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320)
- 2023(3383)
- 2022(2953)
- 2021(2806)
- 2020(2287)
- 2019(5447)
- 2018(5519)
- 2017(10757)
- 2016(5654)
- 2015(6398)
- 2014(6097)
- 2013(5966)
- 2012(5588)
- 2011(5002)
- 2010(4860)
- 2009(4211)
- 2008(3860)
- 2007(3317)
- 2006(2778)
- 2005(2323)
- 学科
- 济(21995)
- 经济(21965)
- 管理(15085)
- 业(13937)
- 企(10767)
- 企业(10767)
- 农(7997)
- 地方(6718)
- 方法(6570)
- 农业(5745)
- 业经(5695)
- 数学(5470)
- 数学方法(5416)
- 中国(5076)
- 财(4024)
- 制(4018)
- 体(3858)
- 学(3656)
- 技术(3617)
- 融(3383)
- 金融(3379)
- 理论(3368)
- 贸(3265)
- 贸易(3262)
- 银(3230)
- 银行(3220)
- 行(3113)
- 环境(3103)
- 易(3063)
- 和(3051)
- 机构
- 学院(73396)
- 大学(72501)
- 管理(29422)
- 济(26452)
- 理学(25914)
- 经济(25750)
- 理学院(25592)
- 管理学(25200)
- 管理学院(25070)
- 研究(23655)
- 中国(17553)
- 科学(15408)
- 京(15301)
- 农(15162)
- 业大(13003)
- 中心(11793)
- 农业(11756)
- 江(11383)
- 财(11211)
- 所(11177)
- 范(10402)
- 师范(10302)
- 研究所(10288)
- 州(9296)
- 财经(9055)
- 北京(9006)
- 院(8960)
- 师范大学(8393)
- 农业大学(8346)
- 技术(8151)
- 基金
- 项目(54220)
- 科学(42893)
- 研究(39782)
- 基金(39230)
- 家(34423)
- 国家(34092)
- 科学基金(29573)
- 社会(24524)
- 社会科(23041)
- 社会科学(23034)
- 基金项目(22320)
- 省(22136)
- 自然(20161)
- 自然科(19694)
- 自然科学(19688)
- 自然科学基金(19335)
- 划(18371)
- 教育(18074)
- 编号(17021)
- 资助(14611)
- 成果(13341)
- 发(11759)
- 重点(11684)
- 创(11536)
- 部(11480)
- 课题(11142)
- 创新(10717)
- 科研(10261)
- 制(10029)
- 大学(9940)
共检索到1048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基本行为方式是互惠合作。在很大程度上,互惠合作是"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得以形成和持续扩展的重要动力源。与此同时,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行为呈现出明显的亲社会性,这种亲社会性表现在追求互惠、公平和正义,遵循规范和社会合理性,并具有强烈的移情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将人类基于动物性的本能目的和基于社会性的实现手段结合起来,它比"为己利己"、"为他利他"、"为他利己"等行为机理在真实世界中更为普遍和合理。而且,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我们还可以得出一系列的重要推论,从而有助于对人类的偏好和具体的行为方式进行更合理而可信的分析。
关键词:
经济人 为己利他 合作性自利 社会伦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实施和扩展往往与互动频率有关,而个体之间的互动频率与他们所属群体有关,因此,"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扩展过程就呈现出明显的圈层轨迹。同时,社会互动既可以体现在个体之间,也可以体现在群体之间,因此,"为己利他"行为机理会沿着个体交往和群体交往这两个维度扩展。
关键词:
为己利他 互动频率 差序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形成和施行是以合作剩余的存在这一社会基础为前提的,这也就是变和博弈的情形。正因为人类社会的互动中存在着合作剩余,产生了相互协作以做大共同利益这块蛋糕的动机,由此衍生出"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而且,潜在的合作剩余越大,个体越倾向于采取合作的方式,从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越容易产生和扩展。
关键词:
为己利他 变和博弈 合作剩余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由于互动的紧密程度、发散性以及追求、欲望的层级性,人类的行为实际上是以"己"的需要为根本的出发点的,作为个体的"小我"就是"己"的核心。当然,"己"会圈层扩展,从而形成不断膨胀的"大我"。从这点上讲,人性具有利己和利他两个方面,而互惠的利他主义实际上能够更好地达到"己"的目的。因此,利他就是有效地"为己"的手段,而"为己利他"则是对真实世界中人类行为的合理抽象。
关键词:
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 为己利他 互惠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富强
道德原则和人类理性间是共同演化的:人类理性意味着通过合作追求长远利益,从而衍生出"为己利他"行为机理;人类理性的提升,则进一步促进"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扩展,最终衍生出基于互惠合作的道德原则。因此,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我们就为理解社会道德原则提供了理性分析的微观行为基础。同时,由于个体理性的差异性,"为己利他"行为机理被施行的深度和广度是不同的,从而呈现出不同水平的合作形态和道德状态。因此,基于"为己利他"行为机理,我们不仅可以解释和预测广泛存在的合作和利他现象,而且可以解释那些合作失败现象和自私行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朱富强
基于行为的目的—手段这一角度,可以更好地对人类行为中的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进行区分。正是基于这一视角,我们可以从真实世界中抽象出"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它不仅可以将利他和利己统一起来,而且有助于理解社会秩序的扩展。一般地,需求层次越高、社会性越强,个体的通感能力越强,移情效应就越显著,个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就越能关注相关者的利益,从而更倾向于遵循"为己利他"行为机理。
关键词:
利己主义 利他主义 为己利他 移情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唐俊
利他行为是人类社会活动中的一种现象。随着行为经济学特别是行为博弈和实验经济学的发展,有关利他行为的研究在近几十年得到较多的深入研究和认识。该文在简要论述利他行为社会心理学、生物学中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着重阐述了经济学研究利他行为的理论、方法和进展。
关键词:
互惠 利他行为 研究进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富强
现代主流经济学的经济人假设以早期还原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它仅仅反映了动物性的本能需求而忽视了人类的社会性;因此,它不仅无法揭示"无形的手"来自何处以及如何运作,也无法根本上理解"囚徒困境"与现实相悖的现象。相反"为己利他"行为机理则以新近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理论基础,它将人类基于动物性的本能目的和基于社会性的实现手段结合起来;因此,它可以更好地挖掘"无形的手"是如何运作而实现社会协调,从而是比经济人假设更合理、有效的人性抽象。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亦虹 任晓晨 尹贻林 邓斌超
为降低缔约成本,巨型项目大标段发包模式要求发承包彼此建立信任互惠机制,缔约前发包人甄别具有高信任度的承包人,缔约后双方维持信任并彼此互惠诱发完美履约行为。为此,构建了巨型项目发包人-承包人信任互惠行为机理研究框架。首先以跨案例与深度个案研究设定发包人初始信任-阈值映射,再由分布式原理设计发包人初始信任算法;其次基于序贯博弈分析发承包双方行为策略,预设"信任-互惠-履约状态补偿"理论,并以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命题进行预检验;最后采用多案例迭代的田野实验实现纠偏→再实验→再检验的过程,以达到理论稳定。试图揭示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维石
小群体中互惠行为是常见的交往方式,因其司空见惯和跨学科特性使其背后行为机理并未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实际上,它伴随人类社会而生,先于市场交易机制而存在,是更加古老的交往机制。依附于人的社会性与生理性特征,它在一定范围内一直存在着,并且比市场交易机制更加有效。与市场交易机制不同,它不需要划分产权,也没有交割环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自我执行机制。施惠者的行为成本低廉,而受惠者获益则较高,施惠者与受惠者的成本与收益分立且不对称催生了互惠行为。互惠行为者的心理账户是小群体互惠行为的行为经济学机制,它可以有效抑制互惠双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小群体中当事人较高频率的互动也有助于限制其机会主义行为。除了效率之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文婷 韩优莉
目的:从维护利他性角度为构建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激励制度提供思路。方法:将经济学领域的互惠利他理论和礼物交换博弈实验引入医生利他行为激励。结果:提出医疗领域医、患、管三方委托代理关系的间接互惠利他理论和注重健康价值衡量的薪酬激励设想,构建基于三方礼物交换博弈实验的医生利他行为激励机制模型。结论:采用价值医疗理念对医生利他行为进行激励,构建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激励制度,可促进医疗领域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互惠利他 礼物交换 医生激励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原驰 于洪雷 杨德礼
基于强互惠理论构建了企业合作创新行为演化模型,将企业分成投机、纯合作与强互惠三种类型,对基本的演化博弈模型进行了分析,利用复制动态方程求出基本模型的两个演化稳定均衡解,并通过仿真方法对放松约束后的演化模型做进一步分析,发现了新的系统均衡状态并给出解释。研究结果表明:强互惠行为可以通过演化生成,并抑制企业合作创新中的投机行为,与其他两种类型企业共同发展,并形成企业合作创新系统的演化稳定均衡。研究结果为企业合作创新组织的管理提供了决策依据,同时有助于推动企业合作创新理论的深入发展。
关键词:
合作创新 强互惠 演化博弈 仿真研究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富强
"经济人"分析范式在理性概念的使用上存在明显的逻辑悖论:基于行为功利主义的定义以及由此展开的行为分析,实质上使用的是有限理性,而在理性模型的构建和宏观经济的分析上实际使用的却是完全理性。正是由于在不同场合所使用理性内涵存在如此的不一致,现代主流经济学对短期的行为评价和长期的现象预测之间就出现了断裂。而且,现代主流经济学试图用"无形的手"将两者沟通起来,却一直无法说明"无形的手"是如何运作的。相反,基于长期利益的实现程度和"为己利他"行为机理的实施程度这一视域,可以更好地区别有限理性和完全理性这两个概念,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实生活中各种行为的理性程度,从而理解社会中不同程度的合作现象。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董志勇 黄必红
一、社会偏好的模型理论 在经济学里,均与寡,牵涉到人类社会两种最基本和重要的活动,那就是生活资源的生产和分配。人们对于公平的认识和体会,在现实生活中屡见不鲜。用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公平问题,并将其分析纳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伦理学的交叉领域,对个人、家庭,乃至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发展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