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64)
- 2023(10998)
- 2022(9177)
- 2021(8584)
- 2020(6706)
- 2019(15494)
- 2018(15123)
- 2017(27566)
- 2016(16104)
- 2015(18180)
- 2014(18062)
- 2013(17143)
- 2012(16460)
- 2011(15267)
- 2010(15859)
- 2009(14236)
- 2008(14029)
- 2007(13063)
- 2006(12118)
- 2005(11432)
- 学科
- 济(61522)
- 经济(61464)
- 业(41483)
- 管理(40354)
- 企(31063)
- 企业(31063)
- 中国(26687)
- 农(21465)
- 教育(21111)
- 地方(20081)
- 方法(17136)
- 财(17021)
- 业经(15498)
- 农业(15048)
- 数学(14147)
- 数学方法(13899)
- 发(13102)
- 策(13074)
- 理论(12979)
- 学(12631)
- 制(12463)
- 银(11935)
- 银行(11924)
- 贸(11834)
- 贸易(11819)
- 技术(11697)
- 行(11667)
- 融(11498)
- 金融(11498)
- 易(11430)
- 机构
- 学院(220027)
- 大学(218658)
- 济(88526)
- 经济(86333)
- 研究(83811)
- 管理(76742)
- 理学(64206)
- 理学院(63303)
- 管理学(62202)
- 管理学院(61714)
- 中国(59662)
- 京(49161)
- 科学(47281)
- 财(42826)
- 所(42344)
- 范(40286)
- 师范(40041)
- 研究所(37724)
- 江(37396)
- 中心(36415)
- 教育(35639)
- 农(32795)
- 北京(32738)
- 师范大学(32212)
- 财经(31807)
- 院(30081)
- 州(29680)
- 经(28730)
- 技术(28047)
- 业大(26769)
- 基金
- 项目(131896)
- 研究(108230)
- 科学(105869)
- 基金(90488)
- 家(76473)
- 国家(75574)
- 社会(66236)
- 科学基金(64466)
- 社会科(62493)
- 社会科学(62483)
- 教育(56828)
- 省(53844)
- 编号(47620)
- 划(46497)
- 基金项目(45579)
- 成果(41975)
- 自然(37652)
- 课题(37473)
- 资助(37087)
- 自然科(36776)
- 自然科学(36769)
- 自然科学基金(36110)
- 发(35052)
- 年(31266)
- 重点(31153)
- 部(30600)
- 发展(29165)
- 规划(28714)
- 展(28610)
- 性(28608)
- 期刊
- 济(111855)
- 经济(111855)
- 研究(82298)
- 教育(60394)
- 中国(60381)
- 农(31974)
- 管理(31962)
- 财(31024)
- 科学(27100)
- 学报(26550)
- 融(25295)
- 金融(25295)
- 技术(24233)
- 大学(22267)
- 农业(21978)
- 业经(19688)
- 学学(19078)
- 经济研究(17736)
- 职业(16781)
- 财经(15759)
- 问题(13960)
- 经(13722)
- 坛(13559)
- 论坛(13559)
- 贸(12158)
- 发(11508)
- 业(11368)
- 国际(11248)
- 技术教育(11193)
- 职业技术(11193)
共检索到370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振军 杜育红
在我国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新历史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大规模生产的重要部门,可以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升社会人力资本水平,引领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通过拉动消费、投资和出口直接带动经济增长。高等职业教育还可以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城镇化进程,提高弱势群体收入能力,助力制度和文化建设,促进社会进步。面对发展挑战,我国应积极构建开放、融通、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高职专业结构调整,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拓展高等职业教育功能。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付卫东
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万能钥匙",职业教育发展引人注目。分析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间,我国在职业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及产学合作等方面的发展战略,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李立国 易鹏 薛新龙
以《OECD EDuCatiOn at a GlanCE》(2007—2014)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对经济发展不同阶段国家(中等收入国家、Gni低于2万美元的高收入国家即近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Gni高于2万低于5万美元的高收入国家、Gni高于5万美元的高收入国家)教育投入的相关特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教育投入会逐步增加。根据国际经验,中国要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必须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既要不断增加公共教育投入,也要不断增加社会投入特别是家庭教育投入,并努力提高各级教育的生均经费。未来十年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时期,在公共投入方面,可努力实现教育公共投入占GDP总量4.6...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发展阶段 教育投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英 屈丽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课题之一。在这一过程中,金融如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便支持国民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是我们必须研究的重要问题。"中等收入陷阱"与中国现状"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付卫东
我国正处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作为实现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万能钥匙",职业教育发展引人注目。通过分析德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关键期间,职业教育法律法规建设、职业教育规模和发展速度、经费保障机制、职业教育体系、专业设置和课程改革和产学合作等基本经验,为我国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起到很好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职业教育 发展战略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车圣保
中国在经历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跨越后,正面临向高收入国家跨越的严峻挑战,即面临所谓的世界难题——"中等收入陷阱"。中产阶层的培育与发展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所在。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三维"视角,论证了培育中产阶层确实非常有必要,而美国、日本、韩国及拉美国家的相关经验教训为此提供了国际证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初立辉 徐建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9748元,按年均汇率计算已经超过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2009年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功跨越了"贫困陷阱",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发展转型阶段。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柳翔浩
从人力资源和教育发展的视角梳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发展轨迹,探讨教育与跨越陷阱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联,总结成功跨越国家发展教育的经验及启示,以期对我国成功跨越陷阱有所裨益。在教育地位上,各国将教育发展视为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决策,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优势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在教育体制上,典型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制国家都趋向于向均权制转轨,我国需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的扁平化改革;在教育结构上,各国纷纷形成并完善配合产业升级需求的多元化、实用化教育结构,我国也应按发展不同阶段需求适时调整教育发展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教育发展 国际经验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许丽霞
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在2020年得以实现,这不仅体现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实力,更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然而从2012年开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有所减缓,同时在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出现的结构性矛盾成为改革之路的绊脚石。经济发展速度减缓、各种矛盾的出现是否意味着中国将陷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文章将中国与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亚洲四小龙进行比较,同时基于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对中国当今社会在各个领域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国内外环境带来的挑战进行分析以回答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国是否存在的问题,面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挑战,中国给出了什么样的应对之策,可以给想要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带来哪些经验。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贯彻是中国提防"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而同时新发展理念的落实离不开配套的政治制度和体制机制的完善,因此推动中国之治进入新境界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制度保障。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新发展理念 政治制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付卫东
"中等收入陷阱"是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巨大障碍,其形成的主要原因包括:经济增长模式落后,技术创新瓶颈制约,收入分配严重不公,等等。而职业教育在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期间既面临重大的机遇,又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提出实行全国统一的国家资格认证制度、重视职业生涯教育和建立相对完备的职业教育体系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职业教育 机遇 挑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严思屏
一、引言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中等收入陷阱"一词,其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 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①按照2011年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淑桂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种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迟迟不能进入高收入国家且伴随社会动荡的现象,它是一个经济、政治、社会、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用人类发展指数来测度"中等收入陷阱"是对人均GDP量化标准的修正和完善。"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的合理性,不仅存在于特定的历史语境之中,而且得到了经济学理论的诠释。未能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方式和动力机制的转变,是一个国家或经济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与经济发展相关联的制度匹配,是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发展方式 共享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戚聿东 褚席
当下,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模式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已成为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而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技术驱动和以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为主要内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为中国经济"变道超车"以及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重要机遇。文章基于经济结构转型的视角研究数字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理论机理,从需求侧和供给侧两个方面解析了数字经济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现实意义,并提出了经济数字化转型趋势下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中国方案。研究表明:(1)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所带来的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能转换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2)从供给侧来看,数字经济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提升供给侧的质量与效率,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经济增长,即供给体系的优质、高效、多样化,创新体系的网络化、开放化、协同化,制造模式的模块化、柔性化、社会化。(3)从需求侧来看,数字经济能够通过改变市场投资方向、推动消费升级、培育出口优势来助力"三驾马车"的新动能。(4)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应该适应发展阶段演替的基本规律,推动经济增长动力根本性转变;强化数据要素作为数字经济的支撑作用,助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加快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进程。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结构转型 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胡恒强 范从来 孙德峰
本文试图从金融的角度出发,探寻有助于中等收入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驱动力量。具体来说,本文在一个简单的熊彼特模型基础上引入了金融部门,详细考察了信用约束对于一个国家经济收敛以及非收敛陷阱的可能影响,然后从相反的角度归纳出金融发展对于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驱动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金融发展可以系统性地提高经济收敛速度。第二,金融发展可以大幅度地提高"促进创新的策略"所引致的经济收敛程度。第三,金融发展可以撬动非收敛陷阱,将其推后,并同时将增长最大化均衡点提前,拓宽可供企业进行策略转换的过渡区间,即从"促进模仿的策略"转向"促进创新的策略"的过渡区间。第四,金融发展可以有效地推动企业策略内生转换点前移,避免经济落入"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