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64)
- 2023(12339)
- 2022(10350)
- 2021(9519)
- 2020(7821)
- 2019(17145)
- 2018(16998)
- 2017(32180)
- 2016(17350)
- 2015(19088)
- 2014(18311)
- 2013(18015)
- 2012(16344)
- 2011(14913)
- 2010(15281)
- 2009(14621)
- 2008(14138)
- 2007(12949)
- 2006(11747)
- 2005(10620)
- 学科
- 济(70282)
- 经济(70173)
- 业(57430)
- 农(49768)
- 管理(49614)
- 企(36333)
- 企业(36333)
- 农业(33338)
- 业经(22988)
- 方法(22051)
- 中国(20342)
- 制(20323)
- 财(19982)
- 数学(18889)
- 数学方法(18698)
- 地方(14945)
- 体(14666)
- 发(13604)
- 农业经济(12607)
- 学(12554)
- 银(12263)
- 贸(12262)
- 贸易(12254)
- 银行(12247)
- 易(11984)
- 行(11785)
- 策(11488)
- 融(11367)
- 金融(11363)
- 环境(11296)
- 机构
- 学院(245447)
- 大学(239216)
- 济(104093)
- 经济(101979)
- 管理(93263)
- 研究(83909)
- 理学(80095)
- 理学院(79278)
- 管理学(78032)
- 管理学院(77585)
- 中国(65418)
- 农(57734)
- 京(49713)
- 科学(49443)
- 财(48363)
- 农业(43689)
- 所(41888)
- 业大(40392)
- 中心(39380)
- 江(38715)
- 研究所(37562)
- 财经(37267)
- 经(33760)
- 范(32156)
- 师范(31865)
- 经济学(31125)
- 北京(30381)
- 州(29961)
- 院(29491)
- 省(28054)
- 基金
- 项目(163467)
- 科学(129559)
- 研究(124910)
- 基金(118593)
- 家(103168)
- 国家(101870)
- 科学基金(87150)
- 社会(81506)
- 社会科(76846)
- 社会科学(76825)
- 省(65416)
- 基金项目(62646)
- 教育(55708)
- 自然(53095)
- 划(53055)
- 编号(52610)
- 自然科(51673)
- 自然科学(51661)
- 自然科学基金(50739)
- 资助(46486)
- 成果(42449)
- 发(37128)
- 重点(36801)
- 制(36792)
- 部(36774)
- 课题(35237)
- 创(34235)
- 国家社会(34222)
- 农(33087)
- 性(32425)
- 期刊
- 济(127522)
- 经济(127522)
- 研究(71536)
- 农(62977)
- 中国(55037)
- 农业(42475)
- 学报(37658)
- 财(36882)
- 科学(36044)
- 管理(31708)
- 大学(29629)
- 学学(28150)
- 业经(27531)
- 融(25710)
- 金融(25710)
- 教育(24429)
- 业(19988)
- 技术(19546)
- 财经(18249)
- 经济研究(17792)
- 问题(17606)
- 经(15736)
- 农村(15341)
- 村(15341)
- 农业经济(15259)
- 版(14297)
- 世界(14193)
- 资源(13052)
- 经济问题(12544)
- 现代(11442)
共检索到377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安永军 刘景琦
在资源下乡背景下,如何实现国家与农民的联结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成都市的公共服务资金制度中,一种新的国家与农民联结机制——由国家和社会融合、群众直接组织化所生成的"中间结构"得以生成。事件性的民主化治理平台和利益关联基础上的群众动员是"中间结构"生成的外部基础和内部基础,二者共同型塑了"中间结构",使其成为国家与农民合力所生成的组织样态。"中间结构"通过村庄政治过程实现民意整合才能够生成,而公意治理是"中间结构"有效运作的关键机制。"中间结构"是在具体事务中生成的,同时具有总体性,在实现资源有效下乡的同时,也能促进整体的村庄善治。"中间结构"从组织精英转变为组织群众,能够应对代理人体制的悬浮困境,重新建立国家与农民的联结,体现出了其优越性。"中间结构"的提出指出了一种认识国家与农民关系的新视角,即融合的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秋云 马红坤
我国农村覆盖面广,人口比例大,加之经济结构的制约更使城乡发展失去均衡,因此发展农村经济的重点就是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民收入,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应该从提升公共服务、完善社会保障、减轻农民负担、促进农民增收几方面入手,同时还要分析制约增收的因素,综合政府职能、劳动就业、产业结构、社会保障等多方面问题,建立农民增收保障机制。
关键词:
经济结构 农民收入 农民增收社会保障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维华 赵义情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在于挖掘乡村内生动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行动者网络理论从"广义对称原则"出发,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视为一项系统性工程,通过点、线、面、网的构建过程使政府、农民、返乡群体、培育机构等人类行动者和观念、环境等非人类行动者广泛连结,进而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行动者网络,并以"转译"为根本机制,通过厘定行动者、寻找必经之点、问题具体化、制定准目标、实施准行动等环节使该网络实现动态化运转,为乡村振兴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落地提供可行之策。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羚雅
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互联网则是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文章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论证了互联网使用对农民创业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互联网使用与农民创业呈显著正相关;采用替代变量法进行稳健性检验及工具变量法与倾向得分匹配法处理内生性问题之后,互联网使用依然具有"创业效应";机制分析表明,信息渠道效应、社会资本效应与风险偏好效应是互联网使用影响农民创业的重要渠道。"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两大要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全面推进互联网进村入户,提高农民互联网使用率,有助于发挥互联网服务农民创业的功能。另外,应继续优化农民创业环境,不断释放农民创业潜力,加速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互联网 农民创业 影响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季勇 陈振华 顾才杰
建立农民公平负担新机制季勇陈振华顾才杰(江苏省海门市委农工部)最近几年,江苏省海门市在全面贯彻国务院制订的《农民承担费用和劳务管理条例》的同时,根据中央关于“多收入多负担”的政策精神,不断改革和完善农民负担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统一的农民负担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阳翼
文章从销售渠道、送货渠道、服务渠道等三个方面全面论述了"家电下乡"背景下农村营销渠道体系构建中的若干核心问题,指出家电企业应采取销售渠道扁平化和多元化的策略以方便农村消费者购买产品;采取利用第三方资源、集成配送和创新送货方式等策略为农村消费者及时送货;采取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和服务流程乡村化再造等策略为农村消费者提供贴心的服务。这些策略为企业在"家电下乡"的过程中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地构建经济、高效的营销渠道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荣涛
推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性、联动性、平衡性,关键在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目前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仍存在市场机制及互助机制不健全、合作机制不完善、扶持不到位、生态补偿机制和跨行政区协调议事机制差等问题,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形势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不断提出新要求。新时代背景下,应以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协同联动机制,以开放发展理念构建合作共赢机制,以共享发展理念构建互助共建机制和扶持共享机制,以绿色发展理念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以创新发展理念构建区域经济发展平台创新示范机制,以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议事协调机制和法治保障机制,使八大机制形成多目标、多主体、多手段、多程序的系统合力,共同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新时代 区域经济 协调发展新机制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马剑
首先介绍了物流金融的产生背景及主要内涵,并分析了我国物流金融的发展现状,剖析了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物流金融发展特点,提出了"互联网+"物流金融的创新机制。
关键词:
互联网+ 物流金融 创新机制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狄蓉 焦玥 赵袁军
互联网时代供应链已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之间的竞争不再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本文以新零售为背景,剖析"新零售"的概念,提炼"新零售"供应链的特征和结构,直观呈现如今新零售企业供应链发展的特点和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提炼新零售企业供应链要素,提出新零售时代供应链的整合要求,并构建新零售供应链整合创新机制以挖掘其运营模式,包括即时响应机制、人工智能化机制、服务创新与定制化机制和技术创新机制,提出积极获取互联网技术资源、重视顾客的体验交流、引导供应链多主体的积极参与策略,实现供应链整合的协同发展,线上与线下供应链的融合,以期为新零售企业供应链整合发展提供有益建议。
关键词:
新零售 供应链整合 全渠道 模式创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吕文栋 杜龙政
国际竞争的加剧对我国企业集团的持续创新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概括了产业集聚背景下地域化与国际流的发展对企业集团发展的影响,以及网络组织的形成及其优势;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对网络组织的创新机制理论进行了述评。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于丞
当前商贸流通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在分析"互联网+"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环境的影响、探究"互联网+"背景下商贸流通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协同创新策略。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娜娜 王晟聪
立国为家、化家为国的家国共同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溯源和深厚的学理基础,易地搬迁工程的全过程充分展现了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形态。无论从易地搬迁的前期政策互动、移民搬迁过程,还是后续发展帮扶、社区融入与治理,国家与农民的成功联结受到了中国“家本位”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家”既是农民行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单位。国家以助民富民为目标,依循农民的自主发展意愿制定以农民家庭发展为重点的相关政策,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对接帮扶,满足农户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农民则出于对国家的信任及对美好家园的向往,自觉加入国家搬迁工程并积极融入安置社区。国家、国家代理人和农民等治理单位都遵循着家国共同体的联结形式,在易地搬迁的特定场域中呈现出“安家兴国”的共同意识。在治理现代化的后小康时代,共同家园的营造将成为联结国家与搬迁农户的独特场域与载体,是促进国家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力量。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娜娜 王晟聪
立国为家、化家为国的家国共同体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溯源和深厚的学理基础,易地搬迁工程的全过程充分展现了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与农民的关系形态。无论从易地搬迁的前期政策互动、移民搬迁过程,还是后续发展帮扶、社区融入与治理,国家与农民的成功联结受到了中国“家本位”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家”既是农民行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治理的基层单位。国家以助民富民为目标,依循农民的自主发展意愿制定以农民家庭发展为重点的相关政策,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对接帮扶,满足农户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农民则出于对国家的信任及对美好家园的向往,自觉加入国家搬迁工程并积极融入安置社区。国家、国家代理人和农民等治理单位都遵循着家国共同体的联结形式,在易地搬迁的特定场域中呈现出“安家兴国”的共同意识。在治理现代化的后小康时代,共同家园的营造将成为联结国家与搬迁农户的独特场域与载体,是促进国家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积极力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储德平 杨曌 李泓坛
新型职业农民是加快推进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微观主体和关键力量。本文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生态文明、全面推进"双创"战略、全面补齐现代农业发展短板四个方面分析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时代语境,并从文化、技术、经营、政策、生态等角度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新内涵,从共享(Sharing)、匹配(Matching)、认同(identity)、学习(Learning)与评估(evaLuating)等五个环节构建新型职业农民的SMiLe培养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赵邦宏
新型职业农民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织部分,是新时代背景下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力量。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是社会共识,二者关系密切,必须融合发展。张亮教授与团队成员合作撰写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两新融合"机制研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一书,对当前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深度研究,该书基于"两新融合"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从资源配置、合作模式、利益分配、权责均衡、多方协作等角度分析了"两新融合"机制以及实现方法,采用了案例分析法、博弈论、实证研究等多种方法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职业农民利益结合以及客户服务型"两新融合"的联结机制进行了分析和设计,探索了政府指导模式下"两新融合"机制与实现路径,对我国农村经济转型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新农民建设目标实现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该书内容扎实,所选案例具有代表性,能够有效论述"两新融合"相关问题,对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新型职业农民"两新融合"机制构建具有以下启发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