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04)
- 2023(13673)
- 2022(12013)
- 2021(11427)
- 2020(9538)
- 2019(21683)
- 2018(21524)
- 2017(41561)
- 2016(22532)
- 2015(25167)
- 2014(24883)
- 2013(24343)
- 2012(21953)
- 2011(19737)
- 2010(19536)
- 2009(17981)
- 2008(16956)
- 2007(14616)
- 2006(12654)
- 2005(11032)
- 学科
- 济(83585)
- 经济(83459)
- 管理(63467)
- 业(60162)
- 企(49858)
- 企业(49858)
- 方法(39121)
- 数学(33723)
- 数学方法(33335)
- 财(25583)
- 农(23849)
- 中国(22597)
- 贸(21097)
- 贸易(21090)
- 易(20654)
- 业经(19013)
- 学(18192)
- 制(16686)
- 地方(16308)
- 农业(15928)
- 理论(14614)
- 务(13686)
- 和(13664)
- 财务(13617)
- 财务管理(13588)
- 技术(13374)
- 出(13366)
- 环境(12797)
- 企业财务(12773)
- 银(12642)
- 机构
- 大学(309060)
- 学院(307413)
- 管理(123130)
- 济(121821)
- 经济(119223)
- 理学(107459)
- 理学院(106318)
- 管理学(104537)
- 管理学院(103992)
- 研究(99700)
- 中国(72842)
- 京(64509)
- 科学(61279)
- 财(56522)
- 所(48906)
- 农(46265)
- 财经(45477)
- 业大(45077)
- 中心(44958)
- 研究所(44631)
- 江(43078)
- 经(41469)
- 范(41072)
- 师范(40729)
- 北京(40249)
- 经济学(37143)
- 院(36728)
- 农业(36183)
- 州(35252)
- 财经大学(33971)
- 基金
- 项目(215695)
- 科学(169517)
- 研究(160386)
- 基金(156425)
- 家(135431)
- 国家(134310)
- 科学基金(115612)
- 社会(100935)
- 社会科(95544)
- 社会科学(95523)
- 省(83507)
- 基金项目(83182)
- 自然(74453)
- 教育(73718)
- 自然科(72707)
- 自然科学(72691)
- 自然科学基金(71384)
- 划(70408)
- 编号(66235)
- 资助(63972)
- 成果(53470)
- 部(47885)
- 重点(47799)
- 发(45328)
- 创(45124)
- 课题(44785)
- 创新(41978)
- 教育部(41573)
- 科研(41265)
- 项目编号(41180)
- 期刊
- 济(130617)
- 经济(130617)
- 研究(89834)
- 中国(54911)
- 学报(47360)
- 管理(43874)
- 科学(43404)
- 农(42246)
- 财(42060)
- 大学(36051)
- 教育(35720)
- 学学(33778)
- 农业(29754)
- 技术(25524)
- 融(23806)
- 金融(23806)
- 业经(22344)
- 财经(21489)
- 经济研究(21373)
- 经(18304)
- 问题(17303)
- 图书(16592)
- 贸(15086)
- 业(14924)
- 理论(14880)
- 科技(14620)
- 技术经济(13845)
- 现代(13789)
- 实践(13662)
- 践(13662)
共检索到4394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美云 宋宇 王晗懿
中等收入陷阱的本质是经济增长问题,出口复杂度可以较好的解释并预测经济增长。基于从已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日韩吸取经验的构思,从出口复杂度视角对中日韩进行实证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日韩出口复杂度的积极影响因素主要是研发投入、人力资本、高层次产品内分工参与强度和基础设施,而这一切可以归结为技术创新能力。在从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过程中,中国在制度、市场规模及潜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人力资本的优势不明显,基础设施、研发投入方面略微弱势,高层次产品内分工参与强度具有明显劣势,物质资本积极作用的发挥需引起重视。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邸玉娜 李月
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为主向资本密集型产品为主的转换是一个国家顺利"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环节。本文借助Hausmann等人的产品密度的概念,衡量经济体实现出口结构转换的能力,论证了产品密度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作用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发现:经济体的资本密集型产品密度越高,其实现出口结构升级的能力越强,有利于形成高密度、高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顺利跨越陷阱;反之则会陷入低密度、低增长的恶性循环,难以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发展中国家处于人均收入3000-10000美元的时间长度与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密度存在负向关系。实证研究表明,陷入陷阱的国家可以通过提高基础教育、工业增加值、贸易开放度、居民消费等来提升出口结构...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出口结构 产品密度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杨红 王晶
本文通过测算2000-2011年中日韩3国服务贸易出口复杂度指数,对中日韩3国服务贸易出口技术结构的分布及演进进行了考察。结果显示:入世以来中国从以低技术为主、中高技术为辅的技术结构转变成以中高技术为主、低技术为辅的出口技术结构。虽然技术结构有所优化,但是服务出口"质"与"量"发展的并不协调,具有质低量多的"粗放型"发展特征。从技术水平的差距来看,中日差距较大,处于互补的态势,中韩比较接近竞争态势,进一步发现,在某些服务分项内,中韩服务出口表现出一定的互补性。最后,本文提出了中国提升服务出口技术水平及中日韩进一步合作的建议。
关键词:
中日韩 出口复杂度 技术结构 服务贸易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逢珉 田洋洋
文章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2006-2018年的数据,采用技术复杂度对中日韩三国农产品的技术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是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技术结构仍然是以低技术产品和中低技术产品为主,高技术产品和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略有上升;日韩出口的农产品均是以高技术产品和中高技术产品为主。二是中日韩三国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整体均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日韩的增长速度高于中国。三是中国在水产品、园艺产品及其他农产品上具有明显的出口竞争力,日本在水产品和其他农产品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韩国则在水产品、园艺产品、谷物产品及其他农产品出口上都呈现较强的竞争力态势。
关键词:
出口复杂度 竞争力 农产品 技术结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逢珉 田洋洋
文章基于联合国商品贸易数据库中2006-2018年的数据,采用技术复杂度对中日韩三国农产品的技术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一是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技术结构仍然是以低技术产品和中低技术产品为主,高技术产品和中高技术产品的比重略有上升;日韩出口的农产品均是以高技术产品和中高技术产品为主。二是中日韩三国农产品出口技术复杂度指数整体均呈现出稳定增长的趋势,但日韩的增长速度高于中国。三是中国在水产品、园艺产品及其他农产品上具有明显的出口竞争力,日本在水产品和其他农产品方面具有较大的比较优势,韩国则在水产品、园艺产品、谷物产品及其他农产品出口上都呈现较强的竞争力态势。
关键词:
出口复杂度 竞争力 农产品 技术结构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程文 张建华
技术创新能力不足引起的产业升级断档是"中等收入陷阱"形成的一个重要机理。产业创新升级的动力既有"需求拉动"因素,也有"技术推动"因素,而现有一些研究过于偏重其中某一个因素或割裂两者关联性。基于现有研究不足,给出存在多重均衡的产业创新升级模型,探讨"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理,分析"贫困陷阱"、"中等收入陷阱"和"高收入陷阱"的成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个增长陷阱形成的机理不同。"中等收入陷阱"的出现是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随着中等收入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技术差距的逐渐缩小,中等收入国家的后发优势逐渐丧失。如果此时该国经济无法顺利转型为创新驱动,则其产业升级便会出现断档,以至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国家应该通过技术推动和需求拉动,推进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寻求"中等收入陷阱"的解决之道。结果显示,对于不同行业而言,需求推动和技术拉动所起到的作用迥然不同: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高,"需求拉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行业的技术密集程度越低,"技术推动"因素对产业创新升级的影响越大。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需有效地制定产业政策,重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与产业升级断档的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汤碧
高技术制造业作为一国技术实力的核心,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中日韩三国均为高技术产品出口大国,而且中日韩FTA谈判即将启动。在此背景下,本文在描述了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现状的基础上,采用Hausmann构造的出口复杂度指数,按HS4位编码测算了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复杂度,并据此分析了中日韩三国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技术特征和发展趋势。我们发现,虽然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国家,但日本和韩国的高技术产品技术含量更高,高技术产业发展更加成熟,而且中国与日韩高技术产业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差距正在扩大。最后,本文就此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中国高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提升。
关键词:
中日韩 高技术产品 出口复杂度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何敏 田维明 Andrew Cassey
本文在描述2000—2010年中日韩三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测算出口复杂度指标,对中日韩三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技术结构的分布和演变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2000—2010年从贸易品的技术结构来看,中国农产品出口并未呈现以低技术产品为主的模式,而是以中等技术产品出口为主,并逐步向中高技术产品出口转变。日本则表现为高技术、中高技术农产品出口份额增加,低技术、中低技术农产品出口份额在减少。韩国的技术结构变化主要表现为高技术和低技术农产品的出口份额增加,相对的中高、中低技术农产品出口份额减少。但从农产品出口总体技术水平而言,日本的技术结构仍然最高,韩国紧随其后,中国与日韩两国仍有一段距离。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朴馥永 黄阳华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经济增长失速的现象。许多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美国水平的20%~40%之后,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韩国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少数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民营经济的创新投资激发了技术创新热潮,快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韩国生产率的提升,缓解了工资上涨的压力,使韩国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文章重点研究了韩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转型历程,并力图为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产业结构 生产率 经济转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益平
对"十三五"期间的经济,现在碰到的非常大的挑战就是经济当中通胀的问题、增长的问题,最终还是归到经济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的问题。有的人把它称之为中等收入陷阱,过去做得好,现在可能有一些问题,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问题,短期的争论似乎是这次的经济增长减速是周期性的减速还是结构性的减速。现在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过去做得好的产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史怡好
2010年中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为7 259美元,面临"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通过总结韩国和巴西的经验教训,本文从国企改革、企业创新能力提升、腐败治理和收入差距调节等角度,分析政府转型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重要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刘海云 龚梦琪
本文选取21个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与10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进行对比分析,实证研究了双向FDI对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陷入组外商直接投资(IFDI)会显著促进经济增长,对外直接投资(O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主要依赖OFDI拉动经济增长,IFDI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济增长;跨越组和陷入组双向FDI的交互项系数都显著为正,说明IFDI和OFD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因此,经济体应着力促进双向FDI协调发展,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最终促进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严思屏
一、引言2006年世界银行在其《东亚经济发展报告》中明确提出"中等收入陷阱"一词,其是指,使各经济体赖以从低收入经济体成长为中等收入经济体的战略,对于它们向高收入经济体攀升是不能够重复使用的,进一步的经济增长被原有的增长机制锁定,人均国民收入难以突破10 000美元的上限,一国很容易进入经济增长阶段的停滞徘徊期。①按照2011年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学龙 袁易明
本文从制度公平性和人力资本的视角出发,分析中国在技术进步迅速的背景下陷入经济困境的原因。基于动态增长模型和实证分析的研究表明,不公平的制度会降低人力资本效率,阻碍人力资本积累,进而导致人力资本的低水平均衡。由于人力资本与实物资本具有互补性,制度不公也会导致人均实物资本和人均产出的低水平均衡。如果中国的制度公平性不断降低,则制度不公对人力资本积累的负面冲击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积极效应,增大中国受困于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能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取决于中国能否改善制度环境。只有创造更加公平的制度环境,才能提高人力资本效率,将中国经济推向一个高水平均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 技术进步 人力资本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晓晶
导致一个经济体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因素很多,包括技术、产业、收入等,增长的"极限","均值回归",社会矛盾等等。从拉美国家的经历,可得到如下教训:开放中没有制定合适的政策,城市化与工业化错位,民粹主义带来发展的波动。中国的改革在很多方面获得了效率的提升,下一步效率与竞争力的源泉在于重置社会存量资产:一是改革庞大的行政事业部门,释放生产性资源,为财政减压;二是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经济主体在资源选择和获取上的机会公平,削弱资本、技术的行政垄断力量,促进全社会资源的更加高效利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