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51)
2023(9975)
2022(8351)
2021(7782)
2020(6343)
2019(14773)
2018(14796)
2017(28354)
2016(15302)
2015(17659)
2014(17756)
2013(17236)
2012(16218)
2011(14935)
2010(15628)
2009(14436)
2008(14485)
2007(13357)
2006(12190)
2005(11293)
作者
(45575)
(37895)
(37688)
(35698)
(24326)
(18211)
(17072)
(14708)
(14470)
(13798)
(12888)
(12837)
(12290)
(12210)
(11867)
(11570)
(11357)
(11024)
(10944)
(10825)
(9735)
(9450)
(9381)
(8714)
(8592)
(8564)
(8526)
(8443)
(7795)
(7473)
学科
(72100)
经济(72034)
(43581)
管理(43228)
(35605)
企业(35605)
方法(27078)
数学(23226)
数学方法(22612)
中国(22289)
地方(20463)
(19712)
业经(16949)
农业(13200)
(12944)
(12858)
(12715)
贸易(12701)
(12699)
(12358)
银行(12344)
理论(12317)
(12233)
(12002)
(11887)
金融(11886)
(11639)
地方经济(11417)
技术(11219)
(10689)
机构
学院(224549)
大学(220785)
(89301)
经济(87178)
管理(84293)
研究(78411)
理学(71066)
理学院(70230)
管理学(68604)
管理学院(68191)
中国(60963)
(48813)
科学(48129)
(40693)
(40505)
研究所(36280)
(36136)
(36002)
中心(35658)
(31771)
北京(31643)
师范(31454)
财经(31245)
业大(30986)
(29769)
(28321)
(27982)
农业(27787)
技术(26556)
经济学(25746)
基金
项目(139047)
科学(108930)
研究(103209)
基金(97435)
(84475)
国家(83719)
科学基金(71637)
社会(63421)
社会科(60111)
社会科学(60095)
(56575)
基金项目(49888)
教育(48804)
(47021)
自然(45826)
自然科(44831)
自然科学(44825)
自然科学基金(43971)
编号(43462)
资助(41988)
成果(36233)
(34954)
课题(31740)
重点(31625)
(29622)
(28797)
发展(28040)
(27567)
创新(26806)
项目编号(26122)
期刊
(110581)
经济(110581)
研究(69389)
中国(52356)
管理(35768)
(34989)
教育(32362)
学报(32359)
科学(31697)
(30492)
大学(25256)
农业(23938)
(23658)
金融(23658)
技术(23541)
学学(23410)
业经(19892)
经济研究(17355)
财经(15386)
问题(13655)
(13329)
(12916)
统计(12563)
图书(12355)
技术经济(11970)
(11557)
商业(11305)
(11223)
(10919)
论坛(10919)
共检索到3592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肖金成  宋立  
“中部崛起”是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后我国又一个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和采取正确的发展模式十分重要。中部地区发展进程中要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和具体特点,“实现三个结合,组合三种模式”,即“中部崛起”战略一定要与东部地区结构升级、西部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选择可持续的复合型战略模式与发展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金成  宋立  
“中部崛起”是继沿海开放、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之后我国又一个区域发展战略。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部崛起”战略规划和采取正确的发展模式十分重要。中部地区发展进程中要根据各地的比较优势和具体特点,“实现三个结合,组合三种模式”,即“中部崛起”战略一定要与东部地区结构升级、西部大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等区域发展战略相结合,选择可持续的复合型战略模式与发展机制。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邓江峰  
中部地区应当积极承接东部的产业转移,成为协调我国东西部发展的杠杆和桥梁地区。本文提出并论证了中部崛起应采取“外部投资密集推动的外生性发展”模式,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高萍  
近几年来,我国的区域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区域差距开始缩小。自2004年以来,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度量的区域发展差距出现了逐步缩小的态势。东、中、西和东北四大经济板块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由基尼系数反映的省与省之间的差距随之缩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梁志民  肖淑红  
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中,中部地区起着"承东启西"的作用。中部粮食产量约占我国粮食总产量的40%,加大其农业基础设施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将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有利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破解,并通过农民增收最终推动"扩大内需"。一、发展模式选择(一)经济增长阶段定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耀增  
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是多方面的,商业银行应当从多层面的金融需求中寻找发展空间。本文在分析金融危机对湖北经济金融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对去年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导致银行信贷快速增长的反思,提出了创新商业银行金融服务模式,增强战略管理能力的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中国建设银行安徽省分行课题组  白国祥  巫业玲  王文兵  凌云  
近年来,中央实施大力支持中西部经济发展战略,对加快我国中部地区崛起无疑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新形势下研究金融如何支持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响应地方政府实施"中部崛起"发展战略,进一步促进我国中部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并试图提出若干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凌日平  
“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措施已成为我国明确的区域发展战略。与20世纪末相比较,中部地区面临的发展形势已发生变化,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开放型经济格局已经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完善的新阶段,经济增长动力趋于信息主导化,与此相应提出“中部崛起”应实施市场机制作用为主、政府干预为辅的战略模式,以市场利益为导向建设综合优势,充分发动市场行为主体——企业构建产业链群效应,以专业化市场组织新型区域分工格局,实现区域经济整合和协调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甬军  景普秋  
工业化、城市化是关系到中部地区崛起的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结构变革过程。本文在对中部地区发展历程、现状和基本特征进行归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导致“中部塌陷”的主要原因:生产要素赋存与主导产业选择的差异,形成了中部与东部地区不同的资本积累及工业化、城市化演进机制,进而导致了中部与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别。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主导产业,打破现有的经济运行机制,形成良性循环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演进机制,才能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诸大建  臧漫丹  朱远  
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到了需要深化的阶段。运用生态效率的概念揭示循环经济的减物质化本质,通过对生态效率进行情景分析,指出适合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C模式。C模式也称1.5—2倍数发展战略,该模式将给予我国的GDP增长一个15-20年左右缓冲的阶段,并希望经过15-20年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最终达到一种相对的减物质化阶段。同时指出实现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C模式,需要技术和政策的双重保障。在发展循环经济过程中,中国不但要关注传统的渐进式的部门内部的技术变革,还要前瞻性地促进跨部门的技术变革。同时,还要建立基于生命周期分析和现代治理理论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政策体系。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季敏波  徐莉芳  
中国产业投资基金业的战略目标是用 15年左右的时间 ,分三步把中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成为组织形式多样 ,在总量、结构、机制上能基本满足促进中国产业发展和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的需要 ,成为中国金融业和国家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在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的模式选择上 ,提出了两类发起人和三种发起方式 ,多样化的资金来源 ,渐进式的组织形式 ,权变式的监管体制 ,市场激励和物质激励并重的激励机制 ,单独的立法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琳  
进入21世纪,海洋的国家战略地位空前提高。全世界最主要的沿海国家都将海洋事业的发展作为本国的重要战略。总结国际上海洋强国发展的模式,提炼其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要素对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和选择适合的模式尤为重要。因此,研究借鉴国外海洋强国建设经验,识别影响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重大问题,找出解决对策对中国海洋产业的发展、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的提高、海洋生态环境的保护、国家海洋权益的维护,以及科学地制定中国海洋强国建设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梳理国外海洋强国的建设经验,分析其海洋强国的途径与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发展海洋强国的模式选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东  
企业资源观认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特殊资源,但现有理论缺乏对企业获取和发展特殊资源的战略模式的系统研究,从而阻碍了理论的深入应用。本文认为,企业资源的配置和发展构成了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战略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企业资源发展战略可以划分为的四个步骤。本文还对资源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框架进行了分析。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齐莉娜  吴必虎  俞曦  
中国中部地区是中华民族多元文明的核心。适时推出中部崛起战略,是国家整体利益驱动的必然。在中部崛起整体战略下,作为旅游业发展之依托的旅游景区的发展状况和战略至关重要。通过对中部地区旅游景区统计资料整理和文献综述分析,比照东西部地区,分别从旅游景区数量、质量等级、接待能力和水平、经营管理状况、空间分布特征、景区类型等方面比较分析,得出结论:1A-4A级景区质量等级分布均衡,但总体占有率低;接待游客总量居中,但接待入境游客少;接待收入和利润总额高,但人均创利和营业利润率低;地区分布不均衡,景区类型上以自然山水和文物古迹观光为主,娱乐型、度假型景区开发较少。据此,推出了景区升级与扩增、文化品牌、区域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