽江古城利用淡水资源作为景观用水发展旅游业。近年来,其旅游业快速发展并保持旺盛的增长态势,这种发展情况对优质淡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古城内水体水质却在下降。对水质恶化的原因和所造成的影响进行详细调查是根本解决目前这种水资源不可持续利用方式的前提和依据。调查结果表明,水质恶化主要是由于古城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如商铺、餐饮店和客栈数量的急剧增加以及管理失效造成的,并对当地经济、居民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产生了负面影响。然后,提出了三条水资源管理措施以应对目前的水污染,促进丽江古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宗晓莲  
20世纪70年代法国学者亨利·勒菲弗尔(HenriLefebvre)提出“空间生产理论”,认为空间是在人类主体的有意识活动中被不断生产出来的。如果以勒菲弗尔(Lefebvre)空间生产概念为分析工具,旅游地空间也是在发展旅游业刺激民众消费、获取经济效益等社会背景下被创造、生产出来的。人们以符号的制造与运用赋予地方价值,再把地方意象赋予实质可消费物品,提高商品的交换价值。旅游生产系统通过销售“地方”,获取多重服务与消费之后的利润;游客则借由消费内含了丰富地方意象的物质商品和服务而消费地方。文章以社会学和旅游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和仕勇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5000年灿烂文明的国度,其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历史、科学、文化价值的丽江古城独特的魅力元素使其在中国99个历史文化名城乃至世界名城中具有特殊的地位。1997年12月4日,这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大伟  李诚固  马佐澎  张婧  卢亚昆  胡述聚  
在旅游业发展影响下,丽江古城传统纳西古乐的主体地位迅速地被现代民谣音乐所取代。音乐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音乐的变化折射出地方文化的整体变迁。本文利用观察法、文本分析法对丽江古城的地方音乐形式、表达内容及展演场所进行调查,采用访谈法对音乐表演者、经营者与游客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研究发现:在旅游影响下,原本作为本地居民精神伴侣、融入在地方社会生活中的传统古乐转变为服务于游客的各类商业演艺活动,在场所和游客认同方面表现出"不得其所"的特征;而以现代民谣音乐为代表的流行音乐成为丽江古城的主流音乐形式,在丽江古城中"安适其位"。传统古乐建构了丽江古城的独特感,激发了游客的异乡感,现代民谣音乐更加渲染了丽江古城的"小资情调",两种音乐均在游客的情感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研究旨在丰富旅游地文化变迁的研究视角,反思旅游与地方传统文化的关系,亦是对音乐与地方人地关系研究成果的有益拓展与补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清燕  白凯  杜涛  
健康是人类关注的永恒话题,旅游和健康本源上存在密切联系,近年来已成为旅游学及其交叉学科关注的研究热点。旅游地如何促进旅游者健康体验、幸福感甚至社会福祉,是亟待回答的学理和实践命题。基于此,文章将旅游地日常生活与旅游者健康体验联系起来,以丽江古城客栈主与旅游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明晰旅游情境中日常生活对于旅游者主观健康体验的积极作用。研究发现:(1)旅游地从空间、时间、社会实践3个维度营造了特定时空中的生活新范式与典范形态,建构了环境、日常生活与健康交互新面向;(2)旅游地日常生活为旅游者提供了物质、社会和心理多重资源,形成了生理、心理和精神、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三维康复性意义结构;(3)旅游地日常生活的康复性意义是在旅游者与旅游地复杂性、动态性关联中建构的,并从生产与消费两端对康复性意义进行共同塑造与整合。研究从微观层面的日常生活出发,以实证分析回应了旅游、日常生活、健康体验之间的互动关联,为深入理解旅游的意义提供了新思考,也为旅游业实现美好生活需要提供现实指导。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吴其付  
以丽江古城为个案,通过实地调查,对其旅游房地产开发的过程、市场潜力以及开发带来的保护压力进行了描述与分析。认为控制遗产地旅游房地产开发的关键是严格执法;在目前遗产管理体制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如何把握好房地产开发的范围和力度,使其不危害到遗产的价值和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彭丹  黄燕婷  
旅游地意象已成为旅游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关于旅游地意象的实证研究不断涌现。旅游地意象不等同于旅游地形象,该文首先对意象的概念进行了剖析,随后,基于"认知-情感"模型,提出了旅游地意象的四维结构,旨在进一步提升旅游地意象概念的可操作性,为后续旅游地意象的测量和评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文章选取云南丽江古城作为研究案例地,以网络游记为分析文本,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网络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旅游地意象的具体维度由景观意象、文化意象、地方意象和情感意象组成;(2)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要素的感知表现出动态与静态、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特征;(3)旅游者对丽江古城旅游地的情感评价以积极情感为主,负面情感相对较少;(4)丽江古城旅游地意象的主题可以归纳为3类,包括本真性的意象、浪漫性的意象以及商业化的意象。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王丽娟  李云霞  
丽江已成为云南旅游的优势骨干品牌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但古城旅游环境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且资源禀赋不可替代,如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资源将难以为继,环境将不堪重负。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其必然选择,也对同类世界遗产地的保护和利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旅游业循环经济在不同的层面上有不同的模式,包括企业层面的小循环、区域层面的中循环和社会层面的大循环。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高核  冯明亮  吴春晓  
基于前期古城区旅游可持续性评估模型的研究基础上,经过数据调查,利用多种具体方法,对丽江古城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从具体的测量指标来看,空气环境质量、水、噪音、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及风俗文化的传承五项指标处于潜在非可持续状态。环境卫生质量处于可持续准备状态,其他30项测量指标均在初步可持续状态之上。(2)从整体上来看,丽江古城旅游处于初步可持续状态,发展趋势良好,仍需着力提升可持续水平。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赵敏  李鹏  李楠楠  张俊  
活态遗产地空间的消费决定了生产,而生产又创造了消费。活态遗产地空间消费是活态性要素的消费化表征,具体表现为传统建构、地点塑造和生活重构3种活动。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以丽江古城为例,研究历史城镇型活态遗产地空间消费中的利益网络变迁,结果发现:当地政府机构始终占据利益网络的主导地位,并与旅游企业结为联盟;在开发阶段,国有企业和原住民处于利益网络的重要位置,旅游者则处于最边缘;在运营阶段,外来民企和外来务工者取代了国有企业和原住民的位置,旅游者的地位明显提高;3种空间消费活动促成两个阶段的不同网络关系,两种利益网络反过来推动两个阶段空间消费活动的循环往复运动,从而带动整个空间消费过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自2002年初丽江古城保护管理局成立至今,在丽江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帮助下,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建峰  王桂玉  张晓萍  
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活动与其说是一系列旅游产品的组合,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组实践。以此为基点,文章从符号表征的视角重新审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内涵及其建构过程,解释其中所发生的意义生产、嬗变和争斗的过程,发现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一种具有社会、文化、心理3个层面的概念,并具有以下特征:群体共享性和差异性;社会根源性和规范说明性;相对稳定性和长期动态性。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建构过程本质上是符号表征功能的运作,而旅游目的地形象建构的意义就在于规范和组织旅游目的地社群和旅游者群体内的旅游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